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期望

母亲的期望

母亲的期望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塞浦路斯,有一位名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一帧少女像产生了爱恋之情。他那真挚的情感打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心。于是,阿佛洛狄忒施展神力,赋予雕像以生命。象牙少女变成了美丽的姑娘,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和她结成了夫妇。 

  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把期望引发的积极心理反应称之为“皮柯马利翁效应”。心理学认为,当父母对孩子寄予某种希望时,父母,尤其是母亲就会以女性特有的耐心更加有意识、更加细致地教育、培养孩子,并会形成自己的孩子是出色的孩子这种积极的意识,并时时给孩子以肯定和鼓励。这种来自母亲的美好意愿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又直接作用于孩子,引发孩子积极、健康的情绪,进而努力实现母亲期望的目标。这就促使母子在情感上产生双向的良性交往,并形成一种自然的默契,产生某种微妙的效应。 

  那么,这种期望的作用是否能产生心想事成的奇效呢? 

  记得同事陈小亚曾在我儿子五、六岁时说过:“你儿子真是个神童!”然而,好友王安忆却明智地告诫我:“不要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我看到的父母多了,好些朋友在儿女幼时往往期望很高,把孩子视作超常儿童,可孩子越大,发展结果往往离他们预期的目标越远。所以我说,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年龄增长是不成正比的。” 

  是的,仔细观察周围的亲朋好友,发现他们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以至造成一幕幕人间惨剧。如1992年上海10名中学生因考试落榜而集体自杀;今年年初浙江金华发生了读高中的儿子杀死亲生母亲的事件等。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既不要为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或暂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抱怨责怪或轻视低估他;也不要为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较出色的表现沾沾自喜,任意拔高了他。做母亲的人,要以平常心,细微地体察孩子的言行,把握孩子的个性特点、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为孩子制订稍加努力,跳一跳 就可实现的适度的期望目标,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