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大黑猫》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大黑猫》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大黑猫》反思

1、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大黑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创编情节、动作、歌词,探索音乐游戏的玩法。

  2、在游戏过程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6、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7、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五只小老鼠和大黑猫的图片。

  2、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创编歌词。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它出来吧!(幼儿拍手)

  2、从背后出示小老鼠,原来是“小老鼠”来了(加表情),小老鼠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眼睛小小的、圆圆的,还有个本领,会骨碌骨碌转;嘴巴尖尖的,幼儿学学,尾巴细细的、长长的)

  3、小老鼠还带来了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哦,一共有五只小老鼠,五只小老鼠在一起玩,他们会干些什么事情呢?(偷吃米来偷吃油,咬破了许多小人书,偷吃饼干偷吃肉……教师加以整理)

  4、你们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大家流露对小老鼠的憎恨)

  5、老鼠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大黑猫)教师叫:喵 喵 喵喵 喵。

  6、你们想想,大黑猫看到小老鼠会怎么做呢?(教师情绪表现为紧张)会把小老鼠吃掉(教师学猫吃:啊呜 啊呜 啊呜啊呜 啊呜(幼儿学学)吃掉了五只小老鼠。

  7、刚才发生的这个故事呀,我们一起把它编成简短的儿歌吧。(以问答的形式编)

  (二)配乐唱歌。

  1、我们给这首儿歌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吧!(听一听)。

  2、幼儿讲讲最喜欢歌曲中的句子?(根据幼儿的喜好师弹弹,幼儿唱唱。)

  3、这首歌曲又有趣又好玩,我们一起来轻声地唱唱,也可以学学做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弹音乐,表扬个别小朋友)

  4、赏识孩子,使其他小朋友也大胆地表现出来。

  (三)探索音乐游戏玩法,分角色(用胸饰)进行表演。

  1、部分幼儿表演(探索表演规则)。

  大黑猫很厉害的,谁做大黑猫,该怎么表现厉害呢?

  小老鼠比较坏,谁会表演,打算怎么表演?

  根据幼儿讲述,师幼共同总结游戏玩法。(如果小老鼠被吃掉了,就回到座位上。其他小朋友 就为他们演唱。)

  2、集体表演。(及时捕捉信息进行评价)

  (四)延伸活动:大黑猫休息了。

  1、大黑猫今天吃掉了五只小老鼠,肚子可饱了,接下来他要去干什么呀?(休息了,睡觉了)

  2、放音乐天亮了,小猫要出去锻炼身体,练本领!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也感悟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2、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玩耍和较形象夸张地表现拉泡泡糖的动作。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护保我们的环境。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录音机、磁带、小老鼠胸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师:小老鼠最怕的就是大花猫了,这只贪玩的小老鼠乘花猫午睡时悄悄溜出去玩。小朋友,你想想如果小老鼠来到草地上,它会怎么做呢?

  (二)听音乐,感受老鼠心情,做小老鼠玩耍的动作。

  师:调皮的小老鼠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学一学。

  (三)想象小老鼠摔跤的造型及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摔到了草地上,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创编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让我们把粘在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教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吓得使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

  (五)活动结束。

  师: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狠狠地摔了一跤,多疼啊!;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得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周围的环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M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

3、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与大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平稳的旋律和节奏,能听准、拍打4拍子的重拍节拍,会听着音乐的变化做游戏。

  2、大胆创编大象打喷嚏、小老鼠摔倒的动态,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大象手偶各一个

  2)小老鼠、大象头饰若干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随乐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进场。

  2、欣赏乐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

  3、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4、引导幼儿按音乐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通过儿歌的引导,创编大象睡觉的动作和小老鼠走路的动作。

  ⑵大胆创编大象大喷嚏和小老鼠摔倒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⑶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老鼠与大象,提醒幼儿有表情地表演。

  5、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玩“老鼠和大象”的游戏,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4、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动目标: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后应该放到哪里,增强环保意识。

  2. 创造性的表现玩泡泡糖的有趣动作,提高动作的表现力。

  3. 学会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大胆表演律动。

  4.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 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大胆合拍地表演律动动作。

  难点:引导幼儿夸张地、创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准备:

  律动音乐、猫咪头饰、小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游戏化情境,幼儿跟随音乐做热身律动。

  二.展开:

  1.教师讲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音乐情节中得故事,使幼儿对音乐内容有所感知与了解。

  故事内容: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东瞧瞧、西瞧瞧,跑几步就东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糊糊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于是赶紧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这时,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像个球似的滚回了家去了。

  2.引导幼儿探索表现小老鼠的动作

  (1)师: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么跑的呀?

  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在座位上做动作。

  (2)提问: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么?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过,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来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4. 幼儿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动作

  教师及时指导,引导幼儿夸张的把动作表现出来。

  5. 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体不同部位后拽泡泡糖。

  师:老师手上也粘到了一个泡泡糖,谁想来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6. 幼儿分组练习动作。

  幼儿之间合作做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规范动作并引导幼儿夸张的表现出来。

  7.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在座位上按故事情节把它表现出来吧。

  8. 跟随音乐,师幼共同表演音乐游戏

  (1) 第一遍: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拍,并把拽泡泡糖然后又弹回来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出来。

  (2) 第二遍:教师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脚上、脸上。

  (3) 第三遍:教师一边放音乐,一边讲故事,并加上猫咪冲出来的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猫咪出现后,教师带领幼儿连忙跑回家。

  活动总结:

  1、“小老鼠为什么会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环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小老鼠可被这乱丢泡泡糖的人给害惨了,那我们吃完了泡泡糖应该放到哪里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运用夸张的动作来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游戏的内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乐。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了提问技巧,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动作,以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每个动作。孩子们在诙谐幽默的乐曲声中嬉戏、理解、融入音乐情景,玩的不亦乐乎,特别是对泡泡糖的粘性有很丰富的表现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要关注全体,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内向、不爱表现的幼儿给于积极的引导、互动、带动效果好。

  温馨提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虽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动物王国中的小老鼠却机灵好玩常常引人发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爱。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糖果之一,对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动设计以生活迁移的方式让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创编表现更自然、丰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5、中班教案《小老鼠和大老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倾听、猜想、讲述的过程中,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及角色的形象特点。

  2、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3、初步懂得同伴之间应该友好相处。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故事PPT、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发认知冲突:

  你们都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吧?在你印象中,它们是怎样的动物?它们两个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出示图片:这儿有一只小老鼠和大老虎,看看他俩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吧!

  (二)在倾听、猜测、讲述中感受理解故事

  1、教师讲述P2——P9

  提问:你听出来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问题?(幼儿回答)

  小结:虽然这些只是小问题,可是时间长了会发生矛盾,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第二段

  出示P10——P11,教师讲述:

  “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P12——P13,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小老鼠看到自己搭的城堡被大老虎踢飞后,会怎么样?

  3、师继续讲述P14——P15

  一对好朋友就这样分手了,和好朋友分开后,小老鼠会有什么感觉呢?(说出理由)

  4、师继续讲述P16——P21

  他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吗?

  你和好朋友发生过什么争吵的事情呢?最后你们互相原谅对方了吗?你们现在还是好朋友吗?

  小结:原来原谅朋友和得到朋友的原谅都是件开心快乐的事情。

  5、听老虎心声,讲述故事第三段

  大老虎为了和小老鼠和好,做了哪些事情?(根据幼儿回答逐步出示PPT)

  最后小老鼠会原谅大老虎吗?为什么?(先问再放ppt)

  小老鼠最后原谅了大老虎,他们又是好朋友了,我们为它们的和好鼓鼓掌。(幼儿鼓掌)

  (三)完整边看绘本边听故事录音。

活动延伸:

  它们之间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来的这个更高更壮的家伙是谁呢?它们三个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活动反思:

  虽然说每一个人对每一个绘本的解读都有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在带着孩子走进绘本时,一定要清楚,要从哪一个点带儿童去走?以怎样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或体会怎样一种情感?这就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从外表看看这两只动物,似乎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个故事中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但这对看上去很不相称的好朋友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我们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积木弄倒,和好朋友绝交后,会做一些好的事情让之感动原谅。这些情节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贴近。在第一环节中,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讲小老鼠和大老虎它们俩是怎样的两种动物,并让孩子们来猜想它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第二环节是分段讲述,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样从一对好朋友,慢慢出现问题,小老鼠和大老虎绝交的事情,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来赢得小老鼠的原谅。

  在我讲述完大老虎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儿根据听到的来回忆事件,加上之前的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基本能讲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这环节中,孩子们的倾听还是比较好的。在这个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可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让孩子来观察图片上的两个小动物。在让孩子理解故事发展情节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让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学学它们说的话,说话时的语气等等。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标达成效果好。

  经过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经验背景、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并要从多个角度去设想应对策略,为活动中的有效回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要善于赏识和鼓励孩子。因为老师的认可能唤醒孩子们潜在的自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6、中班下学期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2、合拍地模仿小老鼠走,较夸张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探索及用身体动作表现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情景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

  2、图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谜语

  两撇小胡子 油嘴小牙齿 贼头又贼脑 喜欢偷油吃。

  二、提问:

  小朋友见过老鼠吗?你喜欢动画片里的老鼠吗?为什么?老师也认识一只小老鼠,他也有杰瑞的优点,他也很调皮,今天他还和泡泡糖发生了一个故事。小朋友一起来听音乐,猜一猜小老鼠和泡泡糖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三、听音乐

  四、猜一猜

  小朋友来猜一猜小老鼠和泡泡糖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五、看图谱听音乐。

  六、教师讲述故事,引出游戏情节

  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今天天气真好!小老鼠决定去草坪上晒晒太阳!从小老鼠的洞到草坪上,需要经过老猫的家,所以,小老鼠要非常小心。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跑一跑,就要停下来,观察老猫醒了没有。终于跑到草坪上了,小老鼠可开心了!一打滚,就在草坪上翻了一个大跟头。突然,小老鼠发现脚上沾上了一颗大大的泡泡糖,怎么甩也甩不掉!小老鼠使劲的拽呀拽,哎哟!哎哟!泡泡糖就像长在小老鼠身上一样,刚从脚上拽开,又弹到手上,小老鼠不停的拽呀拽,可就是拽不下来!哎呀,不好了!老猫醒了,喵的叫了一声,小老鼠吓得使劲一拉,泡泡糖终于掉到地上,小老鼠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七、游戏:

  1、教师与幼儿倾听音乐,并与幼儿讨论音乐,跟随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

  2、练习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结合音乐练习小老鼠跑的动作,要求幼儿跟上音乐节拍

  3、拽泡泡糖

  教师:“怎样把沾在脚上的泡泡糖拽下来?”

  幼儿模仿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4、玩音乐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

  提醒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动作。

  5、提问:泡泡糖还可以沾在身体什么地方?

