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重难点复习笔记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重难点复习笔记
1、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重难点复习笔记
1.诗的前两句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夏日的农忙?
一是时间上,昼夜忙个不停;二是内容上,既要耘田又要绩麻;三是劳动者,村庄儿女,各忙其事。
2.诗的后两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也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2、2.长方体()个;正方体()个;球()个;圆柱()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练习题及答案
2.长方体(4)个;正方体(1)个;球(2)个;圆柱(4)个;
3、2.遮住的是第()个和第()个,遮住了()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练习题及答案
2.遮住的是第(3)个和第(4)个,遮住了(2)个。
4、100以内数的认识,做一做三十五是()个十()个一组成的
100以内数的认识,做一做三十五是()个十()个一组成的
答:三十五是(三)个十和(五)个一组成的。
5、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课堂笔记三:课文重难点分析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课堂笔记三:课文重难点分析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个方面写雷雨的)?
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2.雷雨中的景象这部分内容中,雨势是怎样变化的?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雨大雨渐渐变小。
6、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内容及作者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课堂笔记:内容及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诗人杜甫所居住的草堂周围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表达了诗人欢快愉悦的心情。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春望》等。
7、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Hn lěng zng sng
( ) ( )
j huā sh jng
( ) ( )
xi yng gi
( ) ( 膝 )
jūn zǐ chng zi
( ) ( )
二、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1.挑 桃
( )灯 ( )子
( )起 ( )花
2.残 浅
( )缺 凶( )
深( ) ( )色
三、我是小诗人,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全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4.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寒冷 赠送 菊花 石径 斜阳 盖 君子 橙子
二、1.挑 桃 挑 桃 2.残 残 浅 浅
三、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四、寒声 江上 知有 一灯明
1.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2.宋 叶绍翁 自己的家乡
3.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蟋蟀,也叫蛐蛐 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是孩子们 在捉蟋蟀
4.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8、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巩固应用 12.下面是李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收车时汽车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从表格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2)算一算李叔叔每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巩固应用
12.下面是李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收车时汽车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从表格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
(2)算一算李叔叔每天行驶的里程数,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
周一:360-187=173(千米)
周二:525-360=165(干米)
周三:640-525=115(千米)
周四:730-640=90(干米)
周五:905-730=175(干米)
90km115km165km173km175km
答: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星期四最少。
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0×5=?》 5.三年级同学在科普活动日收集标本的情况如下表。 (1)三(1)班收集了多少个植物标本? (2)三年级共收集了多少个昆虫标本?
5.三年级同学在科普活动日收集标本的情况如下表。
(1)三(1)班收集了多少个植物标本?
280-67X3
=280-201
=79(个)
答:三(1)班收集了79个植物标本。
(2)三年级共收集了多少个昆虫标本?
105X3+95
=315+95
=410(个)
答:三年级共收集了410个昆虫标本。
10、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能通过吗》 3.数一数,写一写。 (1)5个1角,就是5个()元,是()元。 10个1角,就是10个()元,是()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米,是()米。 10个1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能通过吗》
3.数一数,写一写。
(1)5个1角,就是5个()元,是()元。
10个1角,就是10个()元,是()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米,是()米。
10个1分米,就是10个()米,是()米。
答案:
(1)5个1角,就是5个(0.1)元,是(0.5)元。
10个1角,就是10个(0.1)元,是(1)元。
(2)6个1分米,就是6个(0.1)米,是(0.6)米。
10个1分米,就是10个(0.1)米,是(1)米。
11、1.(1)桃的个数是香蕉的()倍。 (2)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练习题及答案
1.(1)桃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
(2)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
12、三下语文第二首四时田园杂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四时田园杂兴》是一首田园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绘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二、说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体会诗人采用不同的写法再现乡村夏季忙碌、和谐的意境,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体会诗意,进行想象、补充,构成美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三、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新课
欣赏乡村的风景图片,聆听歌曲,导入《四时田园杂兴》。
读诗题,解题意。
2.读一读
要读好一首诗并不容易,因为读诗与读文有一定的区别,古诗不但要读的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感情,读出诗的韵味来。初读时要示范,让学生听听诗是怎么读的,有没有读错字,节奏应该怎样处理。中间更应该声情并茂的范读,读出农人的勤劳,本事;读出作者对农人的赞美;读出儿童的天真可爱。通过自由读--小组读--个人展示读--齐读等形式,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古文的节奏、韵律美。
3.细细品读,体味诗情。
