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个“傻大胆儿”

我家有个“傻大胆儿”

我家有个“傻大胆儿”


有句台语叫“无竹定”,意思是说,往往不经意就发生一点小灾难──如跌倒、受伤、弄破杯子等。我那五岁的女儿就是如此。前几个月,我从泰国买回来一尊玻璃佛像,也在她的不小心中损坏了。我当然知道她不是故意的,但老是那么不小心,任谁也忍受不了啊!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她戒除这种“无竹定”的坏习惯?或者你能不能告诉我,孩子为什么会如此?

  为什么孩子总闯祸呢? 

  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三至六岁的孩子都是如此,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来说,虽然已能生龙活虎的运动着,但是控制力仍然相当差,常常会有“无竹定”的情形产生。再加上这年纪的小孩特别好奇、冲动、勇敢、大胆、爱探索,那就更容易出事了。

  “祸不单行”,也是这年纪的特征之一,有时候你会发现,明明是早上出过的“纰漏”,他居然会在中午重犯一次。令人扼腕的是,有些意外事件,还是相当烦人的哩!如烫伤、烧伤、触电,即使因而受了伤,他依然会大胆地企图二次尝试。也许你会想:难不成他有点“阿达”?其实不然,也许他只想证实,上次为何会受伤而已。

  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进入学前期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所以这时候的孩子特别爱“自作主张”地“逞能”,什么都想试一试;另一方面,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特别是不能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做出恰如其分的估计,因此经常会出差错甚至捅出“大娄子”。 

  除了年龄阶段特点外,孩子爱冒险还和以下因素有关: 

  大众传媒的影响。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大多崇拜英雄式的人物如警察、具有超级能量的外星人等,他们最爱看的动画片《火车侠》、《奥特曼》中的主人公就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在游戏中扮演“超人”并乐此不疲就不足为奇了。 

  家庭因素。有些家庭中没有起码的规则,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动什么就动什么。久而久之也就意识不到还有什么不能干的事、危险的事,对什么都缺少设防了。 

  如何对待“爱闯祸”的孩子

  对于这些酷爱闯祸的孩子,将他关在家中,或一味的训诫他:“那个不行摸!”“那个不准碰!”“那样有危险!”其实是行不通的,或者有点因噎废食,毕竟在你不注意之际,他们仍然会尝试的。最佳的办法应该是:

  提供孩子“正确”的做事方法

  提供孩子“正确”的做事方法,也是积极可行的,例如,与孩子运动时,你就有必要拨冗教他如何使用运动器材;端汤的时候,就教他怎么端才不会被烫到;玩泥土时,则可告诉他,在什么地方玩,或怎么玩,较不会将它弄破;出入平交道,或斑马线时,提醒他如何识别号志灯。

  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

  防患于未然。家长要及时、妥善处置各种安全隐患。如家中的电器插销最好用防漏电的,危险的物品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高层住户窗外要安上防护栏等。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在屋中铺上柔软舒适的泡沫地板,这样孩子就可以在上面尽情地摸爬滚打了,不仅过剩的精力体力得到宣泄,还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动作能力、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对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利。 

  外出活动家长也要选择好环境,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可以选择草坪、小区公园、街心花园等,而不要选择马路边、便道等危险性较大的活动地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不必管得过严过死,可以允许孩子有一点点“冒险”,如在草坪上玩耍就没有必要一味地提醒孩子“不要跑”。实际上,孩子在跑跳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是他人所无法给予的,而摔跤本身不仅增长了孩子的经验、智慧,也提高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 

  积极训练他的眼手协调

  积极训练他的眼手协调,例如,堆积木、塑泥偶、捏陶土,或经常出去跑跑跳跳,让孩子的大小肌肉早日发展完成,如此才能将意外灾害减至最低。当你传授这些“自我防卫”的秘方之后,保证孩子仍旧会出点意外。不过,只要不是什么大灾难,偶尔让孩子体会一下皮肉之苦也好。古人不是说过:“不经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啊!”

  制定行动规则

  生活中有许多危险因素,无论家长怎样注意,还是会防不胜防。为了使孩子免受伤害,家长有必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行动规则,让孩子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有危险,应该用什么方法做。如果孩子违反规则,必须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如想玩火、玩电、玩机器用品,则必须提醒他,只有父母在场时,才准动用,并且让他明白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危险。

  鼓励孩子探求知识的奥秘

  无论孩子是登梯还是爬高,都是心理的探索与冒险。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并不只有用身体冒险这一种方式。孩子素质的提高应该是身心两方面的,家长还要多多鼓励孩子在知识上不断探求,感受知识带给他们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通过发掘知识宝藏,孩子的探险心理得到满足,危险行动自然就会减少。 

  营造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工作的压力使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力不从心。本来上班时还想着回家要和孩子好好交流,回到家躺在床上就什么都懒得动了。这种长期单调的家庭生活使孩子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于是,寻找点“刺激”便成了孩子们填补“空虚”的追求。 
  因此,家长们要学会设计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多与孩子交流,准备一些益智的亲子游戏,策划一个共读的时间等。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和丈夫不管多累,每天都要抽出十几分钟时间与孩子做游戏。一次,孩子吵着要点火柴,她没有大声呵斥,而是与孩子共同探讨火的威力,火为人类带来的幸福与灾难,他们还握着孩子的手慢慢地接近火,让孩子感受一下火的灼热。她说,当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火的威力后,就再也没有闹着要玩火了。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整理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