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团里的黑孩子:苏丹儿童中国学艺(图)

杂技团里的黑孩子:苏丹儿童中国学艺(图)

杂技团里的黑孩子:苏丹儿童中国学艺(图)

                         

     梅斯在练习倒立的时候,他的搭档艾哈迈德在旁边游来荡去。他们的教练说,艾哈迈德比梅斯要聪明机灵一些,但是练起功来却没有梅斯刻苦。

             

      教练正在帮梅斯“压腿”,梅斯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这几乎是任何一个练杂技的孩子要经历的。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杂技团筹划着搞一次演出,全部由孩子们担当。教练刘华说,这些苏丹的孩子们尽管基本功已经非常扎实,但距离上台表演还有一段距离。

  2005年1月1日,伽玛里带10个孩子从首都机场出来的时候,北方冬天的寒风让这些来自苏丹的孩子们一下难以忍受,穿上郑州杂技团张青利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棉衣后,乘火车一路南下,开始了他们在中国不同寻常的学艺之旅。

  作为中国对苏丹的文化援助内容之一,2004年,郑州市杂技团前往苏丹,在苏丹共和国国家杂技团精心挑选了10名9岁左右的苏丹儿童,到郑州市杂技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近半年来,孩子们从基本功开始进行的杂技技巧、形体素质等方面的系统训练都比较成功。有着五十多年执教、表演经历的中国杂技教练苏兆福说,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孩子们已经完通过了基本功的训练,几个刚刚学习的杂技节目也已经基本成型,这要是放在同样的中国孩子身上,至少也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他们当中的法戴、欧斯曼和夏克学习的是《彩绳飞帽》也是手技的一种,三人需要配合默契,技巧熟练。现在法戴一个人已经可以同时抛起5顶草帽,虽然这并不是节目所要求的,但是对他来说练杂技是最大的乐趣。”他的教练刘华说,法戴是她见过的训练最刻苦的,经常自己吵着要加大训练量,同组的夏克有时候会偷一下懒,也会毫不留情地训斥。

  艾哈迈德和梅斯是搭档,共同学习《蹬钻桶》,两人的性格却迥然不同。梅斯总是忽闪着一双大眼睛,一声不吭,很刻苦。艾哈迈德却像一只蝴蝶,满场乱飞,难得专心。

  在杂技团隔壁的家属院里,郑州方面为他们准备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随行的女演员兼教练希拉克跟4个女孩住一间,6个男孩子住一间,领队伽玛里住一间小的。生硬的汉语中夹杂着简单的英语单词,伽玛里说,初来中国,非常不适应,饮食、气候及生活习惯等都与苏丹有极大差异。刚开始,杂技团派人专门为他们做中国菜,但那些我们看来是美味的食物,孩子却难以下咽。后来,希拉克把厨房收拾了一下,自己做饭。虽然生活上很多不便,伽玛里还是对中国的红茶和香烟赞不绝口。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孩子们每天的功课就是诵读《古兰经》、睡前祷告、学习阿拉伯文。由于孩子们正处于学习年龄段,郑州市杂技团也为孩子们配备了文化课老师,每天下午5:30到6:30,是他们学习中文的时间。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杂技团筹划着搞一次演出,全部由孩子们担当。教练刘华说,这些苏丹的孩子们尽管基本功已经非常扎实,但距离上台表演还有一段距离。这些孩子是她教过的最好的学生,凭借他们的素质和刻苦,只要方法得当,并假以时日,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可惜只有一年的时间,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