课前布置了导学任务,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组长分工安排任务,随后汇报学习情况。通过品,品出诗的意韵来。我让学生细细的品,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但让学生领悟它的表层意思,还要领悟它的深层意思,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4.读中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的意境。如何想像?第一、二句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在夏忙中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农民的艰辛。而第三、四句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体会儿童的天真。通过想象诗的意蕴丰富起来。
5.读中拓展,提高学生的对古诗词文的修养。
学习诗词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课文,要一篇带多篇。由一篇田园诗带出多篇的田园诗来,由一位田园诗人带出多个田园诗人来。在学习完《四时田园杂兴》之后,先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其他田园诗,然后补充另一首田园诗《夏时田园杂兴》。在自学的基础上大概说说诗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诵,鼓励学生多收集田园诗来诵读。
四、说反思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学习:读一读,读出诗的节奏、韵律美;说一说,小组合作说说诗的意思;想一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在学生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后,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想象当时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试着默写古诗。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虽然掌握了合作的形式,但是还存在声音偏小的问题,另外学生们的评价很少,这些都是我在以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13、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课堂重难点复习笔记
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第一句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两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14、(2)55230里有(5)个十万,(5)个万,(2)个千和(3)个百。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参考答案
(1)读一读普査结果中的各项人口数据。
(2)55230里有(5)个十万,(5)个万,(2)个千和(3)个百。
(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67714)万人
(4)比一比,填一填
性别构成:(686852572)>(652872280)
15、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诗句课堂重难点笔记
1.诗题四时田园杂兴是什么意思?
四时指一年四季,田园指农村,杂兴指有感而发的兴致。意思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日长篱落无人过让我们看到正午时分幽静的景象,这是静景描写。而那蜻蜓蛱蝶飞更显得田野静悄悄的,这是动景描写。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静中有动,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
16、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字词解释及词句赏析
①字词释义: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蛱蝶:蝴蝶的一种。
古诗词大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②词句赏析: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写惟有蜻蜓蛱蝶飞,起以动衬静的作用,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7、五年级英语:句型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Thats a horse in English.(就画线部分提问)
Whats_ that _ in English?
2. Whats on the desk? (回答问题)
___There_____ ___is_____ a pen.
3. Whats this in Chinese? (同意句)
Whats ___the _____ _Chinese_______ __for______this?
4. Is it a horse? (肯定句)
___It _____ ___is_____ a ___horse_____.
5. This is a horse. (变复数形式)
__These ________ ___are_______ __horses________
18、根据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改写成一篇短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19、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重难点复习笔记
1.诗的前两句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夏日的农忙?
一是时间上,昼夜忙个不停;二是内容上,既要耘田又要绩麻;三是劳动者,村庄儿女,各忙其事。
2.诗的后两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也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20、笔记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之从军行词句解析与断句
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这两句诗写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黄河奔腾咆哮、流入大海的壮观和华山巍峨高耸、直插云霄的雄伟,饱含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两句诗抒情,把被南宋朝廷遗弃在中原的老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的同情。
21、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主要讲述了牛郎从小生活孤苦,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后来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结婚的故事。
2.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
牛郎每天放牛,和老牛很亲密,他把老牛照看得很细致、周到,还会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老牛也好像全了解牛郎的话。牛郎被哥嫂赶出家后,就和老牛相依为命。
3.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牛郎和织女是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的。织女与其他仙女偷偷下凡,来到湖里洗澡。牛郎按老牛的指示来到湖边,拿走了织女的衣服,等织女上岸,借机认识了织女。
4.织女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嫁给牛郎?
因为牛郎心眼好,织女被他能吃苦的精神感动了,所以决心嫁给牛郎。
22、7.看图填空(单位:cm)。(1)正方形的周长是()cm,圆的周长是()cm。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四参考答案
7.看图填空(单位:cm)。
(1)正方形的周长是(16)cm,圆的周长是(12.56)cm。
(2)其中一个圆的周长是(9.42)cm,长方形的周长是(21)cm。
23、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堂笔记四:课文重难点探究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堂笔记四:课文重难点探究
1.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小说的重点部分是写鲁滨孙漂流到岛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想方设法克服了那些困难。
2.浏览节选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节选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3.鲁滨逊是靠什么来估算日子的?
鲁滨逊采用用刀子在木杆上刻痕的方式来记录日期,为了计算一周、一月而把相应的刻痕画长一倍。这说明鲁滨逊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4.鲁滨逊为什么希望狗能同自己聊聊天?