  幼儿讨论,并模仿动作,结合音乐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师: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狠狠地摔了一跤,多疼啊!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

  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得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教学反思:

  幼儿由于事前对教材分析比较透彻,对重点和难点把握比较准确,所以活动开展得还是比较顺利,幼儿在表演小老鼠的“走、看”和“拉泡泡糖”时能积极参与,表演得很还比较到位,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做得比较好,虽然幼儿有些兴奋,但在老师的提醒下也还是能“收得住”。

  不足之处:

  如果班里的孩子如果能分俩批上课,孩子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

  设计意图:

  小老鼠就是孩子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种,它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小老鼠和泡泡糖》通过活泼欢快的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7、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小老鼠和大老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初步体验角色的心理变化过程。

  2、懂得要与朋友友好相处,感受和体验教朋友的方法和与朋友在一起乐趣。

  3、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PPT、录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角色进行对比,引发认知兴趣今天我们班真热闹,不光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还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呀?(PPT)大老虎和小老鼠站在一起,大老虎看上去长的怎么样?小老鼠呢(教师加上肢体语言),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你认为什么样就是好朋友了?

  师小结:你们说的都很棒,好朋友在一起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好吃的东西大家一块儿分享,有好玩的大家一起轮流玩。朋友伤心的时候,会想办法安慰他;很长时间和朋友没见面了,互相打电话问候一下;遇到困难,你帮帮我,我帮帮你。你们平时是这样做的吗?我也是这样做的,看来,我们都有很多的好朋友。

  (二)猜想引出故事前段,体验角色的心理。

  1、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一对好朋友在干什么呀?有几块面包?只有一块面包,他们两个都想吃,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分呢?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是谁在分面包呀?大老虎是怎么分呢?谁分到了大蛋糕?谁分到了小蛋糕?大老虎给自己分了这么大的蛋糕,给小老鼠分了小小的蛋糕。好朋友能这样分东西吃吗?

  如果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分东西吃,你每次都是吃小的,你会开心吗?

  小老鼠开心吗?它会怎么想?(录音:哎!我能说什么呢?我只不过是一只很小很小的小老鼠!)

  2、大老虎和小老鼠很喜欢在一起玩“警察和小偷”的游戏(PPT)。每一次玩的时候,大老虎从来不和小老虎商量可以怎么玩,都是大老虎自己决定:他自己做警察,让小老鼠做小偷。小老鼠开心吗?你觉得小老鼠想不想做警察呢?可是大老虎会同意小老鼠做警察吗?你觉得这样对小老鼠公平吗?每次都让大老虎当好人,小老鼠当小偷,它会怎么想?(录音:哎!我能说什么呢?我只不过是一只很小很小的小老鼠!))它们这样还像朋友吗?

  如果你玩这个游戏,你想扮演里面的谁,为什么呢?

  小老鼠虽然长得小小的,但是它却很大方;大老虎呢,虽然长得大大的,可是他却很小气。

  (三)讲述第二段,引发幼儿讨论,迁移经验。

  有一天,两个好朋友又在一起玩了,(PPT)小老鼠很用心的搭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它高兴对大老虎说:“大老虎,你看我搭的城堡漂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老虎是怎么做的呀?(PPT)大老虎是小老鼠的好朋友,但是它却把小老鼠精心搭的城堡踢掉了,你觉得大老虎这样做对吗?能对好朋友做这样的事情吗?小老鼠看见大老虎这个样子,会对大老虎说什么?(录音:够了,我再也不想跟你玩了,虽然我只是一只很小很小的小老鼠,但是,你也只不过是一只很大很大的大坏蛋!)教师小结:大老虎真是自私,从来就只想着自己,不想着别人。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你愿意和他继续做朋友吗?

  小老鼠终于忍受不了大老虎的做法,和大老虎分开了。虽然现在也没有人欺负它了,推到它的玩具,也没有人让它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了,可是它的心里还在想着大老虎,因为他们以前可是最好的朋友呀。(PPT录音)它还是想着和大老虎重新成为朋友。

  老师:大老虎呢,好朋友小老鼠离开了它,现在,再也没有人和它一块儿分享好吃的东西,也没有人和它一块儿玩好玩的游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有它自己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大老虎心里好后悔呀!它现在特别的想念小老鼠,他觉得自己这样对小老鼠真是不像好朋友呀,它现在最想得到小老鼠的原谅。他能够得到小老鼠的原谅吗?它还想和小老鼠成为最好的朋友吗?请你帮帮它想一个好办法。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老虎是怎么做的?(PPT)看来,它是真的想改变自己了。

  接下来,它还会有怎么样的改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猜到了吗?小老鼠会不会原谅大老虎吗?心情怎样?它还会和大老虎成为朋友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录音:从那天起,我们又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有时候我当好人,有时候他当好人,对了,吃甜面圈时我们一人一半,有朋友的日子真是太幸福了!)

  (四)活动迁移小朋友,好朋友在一起还要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谦让,这样才能成为永远的好朋友。

  今天的天气真好,大老虎和小老鼠又一块儿出来玩了,这一次他们会玩什么呢?谁想来扮演大老虎?谁想来扮演小老鼠?(幼儿情境表演)我们一起来祝贺大老虎和小老鼠终于又成为最好的朋友了。

  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找到你最好的朋友一起来玩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一直尊重幼儿,让幼儿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每一个环节都会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抓住幼儿爱看动画片的心理,带他们完整欣赏故事,从而使得幼儿全身心投入。在活动的最后,我将故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通过倾听学到的本领得到再次的升华,自己创编故事。

  通过这篇故事的学习,孩子们都懂得了朋友之间不可以以大欺小,做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朋友和自己之间的平等。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标达成效果好。

8、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做小老鼠走路、左右张望及拽泡泡糖的动作。

  2.在音乐活动中大胆、乐于表现小老鼠的动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音乐、ppt、绳子。

活动过程

  一、进场导入

  1.打招呼: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与客人老师问好。

  2.进场:引导幼儿学习小老鼠的动作进场,跟随音乐做走、蹲、转圈等动作。

  二、模仿小老鼠动作

  1.出示图片,观察图片,幼儿想象故事情景(小老鼠)。

  2.提问:“小老鼠要干什么?”引导幼儿自主模仿轻轻地走,给予鼓励,个别指导幼儿,幼儿再次尝试动作。

  3.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小老鼠上灯台”停住。反复4—5遍。跟随音乐1遍。

  三、幼儿表现小老鼠左右张望的动作、眼神。

  1.出示图片:睡觉的猫。

  提问:屋子里有大花猫,除了轻轻地走停下来的时候还要干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左右张望、快速的摆动头、眼睛盯住等动作。

  3.幼儿进行左右、上下、前后张望。利用语句“小老鼠上灯台左看看,小老鼠上灯台右看看”熟悉乐曲节奏型。指导每一位幼儿动作快速,眼神停住。

  4.掌握节奏型,边说边做动作。提醒幼儿在说“看”的时候再摆头。说儿歌3—4遍,跟音乐1遍。

  四、幼儿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

  1.提问:“小老鼠偷油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2.幼儿自由展现泡泡糖黏在身体的动作。

  师:“你们猜一猜泡泡糖黏在小老鼠哪里啦?”引导幼儿尝试表现身体各个部位被泡泡糖黏住的动作。通过提问、动作表现让幼儿学习拉、拽的动作。

  3.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各个部位拉泡泡糖的动作。播放音乐,重点指导弹回来的动作。

  总结:知道泡泡糖有弹性及黏性。

  五、完整欣赏音乐,做上肢动作。

  六、跟随音乐做动作

  1.跟随音乐,幼儿完整做动作2遍。

  2.在幼儿中间选出大花猫,进行游戏。音乐1遍,幼儿扮演花猫,音乐结束时猫叫,抓住小老鼠。

  3.游戏进行第2遍,老师摸自己头当大花猫。

  七、活动结束

  出示最后一张猫的图片后,教师用绳子将幼儿围住:“哈哈,我就是那只大花猫!没想到吧,我有法宝,抓到这么多小老鼠啦!小老鼠们跟着我回家吧。来跟我们的老师们再见! ”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M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9、中班游戏教案《小老鼠上灯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

  2.体验民间音乐游戏的快乐。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小老鼠胸卡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引起兴趣、幼儿律动"小老鼠,(嗨!)我们整天藏在又黑又闷的地洞里,多难受呀!我们去玩吧

  二、复习歌曲"你们还记得《小老鼠上灯台》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

  1、幼儿集体演唱一遍"我们要是把小老鼠偷油吃高兴的样子、站在灯台上下不来喊妈妈紧张的样子、从上面越滚越快的样子都唱出来就更好听了。你们能行吗?"

  2、幼儿集体再次演唱一遍

  3、个别幼儿演唱

  三、幼儿游戏:"有些小老鼠都一边唱一边跳起来了。"

  1、师生共同随音乐编动作。鼓励幼儿自己编动作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要遵守游戏的规则。

  "歌曲结束时听到大猫--喵的一声,小老鼠才可以逃回洞里。"

  四、(放音乐)

  结束:"我们今天玩得多高兴,让我们你靠着我,我靠着你睡一会儿吧!"

活动反思:

  在这次一课三练活动中,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这首歌节奏感强,歌词简短而且朗朗上口。在活动开始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我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扮演小老鼠,很自然的进行了情境游戏,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的内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图谱,让幼儿逐一看图记忆歌词,这样就更直观、形象。以这种观看多媒体课件图谱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基础。之后,又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学唱歌曲,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这是活动的高潮,最后也是在这高潮中结束活动。

10、中班教案《小老鼠和大狮子》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狮子、老鼠各一个)、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依次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画面:

  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和说话的样子。

  这又是谁?小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吧。

  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1、 演示故事第一段:狮子在睡觉,一只从没有见过狮子的小老鼠出来玩,发生了什么事?

  2、 依次演示动画:狮子抓住小老鼠、放了小老鼠的画面

  “狮子被小老鼠吵醒后会怎么做?怎么说?(恶狠狠)幼儿学学

  小老鼠被大狮子抓住后吓得怎样?(吓得发抖)怎么求大狮子的?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会有什么表情?为什么会笑?狮子会说什么?狮子放了老鼠后,老鼠会对狮子说什么?

  3、 完整讲述故事第一段(吵醒---被抓---放)演示故事第二段:狮子遇难、老鼠相救的画面

  狮子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在网里会怎么想怎么叫?你猜猜谁会来救它,为什么?老鼠会怎样救大狮子?

  最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怎么样?

  4、 演示故事第二段:狮子遇难、老鼠相救的画面

  狮子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在网里会怎么想怎么叫?你猜猜谁会来救它,为什么?老鼠会怎样救大狮子?

  最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怎么样?

  三、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四、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1、幼儿分组讲述故事

  2、为什么大狮子和小老鼠能成为好朋友的呢?

  这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呀?

  总结:大的有大的本领,小的有小的用处,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成为好朋友。

  五、为故事取名字

  六、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七、延伸活动: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11、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合拍的做小老鼠、拉泡泡糖的动作。

  2、有节奏的语言和动作帮助自己更合拍的表演。

  3、知道泡泡糖会给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磁带。

  活动过程:

  1、(师)有一种小动物,走路走得很快,还会吱吱叫得,它是谁?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有一天,有一只小老鼠跑到草地上去玩,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教师有节奏的念四遍,一边念一边用手在腿上做动作)

  (1)小老鼠在什么时候往两边看的?在哪两个字看的?我们一起来一边念一边学,好吗?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好在哪里?

  (2)我们一起用小手跟着音乐来学小老鼠走路,好吗?

