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文章脉络以空行为标志,讲了六件事。第一件写追悼鲁迅,表现了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后面记叙了鲁迅生前的几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与家人欢度除夕时地慈祥亲切;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从这几件事中阐述了鲁迅先生受到爱戴地原因。
第一部分(1):写人们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写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4-13):写伯父鲁迅先生和我笑谈碰壁。
第四部分(14-16):写除夕的时候,伯父和爸爸替我们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
第六部分(26-27):写伯父关心女佣。
2、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本文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文章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于细微处见精神,语言简洁平实,娓娓道来,既展现了一位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形象,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段。
第1段: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
第2段:写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储备足够的粮食,红军战士们争着到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第3段:写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战士们心疼他,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他却又找来一根并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第4段:写战士们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3、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第一部分(1-2):写阵雨落下,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3-4):写想象中花的学校上课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5-9):放假时,花孩子们冲出学校,回到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4、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第一部分(1):写孩子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2-3):写孩子们上课和下课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4):总写学校的美丽可爱,表达我们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5、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第一段(1-4):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
第二段(5-9):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
第三段(10-11):写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6、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本文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通过秋天的雨巧妙地将秋天众多的景物串起来,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课文结构清晰,构段特点鲜明。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为引子,带出第二、三、四这三个结构相似的自然段,具体描绘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第五自然段以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一首欢乐的歌结尾,抒发了作者喜爱、赞美秋天的情感。
课文表达上语言优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烂漫的秋色。第一自然段将秋雨比作钥匙,形象地写出了秋雨开启了秋天的大门: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秋天五彩缤纷的美丽景象:第三自然段将秋雨带来的香味写得细致入微:第四自然段的吹起金色小喇叭,犹如一位通讯员在告知动植物快准备过冬。
第一部分(1):总写秋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第二部分(2-4):形象地描写了秋雨的特点。
第三部分(5):概括总结了秋雨的作用。
7、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一部分(1-3):写种子被泥土包裹着,想站起来,后来终于钻出地面,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第二部分(4-7):高大的树变成了一辆手推车,终于会跑了。
第三部分(8-9):手推车跑起来感到很吃力,后来被农夫和儿子拆了,做了把椅子。
第四部分(10-12):椅子觉得挺直腰背很吃力,被年轻的农夫拆了,拼成了木地板,他感到很舒服。
8、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飞机能安全夜航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写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夜间探路的雷达。
9、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本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介绍钱塘江大潮。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退后的景象。
10、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战国时期,魏国邺县这个地方紧邻漳河,老百姓本该安居乐业,但是举目四望,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为了生存,老幼妇孺纷纷逃离家园,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件事传到了魏王耳中,于是派西门豹来治理这个地方。那么,西门豹能治理好这个地方吗?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摸清底细。
第二部分(第10-15自然段):惩治巫婆和官绅。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11、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四年级上册陀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陀螺》一文作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主体课文,讲述了作者高洪波在儿时游戏中找到成功的乐趣和秘笈。这篇课文,不仅文笔优美,更是指导孩子成长的法宝。
第一部分(1-3):写冰尜儿的制作方法和玩法。
第二部分(4-13):写我用叔叔送我的陀螺取得了胜利,并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12、五年级上册搭石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搭石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溪是乡亲们的必经之路,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为了通过小溪,人们在小溪里摆放搭石。
第二段(第2自然段):描写老人摆搭石的情景,反映了老人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描写人们走搭石的优美画面,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了人们美好的心灵。
第四段(第5自然段):赞美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13、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本课节选了故事的前半部分,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展开情节,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到哥嫂的虐待,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的故事。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介绍牛郎身世。
第二部分(5-8自然段):分家,得到老牛和破车。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第四部分(14--21自然段):认识织女,结为夫妻。