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非常寂寞,以至于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反映了鲁滨逊孤独和无奈的心情。
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好处和坏处相比,实际上是什么的对比?鲁滨逊将它们都列出来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
好处和坏处相比,实际上是两种心态的对比:想到坏处无奈,想到好处欣慰。
鲁滨逊将它们都列出来反映了他能够理智地对待自己目前的处境。
24、五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堂笔记一:主题思想
五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堂笔记一:主题思想
主要内容:
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25、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诗意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诗意理解
浪淘沙(其一)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26、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评课稿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评课稿教学反思
《浪淘沙》是六年级上册统编教材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本课教学,结合单元要求,紧扣兴发教学理念,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反复朗读,感知诗词大意。
2.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理解诗歌意蕴。
3.在拓展学习中感受诗人积极豁达、乐观向上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实践探索,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关于兴发教学在古诗课中的应用与落实,笔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结合本课教学,围绕兴发教学理念,作以下解析与反思:
一、自然生命的兴起:优雅的身体状态
刘铁芳教授在《培育中国人:儿童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实现》中谈到,教育就是要引领个体与世界的审美性相遇,唤起个体对世界的亲切感。所以在本课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达到真正的起兴状态,我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设计:
1.兴于诗
首先从选材上而言,《浪淘沙》这一首诗,诗人本身就是由兴而发:这首诗前两句写实,写诗人所见的黄河的气势磅礴、浪淘风簸,后两句是诗人在所见之后的所想,是诗人在所见之后的兴发。其次,在本课的导入环节,由师生对诗导入,渲染古诗学习的氛围,从而引出古诗中藏着的黄河,引领学生感受到黄河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2.始于自然
在对诗之后,我播放了一个黄河的视频,在与大自然的美好相遇中打开了学生身体的感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黄河的大气磅礴,感受到大自然的器宇轩昂,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黄河的探索欲望与热爱之情,学生的身心达到一个充分兴起的状态:迫切想去听听黄河的涛声,看看黄河的气魄。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课文《浪淘沙》,以开展进一步的学习。
二、理智生命的启发:积极的思维状态
在个体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兴起的基础之上,引领学生展开理智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往往能让学生更好地向着学习的方向,受到更多的启发,真正做到由兴而发。基于以上的考虑,我着重从立于礼(方法指导),启于智(思维启迪)这两个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1.立于礼
首先是朗读方法的渗透。多读多诵是诗歌教学的基础,在朗读教学时,我着重基于以下两个维度的思考:一是从朗读要求上,由读通读顺到读好读精,所以在形式设计上采取整体读解决生字词再读听范读描红跟读提炼朗读要点读的形式,循序渐进,逐步达到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情感的教学目标。二是在学法指导上,实现由整体到个人的逐步落实,在教学时,先采用齐读,全班跟读的形式,确保大部分学生掌握朗读要点,在此基础上,再指名读,实现由面到点的教学转变。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本课教学时我采取了朗读描红的方法:出示名家高水平朗读,先让学生听范读,感受名家朗读的高明之处,再让学生轻声跟读两遍,再大声跟读,最后自己读,以逐步实现读出节奏与韵律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描红的方法,以便于方法迁移。
其次是理解诗歌意境方法的渗透。理解诗歌意境是高年级诗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着重向学生渗透通过抓关键词理解诗句创设情境想象画面这两种理解诗歌意境的方法。如让学生抓住九曲万里沙感受黄河弯曲、长、沙多的特点,抓住直上引领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又比如我通过出示黄河图片、放黄河咆哮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画面。这样的教学设计,都是意在让学生掌握通过抓关键词理解诗句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理解诗歌意境这两种方法。
2.启于智
教学时,在读通读好的基础上,我以问促思,引领学生积极的思考。在古诗意境理解时,我先出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这两句诗,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到的?进而组织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升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于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两句的教学,我也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如(他想到了什么?谁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诗人刘禹锡他要上到哪里去?他是怎样上的?你从直上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诗人说同到,同是什么意思?同谁一起?)来展开教学,以问促思,层层递进,在思维发散,智力充分调动的同时,以达到理智学习的积极状态。
三、精神生命的托举:超越的精神状态
前面两部分的学习,学生已实现身心的兴起,理智的启发,已基本达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但是一堂好的兴发课应不止于知识目标的完成,还要引领学生回归生命,对生命进行积极的思考,实现精神上的托举。基于以上目标,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从展于智成于乐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展于智
在前文的教学中,我已通过以问促思等方式,实现了对学生思维、智力上的启迪。但是启于智还往往不够,还应在启迪的基础上去继续展开,以达到真正的理智学习的状态。所以在原文教学的基础上,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先让学生结合《浪淘沙》猜测诗人性格,再拓展学习诗人的另外两首古诗,让学生再猜诗人的性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诗人作品、性格,反推诗人的经历。最后出示诗人的生平经历,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谈自己的个人感受。这样的教学设计,基于教材,但又超脱于教材,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思考与猜测中升华了个人感受,达到了精神托举的目的。