  (3)刚才我们用手做游戏,现在要用小脚玩游戏,好吗?

  (4)我们现在来听磁带来做,音乐快了一些,你们有没有信心做好呢?

  2、(师)小老鼠在草地上玩呀玩呀,它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泡泡糖,于是它吃呀吃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听磁带)幼儿想想猜猜。泡泡糖爆炸了,会粘在哪儿?那怎么样才能拿下来呢?

  (1)我的手上就有一个泡泡糖,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我拉泡泡糖。

  (2)谁的手上有泡泡糖,我来帮他拉。

  (3)拉的时候是什么表情?(用劲、手抖、咬牙、身体歪)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做拉泡泡糖的动作。

  (4)听到什么音乐要拉泡泡糖,什么音乐要合起来呢?

  (5)你们听最后的音乐,是谁来啦?(猫)

  3、(师)想不想学学小老鼠到草地上玩泡泡糖呢?那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游戏。(完整游戏一次)

  (1)泡泡糖还会粘在哪儿?那我们在玩一次,好吗?(第二次游戏)

  (2)泡泡糖还会粘在哪儿?你们做得和我不一样,好吗?有信心吗?需要我帮忙吗?(第三次游戏)

  4、(师)泡泡糖拿下来容易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对不对?你们说,吃过的泡泡糖扔在哪儿?为什么?(把它包包好,带出去扔掉)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感觉孩子们对这个音乐活动非常感兴趣,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着,并且“小老鼠”这个形象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尽情的表演着。特别是活动中“拉泡泡糖”的动作为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想象空间,有的粘在头发上,有的粘在鼻子上,有的粘在身上、脚上等,这样就使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增强了,也使游戏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在活动中,我也考虑到孩子们在整个游戏中避免模仿老师的动作,而抑制住孩子们的创造力,于是我就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玩游戏时注意了“退位”及我退在后面,让孩子们自己听音乐来做动作,这样孩子们的创造性就发挥了出来,活动中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在表演不同的动作。应该说,这个音乐A段和B段比较明显,孩子们都能跟着音乐玩游戏。在“合拍的做小老鼠”的动作时,因为小朋友先用手做,再到用小脚做,然后过渡到跟着磁带做,念的歌词也由慢到快,音乐也由漫到快,所以孩子们掌握得较好。而在做“拉泡泡糖”的动作时,孩子们对音乐的节奏把握不够,缺少倾听理解的过程,因此在做动作时还不能和音乐合拍。我想:在拍手做拉泡泡糖的动作时,教师可以把这段的音乐清唱出来,带着孩子们做动作,然后再跟音乐做,效果会更好一些的。

12、中班教案《小老鼠和落叶》含反思

活动目标 :

  1、能安静地,注意力集中的倾听完整个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能完整复述故事片段小老鼠清扫落叶的句子,学会“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老鼠扫落叶的热闹场景,并初步尝试复述小老鼠清扫落叶的句子

  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进行完整的复述。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的有关秋天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图片若干幅。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

  1、教师完整地,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动作表情、语音、语速、语调以及与幼儿的眼神交流,将幼儿带入故事的情景中,同时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2、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的小老鼠们在干什么?

  二、出示挂图,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第一幅挂图,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2、提问

  (1)小老鼠们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呀?(简单的进行提问即可)

  (设计此问题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季节与气候之间的联系,知道夏天过去后是秋天,秋天过去后是冬天,同时也为理解下面的故事内容做铺垫。)

  (2)小老鼠往洞外一看发现了什么?

  (小老鼠们看见好多落叶以后便准备干吗啦?扫落叶了,那小老鼠们又是怎么扫落叶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图片,来讲讲看)

  三、出示第二幅挂图,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1、出示图片,提问:小老鼠们是怎么扫落叶的?

  (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并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回答。)

  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复述。

  (故事:小老鼠们有的拿着扫帚在扫落叶;有的拾起树叶,放在小框里;有的把树叶顶在头上,运到一个地方堆起来;还有的老鼠一起合作,用小箱子抬树叶……)

  3、请小朋友上来模仿动作,一边做一边讲述相关的句子。

  四、继续讲述故事,直至结束。

  1、提问

  (1)小老鼠们刚打扫完落叶,发生了什么事情呀?

  (2)刚打扫干净的地上怎么又会有树叶的?

  鼠妈妈是怎么对小老鼠说的?

  (教师讲述鼠妈妈的话,主要是让幼儿欣赏。)

  2、带幼儿走出教室去学学小老鼠捡落叶(可以带上适宜的工具)

  五、再次完整讲述故事,可让幼儿根据图片,跟着老师一起复述故事内容。

  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已有了大概的理解,再次完整欣赏可满足幼儿倾听的需求,在欣赏的同时鼓励幼儿跟着一起复述,从而进行语言锻炼,达到巩固的作用。

附故事: 《小老鼠和落叶》

  鼠妈妈带着五只小老鼠住在一棵大树的洞里面。

  这些小老鼠都是夏天出生的,现在他们都已经渐渐长大了,已经能够帮助妈妈做事情了。

  天气渐渐地冷了。这天,小老鼠们从树洞里往外一看,立即惊呼起来:“啊呀,哪来的这么多树叶呀?”

  鼠妈妈看了看地上,说:“来,我们一块儿扫落叶吧!”

  “噢!扫树叶喽,扫树叶喽!”

  “哈哈,太高兴啦!”小老鼠们有的拿着扫帚在扫落叶;有的拾起树叶,放在小框里;有的把树叶顶在头上,运到一个地方堆起来;还有的老鼠一起合作,用小箱子抬树叶……

  “哎哟,腰真酸呀!” “咳,累死我啦!”

  打扫完了以后,小老鼠们都“呼哧呼哧”地直喘气。

  这时,一只小老鼠发现地上又多了一片叶子,就指着另一只老鼠说:“这是不是你丢的叶子?” 白老鼠说:“不是我丢的,是它丢的”,就这样小老鼠们吵成了一片。

  正在这时,“嘻“的一声,一片树叶正巧落在一个小老鼠的头顶上。

  这时老鼠妈妈来了,她对孩子们说:“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树叶会从绿色变成黄色,不用风吹,自己也会从树上掉下来。等到所有的树叶都掉光了,天会变得很冷很冷的”

  天气越来越冷了,树上的叶子变红了,变黄了,即使没有风吹,它们也自然地从树上落下来。当树上的叶子全部落光的时候,天气就变得非常非常冷了。

  小老鼠们不停地清扫着落叶,不知不觉,他们迎来了出生后第一个冬天。

活动反思:

  1. 在前几个教学环节中,幼儿的反映较为积极,兴趣也比较高,但由于问题提的较多,有点拖沓,导致到最后的一个环节,有部分幼儿已经开始坐不住了,提问题要精炼,有些没有必要的问题可以删去,要考虑到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3——5分钟,可以通过变换提问的方式去形式去激起幼儿的注意力。

  2. 在第一遍讲述故事的时候,由于紧张忘记说题目,导致提问的时候提了两个较细节的问题。幼儿在第一遍听完故事后较难回答此类细节问题。还有讲故事的速度仍可再放慢些。

  3. 教具挂图可能画的太小,坐最后排的幼儿不是很看的清楚,需要努力去看,就可能导致后排幼儿的积极性与前排幼儿相比较低。挂图画面的大小应该适合每个幼儿看清楚。

13、中班游戏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小老师打电话的情景中,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并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小猫头饰、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歌曲:打电话

  ----听,是什么声音?电话铃响了,让我们一起去接电话。(复习歌曲《打电话》)

  二、学习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理解第一段歌词,学着有节奏的对话。

  ----瞧,这是谁?小老鼠也在打电话。它为什么要打电话?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

  1、倾听歌曲第一遍

  提问:

  ----小老鼠为什么要打电话?什么叫过家家?

  ----它是怎么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54 0 |32 0 |6 7 | 8— |(多媒体出示节奏谱)

  2、倾听歌曲第二遍

  ----提问:小老鼠是怎样来邀请朋友的?朋友又是怎么回答的?

  3、多媒体出示图谱,教师示范有节奏的对话。

  4、鼓励幼儿跟着老师学习有节奏的对话。

  5、老师扮演小老鼠,请幼儿有节奏的和老师对话。

  6、请幼儿扮演小老鼠和老师有节奏的对话。

  7、鼓励幼儿能跟着老师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欣赏学习第二段音乐

  1.你们猜猜,小老鼠的朋友是谁?

  2.看,它的朋友走来了(音乐开始,教师猫走表演)—喵。

  3.小老鼠看见猫会怎么样?谁来学学小老鼠。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来表现。(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集体模仿)

  4.小老鼠的朋友怎么会是猫呢?(鼓励幼儿想象。)

  5.教师唱第二段。噢!原来是小老鼠把电话号码打错了。你们平时在打电话的时候可千万别把电话号码打错了。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引导幼儿完整倾听并富有表情地演唱。

  四、玩游戏:小老鼠打电话(进一步复习巩固歌曲)

  1.介绍游戏玩法:

  游戏有两个角色,一名幼儿(教师)扮演猫,其他扮演小老鼠,演唱并表演完歌曲之后,听到猫大叫一声后小老鼠才可以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和逃跑。

  2.提示:小老鼠怎么逃才能不让猫抓住?

  3.幼儿进行两次游戏。

  本节活动,老师选择了“小老鼠打电话”这个充满情趣、童趣,也富有情节的歌曲作为中班孩子音乐活动的内容。里面小老鼠把电话号码打错了这件事情,孩子们在生活当中也时常会碰到。活动的设计上,教师以传统的听赏歌曲导入,教师选用了图谱诠释的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整节课比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请老师们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话题:

  1、本活动的重难点有哪些?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否确切?

