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帮妈妈看车子

我要帮妈妈看车子

我要帮妈妈看车子

  ―――一位12岁小女孩的假期“功课”

  于淼

  “她很懂事,总是不舍得我们花钱,每次去超市,都问要买的东西是不是特价,贵不贵。”丁顺顺(化名)今年12岁,穿着妈妈用做床单剩下的碎花布裁成的裙子,在地下存车室里安静地坐着。5岁的弟弟在一旁眨巴着眼睛,时不时地“纠正”着妈妈和姐姐的话:“我是北京人,不是河南人。”

  这是一个在京务工家庭的缩影:干北京人不愿意干的粗活儿、用劣制的生活用品、穿从早市上买来的衣服、住巴掌大的房子……

  丁顺顺一家四口来自河南省周口市。老家的三亩半地,过去除去交的公粮,剩不下多少。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人,她的父亲12年前来到北京打工。为了把老婆孩子也接来,这个男人每天拼命干活。1999年,4岁的丁顺顺懵懵懂懂地跟着妈妈撞到了北京。

  “刚开始,我们住在北京郊区一个叫周庄的城乡结合部,这里全是来北京打工的外地人,白天大人出去打工,小孩儿们就在街上乱跑,尤其是寒暑假,更没人管了。”顺顺妈说,“2000年,我们又有了小儿子丁益(化名)。2001年是最难熬的一年,丁益得了肺炎,几天高烧不退,住院打针,花去一万多元钱。”

  本就困难的家庭很快露了底,但灾难并没有结束的意思―――从老家传来消息:公公得了脑血栓。他们又东拼西凑,放下脸面向同样不富裕的其他外来工借钱。两个难关好不容易挨过去了,丈夫的工作单位又面临倒闭……

  “有几天我饭也吃不下,只知道抱着儿子哭,他爸坐在床上叹气。”顺顺的爸妈本来想回河南老家算了,但女儿的表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她那时在一所打工子弟小学读书,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老师特别喜欢她。”

  2004年,顺顺随同爸妈搬进了城里的暂住地。因为爸爸在新单位里升了职,当上了电梯维修小组的组长,工资涨了两百多元,因此顺顺也得以进入一所向往已久的正规北京小学上学。

  “还多亏了政府,打工子弟才省去了高额的借读费。现在顺顺在文兴街小学读4年级,学杂费也不贵。顺顺在学校表现很好,每次家长会,老师都会点名表扬她。这次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得了99分,但我还是批评了她―――因为马虎没得满分。”顺顺妈对顺顺要求很严,因为她是借读生,成绩好才会让别人瞧得起。

  7月5日,顺顺放暑假。

  “暑假里,班上的同学都上各种辅导班:画画、舞蹈、古筝、游泳……我不去,因为我要帮妈妈看车子。”

  顺顺与父母蜗居在地下停车室的一角: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屋子里放了一张大床和一张折叠沙发床,“外屋”有三四平方米,放一台21寸电视机和一张很旧的沙发。“不用交房钱,只帮他们看车子就行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