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教案《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绘本教案《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绘本教案《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与反思

1、幼儿园绘本教案《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 (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时此刻,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师小结:原来有朋友在一起真是件好事,他可以让我们都快乐起来。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师讲:“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戴上了,你们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

  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小结:这真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于是,当天晚上……去和月亮说话。”(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

  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四、留有遗憾,给教师反思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不容幼儿有“越轨”行为,期待的是他们能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但这样往往将许多精彩的风景遗漏,让孩子的个性、自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本次活动中,当我急切地想让幼儿根据画面想象小熊为月亮戴上帽子的办法时,一位幼儿站起来,居然根据文字念起来:“当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上……”哦,天那,这位孩子居然认识那么多的汉字,而且一字不差!我担心错过其他孩子精彩的想象,竟没有给以评价就仓皇地让其坐下……事后想想,我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我怎么就不可以说:“是啊,除了观察画面我们可以知道结果之外,这位小朋友的本领更大,可以看懂书中的文字,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了不起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态度肯定更加自信。事后他老师也说,“这是位不爱举手说话的孩子,但很认真认识不少字,一点也不像个男孩。”听了他老师的话,我更加自责,是啊,我本可以给他一方展现才华的舞台,或许因为我表扬了前一位小朋友的好学才激起他回答问题的欲望吧,可却因为我的自私把他的好学和自信剥夺了!

2、大班教案《月亮生日快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 (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时此刻,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师小结:原来有朋友在一起真是件好事,他可以让我们都快乐起来。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师:“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戴上了,你们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

  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小结:这真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于是,当天晚上……去和月亮说话。”(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

  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教学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 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3、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月亮生日快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愿意用语言表达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2、学习热爱、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生日的体验,初步了解回声。

  2、物质准备:挂图、课件;故事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课件出示:本班幼儿过生日的场景,各式各样漂亮的蛋糕、朋友团聚的.欢乐场面——配生日歌

  师问:小朋友看看这些快乐的小天使他们在干什么?(过生日)

  2、谈话: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

  3、有一只小熊,它想给月亮送生日礼物,它会送什么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月亮,生日快乐》

  4、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时介入个别幼儿的阅读,帮助理解故事。

  二、理解活动

  (一)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

  你看见故事里有谁?小熊和月亮说什么了?"来;自.屈;老师;教.案;小熊送给月亮什么生日礼物?

  小熊和月亮有没有收到礼物?后来发生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故事吧。

  (二)师幼一起观看课件21页至28页,共同阅读故事

  (出示课件)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图21)小熊想送给月亮一份生日礼物,他不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天?它想问月亮可小熊离月亮太远了,你是小熊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

  2、(图22、23)你知道小熊到了山上后和月亮说了什么呢?

  3、(图24)小熊买了帽子,可问题也出现了,它怎么给月亮戴上帽子呢?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怎么把帽子送给月亮呢?真棒!咱们来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吧。师讲述图24页。

  4、(图25)早晨,小熊发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可启发幼儿观察小熊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说出词“手舞足蹈”,让幼儿用动作表示小熊高兴的样子。)

  5、(图26、27)小熊的帽子怎么了?小熊的心情又会怎样?小熊又一次来到山上会对月亮说什么了?月亮是怎么说的?认们一起来读读小熊和月亮的对话吧。看来小熊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孩子,你们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吗?

  6、一阵风吹走了帽子,可是小熊还是对月亮说:“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还是对小熊说:“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你从这句话里读到什么?(是啊,一阵风吹走的只是小熊的帽子,可是却吹不走他们的友谊。

  7、教师小结:其实付出爱和得到爱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很珍贵的。小熊在祝福月亮的同时,小熊也收获了月亮的祝福。今天的故事好听吗?那我们再翻开书和老师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讲一遍吧。

  四、完整欣赏,教师朗读故事,幼儿轻声跟读。

  五、结束活动。

  故事结束了,小熊和月亮快乐吗?让我们一起来为小熊和月亮唱起《生日快乐歌》吧。祝它们永远快乐。(音乐起)

  小熊和月亮听到中五班小朋友的祝福特别开心,你们开心吗?

  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如果他们过生日,你准备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也让他们像你们一样快乐呢?现在你就可以到他们的身边悄悄地告诉他们。(音乐起)

  活动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四、留有遗憾,给教师反思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不容幼儿有"越轨"行为,期待的是他们能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但这样往往将许多精彩的风景遗漏,让孩子的个性、自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本次活动中,当我急切地想让幼儿根据画面想象小熊为月亮戴上帽子的办法时,一位幼儿站起来,居然根据文字念起来:"当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上……"哦,天那,这位孩子居然认识那么多的汉字,而且一字不差!我担心错过其他孩子精彩的想象,竟没有给以评价就仓皇地让其坐下……事后想想,我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我怎么就不可以说:"是啊,除了观察画面我们可以知道结果之外,这位小朋友的本领更大,可以看懂书中的文字,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了不起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态度肯定更加自信。事后他老师也说,"这是位不爱举手说话的孩子,但很认真认识不少字,一点也不像个男孩。"听了他老师的话,我更加自责,是啊,我本可以给他一方展现才华的舞台,或许因为我表扬了前一位小朋友的好学才激起他回答问题的欲望吧,可却因为我的自私把他的好学和自信剥夺了!

4、小班语言教案《月亮生日快乐》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社会交往技能比较弱,但幼儿社交的需求比没上幼儿园前进一步增强,为了让幼儿学会更多的交往性技能,体验到同伴交往的乐趣,开始构思用幼儿最容易接受的办法去让幼儿习得社交技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个时候给幼儿传输礼貌性用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学会表达的同时也学习了礼仪,由此设计了这节课堂。

  二、活动目标

  (一)基本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朋友间互相友爱的情感。

  (二)学会大胆用语言表达想法,比如“对不起”“没关系”。

  (三)尝试观察猜测故事的发展。

  (四)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五)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学会大胆用语言表达想法,学会一些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还有情绪表达“我喜欢你”

  (二)活动难点:感受朋友间互相友爱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ppt、固体胶、水果图片、小花图片、蜡笔图片、马克笔

  五、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主题

  指导语:小朋友有没有生日过?听说有位神秘的小客人马上就要生日了,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本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讲解绘本,体验小熊与月亮的互相友爱的情感

  1.尝试猜测故事的发展

  问题1:当小熊听不到月亮的回答之后你觉得他会做什么?

  2.尝试理解故事内容

  问题2:河流那么长,树林那么茂密,你觉得小熊会害怕吗?为什么?

  问题3:小熊为什么愿意把自己储钱罐里的钱拿去给月亮买礼物呢?

  小结:月亮和小熊是好朋友,每次见月亮的时候,小熊都勇敢渡过小河,穿过树林;为了给月亮庆祝生日,小熊把自己储钱罐里的钱都拿去给月亮买帽子;每次小熊找月亮的时候,月亮也很开心地和小熊聊天。

  3.体验小熊和月亮的友爱的情感,学习礼貌用语

  问题4:小熊把帽子给月亮的时候月亮心情是怎么样的?

  问题4:小熊把帽子弄丢之后心情是怎样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问题5:月亮原谅小熊了吗,为什么?

  创设情境:

  小兔子和猫头鹰是好朋友,但是小兔子为了得到猫头鹰手里的玩具就打了猫头鹰。

  问题:你们觉得小兔子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那小兔子应该怎么做?

  小结:小熊关心着月亮,在月亮生日时送他礼物,也收到了月亮给自己的礼物,小熊都感到很快乐,原来关心好朋友,和接受好朋友的关心都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小熊把帽子弄丢后也主动找月亮说“对不起”了,月亮很喜欢小熊送的礼物,也很喜欢小熊,小熊给他道歉之后他会说说“没关系”,他们还是好朋友。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相处的时候也要友爱,做错事情要主动道歉,别人和你道歉的时候我们也要大方说“没关系”

  (三)我给月亮送礼物

  1.用flash向幼儿展示制作蛋糕的过程

  2.制作蛋糕

  指导语: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会吃什么东西呀?让我们一起做个蛋糕给月亮当生日礼物吧。

  规则:给幼儿提供一个待修饰的蛋糕图,让幼儿涂好颜色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物品进行装饰。

  (四)结束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给月亮送蛋糕唱个生日歌吧。

  课后反思:

  《月亮生日快乐》是个很温馨的故事,故事中乐观积极的小熊真诚无邪地交友,让孩子们感到温暖。通过故事的讲解,幼儿都为小熊与月亮之间纯纯的友情所感动,心灵也受到了洗礼,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热爱、关心他人,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上让幼儿和家长互动,感受与朋友分享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更好地让幼儿提出疑问,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多让幼儿提出疑问,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幼儿。