  2、图谱的运用在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图谱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马上引导幼儿积极倾听录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抛出问题:是谁在打电话?它会打给谁?制造悬念,当猫出现在老鼠家门口时的那份意外:怎么来的是小猫呢?让孩子们大胆想象,在体验诙谐的同时熟悉了儿歌的情节。本次活动中,我力求营造愉快、有趣的氛围,以自己的语言、神情去感染幼儿,做到我们都是构建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努力使孩子们在充分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所学的知识得到提升。

14、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上楼梯》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小老鼠上楼梯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音阶不同节奏的上行与下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重点)

  2、巩固小老鼠、小雄、大象的步法。

  3、复习音阶的唱法。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准备活动:

  小老鼠、小雄、大象布偶。

活动过程:

  一、进场活动:《小老鼠和小花猫》

  二、引起兴趣 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轻轻的推开门,看到房子中间有着很漂亮的楼梯。走一格楼梯,楼梯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do、 re、 mi ……

  三、想想玩玩

  1、小老鼠可真调皮在楼梯上上上下下,一会快一会慢你们听: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1234567 7654321

  2、小老鼠先是一层一层的慢慢上,慢慢下。想一想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小心翼翼)应该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3、小老鼠一层一层跳上去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开始觉得好玩了)应该怎么走?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4、鼠不停的窜上窜下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越玩越高兴)应该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5、老师弹奏幼儿跟琴声走(注意速度快慢的变化)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1234567

  四、刮奏

  1、请幼儿想想小老鼠发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2、摔跤了怎么上楼梯呢?(幼儿讨论)

  3、教师弹奏跨八度音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15、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灰老鼠的故事》含反思

  活动要求:

  1.认识音色,认识对称重复。

  2.探索发现嗓音,打击乐器和旋律乐器在表现现实音响时的共同性及差异。

  3.创编动作,表现文学作品中的有关形象。

  4.体验人对朋友的需要。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程序:

  1.听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请幼儿回忆故事中的三种客人及它们的脚步声,并用不同的嗓音和动作来表现三种客人走路时的样子和他们的脚步声。

  3.教师用打击乐器,如大鼓,串铃,木鱼等分别模仿三种客人走路的脚步声.请幼儿辨认是什么乐器?模仿的是谁走路的脚步声?并要求幼儿用动作对乐器的演奏做出快速表现性反应。

  4.教师用钢琴的不同弹奏法分别表现三种客人走路的脚步声,如:请幼儿辨认并要求幼儿用三种客人的走路模仿动作,对演奏做出快速表现性的反应。

  5.按故事提供的线索分配角色并完整表演。

  6.在有条件的班级可以鼓励幼儿把他们听到的三种脚步声画出来。

  附:小灰老鼠的故事

  在一座高高的大桥下面,有一座小小的灰房子.在这所小小的灰房子里,住着一只小小的灰老鼠.朋友们来了,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小灰老鼠觉得快活极了.朋友们走了,小灰老鼠觉得很寂寞.它天天在家中等呀,盼呀,盼望朋友们再来拜访它.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咚咚!咚!咚!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唉!原来是巨人先生从桥上走过,咚咚咚的声音,是巨人先生的脚步声.小灰老鼠失望地轻轻把门关上.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刷-刷-刷-刷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唉!原来是皮球小姐从桥上走过,刷刷刷的声音是皮球小姐的脚步声,小灰老鼠失望地轻轻把门关上.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迪笃迪笃迪笃迪笃,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哈!这回真的是朋友来了,迪笃迪笃的声音,正是朋友们的脚步声.在一座高高的大桥下面,有一座小小的灰房子.在这所小小的灰房子里,住着一只小小的灰老鼠.朋友们来了,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小灰老鼠觉得快活极了。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16、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小老鼠上灯台》含反思

  [设计思想]

  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进入了十二生肖中的鼠年,大街上许多关于老鼠的形象图案有很多,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而游戏又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活动,《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童谣,它歌词活泼、有趣,人们都很喜欢,所以我设计了这一个音乐游戏,使孩子从中体会到音乐游戏的乐趣,并从中体验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活动目标]

  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音乐的强弱。

  2、体验音乐游戏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老鼠上等灯台》多媒体课件

  2、小老鼠头饰每个孩子一个,一个猫的头饰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运用角色扮演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老师运用游戏的口吻说:"鼠年到了,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好吃的吧!"

  2、跟随音乐做活动身体的律动。

  二、复习歌曲,感受乐曲的活泼、有趣。

  师:"有一支描写我们老鼠偷油吃的歌曲,又有趣、又好玩,你们会唱吗?"

  1、幼儿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唱小老鼠偷油时要轻一些,唱猫来了时要重一些,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三、观看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人们还把这首歌配上了动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一起探索游戏玩法,幼儿游戏。

  1、鼓励幼儿随音乐编动作。

  2、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

  指导:把小椅子当作灯台,幼儿随歌词爬到椅子上,等唱到"叽里咕噜滚下来"时才能跳下椅子来。

  4、交换角色游戏。

  五、结束部分。

  "鼠宝宝们,今天我们玩的真高兴,天已经晚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

  [活动延伸]

  多收集关于老鼠的民间童谣,让孩子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17、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设计意图: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虽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动物王国中的小老鼠却机灵好玩常常引人发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爱。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糖果之一,对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动设计以生活迁移的方式让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创编表现更自然、丰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活动目标: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后应该放到哪里,增强环保意识。

  2. 创造性的表现玩泡泡糖的有趣动作,提高动作的表现力。

  3. 学会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大胆表演律动。

  4.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 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大胆合拍地表演律动动作。

  难点:引导幼儿夸张地、创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准备:

  律动音乐、猫咪头饰、小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游戏化情境,幼儿跟随音乐做热身律动。

  二.展开:

  1.教师讲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音乐情节中得故事,使幼儿对音乐内容有所感知与了解。

  故事内容: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东瞧瞧、西瞧瞧,跑几步就东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糊糊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于是赶紧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这时,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像个球似的滚回了家去了。

  2.引导幼儿探索表现小老鼠的动作

  (1)师: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么跑的呀?

  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在座位上做动作。

  (2)提问: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么?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过,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来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4. 幼儿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动作

  教师及时指导,引导幼儿夸张的把动作表现出来。

  5. 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体不同部位后拽泡泡糖。

  师:老师手上也粘到了一个泡泡糖,谁想来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6. 幼儿分组练习动作。

  幼儿之间合作做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规范动作并引导幼儿夸张的表现出来。

  7.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在座位上按故事情节把它表现出来吧。

  8. 跟随音乐,师幼共同表演音乐游戏

  (1) 第一遍: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拍,并把拽泡泡糖然后又弹回来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出来。

  (2) 第二遍:教师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脚上、脸上。

  (3) 第三遍:教师一边放音乐,一边讲故事,并加上猫咪冲出来的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猫咪出现后,教师带领幼儿连忙跑回家。

  活动总结:

  1、“小老鼠为什么会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环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小老鼠可被这乱丢泡泡糖的人给害惨了,那我们吃完了泡泡糖应该放到哪里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运用夸张的动作来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游戏的内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乐。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了提问技巧,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动作,以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每个动作。孩子们在诙谐幽默的乐曲声中嬉戏、理解、融入音乐情景,玩的不亦乐乎,特别是对泡泡糖的粘性有很丰富的表现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要关注全体,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内向、不爱表现的幼儿给于积极的引导、互动、带动效果好。

  温馨提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

18、中班优秀音乐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小老师打电话的情景中,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并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小猫头饰、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歌曲:打电话

  ----听,是什么声音?电话铃响了,让我们一起去接电话。(复习歌曲《打电话》)

  二、学习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理解第一段歌词,学着有节奏的对话。

  ----瞧,这是谁?小老鼠也在打电话。它为什么要打电话?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

  1、倾听歌曲第一遍

  提问:

  ----小老鼠为什么要打电话?什么叫过家家?

  ----它是怎么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54 0 |32 0 |6 7 | 8— |(多媒体出示节奏谱)

  2、倾听歌曲第二遍

  ----提问:小老鼠是怎样来邀请朋友的?朋友又是怎么回答的?

  3、多媒体出示图谱,教师示范有节奏的对话。

  4、鼓励幼儿跟着老师学习有节奏的对话。

  5、老师扮演小老鼠,请幼儿有节奏的和老师对话。

  6、请幼儿扮演小老鼠和老师有节奏的对话。

  7、鼓励幼儿能跟着老师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欣赏学习第二段音乐

  1.你们猜猜,小老鼠的朋友是谁?

  2.看,它的朋友走来了(音乐开始,教师猫走表演)—喵。

  3.小老鼠看见猫会怎么样?谁来学学小老鼠。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来表现。(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集体模仿)

  4.小老鼠的朋友怎么会是猫呢?(鼓励幼儿想象。)

  5.教师唱第二段。噢!原来是小老鼠把电话号码打错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平时在打电话的时候可千万别把电话号码打错了。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引导幼儿完整倾听并富有表情地演唱。

  四、玩游戏:小老鼠打电话(进一步复习巩固歌曲)

  1.介绍游戏玩法:

  游戏有两个角色,一名幼儿(教师)扮演猫,其他扮演小老鼠,演唱并表演完歌曲之后,听到猫大叫一声后小老鼠才可以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和逃跑。

  2.提示:小老鼠怎么逃才能不让猫抓住?

  3.幼儿进行两次游戏。

  本节活动,老师选择了“小老鼠打电话”这个充满情趣、童趣,(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也富有情节的歌曲作为中班孩子音乐活动的内容。里面小老鼠把电话号码打错了这件事情,孩子们在生活当中也时常会碰到。活动的设计上,教师以传统的听赏歌曲导入,教师选用了图谱诠释的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整节课比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请老师们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话题:

  1、本活动的重难点有哪些?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否确切?

  2、图谱的运用在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图谱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幼儿教育)

  课后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我运用了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带领幼儿重点学唱电话号码,学说对话,让幼儿自然的学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又通过老师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的气氛和情趣,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顺利完成了重点。整节课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19、中班优秀音乐故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能较形象地表现小老鼠走、望、拽的动作。

  2.敢于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参与游戏的乐趣。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

  2.有玩泡泡糖的经验,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

  通过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老鼠偷油历险记》激发幼儿对表演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请幼儿说一说小老鼠出去偷油吃会怎么走,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并请幼儿尝试表演。

  二、引导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感受小老鼠偷东西时的动作和神态

  1.教师边有节奏的说儿歌《小老鼠上灯台》边做小老鼠走路的动作和神态,为幼儿理解音乐的节奏做铺垫。

  2.倾听分析第一段音乐,边说儿歌边做小老鼠走路的动作和神态,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3.教师和幼儿边听第一段音乐边记录图谱。

  4.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小老鼠走路的动作和神态。

  三、引导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感受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1.请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听到“咚——”的一声,提问:发生什么事了?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小老鼠掉到泡泡糖上了。(教案出自:banzhuren)提问:小老鼠用手去拽泡泡糖时会怎么样?粘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练习拽泡泡糖的动作,突出用力拽的感觉。泡泡糖还会粘到哪里?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教师和幼儿边听第二段音乐边记录图谱。

  3.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四、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1.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同时教师手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并适时提示幼儿一起用夸张的动作表现。

  2.幼儿听音乐和老师一起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提示幼儿形象的表现小老鼠轻轻地走、东张西望、用力拽的动作和表情。教师当大花猫做两遍游戏后,在幼儿中挑选两名当大花猫,音乐响起时,大花猫会和小老鼠一起做动作,当听到猫叫时,大花猫就会捉小老鼠,小老鼠迅速坐回到椅子上。

  附故事:小老鼠偷油历险记

  一天,小老鼠想要上灯台偷油吃。鼠妈妈告诉它要当心屋子里面那只狡猾的大花猫,千万不要被它抓到。小老鼠跟妈妈告别后就出门了。屋子真大呀!小老鼠就东看看,西看看,一边寻找好吃的油,一边提防大花猫,心想:一定要当心啊,千万不要被它发现了,不然可就要没命了。正当小老鼠东看看西看看的时候,突然,哎哟,不好!小老鼠掉到什么东西上了?粘乎乎的?一看,原来是一块大泡泡糖。这可是大花猫设的计啊!小老鼠赶紧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突然,“喵呜~~~”一声猫叫,呀!不好!大花猫来了,小老鼠使劲一拽,把自己从泡泡糖上拽了下来,然后匆忙地逃回家了。

  活动反思:

  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

  2、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发散幼儿思维,拓展了教学内容。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20、中班音乐欣赏说课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动设计】