添加王老师微信dyqywx05 免费送五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与生字组词课后上课资料
14、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介绍事物运动速度的说明文。课文从人们最熟悉的自身奔跑速度开始介绍,到鸵鸟、猎豹、游隼三种动物的速度,接着谈到天空中的飞机、太空中的火箭、流星体的速度,最后说到光速。课文在写法上具有独特之处:一是题目设问,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二是段落的表达方式相似,运用准确的数据,借助比较说明,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脉络清晰,语言简练明了。
第一部分(1-3):通过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写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第二部分(4-9):写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依次有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关。
15、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主要内容:
本文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段落大纲:
全文共34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写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部分(322):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部分(2333):写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部分(34):写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1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答:鲁迅给我的印象是:他待人和蔼可亲,说话幽默风趣,他关心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待不认识的穷苦百姓,更是倾注无限的爱。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总之,他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1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追悼哀悼 爱抚抚摸惊异诧异
爱戴尊敬羞愧惭愧 悔恨懊悔
慈祥慈爱保存保留枯瘦消瘦
深奥深刻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张冠李戴颠倒是非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反义词
羞愧自豪 爱戴憎恶 团聚离别
慈祥严厉 深奥浅显枯瘦健壮
详细简略 囫囵吞枣细嚼慢咽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饱经风霜养尊处优
18、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挨:i(挨打) āi(挨门挨户)
更:gēng(半夜三更)gng(更多)
扁:biǎn(扁担)piān(扁舟)
号:ho(怒号)ho(号召)
扎:zā(包扎)zhā(扎破)zh(挣扎)
19、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课文的重点、难点在第11、12、13自然段。
第11自然段着重说明,在烈火烧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别人也可以救他,但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完全落空。
第12自然段借助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受着怎样的煎熬,忍受着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13自然段正面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伟大壮举在烈火烧身的半个多钟头里,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20、六年级上册穷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六年级上册穷人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穷人》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经典小说。小说讲述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西蒙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第一部分(1-2):讲桑娜在海风呼啸中等待丈夫回来。
第二部分(3-11):讲桑娜没有经过丈夫的同意就抱回了两个孤儿。
第三部分(12-27):讲渔夫出海归来,得知西蒙病故,主动提出把孩子抱回来,夫妻俩不谋而合。
2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之课后同步练习及答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之课后同步练习及答案
文章脉络以空行为标志,讲了六件事。第一件写追悼鲁迅,表现了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后面记叙了鲁迅生前的几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与家人欢度除夕时地慈祥亲切;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从这几件事中阐述了鲁迅先生受到爱戴地原因。
1.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答:(1)趣谈《水浒传(2)笑谈碰壁(3)喜放烟花(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
2、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答: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同时,他又有着美好的憧憬,向往光明、美好、快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2、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鸟的天堂》是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述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动态景象。
脉络梳理:
全文共14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交代了我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和当时的环境。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赞美了大榕树的美丽和生机。
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2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生字拼音组词造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生字拼音组词造句
①生字组词造句
殡 殡仪馆 出殡 殡葬 出殡的那天,郢都全城皆白,万人空巷。
悼 追悼 悼念 悼词 失而复得的东西是最理解爱护,得而失去的东西最使人悼念。
唁 吊唁 唁慰 电唁 他们穿过灵堂进行 吊唁 。
囫囵 囫囵 囫囵吞枣 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翰 约翰 文翰 你会喜欢约翰的,他是个好好先生。
镊 镊子 手术镊 现在它装进了父亲的油画颜料,镊子之类早已不知去向。
硼 硼酸水 结晶硼 硼沙 硼酸盐处理木材,也可用这种方法。
敷 敷药 冷敷 敷贴 我只不过是划破了点皮,敷敷药就没事,你们干嘛如此大惊小怪的?
逝 逝世 流逝 远逝 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往事都被淡忘了。
②生字组词
殡(bn) 殡仪馆 出殡 殡葬
悼(do) 追悼 悼念 悼词
唁(yn) 吊唁 唁慰 电唁
囫囵(h ln) 囫囵 囫囵吞枣
翰(hn) 约翰 文翰
镊(ni) 镊子 手术镊
硼(png) 硼酸水 结晶硼 硼沙
敷(fū) 敷药 冷敷 敷贴
逝(sh) 逝世 流逝 远逝
2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
圈 quān 圆圈 圈套 号 ho 号叫 北风怒号
jun 羊圈 圈养 ho 号码 符号
嚼 jio 咬文嚼字 细嚼慢咽 扎 zā 包扎 捆扎
jio 倒嚼 zhā 扎破 扎眼
ju 咀嚼 耐人咀嚼 zh 挣扎 垂死挣扎
字词解释 追掉:沉痛地怀念(死者)。 致敬:向人敬礼或表示敬意。
爱戴:敬爱并衷心拥护。 爱抚:疼爱抚慰。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
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追悼哀悼 惊异诧异 爱戴尊敬
羞愧惭愧 悔恨懊悔 慈祥慈爱
枯瘦消瘦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张冠李戴颠倒是非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反义词:羞愧自豪 爱戴憎恶 团聚离别
慈祥严厉 深奥浅显 枯瘦健壮
