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皮球

拍皮球

拍皮球

  

“”拍气球

[引子]

开展教育活动,教师的立足点放在促进孩子的真正发展、

满足孩子的需要上,而不是放在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上;应尊重孩子的意见、想法,允许孩子不赞同老师的提议而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同时应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并设法创造条件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有发展的机会。

[案例]

中二班的幼儿在练习跳的动作时,许老师在架子上系了许多小皮球,但孩子们兴趣并不浓厚,跳得也不够积极。有的孩子由于个子矮,怎么也拍不到皮球。而此刻,班上的陈老师正为迎接六一布置环境而吹气球,孩子们的注意力顿时被五颜六色的气球所吸引,围着气球欢呼雀跃。于是,许老师把红气球系在一根竹竿上,提着竹竿让孩子们跳起来拍气球,嘴里还不时地说:“我是气球宝宝,看谁能拍得到我,我就和他交朋友”孩子们兴致高涨。于是,许老师提着竹竿跑了起来,还根据孩子们的跳跃能力不断地调节气球的高度,孩子们异常兴奋。可是,跑得慢的、跳得不高的孩子总是拍不到气球,他们只能跟在后面跑。渐渐地,他们失去了兴趣,退出了游戏,站在旁边成了观众。

[分析]

活动中,许老师善于观察孩子,当发现孩子们对跳起拍打悬挂着的小皮球不感兴趣、注意力被气球深深吸引时能随机应变,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气球代替小皮球系在竹竿上供幼儿跳起拍打;同时,许老师领悟到“追逐”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于是根据孩子喜欢有趣、假装性强的体育游戏的心理特点,让“气球宝宝”跑,孩子们追,引导孩子投入活动。使跑、跳的基本动作和技能练习都融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中。也就是说,当孩子们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时,教师尊重了孩子的权利,顺应了孩子的需要,敏锐地察觉并抓住教育时机,及时调整教师的教育策略,建构师幼互动活动,从而使幼儿得到适宜的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教师敢于突破、改变和提高要求,让孩子们面临新的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例如在拍气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