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食品发展的调查

关于绿色食品发展的调查

关于绿色食品发展的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县于2003年4月份成立了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为股级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四人。成立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后,铁岭县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将我县绿色食品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我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2003年,我县绿色食品仅有凡河精制米有限公司绿色精制大米一个品种。发展到2005年8月,已有绿色食品企业5家。分别是铁岭方兴绿色精制米有限公司的绿色精制米,铁岭市豆中宝调味品有限公司的绿色干酱,铁岭县绿源山野菜加工厂的绿色刺龙芽,已获得绿色食品标识。今年已申报年末能批下来的有铁岭市宏润米业有限公司和铁岭精工米业有限公司的绿色大米。生产基地面积达到 2.4万亩,绿色大米占水稻面积的 7.5 %,干酱年生产量达到 300吨,山野菜刺龙芽年产量1000吨。无公害农产品到今年8月末,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20 个,面积 50万亩。占粮食耕地面积的 42%。产品认证达 20 个,计划到年末还有15个农产品通过认证。
    在近三年的发展中,铁岭县在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全省2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之一,200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市8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在实践中我县绿色食品生产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域环评工作行动较快
    从2002年8月起开始抽样,2003年12月验收合格。
    二、绿色食品绿标申请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产品认证工作进展顺利
    在抓无公害食品的工作中,通过宣传、动员、引导、下达任务指标,使一些企业和乡、镇有了较高的认识,对本地区的优势农产品有了很好的认识,力争创品牌,创优势农产品。如熊官屯乡政府对抓无公害食品特别重视。通过熊官屯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熊官屯乡无公害农产品协会两个申请单位。对优势农产品进行了品牌的注册"聚宝"牌无公害鲜食葡萄,"双怡"牌蔬菜标识。在参加省农展会上获得优质农产品证书。全乡产地认定面积,在年末能达到 2.8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77 %以上,认证产品达15个。在抓绿色食品中,主动同龙头企业沟通,以企业运作,政府搭桥,做好服务为宗旨。帮助企业落实生产基地。如方兴米业有限公司,在年初落基地时有困难,县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人员主动帮助到各个村落基地,落实实验生产基地,使企业非常感动。
    三、加强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管理
    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工作中,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识与监管同步"的方针,抓认定产地的投入品使用和获证产品的监督管理。对获证产品和企业(产地)实行年年抽查,检查制度;对标志的印制、使用和登录加大跟踪力度;定期检查认证质量体系、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在工作中熊官屯乡无公害农产品协会,创造出了好的经验和典型。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本基地召开了全省的管理现场会,对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表扬。
    四、注重了农业标准化的培训工作
    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
    虽然铁岭县绿色食品工作排在全市各县(市)区前头,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如下;
    一、没有发挥资源优势,生产总量不足
    目前铁岭县的优势资源没有全面的发挥出来,粮食作物只是水稻在绿色大米和无公害大米方面有生产面积和加工的企业,而且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为其它农产品的发展带个好头。但蔬菜方面,还没有企业获得绿标,无公害只有认定,没有实质性的管理好,认证的产品也少。玉米、大豆、水果、畜产品认证的较少。
    解决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要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绿色食品要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抓好大型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引导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大型骨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
    二、标准化生产不完善,推广工作较难
    现阶段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还较少,使之推广工作没有依靠。
    解决措施:在工作中要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过程中,要着力抓好生产基地建设,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要按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划和农业标准化发展区域布局要求,以产地(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消费水平的差异,不能充分体现优质优价,使认证农产品销售不畅
    由于地区消费水平,市民经济收入的水平低等原因,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没有充分体现。加之市场准入制的实施尚需一定的时间,在铁岭市场上不能充分体现优质优价。
    解决措施: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积极通过农交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览展示活动,大力推动和推广认证产品。全面树立我县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农产品产销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农产品集散地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专销网点,柜台和展示区。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流通。
    四、规范生产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工作还不够到位
    由于工作经费的原因,对生产基地的监督、管理还不能完全到位。特别是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工作量大需要各级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好。
    解决措施:县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要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为目标,实施生产全过程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
    五、政府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绿色食品工作开展时间短,相应的乡、镇一级没有对应的管理单位,年终考核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所以乡、镇政府有的没有完全重视,申报的企业和个人不能全力支持,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进度缓慢。
    解决措施: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坚持政府推动为主导,在加快产地认定和强化产品认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逐步推进从阶段性认证向强制性要求转变,全面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安全消费。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运作与市场引导并行,以满足高层次消费需求为目标,带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有机农产品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立足县情,发挥农业资源优质和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农产品。县委、县政府要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制定、认定认证,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和监督检查等。同时要创新机制,将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创建等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实施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新建和在建的各类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要以标准化生产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和验收的基本条件。以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为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将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纳入财政支持、奖励范围。要积极争取将鲜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尽快纳入绿色通道实施范围,减免过桥过路等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乡镇人民政府要设立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要实行全面认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申报。对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政府要做好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
    六、认证资金不足是制约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在个别乡镇一些职能部门在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过程中,由于认证资金的不足,使一些该产地的农产品不能进行产品认证,使我县的农产品认证速度缓慢。
    解决措施:因为无公害农产品是政府的强制性行为,建议乡、镇政府拿出部分资金进行产品的认证,加快我县 "绿色富县"的战略步伐。
   七、机构设置有待改革
    绿色食品管理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是完全的政府行为,由于股级单位的制约,使各个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工作的方便,政府是否考虑绿色食品管理部门的级别。另外应配备交通工具,工作经费应给予支持。
    总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对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