详细简略 囫囵吞枣细嚼慢咽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饱经风霜养尊处优
词语搭配 两本书 复杂的内容 报警风霜的脸 详细地解说
一摊血 艳丽的色彩 紧张动人的情节 马马虎虎地读书
一些钱 慈祥的表情 自然而和谐的美 匆匆忙忙地赶回家
一滴泪珠 愉快的表情 又高又直的鼻子 清清楚楚地记得
一条皱纹 低微的声音 难以忍受的痛苦 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作者简介 周晔,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代表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故家的败落》。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段落大纲: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1):写人们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写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413):写伯父鲁迅先生和我笑谈碰壁。
第四部分(1416):写除夕的时候,伯父和爸爸替我们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
第六部分(2627):写伯父关心女佣。
词句赏析:
1.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许多、数不清、大大小小、堆满、各色各样等词语表明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极高。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排比句式刻画了我非常难过的心情。
3.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所以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所以我决定端正学习、读书的态度。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表》是前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还有其它一些儿童读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伯父送我书,一方面是鼓励我多读书,多读好书;另一方面是帮助我培养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
7.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恍然大悟是指全部明白了,写出了我的天真可爱。我自以为明白了伯父的话的意思,其实根本没明白真正的含义。
8.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笑鲁迅说得风趣;笑周晔回答得天真,亲人间格外融洽,气氛活跃。
9.我们都胆小得很,没有一个人敢放,伯父和爸爸就替我们放。
伯父和爸爸替我们放爆竹和花筒说明他们都很喜欢孩子,表明我们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10.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
这是对鲁迅先生的细节描写(神态),展现了伯父慈祥乐观的一面。
11.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下文表现伯父对劳动人们的同情做铺垫。
12.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难以忍受的痛苦。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是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13.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短短的两句话,用了九个动词,具体准确地写出了鲁迅先生兄弟俩救治受伤车夫的感人情景。在旧社会,受伤者是拉黄包车的,救助者是鼎鼎大名的作家和他的弟弟,而且在呼呼的北风怒号中吃力地蹲着半跪着,这行为真让人肃然起敬,深受感动。拿、夹、洗、敷、扎这几个动作,表现出救治车夫时两人的认真细心、动作准确利落,表现了两位救助者对车夫的深切同情和关心,对劳苦大众的热爱,同时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
14.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写自己身体对室外严寒的感觉,再次强调天气冷,一方面为了说明车夫生活的艰难,另一方面也可突出鲁迅冒着严寒救护车夫的精神,再一方面为下文写自己的思想活动作铺垫。
15.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心理描写,反问句,既表现了我对黄包车夫的同情,也反映了黄包车夫生活的悲惨。
16.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他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17.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不叫我干重活儿。
三更半夜、接连不断地咳嗽、不在乎说明伯父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病得很重,但并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倒常常劝我、不叫我说明伯父非常关心女佣阿三。女佣的话,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勾画出鲁迅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品格和战斗不息的可贵的精神。
课文重难点探究:
1.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2.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① 趣谈《水浒传》 ② 笑谈碰壁③ 喜放烟花 ④ 救助车夫 ⑤ 关心女佣。
3.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4.联系上下文,从囫囵吞枣、张冠李戴这两词中你有什么体会?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两个词用得准确、形象,从中可看出我读书不认真,只注意故事情节,不分析人物的个性。
5.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
6.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联系查找的资料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鲁迅先生一语双关,既幽默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又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比喻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救助车夫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8.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同时,他又有着美好的憧憬,向往光明、美好、快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5、四年级上册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诗歌朗读的方法,感 受朗读的乐趣。2. 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读出诗的韵味,理解生 命的活力。3. 搜集、整理资料,了解戴望舒诗歌的特点,用 小诗的形式写一写雨过天晴的景物。
脉络梳理:
全文共4小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天晴了的时候到小径中走走,会看到泥路、小草、小白菊和凤蝶儿。
第二部分(第2、3小节):写和朋友家人在天晴了的时候携着手一同出游,享受雨后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事物。
26、四年级上册天窗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天窗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慰、藉等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2.默读课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3.发挥想象,和同学交流孩子们透过天窗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脉络梳理: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天窗的来历。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通过对大人的感谢说明天窗是神奇的。
讲解《天窗》这篇课文时,我主要抓住慰藉一词,让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阅读,畅谈感受,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程度。在教学中,着重品读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和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两段话。学生找出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的和想到的事物,从又字读出小小的天窗一次又一次带给孩子的慰藉,准确地说不是两次,而是两个生活场景:一个是夏天阵雨时,一个是晚上。这两个生活场景可能包含很多个下雨天、很多个晚上,而天窗往往是孩子唯一的慰藉。画句子,交流、品味,带着感受再读相关的句子。这样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有序、合理,教学过程也显得自然流畅。将这一扇神奇、美丽、快乐的想象之窗送给每位同学,愿它使大家的心灵通往更广阔、更美好的世界。