2.成于乐
成于乐不仅仅是指配乐朗读等教学方式,更多地应该是指向于学生兴发的高潮状态。在本课的结尾,在学生精神状态被顺利启迪的同时,我引导学生配乐齐读:让我们把对刘禹锡的钦佩之情,融入到这气势雄伟的黄河水中,融入到你们气势恢宏的朗读声里。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因为融入了音乐,更多的是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被充分兴发与托举,进而非常顺利、愉悦地进入了这样一个齐读状态,读有所发,读有所感。
当然,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也反思到自己的诸多不足:
1.教师的基本功有待加强。在朗读指导环节,虽然方法与流程设计都非常清晰,但是因为自身的朗读水平有限,学生的朗读指导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感知浪淘风簸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排比读的这一个环节,我本身的预期是学生一次比一次堵得有气势、有力量,但是因为我自身在导语部分的朗读技巧不够,以至于这个版块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极致。
2.对于兴发教学理念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在教学的设计上,我虽然紧扣兴发教学理念,逐一展开教学设计,看似自然、流畅,但是对于兴发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平常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兴发教学的理论学习,多尝试、多运用,以期更大的进步。
27、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评课稿听课记录
六年级上册18课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评课稿听课记录
1、设计独特,充满智慧
这是一堂智慧的语文课。对六年级课时观念把握十分到位,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调控教学流程,处处显示了教育机智。由黄河导入到初读古诗,学习重点诗句,品悟情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老师基本功扎实,,教师有目的的教,学生有目的的学,以单元学习目标为立脚点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学习古诗方法,联系旧知、主动唤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方法。
2、以读促悟,以读促思
阅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思维是语文课的血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李老师一改古诗常规教学方法,打破古诗学习的承接点,通过朗读体会古诗的情感,反复朗读把握古诗的语感;找出古诗学习的生长点,让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图片感受古诗意境;拓展古诗教学的延伸点,深层次挖掘文本,如微课(古诗中的用典)的使用,是基于学情的多媒体教学应用,不仅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典故还能拓展。
28、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生字组词
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生字组词
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此诗又名《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系列的诗篇。这个系列的诗文,一共有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共五类。我们在四年级下学期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夏日》系列的第一首。两首诗同样都是描写夏日乡野生活的。
昼(白昼)(昼夜)
耘(耕耘)(耘田)
桑(桑树)(桑叶)
晓(知晓)(晓得)
诗文解读
我们所学的范成大的诗,记录的都是乡野生活。那么为什么范成大这么喜欢写乡野主题的诗呢,原因在于他的过往生活。
范成大小时后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作为兄弟姐们中的大哥,他要兼顾读书和照顾家人。穷苦的生活让他对农民的感情非常深厚,当官之后他也不忘农民。经常为农民谏言,争取为农民谋取更好的生活。
小时候的生活让他特别喜欢乡野生活,所以他年轻时候的愿望就是等退休了可以像陶渊明那样归园田居。而他读到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后,自己起了个雅号,叫此山居士。在真正退休的时候,他在苏州建了石湖别墅,现址是苏州市内的石湖景区的范成大祠。至此,他将自己的雅号改成石湖居士。
29、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上课笔记划重点
译文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第三部分夏日中的第七首。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日农村生活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4.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30、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译文
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第三部分夏日中的第七首。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日农村生活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4.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31、五年级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文读后感
五年级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文读后感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江南初夏农事忙
很早的时候,我读过日本作家栗良平写的《斗碗清汤荞麦面》的故事。虽然我从未吃过荞麦面,但我还是被这个广为流传的真实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直到如今,我也从未见过荞麦花,但从麦花雪白菜花稀这样的诗句中,我对荞麦花有了自己的想象:菜花稀落的时候,应该是初夏。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开了,一大片一大片细细碎碎的白,像春天没有来得及融化的积雪。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意思是:正午时分,艳阳高照,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飞来飞去。
乡村的初夏是宁静的,也是甜蜜的。你看,梅子黄时杏子肥。一树树的梅子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杏子也已经长得肥嫩饱满。这个初夏,因为有了这些渐将成熟的果子,连空气都变得甜甜的。
这样一幅静谧、美好的乡村夏日图中,似乎还少了什么?噢,少了诗人一生尊重和怜惜的农人。对于那些兀自开放的花儿们来说,对于那些穿花而舞的蝶儿们来说,初夏是自在悠闲的。可是对农人们来说,初夏是忙碌辛勤的。
夏日初长,江南四月农事忙。这个曾经宦游四方的诗人,官曾经越做越大,却在晚年归隐田园,看梅黄杏肥、蝶舞蜂飞,看农夫耕田、村童种瓜诗人看得兴起,吟出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共60首,犹如一幅农村风俗画的长卷。
这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就是号称石湖居士的范成大。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诗,以近于口语的语言入诗,朴素自然。他的诗,就像初夏草叶上的露珠,清澈明亮。