5、幼儿园优秀教案《水果照相馆》教学设计和反思

  “水果照相馆”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苹果、桔子、香蕉、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名称、颜色、味道,教学过程中幼儿听的十分认真,在回答问题时也十分积极勇跃,教学活动中幼儿们表达了对水果的喜爱之情,整个活动中让学生拥有了宽松而又富有高涨热情的说话的愉悦氛围。

  活动目标:

  1、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

  2、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幼儿带1-2样水果来园,盛装在大篮子里或用一块大布盖好。

  2.各种水果的图片或照片若干。

  3.各种水果的粘纸。

  4.裁剪好的做相框用的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1.以水果照相馆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看看哪些水果来拍照了。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梨等)鼓励幼儿正确说出其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的典型特征。如:我们来看看,**小朋友带来的是什么水果?(苹果)和苹果娃娃问个好吧!苹果娃娃长得什么样?有谁吃过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我们给苹果娃娃拍个照吧!(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做照相机的样子)

  3.向幼儿介绍几种比较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芒果、椰子等,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如:这位水果娃娃是谁?(猕猴桃)你们愿意和它握握手吗?(感受猕猴桃表皮的粗糙和毛茸茸的特征)

  二.扮演水果娃娃。

  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纸粘在额头上,扮演自己喜欢的水果,拍一张“集体照”。

  三.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

  1.照片“冲印”好(出示各种照片或图片)后,激发幼儿产生为水果制作相框的愿望。

  2.幼儿制作,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幼儿粘贴时不要把水果盖上,只装饰边缘。

  3.把制作好的想矿布置在活动室墙面。

  《水果照相馆》课后反思

  通过“水果照相馆”这堂课,我在教学活动出现了许多问题,问题的设计上较为局限不够开阔幼儿的思维,活动环节的连接比较生硬不连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变能力也较弱,教学中出现的水果较多,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要适当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没有涉及到“摸摸、尝、说说”等活动方面,对于活动设计要考虑更全面,教学的正面直观性较差,在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指导学生多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让学生自己看看、摸摸所喜欢的水果,按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作用,进行观察、品尝,切身感受、体验,让学生详细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水,从中表达对水果的喜爱之情,从而可以使幼儿更加直观的认识水果,让幼儿开发创新思维,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中间环节过渡较为缺乏连贯性,我应该多注重环节的连接性,在后面的桌面制作的活动中,我应该多做示范,把每一个步骤依次的详细的说清楚,一步一步的做好示范,不应匆匆带过,使的幼儿不够了解明白虽然我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遵循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适当提出高一点的要求,多多锻炼幼儿的能力,虽然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但领导、老师给了很多的宝贵意见,我从中收获了不少的知识,总得来说第一次展示课让我认识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从教态到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我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感谢课后很多老师给我的建议,这些好的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把课越上越好。

6、幼儿园社会课教案《孝敬父母》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

  2、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爱父母。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及我们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主题

  1、弹唱歌曲《爸爸妈妈一样好》

  2、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歌曲有谁?(爸爸妈妈)他们对小宝宝怎样?(爱小宝宝)爸爸妈妈的小宝宝谁呢?(我)。

  二、畅谈父母对自己的爱。

  1、师以自己为范例讲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对了,任何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眼里都是宝贝。老师也一样,记得老师在生小宝宝时,老师的妈妈守在老师的身边两天两夜没合眼,当我和我的小宝宝平安无事了,老师的妈妈却生病了。每当想到这里老师就特别的感动,也特别爱自己的妈妈。那下面请小朋友们说说爸爸妈妈让你感动的事情。

  2 、幼儿诉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如:我病时爸爸妈妈怎样……爸爸妈妈每天为我怎样…… )幼儿畅所欲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

  3、师:是的,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么我们小朋友长大了,我们应该如何报答,孝敬我们的父母呢?

  三、观看课件《恣蚊饱血》的孝敬故事

  师: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就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恣蚊饱血》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闵损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1、播放课件《恣蚊饱血》

  2、幼儿说说观后感。(主要说说闵损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如:父亲回来主动打招呼,帮父亲洗碗,关心父亲,为了让父亲睡好觉脱衣引蚊子等)。

  四、讨论畅谈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1、幼儿互相讨论

  2、回报讨论结果。

  在幼儿回答时,教师加以引导,主要归纳以下几点:关心父母,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好好学习,不做坏事、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3、总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通过这节课小朋友知道了父母对我们付出辛劳与爱,也知道了我们该如何回报孝敬我们的父母老师感到很高兴。老师希望小朋友说到做到,从现在起做个孝敬的人有心人也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课后延伸

  师:下面老师布置两个作业给小朋友;

  1、回家对爸爸妈妈说句“我爱你”

  2、帮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六、区域活动

  语言区:投放有关孝敬的故事书或故事磁带。

  音乐区:投放有关孝敬的歌曲。

  娃娃家: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

  我本节课的目标定为两个:1、充分感受、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通过课前的作业(了解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棒,每个幼儿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课的一开始幼儿就深深被自己和同伴之间所说的父爱母爱所感动,课堂效果非常好。我认为第一个目标在活动中充分的得到了落实。

  我的目标2、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爱父母。爱这个字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太深奥了。所以在这部分活动中开始幼儿对父母爱只停留在为父母做事。所以当时我灵机一动,我反着问,让幼儿回答。孩子们在回答体验到了对父母的爱除了为父母做事,还有听父母的话,不做坏事,好好学习等。所以我觉的我的第二目标在活动中也得到了落实。

7、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歌曲教案:《幼儿园里好事多》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里好事多

  二、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在家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要什么有什么,家里人对孩子是千依百顺,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感恩更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能感知到帮助他的人快乐,加深他们对好事的理解。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讲评自己周围的好事,加深他们对“好事”的理解。

  2、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做事,会使别人快乐的道理。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四、活动准备:

  1、将小朋友中典型的好事绘制成若干张图片(内容为:扫地、擦墙、大姐姐帮小弟弟系鞋带、关水龙头等)。

  2、用纸盒自制“电视屏幕”。

  3、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4、木偶小猴子一只。

  五、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师生一起进行即兴的歌表演,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

  (二)、出示木偶小猴子,告诉幼儿,小猴今天带来了一盘录像带,录像带中说的是小朋友们的事情,请大家评论一下: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是不是好事。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用评价的方法识别好事。(1)片中小朋友做的是什么事情?(2)他(她)做得是好事吗?(3)为什么说是好事?(好事是给别人带来快乐、使人满意的事情)。

  2、播放幼儿的父母反映自己孩子在家做好事情况的录音,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好事的理解。

  (三)、教师以小猴子的口吻说:小朋友在家里和幼儿园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我很高兴。我们一起演唱《幼儿园里好事多》这首歌吧。

  表扬做好事的孩子,使幼儿再次体验到做好事的愉悦,初步体验到别人快乐我才快乐的美好情感。

  (四)、鼓励小朋友多做使别人快乐的好事。说说我们可以做哪些好事。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次的活动内容很感兴趣,学这首歌曲也比其它歌曲快多了,因为歌曲内容贴近生活,这些桌椅天天陪伴幼儿身边,小朋友做的这些好事也常常能看到,他们有自己的真切体会,因而歌曲的演唱激发了幼儿的内在激情,在演唱结束后的讲述中,积极发言,对平时自己身的好人好事进行讲述,幼儿语言表达清晰,表述的积极性也高了许多,对于平时的好人好事,小朋友们提出可以每周评选一次好人好事之星,做为小朋友们的学习榜样。

8、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青蛙跳跳跳》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模仿青蛙双脚跳,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自制的圆形荷叶、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局部:热身运动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模仿青蛙的动作做上肢运动。

  二、基本局部:学习动作——

  过渡语:这儿真美,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跳的?

  2、幼儿分散到操场各处模仿青蛙跳,教师在一旁进行提醒和指导。

  3、交代要求,集体练习“蹲撑跳”。讲解动作要领:在跳的时候要像青蛙一样,伸长后退往前跳,双脚连续跳,落地时膝盖要稍微弯曲。

  4、第二次集体练习“蹲撑跳”。带领幼儿学习朝不同方向蹲撑跳。

  5、游戏:跳到草地上

  设置荷叶----幼儿分成三队,跳过荷叶----变换荷叶路线,再次跳过荷叶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游戏1至2次。教师讲评。

  三、结束局部:放松运动

  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蹲撑跳的动作,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动作有些不到位,应该请幼儿多演示几次,教师还应着重讲解,提过幼儿多次练习的机会,让幼儿熟练掌握。在朝不同方向跳和游戏“跳到草地上”的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同样应多提醒幼儿做好准备动作,以防幼儿肌肉拉伤。

9、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想想、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2、感受故事中小熊的心情,知道关心同伴和接受同伴的爱都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发兴趣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来讲一个有关小熊和月亮的故事。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二、 故事欣赏,学说对话。

  1、【一天晚上……月亮听不到。】

  提问:如果你是小熊,有什么办法可以离月亮近一点,让月亮听到你说话?