27、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2.读好文中的长句子,了解课文是围绕首尾两段分别从四季来介绍小兴安岭的美丽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积累好词佳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4.能借助思维导图,说说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出家乡某个季节的美。
段落大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总的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树多。
第二部分(25):写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介绍。
第三部分(6):总结全文。指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8、三年级上册灰雀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三年级上册灰雀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灰雀》是三年级上册八单元的课文,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围绕灰雀讲了一个关于诚实和知错就改的故事。小男孩捉走了一只灰雀,面对列宁的询问,没有勇气承认是他捉走的,不过,他决定把灰雀给放了。列宁在询问中已经猜到是他捉走了灰雀,所以故意强调,让小男孩坚定决心。第二天,男孩果实兑现了承诺,把灰雀放了回来,列宁并没有把事情挑破,因为他知道小男孩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了错误,他的内心是诚实的。
段落大纲: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非常喜欢公园里的三只灰雀。
第二部分(210):写列宁对男孩循循善诱,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男孩决心改正错误。
第三部分(1113):写第二天,列宁看见了那只灰雀,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29、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以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段落大纲: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813):详细描述了老北京市民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第三部分(14):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走进老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年味儿。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30、二年级上册一匹出色的马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一匹出色的马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这是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写景与叙事交融,巧妙地将自然风景和生活情趣融为一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机盎然、满含亲情和关爱的家人郊游情景中。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
第1自然段:写我们一家去郊外散步,欣赏郊外的美丽风景。
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田野里的景色。
第3自然段:写景色太美了,我们不舍得回去。
第4、5自然段:写妹妹因为走不动而央求妈妈抱着她,可是妈妈没有答应。
第6自然段:写爸爸拾起一根柳条,让妹妹骑着柳条马回家。
第7自然段:写妹妹骑着柳条马第一个回到了家。
要先入境,方能入情。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了情境体验对于情感理解的重要作用。
1.借助想象再现情境。借助景物描写体现人物心情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知文字中蕴含的景物,并对这些景物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借助音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学生带进文字描绘的画面中;接下来,引导学生将这些头脑中的画面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最后,借助画面建立的美感,引导学生诵读。这种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情境再现,使文字与情感完美融合。
2.借助表演再现情境。妹妹因为年纪小,走不动,向爸爸、妈妈求助的画面,以及妹妹看到那根又长又细的枝条兴奋地骑上当马的画面,都是文章的留白处,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再现画面,趣味中感知妹妹的天真与可爱。这样富有情趣的设计不是比一味地讲解、分析更深入人心吗?
31、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指的是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本事,却借助别人的能耐吓唬其它人。这一次狐狸通过他的聪明才智,成功的欺骗了老虎,可是如果过了几天,老虎和狐狸又见面了,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9段。
第1段:写寻找食物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
第24段:写狐狸对老虎说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的做百兽的首领的。
第5、6段:写老虎被狐狸蒙住后,狐狸带着老虎去百兽面前证实。
第7、8段:老虎跟着狐狸来到森林里,百兽看到老虎都吓跑了。
第9段:写老虎受骗的原因。
- 4.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 11.以右边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朱德的扁担好词好句摘抄
- 仿写花钟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 五年级语文下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随堂笔记词语理解
- 纸船和风筝的多音字近义词怎么写
- 雨点儿全部的生字拼音词语怎么写
- 乡下人家好词好句摘抄
- 四年级下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优缺点
- 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生字组词并造句
- 四季之美常见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复习要点课堂笔记形近字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 二年级找春天生字组词带拼音
- 吃粮不管事
- 家庭教育:父母容易误解孩子的几个细节列举
- 为了笑,所以要……
-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在中国的法制进程(上)
- 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圆》反思
- 黄精产品朋友圈文案38句
- 卖电动车吸引客人的朋友圈文案35句
- 关于电梯的朋友圈文案33句
- 手表朋友圈文案39句
- 高雅气质游戏情侣名字317个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分段与段落大意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之课后同步练习及答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重难点分析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解析笔记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心思想笔记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字组词及拼音
- 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 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 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
-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课堂课文分段及大意
- 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堂笔记课文分段及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