32、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稚子弄冰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昼夜 白昼
耘 耘田 耕耘
桑 桑树 蚕桑
晓 拂晓 破晓
字词释义:
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取: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33、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生字组词字词解释
昼夜 白昼
耘 耘田 耕耘
桑 桑树 蚕桑
晓 拂晓 破晓
字词释义: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34、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并造句
昼夜 白昼 沙漠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耘 耘田 耕耘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桑 桑树 蚕桑 桑树是最常见的一种植物。
晓 拂晓 破晓 拂晓时,清洁工开始打扫街道。
35、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画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的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又渗透了丰富复杂的感情,将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所担负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2.从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黄沙突出西北战场的艰苦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见战斗艰苦激烈。
36、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的前两句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夏日的农忙?
一是时间上,昼夜忙个不停;二是内容上,既要耘田又要绩麻;三是劳动者,村庄儿女,各忙其事。
2.诗的后两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也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37、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村晚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题是什么意思?由此你想到什么?
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2.衔和浸这两个动词用的好在何处?
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浸字,写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动形象。
38、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生字组词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生字组词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痴呆词》等。
徐 x(徐徐)(徐州市)
篱 l (篱笆)(寄人篱下)
疏 shū(疏远)(疏导)
杂 z (杂事)(杂粮)
锄 ch(锄头)(锄地)
剥 bō(剥削)(剥开)
39、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知识点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知识点
一、课题详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指一年四季。田园指农家的田园生活。
杂兴即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代表作品,共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
本课选取了其中描写初夏农村自然景色的一首。
二、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
与陆游、杨万里和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著有《石湖词》《吴船录》《四时田园杂兴》等。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疾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其中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三、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词语解释。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时节。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梅子:梅树的果实。
♢肥:果实大而饱满。
♢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稀: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
♢篱落:篱笆。
♢惟有:只有。
♢蛱蝶:蝴蝶的一种。
五、诗意。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译文:梅子已经变黄,杏子的果实肥美,雪白的荞麦花铺满大地,显得油菜花稀稀落落的。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夏日白天越来越长,篱笆的影子也随着太阳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短,但是路上却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六、难点。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提到哪些植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2.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农民早出晚归去农忙。
3.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使用侧面烘托手法的诗句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梅子黄、麦花白的色彩搭配,无人过和蜻蜓蛱蝶飞的动静结合,使田园清新宁静、安静恬淡的自然景象跃然纸上。
40、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了六十篇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本次教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是组诗夏日中的一首。全诗描写了农村男女日夜劳碌紧张的劳动生活,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品质。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轻巧,生动自然,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下面结合我的教学设计,谈谈教学后的感想: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因此,古诗教学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引入诗境,点燃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时,我结合本单元走进田园的特点,创设对诗游戏情境游戏:对对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簿鸣蝉,忽然闭口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学过的古诗词,更让学生从中寻找这些古诗的相似之处,初步理解田园诗的特点。