  小结:你们想的办法都有可能,那么小熊用了什么办法?我们继续往下听。

  2、【于是,他划船度过小河,走过树林,爬到高山上。】

  提问:

  1)小熊想送月亮生日礼物,他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呢?

  2)你们说了那么多,那小熊到底对月亮说些什么呢?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我们仔细听。

  3、【小熊心里想……月亮说。】[ ]

  提问:

  1)小熊对月亮说了哪些话?小熊说这句话的时候,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

  2)你们想不想学学故事里小熊和月亮说的话?我们分弟弟组和妹妹组,分别扮演小熊和月亮,一起对话吧

  3)现在你们知道月亮和小熊的生日是哪天了吗?他们都想得到什么礼物呢?小熊到底有没有送给月亮帽子呢?我们接着看。

  4、【小熊回到家,就把小猪储钱罐里的钱,全部倒了出来,然后他上街去,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提问:帽子是买到了,可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怎样才能给月亮戴上帽子呢?谁有办法?

  小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那故事中的小熊是怎么做的?

  5、【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好让月亮戴上】

  提问:你觉得月亮能戴上帽子吗?为什么?我们和小熊一起来静静的等一等。

  6、【然后他在树下等着……“戴起来刚刚好耶!”】

  提问:1)你们看,小熊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7、【小熊睡觉的时候……他带起来也刚刚好耶!】

  提问:小熊得到了月亮送来的帽子,他心里会怎么想呢?你们学学小熊高兴的样子。

  8、【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风把小熊的帽子吹走了,他在后面追着,但是,帽子却飞走了。】

  提问:

  1)你们看呀,帽子飞走了,小熊呆呆的站在河边,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熊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

  9、【那天晚上……“生日快乐”】

  提问:小熊对月亮说什么了?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现在我们妹妹做小熊,弟弟做月亮,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虽然他们把帽子弄丢了,可是他们互相还是喜欢着对方,他们真幸福。

  三、交流、情感迁移

  提问:你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小结:小熊关心着月亮,在月亮生日时送他礼物,也收到了月亮给自己的礼物,小熊都感到很快乐,原来关心好朋友,和接受好朋友的关心都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四、再次欣赏故事

  现在我们再一次来听听小熊和月亮之间快乐温馨的故事。

  课后反思:

  《月亮生日快乐》是个很温馨的故事,故事中乐观积极的小熊真诚无邪地交友,让孩子们感到温暖。通过故事的讲解,幼儿都为小熊与月亮之间纯纯的友情所感动,心灵也受到了洗礼,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热爱、关心他人,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上让幼儿和家长互动,感受与朋友分享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更好地让幼儿提出疑问,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多让幼儿提出疑问,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幼儿。

10、幼儿园小班语言绘本活动《妈妈抱抱我》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依恋情结很重,特别需要安全感。小班的宝宝们希望大人抱抱她亲亲她,他们需要爱的支持。孩子有了被爱的经历,才会学会爱别人、爱社会,友好的与人相处。爱是孩子情感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纲要》中教育内容与要求对语言领域的要点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此次活动中,我希望营造的即是一种暖暖的美好而深情的氛围。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对绘本故事《妈妈抱抱我》的解读,从动物妈妈和宝宝之间爱的亲密动作,让孩子感受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从而让幼儿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情感和拥抱的温暖。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幼儿在尊重、宽容接纳的氛围当中,积极踊跃的表达。

  活动目标:

  (一)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并引导幼儿说出“* * 妈妈用 * *抱他的宝宝”。

  (二)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暖。

  (三)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四)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活动准备:

  绘本《妈妈抱抱我》和PPT课件

  背景音乐

  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

  老师 — 小朋友,你爱你的的妈妈吗?为什么呢?

  幼儿 — 妈妈爱我们。

  老师 — 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

  幼儿 — 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二、教师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的妈妈是怎样爱他们的宝宝的?我们来听听故事。

  1、感受鸡妈妈的爱

  —(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可以说说小鸡的妈妈是母鸡,而公鸡是小鸡的爸爸)

  —你们猜鸡妈妈是怎样爱小鸡的呢?

  —(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用翅膀抱她的孩子。

  2、感受狗妈妈的爱

  —那小朋友你来看看,这又是谁呢?它是怎样爱宝宝的呢?

  —(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他的孩子。狗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呢?

  —(出示第五张图片)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她的孩子。

  3、了解鸟妈妈的爱

  —接下来小朋友猜猜谁又来了呢?猜谜语:个头小,本领大,常在空中玩耍,爱在树上睡觉。

  —(出示第六张图片)是鸟妈妈和他们的孩子呀。他们在蓝天中玩耍,在大树上搭一个鸟窝睡觉。

  —(出示第七张图片)鸟妈妈在干什么呢?原来鸟妈妈用妈妈用嘴巴轻轻地给孩子挠痒痒。

  4、了解大象妈妈的爱

  —(观察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看到了什么?(幼儿观察)

  —(出示第九张图片)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小象。

  情景表演,教师和幼儿边表演边述说。(播放背景音乐)

  表演完了,故事还没有完,故事(讲述第十、十一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的抱在一起。

  —好温暖的故事呀,故事里有许许多多的爱。

  四、讨论其他动物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用肢体表现。

  —原来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吗?(幼儿讨论)

  小结:除了抱妈妈,还有好多时候,好多事情都可以知道你很爱他,记得要说出来,做出来哦!

  宝贝们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爱宝宝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音乐律动游戏)

  活动反思:

  绘本阅读是深受广大幼儿和教师青睐的读物,从绘画的色彩到故事内容不但精彩得让人爱不释手,而且从故事题目到每一页的故事内容都新颖独特。在此次赛讲中,我也首次把绘本教学带到了我的教学活动中。

  我选择了《妈妈抱抱我》这个绘本,故事以简单的语句为主,从始至终贯穿的“妈妈的爱”这个话题,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进而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意。

  “妈妈的爱”是小班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有恋母情结,喜欢妈妈的抱抱,亲亲,孩子的感情非常细腻,只有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才能学会去爱别人。

  整节活动过程中,我使用PPT课件教学,孩子们首次接触PPT课件的教学形式,都兴奋的叫着:“看电影喽,看电影喽。”我以谈话导入的形式告诉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继续播放课件,出示第一张图片,从一个小女孩儿看到的情景进入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由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图片,养成良好的观察、阅读习惯,继续出示第二张图片,让孩子们先和自己的好朋友大胆探索鸡妈妈是怎么样抱动物宝宝的,通过体验激幼儿的兴趣,再出示第二张图片,让孩子们了解鸡妈妈是用翅膀抱抱她的孩子。这样依次了解狗妈妈、鸟妈妈、大象妈妈对宝宝抱的方式,进而理解故事内容。

  本节活动我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通过对绘本的解读,了解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让幼儿明白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浓浓爱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观察与体验活动,我自己也完全融入了故事中去,感受到孩子与妈妈之间浓浓的爱,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让孩子们与老师妈妈抱抱时,我播放了《妈妈宝贝》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青青的草地蓝蓝天,多美丽的世界,大手拉小手带我走,我是妈妈的宝贝……”此时我与孩子们紧紧抱在一起,我从心里感受到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我自己也感动的流泪了,我非常感谢我的孩子们带给我无限的爱,我也会像妈妈一样爱孩子们的。本绘本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觉得绘本阅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我在图书区中也投放了许多绘本,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健康的学习,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本节活动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更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活动中,个别幼儿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我觉得是由于我的活动中游戏部分比较少,我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更加注重游戏活动的运用,使得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11、幼儿园小班健康运动《快乐的小鸭》教学设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跳、钻、爬等动作的协调性。

  2.学习在运动中会躲避,不与他人碰撞。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练习跑、双脚跳、跨跳、钻、爬等基本动作。

  活动难点:在增加难度的情况下完成动作。

  活动准备:长约6米、宽约3米的绸布一块,《母鸭带小鸭》mp3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鸭子到草地上玩”导入-------进行热身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扮演鸭妈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情境

  2.随《母鸭带小鸭》的音乐做热身活动,通过做拍翅、跳过小石头、伸伸腿等动作,重点练习蹲起、活动踝关节,为双脚跳、跨跳、钻头、件

  二、通过“小鸭子去捉鱼虾”游戏,引导幼儿练习双脚跳、跨跳、钻的动作。

  1.小鸭子“过河沟”的游戏,将长绷布依次折成由窄到宽不同的长条,依次加大难度。练习双脚跳、跨跳。

  ①教师带领幼儿讨论过河沟的方法并练习双脚跳、跨跳。提醒不要靠得太近,学会躲避,不与人碰撞。

  ②教师及个别幼儿示范正确跳法,幼儿再次练习。

  ③小结:双脚跳时,注意屈膝下蹲,用力向前跳:跨跳不过时可以助跑跨跳。

  2.“躲浪花”游戏,练习低头钻跑。

  两名教师模仿大浪翻动,将大绸布拉起抖动,幼儿在下面钻来钻去,要求不要碰到“大浪花”。

  ①幼儿分享钻的经验,并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②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出侧面钻动作要领:弯腰低头,注意安全,不要靠的太近,以免碰撞。