  《小老鼠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诙谐的乐曲,形象突出。它分为AB两段,A段表现小老鼠走,B段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A、B两段融合在一起较好地表现了小老鼠可爱、调皮的有趣形象。因此,设计本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游戏情境,熟悉乐曲,用自己的动作、姿态结合音乐去表现小老鼠、泡泡糖这些来自生活的又比较熟悉的对象,从中体会音乐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丰富情感体验,提升艺术表现力。同时,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4—5岁幼儿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表现欲望,根据中班幼儿艺术活动的目标,结合新《纲要》中艺术活动的目标,从而把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1、尝试用有节奏的语言、动作结合音乐大胆地表现小老鼠走、拉泡泡糖的可爱形象。

  2、在表演中体会音乐游戏的快乐,并从中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有玩过泡泡糖的经验、音乐、PPT。

  【重点难点】

  1、能结合音乐有节奏地学小老鼠走。

  2、大胆、夸张地表演拉泡泡糖。

  【活动教法】

  新《纲要》艺术领域指导要点中指出: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根据幼儿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积极创设语言环境、游戏化情景,大胆充分地运用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针对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活动过程中应用了故事法、游戏法、示范法、发现法、问题法、激励法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活动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提示,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模仿,愉快地参与游戏,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创编动作,并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用有节奏的语言和动作,帮助自己表演。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谜语来导入整节课堂,活跃氛围,让幼儿首先拥有一份愉快的心情。此环节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为解决第一个教学难点做了铺垫。

  二、欣赏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韵律活动就是用有节奏的动作、姿态结合音乐去表现音乐形象。首先,教师用故事导入法,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姿态将一个有趣的故事展现给孩子,让幼儿对将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

  三、随音乐玩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

  在幼儿的注意点上,教师一句“现在,我们就变成这只可爱的小老鼠,一起到草地上看热闹去吧!”随即引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满足了幼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并初步完整地感知了音乐。

  四、探索A、B段动作。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之一就是在A段音乐模仿小老鼠走的有趣动作,因为音乐是三拍子,又比较快,这给孩子的表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采取了运用语言线索的对策帮助幼儿记住动作,为A段音乐配上了“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的儿歌,以此来解决教学障碍。同时,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这个动作,提问“小老鼠说到哪个字的时候停下来看的?”把动作进一步细化,活动的重难点之二是对B段音乐拉泡泡糖的表演,教师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教师、同伴手、面部表情的变化,引导幼儿怎样用夸张的动作表演用力拉泡泡糖,同时,为了避免拉泡泡糖动作的单一,引导幼儿对泡泡糖到处粘的现象进行大胆创新动作。在A、B段动作的探索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模仿、思考、相互学习,从徒手练习到配乐表演,逐步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遵从了循序渐进和启发开放的原则。

  五、完整表演。

  在完整表演的过程中,每一遍表演教师都给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不知不觉中幼儿提高了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在表现音乐形象的同时,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宣泄的满足,把活动推向高潮。在活动中,结合了环保教育,幼儿在表演的同时,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从中还可以延伸出更多具体的环保主题,生成更有价值的系列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M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21、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提高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对音乐的感知,所以设计了这样一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2、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难点: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活动准备

  老鼠头饰、音乐磁带、老鼠图片一个、图谱、幼儿已有玩橡皮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将幼儿带入活动室,向客人老师问好。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调皮可爱的小客人,你们猜他是谁?他在做什么?”教师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后提问:“小客人是谁?他在做什么?”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二、 请幼儿先整首欣赏音乐.

  然后分段欣赏,尝试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小老鼠玩得真高兴啊!听,小老鼠来了”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就表现了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有趣的故事,你知道乐曲什么地方表现了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什么地方表现的是小老鼠拽泡泡糖吗?我们先来听乐曲的第一段听听想想小老鼠在干什么?”

  2、欣赏A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教师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能合拍的模仿小老鼠走及左右观望的动作。

  等幼儿掌握后,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动作两遍。“呀,小老鼠踩到泡泡糖了,快听一听第二段乐曲小老鼠在做什么?

  3、欣赏B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幼儿音乐表现力。”教师带领幼儿跟乐曲完整表演。

  4、自由想象,发散思维:“泡泡糖除了粘在脚上,还能黏在哪里?”并让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学一学小老鼠怎样拽泡泡糖。

  三、“小老鼠问什么会踩到泡泡糖呢?”引导幼儿发现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

  2、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发散幼儿思维,拓展了教学内容。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于没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课堂内容不够绘声绘色,感染力不足,今后在这方便还得加强研究,实践。

22、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和大狮子》含反思

  活动背景:

  在区域游戏角中投放了各种小乐器,孩子们在活动中时而边唱歌边用乐器敲打着节奏,时而听着音乐用小乐器演奏着,近期我还发现有个别孩子喜欢看着简单的节奏谱敲打节奏,可见孩子们对敲打乐器产生了兴趣。因此,就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尝试选择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和节奏谱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提示:

  一、回忆故事(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

  1、 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

  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

  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

  2、 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

  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

  (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

  (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习。

  三、配音表演(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

  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平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 “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23、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进行有节奏的打电话,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2、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3、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音乐、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价值取向:用音乐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带领幼儿进入角色)

  1、幼儿听音乐进行音乐游戏。

  二、欣赏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价值取向:在打电话的情景中熟悉歌词、掌握打电话的节奏)

  提问:这么多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开心,可小老鼠一个人在家真没劲,怎么办呢?

  1、完整欣赏一遍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提问:小老鼠想的是什么办法?

  2、学习歌曲中的新节奏

  (1)幼儿学习拨号的音乐节奏

  提问:小老鼠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样有节奏地按电话号码的?

  幼儿欣赏歌曲前半部分

  出示节奏图谱,幼儿学习小老鼠按电话号码的节奏

  (2)幼儿学习对白节奏

  提问:电话通了,小老鼠会对好朋友说什么呢?

  (3)个别练习拨号码、打电话

  三、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价值取向:完整学唱歌曲,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1、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歌曲。

  2、幼儿有表情地跟唱歌曲,表现出小老鼠的开心和害怕。小

  小结:拨打电话号码时一定要看仔细,但是小朋友在家不能随便玩电话。

课后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我运用了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带领幼儿重点学唱电话号码,学说对话,让幼儿自然的学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又通过老师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的气氛和情趣,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顺利完成了重点。整节课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24、中班音乐优质教案《小白兔和大黑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感受理解小白兔和大黑熊两个不同特征的音乐形象。

  2、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白兔和大黑熊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小动物走路,初步感知两种动物的不同。

  1、分别出示小白兔、小黑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1)这是谁?小白兔是怎样走路的?大黑熊又是怎样走路的?

  (2)引导幼儿分别学一学。

  2、教师小结:小白兔长的小小的,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很轻快;小黑熊长的大大的,起路来慢慢吞吞,很笨重。它们两个同住在一个森林里,大蘑菇是小白兔的家,茂密的草丛是大黑熊的家,有一天,天气很好,他们都从自个家里出来一起玩起了游戏。你们想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

  嘘!别吵!告诉你们吧!

  它们的游戏就在这段音乐里,让我们仔细听听好吗?

  二、倾听音乐,初步感受两段不同音乐(快思教案 www.banzhuren.cn)的特点。

  1、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

  (1)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听后有什么感觉?(欢快)(缓慢)

  (2)你觉得这段音乐共有几段呢?

  2、第二次欣赏音乐。

  (1)组织幼儿讨论:音乐的开始和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2)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活泼轻快地音乐呢?(幼儿自由发言)

  (3)幼儿听音乐练习。

  (4)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笨重缓慢的音乐呢?

  (5)幼儿听音乐练习。

  (6)组织幼儿讨论:音乐的开始和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3、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我们一起用动作把音乐表现出来吧,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

  听了这么长时间,你觉得音乐的哪些地方是表示小白兔的故事?哪些地方是表示小黑熊的故事?(幼儿自由讨论)

  4、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在座位上用竖起耳朵和摸肚皮等动作来分别表示听到的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乐形象。

  三、游戏表演,体验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奥,音乐中的故事原来是这样的,小兔和小黑熊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也来玩一玩好吗?

  1、教师扮演黑熊,幼儿扮演小白兔游戏一遍。

  2、引导幼儿自由分配角色,组织幼儿游戏。

  四、活动结束。

  小白兔、大黑熊你们玩的高兴吗?兔宝宝、熊宝宝要回家了,我们相互拥抱一下,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白兔和大黑熊》是一个很有趣的中班音乐游戏,这首曲子是ABA式的,分别表现出小白兔和大黑熊不同的出场时间和动作特征,如何让小朋友们在欣赏过程中,去感觉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中班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特征的,需要直观的教具和具体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音乐。所以在音乐欣赏之前,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先倾听与音乐相符的故事,然后引导幼儿在音乐中找故事中所描绘的内容:小兔蹦蹦跳跳地出来了,它们去找大黑熊,并捉弄了大黑熊。接着大黑熊被吵醒了,起来看看是谁,最后见大黑熊走了小兔又蹦蹦跳跳的,两种不同的角色,音乐形象也不同,小朋友们很快就辨别出开头和最后是小兔子在走路,中间是大黑熊在走路,一共三段。接着我分别播放小兔子和大黑熊的音乐,让他们用动作来表现出这两种动物走路的明显特点。在幼儿掌握好动作后,我引导他们再次完整地欣赏音乐,一起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容,小朋友们做得可投入了。最后,我们分角色进行游戏。请个别幼儿扮演大黑熊,其他幼儿跟随我一起扮演小兔子,我们一起尽情地游戏了好几遍,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说还要玩。

25、中班音乐游戏教案《猫捉老鼠》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辨音级上行、下行的能力。

  2、并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过程:

  小朋友你们听,谁来了,“喵喵……”(小花猫)

  小花猫可喜欢交朋友了,你们想和小花猫交朋友吗?(想)

  那快过来和我一起玩吧,咱们一起说个儿歌好不好?(一只小花猫,聪明又勤劳,喵喵,聪明又勤劳)站着说用高音说。第二遍蹲着说用低声:第三遍站着说用高声。

  嘘,你们听谁来了(老鼠)

  这个可恶的小老鼠,老是偷吃粮食,还总是跑来跑去,可烦人了,你们听小老鼠跑到哪里去了。(上行音阶)再听(下行音阶)

  待会儿我们去捉老鼠好不好?(好)但是在捉老鼠之前我们得先练好本领,要知道她的去向才能捉住它们。对不对?下面我们来当老鼠的卧底,混进老鼠中间,来熟悉一下它的作案情况,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用身体动作表示出来,它跑哪去了,是跑上还是跑下。如果是下行音阶同样也是用动作表示出来。……

  你们的耳朵真灵,我想呆会儿我们就可以捉了。下面请一些小朋友先当老鼠,谁来……小老鼠们你们听好了,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应该跑向哪里躲起来(高房子),如果是下行音阶你们要躲哪里去呢?

  而小花猫们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猜一猜老鼠应该跑向哪里了(高房子),相反,当你们听到下行音阶时你们猜一猜老鼠应该跑向哪里了(低房子),如果听到(教师就在C调高音I或低音上1的主三和弦商弹了三遍)就是捉老鼠的信号,你们就可以转身去捉,捉之前千万要听清老鼠在那个房里,看那只小猫最聪明,捉的老鼠最多,明白了吗?