二、借助注释,引导方法
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解词理句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我主要从解诗题,知作者;多诵读,感诗味;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会积累,巧拓展几个环节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特别指导根据字义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
我们可以细心地发现到,很多古诗中都存在多音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朝、舍,在这首《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多音字更是有兴、当、供三字之多,面对古诗中的这些多音字,我们该怎样正确认读呢?以往总是老师教读或者是教师纠正,现在学生可能大多借助同步教材等辅导资料,正确读出字音,但是多音字为何要这样读呢?学生大多被动接受,有些一开始读错,即使教师怎么纠正读音,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的孩子在这方面显得格外坚持。究其原因,我觉得学生缺乏知识探索的过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我决定好好利用针本课要教学的三个多音字,引导学生从多音字的不同字音入手,选择出正确读音。在解释课题时:我先提出兴该怎么读?学生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接着出示兴的两种不同读音及字义,然后引导学生兴怎样读,不是谁的声音高就听谁的,应该想一想在这首诗里的兴什么意思?适时指导学生看杂兴的注释,提醒学生看注释是理解诗文词句最重要的方法。最后将诗中的杂兴的意思与兴得两种字义对照,这样就可以根据字意选出正确读音。我想这样经过孩子们自己一步步探究出来的答案,他们不仅会始终牢记,正确读音,更是从中获得了怎样在一定语境里正确认读多音字的方法。后面的两个多音字当、供的教学,我就引导学生按照相同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协作解疑,选择出多音字在古诗中的正确读音。
三、细细品读,体味诗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古诗教学也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诗的国度,潜心学文,会心涵咏,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在诗歌文字不深奥的前提下,如何领略诗人描绘的意境呢?朱熹曾说过: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逐层深入地吟诵,诗歌的意境就跃然于胸。于是,我采用以读代品的教法,指导学生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不仅反复诵读,更是读出层次。
四、读中拓展,学以致用
我觉得,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解词理句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于是,我充分进行资源整合,采用一诗带多诗,用旧知引新知,最后课外拓展时又为学生补充了《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另两首: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
我先带领学生小结本节课所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到的方法,引导他们借助注释,让学生自己分析感悟,然后在交流中巧妙的扶,关键处词句给予适时点拨。这两首诗是我精心挑选的,比较浅显,富有童趣,孩子们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了疏通整首诗的意思,而且相互信息交流中巩固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一篇带多篇,增加这节课信息量的同时,也使得课堂更有厚度!
4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第一个古诗词三首编排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七言绝句和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四时田园杂兴》共有六十首,本课选的是其二十五。全诗通过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句浅近通俗,即有梅子、麦花的颜色美,还有杏子、菜花的形态美;即有篱落无人过的幽静,还有蜻蜓蛱蝶飞的忙碌,意境悠远。古诗大意是:初夏时节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果实饱满。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要落尽接籽了。夏日天长,篱笆边没有人来往,大家都在田地里忙碌着,只有蜻蜓和蝴蝶围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本首的教学,先是从单元的主题入手。
我先让孩子们观察这副图画,说说是哪里的场景?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图画中的白墙青瓦、错落有致的农田、辛苦劳作的老农和黄牛、忠诚守家的黑狗等等,将孩子们带进了一幅独特和谐的乡村画卷,为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学习创设了想象的基础。
走入《四时田园杂兴》,我先简单的分享了作者和诗名的意思。再检查昨天布置的预习作业,抽查几位同学的诗朗读,看看有无字词和停顿错误,老师再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和齐读,由读入境。接着提出了本课的第一个关键性问题:①诗中写了哪些景色?从这些景色看出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呢?
接着,我们借助注释理解了诗文大意,让孩子们想一想,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开学的第一堂新课,感觉非常的匆忙,课堂环节非常不清晰,学生的课堂状态还未恢复。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未突显出来,还需要多多磨练,课前的教学环节设计要准备好,谨防顾此失彼。
除此之外,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首古诗学习之后,应该让学生自己说说读诗过程中看见的景象,自己喜欢哪个场景呢?为什么喜欢?这也是课后习题的要求,看来我备课还不够全面,下次记住了。
4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用古诗学习五步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从中感受诗人描写的农村美好景物,体会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激发学生尊重劳动者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重难点:
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体现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特殊时期,我们课堂也与平时有许多不同,老师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教给你们知识,更多的是想教会你们在家自学的能力。上节课老师用古诗学习五步法学习了《宿新市徐公店》,孩子们,本节课我们继续采用查读明悟诵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好吗?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于古诗的学习更有方法。
二、五步法学习古诗
1、查(查资料)
孩子们,在这首诗中,你们最先想到的是查什么资料呢?对了,我们首先要通过资料书或网络对作者范成大和本诗和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查找资料并做简单笔记: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了农村春四个季节的景色的农民的生活。)
2、读(读诗句)