  3.“躲避雷雨”游戏,练习躲闪跑。

  助教老师将绸布左右晃来晃去,引导幼儿迅速躲闪。

  ①教师示范动作

  ②师幼共同练习动作。

  三、创设“小鸭子划船”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放松身体,感受游戏乐趣。

  大绸布变成小船,鸭妈妈带领小鸭子们坐在小船里,引导幼儿坐在红绸上左右摇晃,前后摇晃,做放松动作。

  活动反思:

  1、我在组织的“快乐的小鸭”活动中,以小班幼儿最喜爱的动物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游玩为主线,抓住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和好装扮的特点,以小鸭子跳泥沟,小鸭子躲浪花,小鸭子学露珠翻滚,小鸭子划船几个有趣的游戏练习动作贯穿活动过程,幼儿始终在进行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体现了教师善于紧紧抓住幼儿兴趣点的教育艺术,孩子在活动中兴趣很浓厚。

  2、活动中我始终以游戏的口吻,游戏化的情节,游戏化的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儿丝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被强制,而是主动遵守规则,积极练习动作,充分体现了教师心中有目标,教育无痕迹的教学理念。

  3、整个活动,不同的场景伴随不同的背景音乐,让小鸭子们兴致盎然,孩子们在发展动作的同时受到音乐美的陶冶。

  4、在个别细小的环节中设计连贯的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体育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问题,在以后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做的更好。

12、大班美术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月亮生日快乐》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时此刻,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师小结:原来有朋友在一起真是件好事,他可以让我们都快乐起来。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师讲:“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戴上了,你们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

  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小结:这真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于是,当天晚上……去和月亮说话。”(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活动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13、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4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名称:4的组成与分解

  设计意图:通过以往对数学的教学活动中看出幼儿对数学兴趣还比较高,但由于数学活动逻辑思维性很强,很抽象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此次教学中,我通过情境创设这个环节让幼儿参与其中,自己去探索发现一个数原来有多种分法,了解4的分解与组成,以此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掌握4的组成,知道4的分合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猴子2只、桃子4个、数字牌7个、操作表每人一张、sticker、黑板

  活动重难点: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组织活动;

  2、情境导入:“今天呀,我们教室里来了好多老师,小朋友们跟老师客人打招呼问好呀。咦,怎么还少了两位呢?咚咚,哦,他们来了,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我们数123再睁开眼睛看看到底是谁?(出示2只猴子),哇,原来是小猴子(贴在黑板上)”

  “小猴子呀,你们两个怎么迟到了呢?”“唉,果园里的叔叔给了我俩4个桃子,可是我们俩不会分,所以才迟到了,怎么办嘛。”“哦,原来是这样呀,不用着急,你看,我这里有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或许他们可以帮你们哟。”“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小猴子呀?哦,这里有4个桃子,你们想一想到底有哪些方法分配给这2只猴子呢?(幼儿讲出一种方法就将这种方法记录在黑板上,鼓励幼儿多想办法)”

  “哇,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分配方法,跟着林老师一起念一下(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1和3,2和2合起来是4,3和1合起来是4,1和3合起来也是4)”

  3、游戏互动:《找朋友》

  请6位小朋友上台,分法数字牌,请他们两两找朋友,(其他小朋友唱歌拍手),然后再看看找到朋友的两个人手里的数字牌加起来是否等于4。(请2-3组)

  4、操作环节:小手动一动

  出示操作表贴在黑板上,示范应该怎样动手操作。

  分发操作表以及铅笔,请幼儿根据表上的图案对应画画,然后讲操作表放于画夹内。

  5、总结;

  教学反思:

  因为大多数幼儿觉得数学课上起来很枯燥,不敢兴趣,所以我设计的课程主要是用游戏的方式来体现,整堂课下来幼儿的积极性与兴趣蛮高的,课后都还在回味上课时的内容。我觉得我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上处理的比较好,过渡语也用的比较恰当,整个游戏也比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是在一些细节处理上有一定失误,比如说把“合起来是”说成了“合起来等于”,在游戏的时候由于没有说清楚要求以及规则导致幼儿游戏时比较模糊,以后上课时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以及语言的准确性,这些方面都有待提高。

14、幼儿园美术教研课教学设计及活动反思:《月亮生日快乐》

  设计思路:

  图画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幼儿的阅读能力也需要借助图画来发展。以图为主的图画故事书便成为首选的幼儿读物。幼儿阶段,孩子总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与他们自然对话;同时,渴望友谊、学习建立友谊,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历程。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针对我班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我设计了《月亮,生日快乐》这个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 (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时此刻,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师小结:原来有朋友在一起真是件好事,他可以让我们都快乐起来。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师讲:“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戴上了,你们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

  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小结:这真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于是,当天晚上……去和月亮说话。”(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

  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活动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四、留有遗憾,给教师反思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不容幼儿有“越轨”行为,期待的是他们能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但这样往往将许多精彩的风景遗漏,让孩子的个性、自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本次活动中,当我急切地想让幼儿根据画面想象小熊为月亮戴上帽子的办法时,一位幼儿站起来,居然根据文字念起来:“当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上……”哦,天那,这位孩子居然认识那么多的汉字,而且一字不差!我担心错过其他孩子精彩的想象,竟没有给以评价就仓皇地让其坐下……事后想想,我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我怎么就不可以说:“是啊,除了观察画面我们可以知道结果之外,这位小朋友的本领更大,可以看懂书中的文字,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了不起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态度肯定更加自信。事后他老师也说,“这是位不爱举手说话的孩子,但很认真认识不少字,一点也不像个男孩。”听了他老师的话,我更加自责,是啊,我本可以给他一方展现才华的舞台,或许因为我表扬了前一位小朋友的好学才激起他回答问题的欲望吧,可却因为我的自私把他的好学和自信剥夺了!遗憾之余,让我反思……

15、幼儿园优秀美术教案排水画《咏鹅》教学设计与反思

  排水画《咏鹅》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排水画的乐趣。

  2、复习朗诵古诗《咏鹅》。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范画、幼儿画纸、排笔、蓝色水粉颜料、盘子、魔术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1、小朋友知道的我是谁吗?(我是魔术师)

  2、魔术师给小朋友表演魔术,小朋友看纸上有什么?(一个红点)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操作排水画。

  A、讲解示范排水画的基本操作方法。(用排笔蘸上水粉颜料在画纸上从左到右一排一排地刷上颜色,注意刷的时候一定要按一个方向刷。)

  B、提问:看魔术师变出什么来了?(鹅)一只漂亮的大白鹅。

  2、多种形式复习古诗《咏鹅》。

  A、集体朗诵《咏鹅》。

  B、集体通过动作表演朗诵《咏鹅》。

  C、分组比赛表演朗诵《咏鹅》。

  3、幼儿操作排水画。

  A、你们能变出什么来?

  B、根据自已变出的图案朗诵古诗《静夜思》、《咏鹅》、《悯农》。

  三、结束部分:

  选几副画得好的作品,集体复习朗诵古诗《咏》、《静夜思》、《悯农》。

  反思:

  本活动设计是在幼儿学习简短易懂古诗后进行的,幼儿是第一次接触排水画,兴趣突然大增,每个幼儿都想尝试这奇妙的画,想当小小魔术师变魔术。幼儿在一边涂色一边动脑筋想,我能变出什么来,每变出一步幼儿就非常兴奋,七嘴八舌的说我变出什么了,我又变出什么了,我终于变出什么了。拍着小手说:“大家快来看,我变出大白鹅。”“我变出人和月亮了。”“我变出农民伯伯在种地了。”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排水画的乐趣,学习了排水画。不足的是幼儿第一次使用排笔涂色,不能很好的掌握蘸颜料的多少,有的蘸得太多,有的蘸得太少。应需要多几次的尝试排水画。

16、幼儿园教案艺术活动《小马车》教学设计与反思

  艺术活动《小马车》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个活动的环节是我结合以前开展的音乐活动和看师傅的音乐活动进行正和设计出来的。这个活动的重难点放在了用象声词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上,因此我思考着怎么将这个重难点更好地解决在活动中,后决定将重难点前置,在活动的导入环节就直接引出。本来设计是引导孩子们着重听这一句带有附点音符的乐段,但是经过师傅的指导,后改为让孩子们自己倾听,在整段音乐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孩子们听不出时,再将这句乐段唱出,再进行引导。这样便能将这个重难点很好地把握住,并能有效地解决。

  之后的环节中,结合师傅的指导,我将原有的环节进行了修改,但是开展下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唱形式比较单一,容易让孩子们产生疲劳;引导孩子们唱了两三遍,但还是发现孩子们对歌词并不是很理解,导致歌唱时不流畅……其实这样的问题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虽然时常反思,但是总是不能避免,这方面还需再思考。活动后,师傅和来调研的老师给我的建议是:

  1.结合歌曲,我可以添加一些动作或者是图片,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

  2.在我的伴奏上,我还需视情况适当地调整伴奏和范唱之间的协调性,如果孩子们不能很好地进行歌唱,那么我的伴奏就应该轻一点,突出范唱,有时候也可以只弹奏主旋律,并用嘴型帮助孩子们记忆歌词。

  3.在我第一次范唱唱出时,我不需要直接就用“你听到了什么”,而是直接让孩子用说的方式将歌词填进去,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提高孩子的兴趣。

  有反思就会有进步,在每一次的艺术活动之后,在每一次的师傅的专项活动展示之后,我总是能学到点什么。这次活动后,师傅也对我有小小的表扬,说我在活动中也注意到了孩子的音色问题,并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我相信在专项活动上,我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提升的。

17、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活动反思:《月亮生日快乐》

  设计思路:

  图画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幼儿的阅读能力也需要借助图画来发展。以图为主的图画故事书便成为首选的幼儿读物。幼儿阶段,孩子总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与他们自然对话;同时,渴望友谊、学习建立友谊,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历程。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针对我班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我设计了《月亮,生日快乐》这个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 (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时此刻,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师小结:原来有朋友在一起真是件好事,他可以让我们都快乐起来。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师讲:“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戴上了,你们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

  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小结:这真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于是,当天晚上……去和月亮说话。”(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

  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活动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四、留有遗憾,给教师反思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不容幼儿有“越轨”行为,期待的是他们能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但这样往往将许多精彩的风景遗漏,让孩子的个性、自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本次活动中,当我急切地想让幼儿根据画面想象小熊为月亮戴上帽子的办法时,一位幼儿站起来,居然根据文字念起来:“当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上……”哦,天那,这位孩子居然认识那么多的汉字,而且一字不差!我担心错过其他孩子精彩的想象,竟没有给以评价就仓皇地让其坐下……事后想想,我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我怎么就不可以说:“是啊,除了观察画面我们可以知道结果之外,这位小朋友的本领更大,可以看懂书中的文字,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了不起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态度肯定更加自信。事后他老师也说,“这是位不爱举手说话的孩子,但很认真认识不少字,一点也不像个男孩。”听了他老师的话,我更加自责,是啊,我本可以给他一方展现才华的舞台,或许因为我表扬了前一位小朋友的好学才激起他回答问题的欲望吧,可却因为我的自私把他的好学和自信剥夺了!遗憾之余,让我反思……

18、幼儿园语言活动优质课教案《好朋友》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2.感受好朋友见面时的快乐心情,尝试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挂图;小朋友的书。

  2.小狗、小鸭的头饰若干。

  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回忆与好朋友见面的情景。

  你有好朋友吗?见到好朋友时,你的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好朋友见面时都会有不同的问好方式,有的握握手、有的抱一抱、有的会鞠躬说“你好!”

  你见到好朋友时,会怎么问好?

  2.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出示挂图,告诉幼儿小动物见到好朋友时也很高兴和它们是怎么问好的。

  教师朗诵儿歌两遍,告诉幼儿儿歌名称。

  教师再次朗诵儿歌,提问:

  两只小狗见了面,怎样问好?为什么它们要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怎样问好?为什么它们要摇摇尾巴点点头?

  两个娃娃见了面,怎样问好?

  在幼儿回答后可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幼儿学念儿歌数遍。

  3.听儿歌录音,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创编儿歌,说说什么动物见面了,再根据动物的特征创编互相问好的方式。(如:两只小象见了面,伸出鼻子勾一勾)

  5.请幼儿戴上头饰边说儿歌边表演找朋友。

  课后反思:

  1.这个活动很切合幼儿入园时开展,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可是到了幼儿园,孩子要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针对这一现象,我选择《好朋友》对孩子进行教育。

  2.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幼儿对本活动很感兴趣,活动游戏化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

  3.在创编儿歌的环节中,由于幼儿年龄偏小,想象还不够丰富

19、幼儿园大班语文诗歌教案《风在哪里》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设计意图

  大班诗歌《风在哪里》,这首诗歌非常优美,它用拟人的手法以树儿,花儿,草儿的口吻告诉幼儿“风在哪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赋予了有形的生命。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又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大班幼儿在以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因此具备了学习这首诗歌所要求各种能力。因此,运用孩子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本课的学习,是对幼儿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巩固和深化,无论从孩子的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还是在其智力发展、知识建构方面,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

  1.能理解诗歌的语言以及风与树、花、草和四季的关系。

  2.感受诗歌的意境,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能体会诗歌的结构及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尝试进行仿编活动。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重点:

  理解诗歌的语言以及风与树、花、草和四季的关系。

  难点:

  感受诗歌的语言,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三、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风,感受风,了解风的形成等。

  2.物质准备:图片、课件、扇子一把。

  四、过程:

  一、导入课题

  1.魔术二引出风 学生体验“风”(接下来,老师要表演一个神奇的魔术,要变一样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 ,小朋友们只能闭上眼睛去感受。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其实风娃娃也是个特别神奇的魔术师 ,他还会隐身术呢,所以总喜欢和我们捉迷藏,嘘!让我们找找它去。

  引出课题:诗歌——风在哪里

  一、初次欣赏: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课件一)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吗“风在哪里?

  二、再次欣赏:逐图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意境

  师: 风娃娃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把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的活泼可爱了 。我很喜欢,“冬天,它给我们带来银装”这个部分,你们呢也来找找自己喜欢的部分,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1.(指名找卡片)师: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呢?为什么?(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一起读)

  2.丰富词汇: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三、分角色配乐读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风娃娃,那想不想和风娃娃一起玩游戏呢?现在就让我这个魔术师来帮帮你们(带魔力的贴纸,分区域) 。(分角色指名扮演树 、花、草的幼儿, 老师当找风人,春夏秋冬学生齐读。配乐读)

  四、启发幼儿自由仿编(句式)

  小朋友听谁来了(放风的声音) ,风还会在哪里呢 ?

  (课件)说:当彩球在天空中轻盈的飞舞,那是风在吹过。

  六、结束活动

  师: 让我们回班级······

  活动反思

  有关婴幼儿语言的研究发现,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面语言产生兴趣,并有可能通过学习获得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通过学习一些文学作品,让幼儿对艺术性语言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诗歌《风在哪里》是一首语言优美、富于画面感的文学作品,幼儿在学习时自然地就能做到有表情地朗诵,并且加上恰当地表演,使整节课的气氛很好,例如当朗诵到“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时,孩子们恰当地动作表情为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体会诗歌的意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20、幼儿园语言优秀教案欣赏《手指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手指歌》是一节的语言活动课,根据最近发现我们班有些孩子爱啃手指头,我趁着这节课给孩子加了一个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相应的手指动作。

  3.知道我们的小手很能干,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小手。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知道小手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小手,并知道一些保护小手的方法。难点是教会小朋友手指歌,能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在上课内容上,我设计了情境导入:认识自己的小手,教授孩子小手的重要性及保护好自己的小手,手指游戏:《手指歌》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二、教学过程方面

  首先让宝宝唱以前学过的儿歌《小手拍拍》,这样让孩子知道手上有五个手指头,教孩子认识五个手指头,告诉孩子小手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手。教儿歌《手指歌》时先教会小朋友歌词,再教小朋友学唱儿歌,最后加上动作来边做动作边唱。最后多加练习,活动结束!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活动流程,教授环节上自认为没有大的疏漏,教学目标也大体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在进行完《拍拍小手》的儿歌后,小手都藏起来了,接着又让孩子拿出手来数一下自己的手指头有几个,感觉有点不合理,可以将《拍拍小手》略作修改,最后一句改为,把我的小手放腿上。这样在进行下面的活动感觉更合理一些。在认识五个手指头的时候,小朋友对五个手指名字一点也不了解,在课前就应该做些铺垫工作。

  三、教学策略方面

  这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经过一段时间坚持写反思,也总结了一些课堂应该注意的地方,在这节课当中有所应用,我在课前设置了重难点,讲时间主要集中于此处,做到重点多讲,难点仔细讲。各个环节时间分配还算可以!所以以后上课教案一定要写好重难点,将时间多用于此!孩子自己探索的环节不是很多,我应该加入一些孩子探索的地方,我们的小手真能干!这个地方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我们的小手有多么能干,都会干什么。最后活动结束时,过渡也不是很自然,以后应该多看优秀教师的教案,多学习。

21、幼儿园美术优秀教案《桃花朵朵开》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 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3、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4、 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

  活动难点:

  五个圆点围成一圈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桃树背景、水粉颜料、棉签、皱纸、树枝等,每张背景上做好一个桃花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讲述,说说观察桃花的快乐心情

  1、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前几天我们一起去看桃花开心吗?老师把开心的情景拍下来啦!想看吗?(看课件)

  2、 问:你和桃花姐姐说了什么悄悄话,做了什么游戏?