  好,那咱们在捉之前先唱一首歌,鼓一鼓劲儿。“一只小花猫……”小花猫转过身,听仔细,小老鼠们你们也要小心了。……(玩)

  交换一下……

  小朋友表现得真不错,都抓到了老鼠,小花猫特别高兴交了你们这些能干的好朋友,咱们一起来庆祝吧!唱:一只小……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26、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含反思

音乐游戏内容:

  乡下老鼠进城去看望城市老鼠,他壮着胆子,穿过田野,来到了城市,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她感到很陌生,也有点害怕,于是小心翼翼地沿着墙角走:“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终于来到城市老鼠的家,哇!这里的食品真多呀!各种蔬菜、水果、面包、香肠、奶酪、黄油……让人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不客气地吃起来。突然“喵一了二声,猫来了,老猫往这边扑,老鼠往那边躲,最后老猫用语言“画个圈圈定住你”将他们变成了木头老鼠。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会玩“躲闪、定住”游戏,感受乐曲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气氛。

  2、随音乐尝试合拍地表现乡下老鼠进城的忐忑不安、快乐、紧张、安静的情绪。

  3、体验听音乐做游戏的快乐。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音乐《忐忑》和故事《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材料准备:剪辑好的《忐忑》音乐、老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还记得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吗?城市老鼠告诉乡下老鼠城市里有什么呢?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学习将音乐与故事匹配。

  师:这首歌曲反映了乡下老鼠进城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城市是不是像城里老鼠说的那样乡下老鼠进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熟悉A段音乐,并随音乐大胆用动作表现。

  (1)感受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时的忐忑心情。

  师:你们知道乡下老鼠进城时怎么走的吗?谁能用动作告诉我。

  (2)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的狂欢。

  4、感受B段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1)感受音乐,讨论如何躲避老猫的抓捕。

  (2)明确游戏规则。

  (3)听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5、听完整音乐玩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27、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打喷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ABA音乐曲式结构,能跟着音乐节奏用动作初步表现小老鼠的趣事。

  2.体验情节游戏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电脑、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律动

  看课件,听音乐做动作,和小动物、客人老师打招呼。

  2.观看课件,跟着A段音乐做小老鼠打喷嚏动作

  看图谱,理解图谱和音乐关系,走两步,打两个喷嚏。

  结合情境,重点讲解走的动作和脸上的表情。

  3.观看课件,跟着B段音乐做小老鼠晒太阳动作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晒太阳的动作。

  4.观看课件,跟着A段音乐做小老鼠回家动作

  结合情境,重点讲解走的节奏和A段音乐的感情区别

  5.看课件图谱,完整跟音乐做动作。

  6.歌表演《太阳高照》

  活动反思:

  《打喷嚏的小老鼠》它是一个融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于一体的活动。该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音乐较欢快,B段音乐较舒缓,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游戏。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让他们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运用小老鼠打喷嚏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来贯穿整个活动,能帮助幼儿轻松地理解音乐。

28、中班游戏优秀教案《小老鼠上灯台》含反思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幼儿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减少生病的几率。

  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玩法:

  全体幼儿和教师扮小老鼠,站在椅子上说儿歌,儿歌说玩后,跳下椅,这时猫来了,幼儿定住不动,否则就会被大花猫捉走。。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待大花猫走后,再重新做游戏。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跳”的能力以及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老鼠,猫头饰各一,椅子21张。

  课后反思:

  这节体育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喜欢探索椅子的玩法,想出了多种多样的办法,如把小椅子当作小车一样推,把椅子当作轿子一样抬,有的小朋友在椅子四周绕圆圈等等。在做游戏‘小老鼠上灯台’时多数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并且能够做到勇敢地从椅子上跳下来,个别幼儿不敢从椅子上往下跳,在经过小朋友和老师的鼓励后,勇敢的跳了下来,并且越来越熟练。在游戏过程中,对不遵守幼儿规则的小朋友。

29、中班音乐游戏详案教案《小老鼠找朋友》含反思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是将音乐活动内容渗透到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动作、积极游戏。结合此次主题内容《好朋友》,设计了本次活动,教师从故事引出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示范、幼幼、师幼互动、个别示范、迁移创编等组织形式充分感受了教师在音乐游戏教学中的智慧和与孩子们之间良好的互动。教师特别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了音乐游戏教学中,让孩子积极感受到了音乐的诙谐、幽默,激发了孩子自主参与游戏、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能跟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2、掌握游戏中找朋友的节奏和动作,能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谁来了》引出歌曲中的小老鼠角色。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一会儿吧,听,谁来了?(最后一个角色引出小老鼠)

  (评析:作为音乐游戏的导入环节,教师用小动物角色、音乐作为辅助手段,引导幼儿积极尝试跟着教师走的方法进入场地中间,有效地激发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学习《小老鼠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1、师:你们玩得开心吗?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呀,它一点都不开心,为什么呢?原来呀,这只小老鼠住在一楼,空空的屋子里,只有它一个人,它觉得很孤单,也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知道孤单时什么意思吗?(一个人) 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耸耸肩、无聊的样子)

  (评析:通过重点介绍孤单是什么意思?学一学孤单的样子。为音乐游戏诙谐、幽默奠定基础。)

  2、教师示范邀请朋友的方法,幼儿观察学习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做小老鼠,我们现在住在一楼,我们很孤单,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3、依次上二楼、三楼

  教师:二楼的小老鼠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依次是三楼的小老鼠找朋友)

  4、指导语:四楼,住着一只大花猫,(猫在哪里呢?不知道,也不告诉你们,待会儿它会叫的,一叫,它就会来抓你们这些小老鼠了,你们听到猫的叫声后马上要躲藏起来,可不能让大花猫抓住啊)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喵——————

  (提醒小老鼠在听见猫叫声后,立刻躲藏起来,不让猫抓住)

  (评析:通过2、3、4环节教师的示范,让幼儿初步观察游戏的一个基本程序,了解游戏的规则)

  5、讨论一下:

  提问: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评析:通过上一阶段的观察、讨论,让幼儿进一步明白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邀请好朋友的?在最后老猫出现的时候在哪里要赶快的逃跑,不被老猫抓住的?从而为后面自主游戏打好基础。)

  三,请两位幼儿尝试找朋友

  教师: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现在有哪两只老鼠也想上来找朋友?

  1、幼儿学习随乐找朋友,教师指导。

  2、幼儿随乐完整玩找朋友的游戏。

  3、提问:它找得怎么样?

  (评析:由于中班幼儿的表现力比较薄弱,在此环节中,教师让两个小朋友来做小老鼠,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突破,为了使两只小老鼠可以相互参照,更正确的掌握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完整游戏。

  1、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

  师:圆圈里的小老鼠们在找朋友,那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怎么玩?

  2、幼儿尝试创编动作随乐完整游戏。

  3、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以及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评析:教师在指导孤单的小老鼠找朋友的时候,没有忘记,还有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它们除了一起唱歌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五、结束活动(请搭班老师做猫)

  教师: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老;.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待会儿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要做出来哦!(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老鼠们听到猫叫往教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小老鼠找朋友》这是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不仅仅来自于它的曲调幽默诙谐,还有它那有趣的歌词。歌词的大意是:一楼住着小老鼠,它真的很孤单,想要去找朋友,来、来、来,好朋友,依次是二楼、三楼,到四楼的时候,住着一只老猫想要吃掉老鼠。如何再现这只“小老鼠”的形象、如何展现“老猫”在最后关头的机灵,可以抓到老鼠,正是我们孩子渴望表演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抓住这些细节。以游戏“谁来了”导入活动,让孩子的积极性很快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上老师巧妙运用讲故事—唱故事—玩故事,让幼儿“玩”得自然、“玩”得快乐、“玩”成目标,减轻了孩子们枯燥学习的负担,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从歌曲、游戏到表演,创造、表现、体验始终贯穿整个活动。

30、中班音乐优质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乐意参与歌曲表演活动。

  2.能在游戏的情境中理解歌词,并能有节奏地念对白。

  3.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情绪,体会音乐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小猫头饰、多媒体课件《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回忆打电话的已有经验。

  1.我们都打过电话,电话里会互相都说些什么?

  2.邀请朋友互玩打电话游戏。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邀请的话吧!

  二、学习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1.学唱第一段歌词。(出示小老鼠打电话的画面)瞧,这是谁?小老鼠也在打电话。我们去听听。

  (1)第一遍倾听歌曲。

  提问:小老鼠打电话要干嘛?什么叫过家家?它是怎么打电话的?它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第二遍倾听歌曲。(用多媒体出示电话本节奏谱),重点练习“电话本呀手中拿,54 0/32 0/6 7/8-/”的歌词和动作,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3)学唱第一段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2.学习歌曲的中间段念白。电话拨出去了,可是到底有没有打通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1)倾听中间段对白。小老鼠在电话里是怎样邀请朋友的?对方接电话又是怎样回答的?

  (2)跟随老师有节奏地念对白。

  (3)分角色扮演表演对白部分。

  3、学唱歌曲的后半段。

  (1)你们猜猜,小老鼠的朋友会是谁?

  (2)(倾听“喵”“砰”声)发生了什么事?小老鼠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猫来了,小老鼠看见猫又会怎样?谁来学学小老鼠。(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集体模仿)

  (3) 它的朋友怎么会是猫呢?心情又是怎样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4)倾听后半段。哦,原来小老鼠打错了电话。歌曲里怎么唱的?

  (5)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后半段。

  (6)教师作老猫,幼儿扮演小老鼠练习表演唱后半段。请幼儿演唱时将小老鼠的动作和表情表演出来。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完整演唱两遍,并富有表情的演唱。(拨电话时要唱的响亮,电话接通后要说的清楚,到最后老猫出来时小老鼠要把害怕的情绪表现出来)。

  四、游戏:小老鼠打电话。

  1、介绍游戏玩法:教师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小老鼠要听到猫大叫一声后才可以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并逃跑。

  2、师幼共同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比较活泼的曲调,带有一点游戏性。原来的歌曲虽然比较有趣,但缺少情境性,修改后使得歌词变成一件完整的事件,对白是歌曲的说唱部分,也是歌曲的转折点。另外歌曲的间奏部分也是点睛之笔,幼儿可以根据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让歌曲更合理。而歌曲的最后一句则是伏笔所在,显示出幽默之感。

31、中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老鼠逗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2.合拍地模仿老鼠走路,学习用不同神态和动作表现“老鼠”逗“猫”的得意样子。

  3.在“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老鼠”按乐句向不同方向躲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老鼠”按乐句向“猫”的相反方向躲闪。

  活动难点:能控制好自身动作,较好地表现出老鼠“躲闪”和“逗猫”时的不同动作和神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录像和图片,使幼儿认识老鼠和猫的外形及动作特征。活动前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

  2.物质准备:录音机1台,音乐磁带2盒(完整与分段的音乐各1盒)。猫的头饰一个,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听音乐模仿老鼠走路进入活动室。

  2.倾听教师讲述“老鼠逗猫”的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情节。

  故事情节:

  老鼠出洞→找食吃→辩听猫的声音→猫捉老鼠、老鼠躲闪并戏弄和取笑猫、猫垂头丧气地走了→老鼠回家

  二、展开

  (一)随着A段音乐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用身体动作表现出老鼠外形特征和“出洞找食吃”的样子。

  1. 引子(老鼠出洞)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老鼠外形特征和“老鼠出洞”时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出洞时伸出头左右探望动静”的样子。

  2.A段(找食吃)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老鼠鬼鬼祟祟找食吃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合拍且脚步轻巧。

  3.间奏(辩听猫的声音)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猫来了,老鼠停住,仔细辩听声音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4.随A段音乐幼儿完整表演“老鼠出洞、找食吃、辩听猫的声音”的样子。

  (1)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合拍且脚步轻巧。

  (2)幼儿听音乐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和神态。

  (二)根据故事情节随着B段音乐创编表演“老鼠躲闪”及“逗猫”的动作。

  1.随教师语言提示,练习小碎步来回躲闪。

  2.在教师扮演的“猫”的带领下,听教师哼唱B段音乐,按照乐句用小碎步做躲闪动作,注意找空地方且控制速度,不与同伴碰撞。

  3.在教师扮演的“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随B段音乐,按照乐句做相反方向躲闪的动作。注意奔跑时快速轻巧且兼顾周围同伴。

  4.在教师启发下听音乐练习,相互模仿学习用不同的神态和动作表现“老鼠躲过猫”并“戏逗”、“取笑”的得意样子。

  5.随着B段音乐完整地做“躲闪”、“逗猫”的动作。

  (三)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

  1.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随音乐变化做“老鼠出洞找食、躲闪、逗猫、回家”等相应动作,注意动作的合乐性。

  2.在教师扮演的“猫”的提示下,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做游戏,(猫在音乐间奏时做好准备,在B段音乐每段强拍时追捉。)

  三、结束。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32、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含反思

  【设计意图】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打电话》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那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

  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

  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做事情要仔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对于新歌的教学,幼儿对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会出现困难。在活动过程中,我和配班老师,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制作了图谱,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地记忆歌词。

33、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动目标:

  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尝试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拖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磁带,录音机。

  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喜欢的有关小老鼠的故事图书或动画片,互相交流故的事或动画片中有趣的情节,如《猫和老鼠》、《舒克贝塔历险记》等。

  欣赏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并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动作。

  (1)听第一遍故事,提问幼儿:

  ①小老鼠悄悄跑出来玩,跑几步就会怎么样啊?

  ②小老鼠是怎样玩泡泡糖的?

  (2)请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表现小老鼠左看看右看看和玩泡泡糖的动作。

  请幼儿欣赏音乐,尝试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1)完整听一遍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儿自由表演。

  (2)分段欣赏音乐,并引导幼儿说出两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故事情节。

  段音乐表现小老鼠从洞里跑出来的情景;。屈,老师.教案.网出处。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玩泡泡糖的情景。

  (3)引导幼儿分段进行创编活动。提示幼儿做小老鼠跑出洞的的动作时要合拍,表现小老鼠东张西望和被泡泡糖粘住时的表情尽可能做的夸张一些。

  (4)幼儿欣赏教师的表演。

  幼儿和教师共同表演。

  (1)游戏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教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

  (2)鼓励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

  活动评析:

  幼儿们的表演与想象能力很强,可是李一鸣小朋友有点害羞,他不敢上去表演,希望他以后可以大方一点,表演给所有的幼儿看。

  教学反思:

  幼儿由于事前对教材分析比较透彻,对重点和难点把握比较准确,所以活动开展得还是比较顺利,幼儿在表演小老鼠的“走、看”和“拉泡泡糖”时能积极参与,表演得很还比较到位,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做得比较好,虽然幼儿有些兴奋,但在老师的提醒下也还是能“收得住”。

34、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上楼梯》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音阶不同节奏的上行与下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小老鼠、小熊、大象玩具或图片各一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轻轻的推开门,看到房子中间有着很漂亮的楼梯。“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走一格楼梯,楼梯就会发出声音do、 re、 mi ……

  二、想想玩玩

  1.幼儿扮老鼠走走会发出声音的楼梯(上行音阶、下行音阶),要求幼儿一个音走一层楼梯。

  2.小老鼠很高兴,又要走楼梯了

  (1)请幼儿讨论小老鼠很高兴时是怎么走楼梯的?

  (2)老师弹奏,请幼儿听听是怎么走的?(速度快慢变化)

  三、刮奏

  1.请幼儿想想小老鼠发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2.摔跤了怎么上楼梯呢?(幼儿讨论)

  3.老师弹奏二种方法:前十六附点节奏和后十六附点节奏

  (集体走这两种方法)

  四、小动物也来了:小老鼠走楼梯发出的声音,引来了小熊和大象。

  1.教师弹奏二分音符和全音符节奏,请幼儿想想谁先来?谁后来?为什么?

  2.请幼儿学小熊,学走二分音符的节奏上楼梯

  3.请幼儿学大象,走全音符节奏。

  教学反思:

  通过小朋友之间分角色互相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整个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并能体验到自己创编的成功感与音乐游戏的快乐。

35、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小老鼠上灯台》含反思

  活动主题的选择:

  民间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同样的民间游戏的内容也是多样的,可以有以语言发展为主的 ,有以音乐游戏为主的 。 音乐游戏也是民间游戏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游戏幼儿可以在动作、情感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根据我班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能力,我选择了这次活动,发展幼儿的表现自己的能力,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

  2.体验民间音乐游戏的快乐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小老鼠胸卡若干,音乐磁带

  配套课件:中班音乐课件《小老鼠上灯台》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778.html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幼儿律动"小老鼠,(嗨!)我们整天藏在又黑又闷的地洞里,多难受呀!我们去玩吧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小老鼠上灯台》含PPT课件

  3、个别幼儿演唱

  三、幼儿游戏 : "有些小老鼠都一边唱一边跳起来了。"

  1、 师生共同随音乐编动作。鼓励幼儿自己编动作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要遵守游戏的规则。

  "歌曲结束时听到大猫--喵的一声,小老鼠出,自:qu.lao.shi教,案网才可以逃回洞里。"

  四、(放音乐)结束:"我们今天玩得多高兴,让我们你靠着我,我靠着你睡一会儿吧!"

  活动反思:

  在这次一课三练活动中,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这首歌节奏感强,歌词简短而且朗朗上口。在活动开始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我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扮演小老鼠,很自然的进行了情境游戏,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的内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图谱,让幼儿逐一看图记忆歌词,这样就更直观、形象。以这种观看多媒体课件图谱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基础。之后,又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学唱歌曲,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这是活动的高潮,最后也是在这高潮中结束活动。

36、中班音乐游戏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老鼠的走、停、跑。(重点)

  2.努力在音乐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难点)

  3.克制地根据音乐和故事情境参与表演游戏:轻走、快停、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他人。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5.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猫和小老鼠头饰各一个。

  2.供幼儿游戏用的“香肠”教具、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游戏背景

  师:我是一只小老鼠,这是我最爱吃的香肠。我以前有很多,可是被那只总爱欺负我的猫抢去了,我好不容易才拿回来一根,你们知道我是怎么拿回来的吗? 那天,小猫在家里走来走去的看着香肠。我悄悄的跟在他身后,小猫刚一转身,我就停下躲好;他走来走去,我就跟着他悄悄着走,就这样走走停停,趁小猫不注意,我急忙跑过去抓起香肠迅速跑回了家。

  二、熟悉游戏音乐

  完整听音乐后提问:你听见了什么声音?你会怎么办?什么时候要拿起香肠迅速跑回家?

  三、通过手指游戏熟悉游戏情节

  1.教师哼唱旋律带幼儿玩手指游戏。

  2.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做手指游戏。

  四、示范游戏玩法,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角色

  1.教师完整随音乐示范。

  2.幼儿学习。

  五、幼儿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随机、适时指导。

  六、改变游戏情境,提高游戏趣味性

  师:这次我们要先经过一片小树林、再经过一个小山坡、然后过草丛、最后来到小猫家里经过一面墙才能拿回香肠呢。

  1.引导幼儿做出不同躲的动作。

  2.部分幼儿游戏。

  3.教师与全体幼儿游戏。

  七、结束

  师:我们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美味吧!

  活动反思

  我这次进行的是一节中班音乐游戏活动《猫捉老鼠》。歌曲幽默、诙谐,表现的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猫和老鼠,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活动中设计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来增加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游戏我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幼儿尝试来创编简单的游戏玩法,商量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真正地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中,请幼儿自己开动小脑筋,来创编动作、 创编游戏,他们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活动达到了高潮。有一个孩子想到了小老鼠先悄悄地走出去,然后说:“小花猫,你没有看到我吧!”别的小朋友不同意了,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行,那样小花猫就会来了,就听见了。”那个孩子说:“那小老鼠轻轻地小声说,不行吗?”大家还是不同意,说:“小声说也不行,就是应该一点声音也没有,悄悄地才行。”"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最后,大家同意了小老鼠就应该悄悄地走出去,然后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再开始偷东西吃。接下来,游戏的最后,小花猫抓住了小老鼠,这个小老鼠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把他吃掉;有:把他使劲玩一玩,再吃掉;立刻有了不同意见:“不行,那样那只小老鼠太惨了!”这时,教师及时把他们拉了回来,教师说:“那我们可以让这只小老鼠下次游戏时……”小朋友们立刻接上来说:“让他当小花猫。”整个游戏的讨论过程都非常地热烈,孩子们很投入,都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自我评价与反思。在进行这节教学活动时我充分抓住小老鼠和小花猫的鲜明对比的形象,把它们作为该活动的学习主线,同时整节活动能围绕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环节,突出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该活动在进行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该活动的结尾处,幼儿自己设计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师生一起玩时,这个环节更是在活动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也感悟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37、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儿歌内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2、通过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借助儿歌内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活动难点: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活动准备: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音乐、松紧带一条

  活动过程:

  一、说唱儿歌,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1、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的旋律。

  二、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师: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屋子里藏着一只大花猫,可吓人了,你是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2、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随音乐练习老鼠走的动作。;.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

  3、师:小老鼠不光要悄悄的走,还要在停下的时候到处的看一看,怎么看?看哪里?

  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这样才不被大花猫发现。

  4、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随音乐练习老鼠走和张望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这是什么声音?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原来是小老鼠掉下来了,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个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鼻子等身体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师:你觉得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怎样把它拉下来?