同学们,古诗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在于它有着独特的节律与韵律之美,所以一首古诗我们要从三方面来把握好读的部分。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方法去尝试读,你一定可以读得很好。
1)读得准确要求清除字词障碍。
2)读出节奏一般情况下七言诗常用的是2/2/3或4/3节奏。
3)读出韵味可以唱读或吟唱
3、明(明诗意)
学习一首古诗我们必须弄清楚诗句的意思,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一首古诗我们都应该从整体上去感知、去理解,而不应该把古诗分解的支离破碎,破坏了古诗原有的意境之美。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在理解了部分难点词语的基础上,采用想象法去还原古诗的意思。
在《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中,大家可以整体的联想:在一个初夏的中午,诗人范成大来到一座农舍前,他看到梅子己经( )杏子也长得( ),荞麦花( )油菜花( ) ,白天更长,人们都( ),只有蜻蜓和蝴蝶( )。
孩子们,相信通过对于诗句的反复诵读,你一定能够完整的说出作者眼前的画面,而这一过程就是你对于诗句的理解。
4、悟(悟诗情)
孩子们,作者在这初夏的中午,驻足于农家小院前,当他看到大自然这一切美好的景物时,你认为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而这一切美好又是谁带来的呢?所以我们不难想象,这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这对于农民劳动的赞美。我们还可以通过找出诗眼,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诵(诵古诗)
孩子们,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更加让我们体验到了古诗词的魅力,也领略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含义。所以当我们学习完一首古诗词后,一定要背诵,让更多的积累成为你学习成长中的财富。
三、拓展延伸
孩子们,小小的荧屏不能阻挡老师对你们学习的关心,相信也阻挡不了你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在这节课刚开始时,老师就告诉大家《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更多的古诗,老师也等待着在开学后的赛诗会上看到你们精彩的绽放。
四、作业布置
用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版将今天的学习收获做以整理。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农村风光。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中描绘的农村风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其他的田园诗。
2.师生提前预习,搜集了解古诗以及诗人的相关资料,自读古诗,把不懂得知识圈画出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ppt1)
孩子们,这是一次特殊的开学,我们将用另一种方式一起开始新学期的学习。想必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出门感受大自然的怀抱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奔向大自然吧。(ppt211田园风光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广阔的田野,五彩缤纷的花朵,蓝天白云,金色的麦田,伸向远方的小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还有在那田间忙作的人们。这些景色,我们在哪儿能看到呢?对,江南。
二、解题得法,了解诗人
1.在江南,这样的田园景色如此美丽,深深吸引着我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南宋大诗人范成大走进农村,感受他眼中的美好的田园生活。(ppt12)
读读课题。孩子们,兴在这里读第四声。在文中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ppt13)
对于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它所在句子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ppt13)再读读课题,把字音读准!(ppt14)孩子们,看看题目中的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ppt15)
2.我们把目光聚焦诗题。四时指一年四季,田园指农村,杂兴指有感而发的兴致。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ppt16)
孩子们,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题目。(ppt17)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只是其中的一首。(ppt18)
3.关于诗人范成大和这首古诗,你们一定在课前预习时搜集到不少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看看我们是否心有灵犀一点通。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ppt19)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首古诗,老师要在识字,写字和字词理解三方面强调一下易错知识。(ppt20)
2.识字方面要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ppt21)
写字方面本首古诗有三个要写的生字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练习时要注意。(ppt21)
字词理解方面:(ppt22)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蝶:蝴蝶的一种。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孩子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借助课文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请教老师同学,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ppt23)
2.借助注释,结合画面,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再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3.先来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二句描写的画面你读懂了吗?试着说说吧!(ppt24)
金黄的梅子,大大的杏子,雪白荞麦花,稀稀落落的菜花地。孩子们,这就是江南初夏时节的景色。借助注释,我们能把意思说完整。如果在说的时候加上自己合理的想法,那会更好。(ppt25)
可以这样说: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ppt26)还可以这样说: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ppt27)多么令人向往的景色有花有果,有形有色的(ppt28),此时的你面对这样的美景想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想必此时此刻的你已经对夏季田园美景充满喜爱之情,那里形美,色美,怎能不让人喜爱。(ppt29)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ppt30)
4.刚才的美景让我们意犹未尽,再来读读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话又让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美景呢?(ppt31)
孩子们,日长惟有的意思你知道吗?日长就是天长了。惟有就是只有。(ppt31)
夏季一到天会越来越长,江南的夏季村民不在家,会去干什么呢?一定有孩子通过课前预习已经知道了。夏季之时,农民伯伯们已经开始忙碌了,忙碌的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那蜻蜓和蝴蝶飞舞着。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这就是这两句诗句的意思。(ppt32)
5.此时,你眼前浮现着怎样的景色,试着说说吧!