  3、 教师:我们小二班的朋友小嘴真甜,都和桃花姐姐成了好朋友,说悄悄话,做游戏,桃花姐姐心里可开心了。看,桃花姐姐来看你们了!

  二、欣赏与示范

  1、(看课件)仔细观察桃花长得什么样?五个花瓣,粉红色,象五角星,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这朵桃花在干什么?(笑眯眯)那这朵呢?(很害羞)这朵花象什么?想蛋,它是一个花苞苞,就象宝宝在睡觉。师小结:桃花有五个花瓣,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桃花有的笑开了脸,有的很害羞,有的还是花苞苞。

  2、这么漂亮的桃花怎么请到我们教室里来?(幼儿讨论)教师出示范例,让幼儿仔细观察:请你们找出喜欢的桃花,仔细看看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怎么做的?(提供:手指点、棉签画、纸揉、贴花瓣)

  3、说说你喜欢的桃花是用什么做的,用什么办法做的?

  4、师小结提炼:有的是用颜料手指点画的;有的是棉签画的,有的是用皱纸揉成的,还有的是把花瓣贴在树枝上做成的。

  三、教师介绍材料,幼儿选择操作。

  我们选一种喜欢的办法请出桃花姐姐。

  四、交流互动,欣赏拍照

  1、向朋友介绍自己制作的桃花,说说用了什么材料,用什么办法做成的。

  2、摆个好看的动作,和自己的桃花一起留个影。

  五、结束:

  我们一起听音乐,用动作把桃花姐姐请出来吧!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所熟悉的、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现实生活,教师尝试做有心人,将孩子们与桃花做朋友的情境抓拍成一个个片段,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回忆,讲述和桃花姐姐说了什么悄悄话,做了什么游戏,并在欣赏中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以俏皮的语言表达桃花的不同形态,丰富了孩子对桃花色彩、形态美的感受,其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幼儿主动去探索表现桃花美的各种方式。

  2、在活动中,教师充分理解、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兴趣及需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幼儿自由选择与集体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适合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为他们创设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幼儿制作之前,教师让幼儿自由结伴,观察各种桃花的制作方法及材料,并通过集体交流,及教师的总结,让孩子提升了相关经验,了解了各种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同时,在教师隐性的指导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这给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孩子在与师幼互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索、发现,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注重教师的亲和力,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的每个环节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以崇明水乡、森林公园、乡村景色等作为桃花制作的背景,从视觉上,给孩子美的体验;并用优美舒缓的桃花古筝音乐,创设优美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孩子与整个活动环境融为一体。

  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作时愉快的情绪体验及创作出来的作品看,幼儿对此活动有浓厚的感兴趣,虽然是同一创作内容但教师变换创作的形式,采用手指点画、棉签画、团纸粘贴等不同的方法,让幼儿了解了‘桃花’还可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来表现,拓宽了幼儿的美术创作思维。活动中幼儿能迁移以往的创作经验举一反三,同时,同伴的影响也促进了幼儿合作的萌芽。在活动延伸中,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现桃花,让幼儿体验表现桃花的形式原来还有更多,他们的多种经验得到了充分而又灵活的运用。

  不足:活动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随机性,离成为一个机智型的好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一定要不断向同行学习,并不断改进自己对孩子的回应策略.

22、幼儿园环保教育教案《垃圾入桶》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实物展示,引入话题

  1.讲桌上摆放着用各种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如玻璃制品小花猫、铁器花架、塑料文具盒、布娃娃、笔记本等),初步感知垃圾经过回收加工生产还能再利用。

  师:你们看看讲桌上摆放的这些工艺品和学习用品漂亮不漂亮?想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它们是用各种回收的垃圾生产制作出来的。

  (通过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实物展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出示食品袋和饮料罐,引导学生认识食品袋、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

  师:大家再看看,我们用过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都印有一个明显的图案,知道它是什么标志吗?

  (引导观察平时生活中忽视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 学会关注生活细节。)

  3.认识“环保标志”和设立“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师:对了,你们知道食品袋和饮料罐上印的是“环保标志”,为什么要印“环保标志”呢?

  质量的不断提高,环保工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让全世界人民都来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美丽家园,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4.引入话题

  师: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与环保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做好环保工作,就应该从垃圾入桶开始。

  二:情境感知,认识垃圾

  1.说一说——让说说家里需要处理的垃圾。

  师:你们家里平常扔掉的有哪些垃圾呢?

  (引导说说自己家里要处理的生活垃圾——茶渣、煤渣、废纸、香蕉皮、塑料瓶、啤酒瓶、易拉罐、旧衣服、牙膏皮……)

  2.看一看——观看废品回收站的阿姨收购废品的实况录像,认识垃圾分类。

  师:平时家里要扔掉的垃圾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这些垃圾有的可以回收利用,有的却没有回收的价值,必须直接处理掉。那怎样来分类处理呢?

  (播放收废品阿姨收购废品的实况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垃圾要收购,哪些不收购。)

  师:刚才观看了录像,看到了她都收购了哪些废品。课前,老师请查资料,了解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看了录像又作了调查,下面来说说有哪几类垃圾可回收。

  (结合汇报交流,课件分别展示五大类可回收垃圾:

  废纸类:旧报纸、纸盒、旧练习本……

  塑料类:矿泉水瓶、塑料玩具、塑料脸盆、塑料桶……

  玻璃类:啤酒瓶、玻璃杯……

  金属类:锅、易拉罐、盖子……

  布料类:旧书包、旧毛巾、旧衣服……

  认识五大类可回收垃圾,初步学会分类,并了解哪些垃圾不可回收。)

  3.展一展——课件展示一些废品回收再生产利用的片断资料,认识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

  4.师小结:现在你们已经知道垃圾回收后有什么用处了吧!看来,垃圾并不都是废品,请不要随便乱扔!要变废为宝,重要的是将垃圾分类处理。

  三:游戏体验,学会分类

  1.游戏内容: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2.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首先请同学们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给垃圾分类,然后派出代表来介绍小组分类的结果。哪一个小组能帮垃圾找对家就获胜,每人获得一张小贴图;如果找错了家,其他组的同学能帮垃圾找到合适的家,也可获得一张小贴图。

  3.小组合作给垃圾分类,并派代表介绍垃圾分类的结果。(每组都有两个桶:一个桶装可回收的垃圾,另一个装不可回收的垃圾。)

  4.共同评议。

  (对获胜的小组每人送一张“中国环境保护标志”的小贴图。)

  5.齐读儿歌《垃圾也能变成宝》:

  “我是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并不难,

  碎玻璃、烂金属,废纸、塑料和布块,

  可回收,再利用,垃圾也能变成宝。

  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6.师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希望我们都能从正确投放垃圾开始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学习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1.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孩子关注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情境教学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生活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和气氛,以拉近生活中的人和事,回忆生活经历,激发参与欲望。。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实物展示和观察平时生活中容易忽视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借助实物展示和生活细节引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借此引入话题。还通过让学生观看生活中收废品阿姨收购废品过程中的录像,初步了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知道垃圾并不都是废品,有好多可以回收利用而继续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贴近生活,又回归生活。

  2.围绕相关问题,指导孩子采撷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资料。在采访、搜集、记录与分析的过程中,学会调查的方法,学会信息资源的搜集、整合与利用。课堂上,通过交流与分享,懂得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所以,要将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

  3.结合游戏活动体验感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在本课活动中,为保护周围环境和节省生活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共同提高社会大家庭的生活质量。

23、幼儿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摇篮曲》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

  1、通过让幼儿反复欣赏乐曲,感受摇篮曲的安静、缓慢、抒情等情感。

  2、能体验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爱,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准备:

  音乐伴奏,布娃娃,(幼儿人手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活动反思:

  在小班上学期我想让孩子接触到比较典型的曲子,例如摇篮曲、进行曲等,让他们初步了解音乐有不同的类型,在音乐的活动中能够有稍深一点的探索。

  而在这节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能够分辨什么样的曲子才是适合睡觉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儿也特别容易进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语言、动作带娃娃睡觉。活动的目标很容易达成。

  不足的是在环节的设置上还不够流畅,哄娃娃睡觉的时候想轻柔的语言、动作和情景有些不匹配,最好在孩子自然地抱娃娃听音乐入睡地时候观察他们的自然表现,在之后的环节中加以提炼。

24、幼儿园绘本阅读《我爸爸》教学设计反思

  绘本阅读《我爸爸》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画书,能比较安静地倾听故事。

  2、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萌发孩子对爸爸的情感,爱自己的爸爸。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绘本《我爸爸》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吗?为什么喜欢爸爸?

  (二)阅读图画书《我爸爸》。

  1、出示图画书《我爸爸》,看封面,认认书名。

  (师指着封面)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题目就叫《我爸爸》。看,爸爸在干什么?

  2、爸爸有哪些本领呢?