  3、幼儿随音乐用夸张的神情和动作拉泡泡糖。

  四、播放完整的音乐,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师:小老鼠可真不容易,本来想高高兴兴的去偷油吃,结果呢。掉在了泡泡糖上,还要使劲拉,我们刚才听的音乐就是讲了这样一件事情,现在让我们把音乐完整听一听。

  五、指导幼儿在乐曲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六、增加“大花猫”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38、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打喷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ABA音乐曲式结构,能跟着音乐节奏用动作初步表现小老鼠的趣事。

  2.体验情节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电脑、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律动

  看课件,听音乐做动作,和小动物、客人老师打招呼。

  2.观看课件,跟着A段音乐做小老鼠打喷嚏动作

  看图谱,理解图谱和音乐关系,"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走两步,打两个喷嚏。

  结合情境,重点讲解走的动作和脸上的表情。

  3.观看课件,跟着B段音乐做小老鼠晒太阳动作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晒太阳的动作。

  4.观看课件,跟着A段音乐做小老鼠回家动作

  结合情境,重点讲解走的节奏和A段音乐的感情区别

  5.看课件图谱,完整跟音乐做动作。

  6.歌表演《太阳高照》

  活动反思:

  《打喷嚏的小老鼠》它是一个融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于一体的活动。该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音乐较欢快,B段音乐较舒缓,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游戏。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让他们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运用小老鼠打喷嚏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来贯穿整个活动,能帮助幼儿轻松地理解音乐。

39、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含反思

  目标:

  1、通过扮演角色及看图谱节奏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PPT课件,音乐,猫叫录音,歌曲伴奏录音。

  过程:

  1、谈话交流:

  --"今天吴老师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PPT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家?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呀?"(小老鼠打电话)"打电话找谁?找朋友来干什么?"(找个朋友过家家)"打电话需要知道什么呢?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么拨号码的呢?"(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2、学看图谱节奏:

  --"老师们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有哪些内容?"播放PPT课件图谱节奏:

  (1)教师边播放图片边引导幼儿熟悉歌曲中的对话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带领幼儿根据图谱做节奏动作。

  3、角色扮演游戏:

  --"现在请你们来扮演小老鼠和猫,好吗?"--"那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可以怎样做不让猫发现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引导幼儿"蹲下",反映较慢的小老鼠会被猫捉走)(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游戏。

  (2)男女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后互换角色。

  4、延伸: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小结:真是一只粗心的老鼠,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这么粗心,做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和仔细。

  活动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对于新歌的教学,幼儿对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会出现困难。在活动过程中,我和配班老师,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制作了图谱,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地记忆歌词。

40、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请求,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

  2、能力目标: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大胆表现歌曲。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CD《小老鼠打电话》;图谱一幅;电话机一部。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

  (1)引导语:小朋友,你们打过电话吗?怎么样打电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打电话的经验,比如要翻电话号码等。

  (2)练习有节奏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3)引导语:小朋友会打电话,那你知道小老鼠会不会打电话呢,今天啊,有一只老鼠自己在家,感觉好无聊啊,他也想打电话邀他的朋友到家里玩,它会请谁来到它家呢?小朋友们猜猜看。(幼儿猜想)下面,认真听老师唱首歌你们就知道了。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幼儿跟念)

  2、学习唱歌。

  (1)老师边弹边有感情地唱歌。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谁打电话?小老鼠请了的朋友是谁?你们说小老鼠本来是像邀请猫吗?为什么它会把猫叫来呢?

  (2)帮幼儿理解"电话本"、"过家家"等。

  (3)幼儿再次听一遍音乐,边看着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问:①小老鼠为什么会打错电话?它打的是什么号码?②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它眼睛看哪儿?。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小老鼠打电话时是怎么样的心情?③当它看到来的朋友是猫时,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吧。④小朋友帮小老鼠想想:怎么样打电话才能叫来自己的朋友?

  (4)教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念好对白部分。

  引导幼儿唱好小老鼠和猫的音色的不同。增强趣味性。

  (5)教幼儿唱一遍歌曲。

  (6)看着图谱念歌词。

  (7)放CD,让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在唱歌时,注意用诙谐的声音来唱,并唱好角色的对话。

  3、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有节奏地演唱,并在演唱时要有适当的语气、表情。

  4、品德教育: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

  活动延伸:

  下次音乐活动玩《小老鼠打电话》的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41、幼儿园教案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儿歌内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2、通过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7、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借助儿歌内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活动难点: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活动准备: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音乐、松紧带一条

  活动过程:

  一、说唱儿歌,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1、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的旋律。

  二、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师: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屋子里藏着一只大花猫,可吓人了,你是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2、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随音乐练习老鼠走的动作。

  3、师:小老鼠不光要悄悄的走,还要在停下的时候到处的看一看,怎么看?看哪里?

  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这样才不被大花猫发现。

  4、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随音乐练习老鼠走和张望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这是什么声音?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原来是小老鼠掉下来了,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个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鼻子等身体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师:你觉得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怎样把它拉下来?

  3、幼儿随音乐用夸张的神情和动作拉泡泡糖。

  四、播放完整的音乐,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师:小老鼠可真不容易,本来想高高兴兴的去偷油吃,结果呢。掉在了泡泡糖上,还要使劲拉,我们刚才听的音乐就是讲了这样一件事情,现在让我们把音乐完整听一听。

  五、指导幼儿在乐曲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六、增加“大花猫”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42、幼儿园教案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大黑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创编情节、动作、歌词,探索音乐游戏的玩法。

  2、在游戏过程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6、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7、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五只小老鼠和大黑猫的图片。

  2、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创编歌词。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它出来吧!(幼儿拍手)

  2、从背后出示小老鼠,原来是“小老鼠”来了(加表情),小老鼠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眼睛小小的、圆圆的,还有个本领,会骨碌骨碌转;嘴巴尖尖的,幼儿学学,尾巴细细的、长长的)

  3、小老鼠还带来了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哦,一共有五只小老鼠,五只小老鼠在一起玩,他们会干些什么事情呢?(偷吃米来偷吃油,咬破了许多小人书,偷吃饼干偷吃肉……教师加以整理)

  4、你们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大家流露对小老鼠的憎恨)

  5、老鼠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大黑猫)教师叫:喵 喵 喵喵 喵。

  6、你们想想,大黑猫看到小老鼠会怎么做呢?(教师情绪表现为紧张)会把小老鼠吃掉(教师学猫吃:啊呜 啊呜 啊呜啊呜 啊呜(幼儿学学)吃掉了五只小老鼠。

  7、刚才发生的这个故事呀,我们一起把它编成简短的儿歌吧。(以问答的形式编)

  (二)配乐唱歌。

  1、我们给这首儿歌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吧!(听一听)。

  2、幼儿讲讲最喜欢歌曲中的句子?(根据幼儿的喜好师弹弹,幼儿唱唱。)

  3、这首歌曲又有趣又好玩,我们一起来轻声地唱唱,也可以学学做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弹音乐,表扬个别小朋友)

  4、赏识孩子,使其他小朋友也大胆地表现出来。

  (三)探索音乐游戏玩法,分角色(用胸饰)进行表演。

  1、部分幼儿表演(探索表演规则)。

  大黑猫很厉害的,谁做大黑猫,该怎么表现厉害呢?

  小老鼠比较坏,谁会表演,打算怎么表演?

  根据幼儿讲述,师幼共同总结游戏玩法。(如果小老鼠被吃掉了,就回到座位上。其他小朋友 就为他们演唱。)

  2、集体表演。(及时捕捉信息进行评价)

  (四)延伸活动:大黑猫休息了。

  1、大黑猫今天吃掉了五只小老鼠,肚子可饱了,接下来他要去干什么呀?(休息了,睡觉了)

  2、放音乐天亮了,小猫要出去锻炼身体,练本领!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也感悟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43、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找朋友》教案反思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是将音乐活动内容渗透到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动作、积极游戏。结合此次主题内容《好朋友》,设计了本次活动,教师从故事引出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示范、幼幼、师幼互动、个别示范、迁移创编等组织形式充分感受了教师在音乐游戏教学中的智慧和与孩子们之间良好的互动。教师特别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了音乐游戏教学中,让孩子积极感受到了音乐的诙谐、幽默,激发了孩子自主参与游戏、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能跟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2、掌握游戏中找朋友的节奏和动作,能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6、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7、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谁来了》引出歌曲中的小老鼠角色。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一会儿吧,听,谁来了?(最后一个角色引出小老鼠)

  (评析:作为音乐游戏的导入环节,教师用小动物角色、音乐作为辅助手段,引导幼儿积极尝试跟着教师走的方法进入场地中间,有效地激发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学习《小老鼠找朋友》游戏的玩法。

  1、师:你们玩得开心吗?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呀,它一点都不开心,为什么呢?原来呀,这只小老鼠住在一楼,空空的屋子里,只有它一个人,它觉得很孤单,也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们,你知道孤单时什么意思吗?(一个人) 那你们一个人在家孤单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耸耸肩、无聊的样子)

  (评析:通过重点介绍孤单是什么意思?学一学孤单的样子。为音乐游戏诙谐、幽默奠定基础。)

  2、教师示范邀请朋友的方法,幼儿观察学习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做小老鼠,我们现在住在一楼,我们很孤单,待会儿我请到谁?谁就和我一起坐电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乐)

  3、依次上二楼、三楼

  教师:二楼的小老鼠也在找朋友,它们是怎么找朋友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依次是三楼的小老鼠找朋友)

  4、指导语:四楼,住着一只大花猫,(猫在哪里呢?不知道,也不告诉你们,待会儿它会叫的,一叫,它就会来抓你们这些小老鼠了,你们听到猫的叫声后马上要躲藏起来,可不能让大花猫抓住啊)它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听听听,猫在哪?喵——————

  (提醒小老鼠在听见猫叫声后,立刻躲藏起来,不让猫抓住)

  (评析:通过2、3、4环节教师的示范,让幼儿初步观察游戏的一个基本程序,了解游戏的规则)

  5、讨论一下:

  提问: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评析:通过上一阶段的观察、讨论,让幼儿进一步明白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邀请好朋友的?在最后老猫出现的时候在哪里要赶快的逃跑,不被老猫抓住的?从而为后面自主游戏打好基础。)

  三,请两位幼儿尝试找朋友

  教师: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现在有哪两只老鼠也想上来找朋友?

  1、幼儿学习随乐找朋友,教师指导。

  2、幼儿随乐完整玩找朋友的游戏。

  3、提问:它找得怎么样?

  (评析:由于中班幼儿的表现力比较薄弱,在此环节中,教师让两个小朋友来做小老鼠,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突破,为了使两只小老鼠可以相互参照,更正确的掌握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完整游戏。

  1、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小老鼠与同伴交流的动作。

  师:圆圈里的小老鼠们在找朋友,那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怎么玩?

  2、幼儿尝试创编动作随乐完整游戏。

  3、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以及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评析:教师在指导孤单的小老鼠找朋友的时候,没有忘记,还有坐在椅子上的小老鼠,它们除了一起唱歌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五、结束活动(请搭班老师做猫)

  教师: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待会儿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要做出来哦!(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最后一段音乐,要求小老鼠们听到老猫叫往教室外面“逃跑”,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小老鼠找朋友》这是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不仅仅来自于它的曲调幽默诙谐,还有它那有趣的歌词。歌词的大意是:一楼住着小老鼠,它真的很孤单,想要去找朋友,来、来、来,好朋友,依次是二楼、三楼,到四楼的时候,住着一只老猫想要吃掉老鼠。如何再现这只“小老鼠”的形象、如何展现“老猫”在最后关头的机灵,可以抓到老鼠,正是我们孩子渴望表演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抓住这些细节。以游戏“谁来了”导入活动,让孩子的积极性很快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上老师巧妙运用讲故事—唱故事—玩故事,让幼儿“玩”得自然、“玩”得快乐、“玩”成目标,减轻了孩子们枯燥学习的负担,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从歌曲、游戏到表演,创造、表现、体验始终贯穿整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