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琴谈蒋筑英教子故事

路长琴谈蒋筑英教子故事

路长琴谈蒋筑英教子故事

蒋筑英(1938—1982)生前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科学事业。有谁知道,在子女教育上,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最近记者采访了蒋筑英的夫人路长琴,她告诉了记者一些鲜为人知的教子故事。

路长琴在宽敞的客厅里接待了我们,她身材颀长,说起话来思路敏捷,真不像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说起蒋筑英的教子故事,路长琴眼里闪着泪光,她动情地说:“筑英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为子女做人树立了榜样。”


小时不教成才难

我和蒋筑英是1968年3月26日结婚的,婚后,女儿路平、儿子路全相继出世。两个小天使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欢乐,我们的日子也过得更加充实、幸福。

筑英特别爱孩子,尽管他工作很忙、很累,但始终不忘记对子女的教育。他曾多次跟我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能否成才,关键在父母。好秧也能结出歪嘴葫芦,小时不教成才难啊!”

筑英爱孩子,但不溺爱。他认为溺爱不但会使父母望子成龙的梦化为泡影,而且还会使孩子养尊处优,成不了大器。因此,当孩子们懂事起,筑英就教他们背唐诗,背“小九九”,跟他们一起做游戏,领他们到外面跑步,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学会生存的本领,教他们怎样做人。

路全小时候比较瘦弱,1岁多了,才学会走路,蹒跚学步的样子非常可爱。他有时摔倒了,哇哇直哭,筑英也不像别的父亲那样大惊小怪,儿啊宝啊抱起来,而是鼓励他:“好乖乖,不要哭,我儿好勇敢,快爬起来!”在筑英的鼓励下,小路全越走越来劲,摔倒也不哭了。筑英说:“从小就要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给他自信,让他知道自己行,能行!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有出息。”

路全是个男孩子,小时候顽皮,学习不太用功,字写得很大,不好看,但小脑瓜儿特聪明。有一次做作业,老师要求把课文中的生字写10遍,可他只写了几遍,就不愿意写了。筑英见了,因势利导,给他讲了李白小时候的故事,告诉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下功夫,字就能写好。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筑英星期天上图书馆查找资料时,也把孩子带去,给他们找些画报看,让他们扩大视野,养成爱看书的习惯。晚上,筑英把家里惟一的一张双屉桌让给孩子写作业,他自己却坐小板凳,以床为桌看书写字。

筑英对孩子的吃、穿、玩也严格要求,让他们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习惯。

上世纪70年代,我和筑英的工资加起来才100元出头,还得资助双方的老人和弟妹。筑英家更困难,父亲因错判入狱,母亲领着筑英的弟弟妹妹糊火柴盒度日。工作10年了,筑英连手表都没戴过,当时最时兴的的确良衬衫,筑英也没穿过。他有钱就买书,因此孩子穿的衣服,大都是用我和筑英穿过的旧衣服改的,而且路平穿小了,又给路全穿,只有过年了,才能买上一两件新衣服。两个孩子很懂事,从来没有因为穿得不好惹我们生气。在筑英的教育下,两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好品德和爱劳动的习惯。他们每天到学校都很早,不是值日生,也帮助其他同学扫地、打水,回家帮我倒垃圾、擦玻璃,还帮助邻居抬煤气罐,扫楼道卫生,受到邻居们的夸奖。


少年有志不比家

路平、路全都记得,小时候,他们特爱听爸爸讲故事,筑英口才好,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常常逗得他们哈哈大笑,忘记了吃饭。

筑英认为,给孩子讲一个美好的故事,就等于给他们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梦,给他们树立起一个做人的榜样。

那时,我们家住房很小,也就是11平方米多一点儿。孩子小,一家四口还能凑合,难凑合的是隔壁有个公用厨房,装了10个火炉子,有5个靠着我家的墙。火炉子冬天给我家“送暖”,夏天又给我家“加温”,使我家像个火炉似的,没法儿呆。好在长春夏日短,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最难忍的是冬天,炉子灭了,重新生火时,满屋冒烟,直往我家里灌,呛得我们和孩子直咳嗽,淌眼泪,筑英只好默默地把孩子领到外面,等烟散了才回屋。

那是一个冬日的晚上,路平放学回来,又赶上满屋是烟,她撅着小嘴跑到外面生闷气。筑英见了,忙问:“乖女儿,怎么了?”原来放学后,路平去一个同学家,见人家住房宽敞,烧的是煤气,一点儿烟都没有,心里很羡慕,可自己家窄小不说,还挨烟呛,连个呆的地方都没有,便没好气地跟筑英说:“爸,亏你还是个干部,房子住得这么小?”筑英听了,知道女儿长大了,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有些偏颇,应该帮助她提高认识。他不但没恼,反而笑了:“孩子,心宽不怕房屋窄,少年有志不比家啊!”接着,他给路平讲了岳飞和安徒生的故事。宋代名将岳飞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立志精忠报国,练字习武,训练出一支英勇善战的岳家军,使金兵闻风丧胆,连连大败,从而成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再看世界著名的大作家安徒生,他出生在一个鞋匠家庭。当时,他父亲身无分文,连一块床板都买不起。恰巧有个富人在办完丧事后,扔掉了一个放棺材的架子,安徒生的父亲捡起来,权当新婚的“卧榻”,小安徒生就是在这块放棺材的木板上出生的。长大后,安徒生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过了今天,不知明天怎么过,可他仍发奋学习、自强不息,写下了《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许多著名的童话,成了伟大的作家。一个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家境贫寒更能激励自己成就事业。筑英对路平说:“你还小,千万不要跟人家比吃、比穿,更不要比谁的爸爸官大官小、住房的大小,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比家庭、比父母算什么本事?自己学习出类拔萃,有真才实学,才算真本事。”

听了爸爸讲的道理,路平笑了,她跟爸爸表示要做一个有志气的孩子。


给孩子点亮理想之火

理想,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

筑英曾经跟我讲,父母要做一个播撒阳光的人,帮助孩子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任凭风吹浪打,也不动摇对理想的追求。

筑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子女,告诉他们,一个人应该有信仰,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自己过好生活,还要对社会负责。

筑英16岁时,父亲因错判进了监狱。此时,他正在读高中,父亲的入狱如一块重石压在他心上。他几次要求入团,却因父亲的问题没有批准,见同学一个个入团了,他不知哭了多少回。可他仍在不懈地追求,终于在1956年考上了北京大学。筑英告诉孩子,是崇高的理想使他战胜了命运中的坎坷,战胜了挫折。

孩子们把爸爸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筑英去了,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已在孩子们的心里萌发了不灭的理想。姐弟俩都秉承了筑英爱读书的习惯,在他们各自的书橱上,摆满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筑英生前听过的古典音乐,他们更是爱不释手。他们表示长大后,也要像爸爸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坦荡做人,勤恳做事,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


蒋筑英在给父亲的家信中曾引用过德国的一句谚语:结局好就一切都好。我们可以告慰筑英的是,他的一双儿女现在都已大学毕业,女儿路平是某大学教师,儿子路全也是一名地税干部,双双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而且都有了孩子。妻子路长琴身板硬朗,现担任吉林省政协委员职务,一天忙忙碌碌,儿孙绕膝,她感到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