  师:(翻到第一页)瞧!爸爸在干什么?爸爸的旁边有什么?

  师: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就像太阳,给我温暖。

  3、请你猜一猜爸爸还有什么本领?(说对一个师把书翻到那一页,如果猜不出,老师可以直接翻书,引导幼儿看绘本。)

  师:爸爸有这么多本领,厉害吧?你爱爸爸吗?

  4、(翻到爸爸变成马的那页),看,爸爸变成了什么?

  师:哦!我爸爸吃的像马一样多。

  5、(师一页一页往后翻书)引导幼儿说说每一幅图说了爸爸什么事情?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1、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幼儿倾听。

  师:这么好的爸爸,你们喜欢吗?

  2、(指着最后一页)爸爸和宝贝在干什么?让我们也来拥抱一下吧!

  3、拥抱的时候,猜猜爸爸会对宝宝说什么呢?你们想对爸爸说什么呢?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回家以后,和你的爸爸亲一亲,对爸爸说一声:“爸爸,我爱你!”他一定会很开心的。

  活动反思:

  在《我爸爸》这个活动中,我把权利交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主动观察、发现和感受,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我与孩子们一起交谈了自己爸爸的职业;在接下来的阅读部分,采用了集体阅读和自主阅读两种形式,让孩子们通过集体欣赏、自主欣赏感受故事内容,并且围绕皮特的爸爸做的勇敢的事情这一主线展开了活动,孩子们用较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发了幼儿的情感共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多采用更多的形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25、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把声音找回来》教学设计与反思

  《把声音找回来》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并模仿常见的象声词在游戏中练习并巩固。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9个小动物卡片、课件、挂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请你猜猜我是谁》

  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摸一个孩子的头,这个孩子说:“请你猜猜我是谁?”其余孩子猜出名字。

  二、教学过程:

  1、提问:刚才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幼儿答:听声音猜出来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声音,听!教师拍手、教师撕纸,幼儿在次猜一猜。

  3、在一个美丽的农场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可爱极了,农场里可热闹了,咱们去看一看吧!

  4、出示挂图: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幼儿答②这些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幼儿答

  5、教师讲:有一天农场里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小动物被巫婆施魔法,声音一下子消失了,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把声音找回来。

  6、幼儿猜想多种办法。

  7、出示课件:仙女姐姐的办法:只要会学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它们的声音便可以找回来了

  8、布置任务,并出示课题《把声音找回来》

  9、 课件依次出示:

  小猫小狗小鸭子小鸟羊

  喵—喵汪、汪、汪嘎嘎嘎喳喳喳咩咩

  青蛙母鸡公鸡奶牛

  呱呱呱咕咕咕喔喔喔哞——哞

  ①出示图片,让幼儿学动物叫,再出示象声词卡。

  ②学公鸡叫时,孩子学的是生活中的口语,告诉孩子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采用字典公公的读法:喔喔喔

  ③小动物解救了,他们说:“谢谢咱们班的小朋友。”你们高兴吗?

  ④归纳总结:象声词的含义,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就是象声词。

  ⑤举例子说明象声词。如风儿呼呼的吹,雨沙沙的下等。

  10、指名仿编故事。

  11、游戏《点兵点将》

  游戏规则:每人发一张动物卡片,电脑当裁判,停止时,显示的是哪个小动物,拿这个小动物卡片的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口令: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是……

  三、延伸活动

  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

  教后反思:

  本节活动,根据孩子的特点,设立两个游戏,开头的游戏激发兴趣,引出主题,课后的游戏延伸兴趣,课堂上孩子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仿编活动进行较好。

26、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小熊过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2、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心情,并尝试用语言、表情或动作表现出来。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1、有走独木桥的经验

  2、课件

  3、小熊和熊妈妈图片、小木桥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与幼儿谈话,理解、感知儿歌的内容。

  二、学习朗诵儿歌的内容,进一步体验儿歌的情感。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根据图片学习儿歌。

  A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

  B学习儿歌中的对话: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好孩子,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够走过桥。

  三、朗诵儿歌,创编动作。

  1、集体朗诵儿歌。2、加上动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励孩子们做勇敢的好孩子。

  教师:你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六、:唱一唱歌曲《小熊过桥》

  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这首好听的儿歌,有人把它编出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帮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

  4、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主体的地位。在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意见和建议,听从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们自主的选择表演的角色,使孩子们活动的更加自由,更加开心。

  5、本次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练。显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时对于幼儿的回答可以让孩子们充分的用动作和表情表演出来。为了怕后面的学习时间不够,教师对此方面的内容有所忽略,如果在这部分能够放手大

27、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布袋》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活动背景

  在每天的早锻炼中,我们大班的小朋友总是喜欢在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我问他们“害怕吗?”有的说:“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又不高”;有的说:“我一开始害怕的,但看见他们都能跳,我也跟着一起跳,就不害怕了!”。

  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翻阅了许多幼教杂志。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根据以上的情况便生成了这个活动。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行进跳,两人前后合作跳,锻炼腿部肌肉,掌握协调能力。

  2、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能勇敢的尝试各种挑战。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布袋

  2、准备活动的音乐,小红旗四面,四枝小树枝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吧!”

  听音乐跟老师做准备活动。

  2、导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这是什么?”(布袋)

  “你们以前和布袋玩过游戏吗?现在我们就和布袋来玩游戏吧!”

  老师的要求:“请你开动的小脑筋,玩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花样来!”

  幼儿探索,老师辅导。(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评析:在活动的开始让幼儿自由探索,考虑到大班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自己想到小袋鼠进入主题,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像空间,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学习双脚并拢跳

  “小朋友们,快来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们请她为我们表演一下,好吗?”

  请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还有谁有不同的玩法?”

  请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宝宝的幼儿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请她介绍是怎么想到的以及这样跳的方法。(介绍布袋)

  小结:双脚并拢,起跳时膝盖稍弯,双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脚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时轻轻着地。

  “那我们也来学她的样子,做袋鼠宝宝跳,好吗?”

  提醒幼儿穿布袋可与同伴互相帮助

  “袋鼠宝宝们,用力跳,跳的高又远,跳到老师这里来。”

  幼儿朝着老师的方向向前跳。

  (评析:这部分是重点,在活动中,利用布袋来束缚孩子们活动,让他们尝试探索怎样跳得又稳,又轻,又快,又高;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鼓励:能力弱的可以多跳几次,直到战胜自己,克服恐惧心理;能力强的为他们加油鼓励,体现同伴间的相互关心。)

  4、游戏:挑战自我《过独木桥》

  (1)、选择一条独木桥(一高一矮)勇敢的跳过去。

  师:“大家看,前面有两条独木桥,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说一说。(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们敢跳过独木桥吗?”

  “真勇敢!那你愿意过哪座桥,又该怎么过呢?我们来试一试。”

  师提出要求:请孩子们在想试跳的那座桥前面排队,一个一个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

  (过独木桥时,教师引导幼儿互相鼓励,勇敢的跳过桥。)

  “孩子们真勇敢,都跳过去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跳过去的?”

  (请试跳时遇到困难又得到别人帮助的幼儿介绍,烘托同伴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评析: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自己来跳高的独木桥,挑战自我,增强自信心。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练习过程中自己寻找方法。)

  (2)练习与同伴合作跳。

  “大家真厉害,都能勇敢的通过独木桥,刚才我们是一个人跳的,那能不能与同伴一起合作跳呢?”

  先讨论,然后请小袋鼠们找自己的好朋友来跳跳看。

  幼儿探索,师巡视指导,引导多人跳,把他们吸引过来,提出要求:要跟着口令协调跳。

  (评析:这部分是难点,要求是合作跳,可以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让孩子们自由探索,教师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协调好动作,一起喊“一二、一二”,使大家跳得又快又稳,并一起分享胜利带来的欢乐。)

  5、小游戏:抢红旗

  “那我们来个比赛,抢红旗!”

  师介绍游戏方法:五人一组,分成四组,每组的小手搭住前面的肩膀一起向前跳,注意要喊口令。哪组先拔起小红旗就获胜。

  (评析:以游戏的形式来突破难点,举行比赛,运用竞争、鼓励、表扬的手法来进一步练习,更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及练习的兴趣。)

  6、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雪人融化了》

  “唉呀!我好累啊!大家累吗?那把布袋脱下来放边上,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开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脸,我的身体都融化了!”

  (2)整理布袋

  “嗯,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我们把布袋整理好,下课后再用别的方法来玩布袋吧!”