夏天白天变(长)了,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除草)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悠闲)地飞舞着。(ppt33)
6.再读读三四句,读懂诗人在写法上的妙笔了吗?一句日长篱落无人过让我们看到正午时分幽静的景象,这是静景描写。而那蜻蜓蛱蝶飞更显得田野静悄悄的,这是动景描写。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静中有动,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ppt34)
7.孩子们,诗中的初夏农村景色有形有色,有动有静,这样的田园生活多美啊,怪不得作者这么喜爱它,让我们来齐读这幅独特的风景图吧!(ppt35)配乐
六、总结交流,拓展阅读
1.今天学习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我们从中体会到了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两首诗,这两首诗是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ppt36)
2.拓展古诗一《夏日田园杂兴其九》宋代范成大(ppt37)
3.拓展古诗二《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ppt38)
4.古代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也用自己的笔墨记录着美丽的大自然。(ppt39)
5.课后,让我们一起去可以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借助注释,插图,发挥想象读懂了古诗。课后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完成课后练习。(ppt40)
6.古诗文化是我国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吟诵,更能吟唱,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听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结束我们的课堂。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黄杏子肥
麦花白菜花稀农忙时节
动静相衬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田园景色
4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生动导入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全诗语言古朴,描绘细微,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女耕织,日夜辛劳,表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渴望加入到劳动中的情趣场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村童的赞扬。
这种乡村题材的古诗,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距离是有点远的。所以学习古诗的第一步就是拉近学生与古诗描写的生活场景之间的距离。在导入的部分,通过直观的`图片,再现乡村劳动的场面,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夯实基础
古诗学习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积累语言。围绕着这一个教学目标,我分三步进行,先把古诗读正确,再读出古诗的节奏,最后了解诗意。课堂中的时间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朗读训练,读出古诗的味道。学生也在反复的练习中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三、读写结合
《四时田园杂兴》此首古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多读后就能够意会。对古诗表达的情感也可以在多读,结合意思的理解中水到渠成的理解。如何让此首古诗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我挖掘了一个读写训练点:想象小孩学大人种瓜的有趣场面,想象小孩会怎么说,怎么学,把想到的写下来。此处练笔,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让此课的教学有了厚度。
44、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词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生字词
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宿:住宿 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徐徐 徐缓 徐步 清风徐来 不疾不徐
篱: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下
疏:稀疏 疏忽 疏远 疏导 志大才疏
杂:杂色 杂事 杂技 夹杂 人多手杂
稀:稀疏 稀客 稀少 稀有 稀粥 稀饭
蜻:蜻蜓 蜻蜓点水
蜓:蜻蜓 蜻蜓点水
茅:茅草 茅屋 茅庐 茅厕 茅舍 茅棚
檐:屋檐 房檐 帽檐 廊檐 飞檐走璧
翁:老翁 渔翁 翁婿 主人翁 塞翁失马
锄:锄草 锄田 铁锄 锄头 锄奸
赖:依赖 抵赖 诬赖 赖账 百无聊赖
剥:剥削 剥夺 剥离 盘剥 生吞活剥
多音字:
宿:s宿舍 xiǔ一宿 xi星宿
剥:bō剥削 bāo剥皮
45、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写惟有蜻蜓蛱蝶飞,起以动衬静的作用,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46、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清明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此刻自然想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祛祛寒,也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
2.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酒馆的标帜。
47、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梅子、小溪、绿阴、黄鹂。
2.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48、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绝句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49、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了地、树、鸦、露、桂花、月等事物,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将离别思聚,希望与家人团聚、对月怀人大情怀表现的委婉动人。
2.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 一年级语文下册14课要下雨了生字注音专项训练答案
- 读一读,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 4.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是什么意思
- 大青树下的小学佳句有哪些
- 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展开介绍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并思考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的意义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 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这样表达好处在哪里?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生字组词造句
-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课梅花魂多音字近反义词
- 一年级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 五年级下册第9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生字词
- 六年级下骑鹅旅行记节选课文读后感
- 安徒生优秀童话故事: 害人鬼进城了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 方案教学:中班探索活动“蛇”
- 《秋天里》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教案
- 玩 中 学
- 矿泉水促销朋友圈文案34句
- 儿童医院广告朋友圈文案37句
- 主播粉丝群名字好听点的387个
-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之字词理解
- 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上课笔记划重点
-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之诗句赏析
- 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 四下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
-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堂笔记知识点
- 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生字词
- 四下语文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生字组词
- 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 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 四下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上课重难点复习笔记
- 五年级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设计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