  反思:

  本次内容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来落实到幼儿身上。根据新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 幼儿同时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本次活动准备能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这次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在相互的鼓励,帮助中学会了双脚并拢跳,探索到了一些有关跳的玩法。

  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强,能相互合作,也有竞争意识,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感觉自己厉害、勇敢了,增强了自信心。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喜欢探索,敢于尝试,对于跳,合作跳非常感兴趣。

28、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五彩石头路》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小班数学《五彩石头路》

  活动领域:

  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正确排序。活动前评析最近发现许多幼儿对排序不太了解,通过这堂课能有所进步。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小猪洗澡的图片,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

  1)听口令捡石头

  2)听拍手声捡石头

  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3、分类

  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

  4、捡石头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

  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三)铺路

  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

  (用石头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方法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图示来进行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

  反思:

  (1)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同的方法来让幼儿捡相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根据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环节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

  (3)(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29、幼儿园科学教案《奇妙的声音》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设计思想:

  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活动中的真正的主人,我们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一、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二、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发现的结果。

  三、发展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四、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五、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技术支持:

  一、心理准备:

  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二、物质准备:

  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和《大自然的声音》的磁带各一盘;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与方法:

  活动一、感知声音

  (一)过玩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幼儿自由玩乐器知道有敲、摇、碰、拍、弹、晃等方法。

  (二)过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1、实验: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做实验边让幼儿理解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2、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活动二、探索声音

  (一)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二)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三)教师小结。

  活动三、听辨声音

  (一)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二)教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从中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活动四、自制声音的玩具通过以上的活动,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回来的物品来自制玩具,如纸盒琴、纸电话、七音瓶等。

  活动创新之处:

  在本次活动中,老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都比较有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也能很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活动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的内容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声音的一节科学活动,活动中主要是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通过这次的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也同时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30、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及活动反思:《月亮生日快乐》

  设计思路:

  图画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幼儿的阅读能力也需要借助图画来发展。以图为主的图画故事书便成为首选的幼儿读物。幼儿阶段,孩子总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与他们自然对话;同时,渴望友谊、学习建立友谊,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历程。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针对我班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我设计了《月亮,生日快乐》这个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图书,在观察、想象、表演中,培养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享受阅读的情趣。

  2、调动孩子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 (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时此刻,小熊会对月亮说什么呢?”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师小结:原来有朋友在一起真是件好事,他可以让我们都快乐起来。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在树下静静地等吧!”

  师讲:“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戴上了,你们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

  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小结:这真是一只可爱又聪明的小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于是,当天晚上……去和月亮说话。”(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亮说。”

  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本次活动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采用常规的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等。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简单的提问只能束缚幼儿的思维,因而转换了提问给以思维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倾听,给幼儿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能强化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效地倾听才能展开有效的评价。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三、对话绘本,给幼儿情感的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幼儿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四、留有遗憾,给教师反思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不容幼儿有“越轨”行为,期待的是他们能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但这样往往将许多精彩的风景遗漏,让孩子的个性、自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本次活动中,当我急切地想让幼儿根据画面想象小熊为月亮戴上帽子的办法时,一位幼儿站起来,居然根据文字念起来:“当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上……”哦,天那,这位孩子居然认识那么多的汉字,而且一字不差!我担心错过其他孩子精彩的想象,竟没有给以评价就仓皇地让其坐下……事后想想,我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我怎么就不可以说:“是啊,除了观察画面我们可以知道结果之外,这位小朋友的本领更大,可以看懂书中的文字,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了不起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态度肯定更加自信。事后他老师也说,“这是位不爱举手说话的孩子,但很认真认识不少字,一点也不像个男孩。”听了他老师的话,我更加自责,是啊,我本可以给他一方展现才华的舞台,或许因为我表扬了前一位小朋友的好学才激起他回答问题的欲望吧,可却因为我的自私把他的好学和自信剥夺了!遗憾之余,让我反思……

31、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下雪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意图:

  冬天到了,滑滑梯上结冰了,下雪了,小雪花白白的,飘飘洒洒飘下来就不见了。有的孩子说像棉花,今年下了一点小雪,孩子们都议论纷纷,充满了兴趣。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在雪的世界中,认识雪、说一说自己眼中的雪并体验玩雪的乐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在看看、说说、玩玩、做做中了解雪的基本特征,体验玩雪的乐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雪景录像、故事《雪花》

  2、教师场景布置、剪刀若干、白色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事图片,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下雪了)

  师:冬天到了,许多许多雪花都从天空飘落下来。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雪花?

  颜色、大小、形状(幼儿讨论说一说)

  师小结:雪花白白的,一朵一朵、一片一片,真漂亮。

  师: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我们还能和雪玩什么游戏?

  (幼儿发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结:冬天到了,天上会下起白白的、凉凉的雪,地上、树上、屋顶上都变白了,大家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滑雪,真快乐。

  二、老师示范、制作雪花

  师:什么飘下来了?

  雪花要和我们做游戏了,看谁能抓到这些小雪花。

  雪停了,你们还想和小雪花做游戏吗?那怎么办?

  你知道老师的雪花是怎么做的吗?

  我们一起来做雪花。这里有一些白色的纸,可以请小手帮忙来撕小雪花。看看谁做的雪花最多、动作最快,桌子上最干净。

  要求要撕的小。

  (幼儿动手操作)

  三、共同游戏、体验快乐。

  1、幼儿把撕好的雪花拿出来,我们一起下雪了。

  2、幼儿整理地面纸屑,做雪球。

  3、雪球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打雪仗。

  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活动中,孩子们被雪的世界所吸引,给孩子看雪的图片和场景,将孩子带入了一个雪的世界。孩子们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了解了冬天会下雪,雪是白白的、凉凉的、掉在手里就没有了,变成水了等等。孩子活动的兴趣点是下雪游戏,孩子们都在认认真真的撕雪,撕好后便下起雪来了,都兴奋的跟着雪跑。但也有个别孩子把纸撕的太大了,也因为很多孩子太兴奋了,有个别幼儿在下雪的时候,在抢着下雪,也有小朋友在叫,老师他抢我的雪花。我们班的孩子在说一说和做游戏中体验到了本课的学习乐趣。

32、幼儿园音乐教案《乡下老鼠》教学设计与反思

  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

  2、通过迁移故事,观察画面,感受和理解歌曲。

  3、体验歌曲中乡下老鼠紧张、好奇、快乐的心情。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准备:

  1、铅笔人手一支。

  2、教学挂图60—34,磁带。

  过程:

  1、出示挂图,鼓励幼儿通过玩迷宫来理解和掌握歌词。

  (1)教师:小朋友们,请你试着走一走这个迷宫,看看怎样才能正确地走出来。

  (2)请幼儿先用小手走一走,再用铅笔画出走迷宫的正确路线。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走迷宫的路线,集体来判断他走得正确不正确。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1)播放教学音乐请幼儿欣赏歌曲,并请幼儿说一说歌曲和迷宫之间的关系。(2)鼓励幼儿跟着老师走迷宫的路线完整地说出歌词。

  (3)教师自然地配上伴奏,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朗诵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乡下老鼠》。

  (1)幼儿一边欣赏挂图,一边倾听教师范唱歌曲。

  (2)鼓励幼儿演唱歌曲。

  (3)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歌曲中乡下老鼠紧张、好奇、快乐的心情。

  (4)幼儿有感情地歌唱,表现乡下老鼠的心情。

  反思:

  1.在这堂课中,我一直是站着的,给幼儿一种高高在上地感觉,我应该蹲下,或坐下,更亲近幼儿,才能让幼儿更加放松地进行音乐活动;

  2.我说话的语速过快,其中还有一些词语太过书面化,幼儿可能听不明白,比如我说:让我们来尝试一下,就可以换成让我们来试一试。这样又可以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

  3.活动中,我只用了教材中提供的挂图,如果可以再使用一些教具,比如设计一个火车路线的实物,又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33、幼儿园美术活动课优秀教案《风车转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剪、粘贴和钉的方法制作风车。

  2. 在用自制的风车布置教室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风车的范样。

  2.正方形的蜡光纸、筷子、安全图钉和剪刀等人手一份。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室玩转风车,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看看我在玩什么?你玩过吗?

  (2)教师:风车转起来是什么样的?

  2.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学习制作风车。

  (1)引导幼儿认识操作材料,猜测风车的制作方法。

  教师:风车是怎么做的呢?

  看看需要哪些材料呢?

  你觉得用这些材料怎样才能做成风车呢?

  (2)引导幼儿看挂图,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

  教师:你能看懂图上的意思吗?

  你觉得图上提示了我们什么?

  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从什么位置开始剪?

  安全图钉怎么钉?

  钉在什么位置?

  你还有什么困难?

  3.幼儿尝试看图自制风车。

  教师: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4.与幼儿一起用自制的风车布置教室,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我们用风车怎样布置教室呢?

  反思:

  课后,我概括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第一:对美术课各部分时间安排不够恰当,因而重点不够突出,在导入部分花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幼儿操作时间不够。第二:语言不简练,废话比较多,语言随意性很大。第三:活动设计重点不够突出,结构不完整。在幼儿制作完后,应对幼儿的作品要作一些简要的点评。

34、幼儿园教案《机器人》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2、学习机器人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准备若干插塑、纸盒、易拉罐、花片、机器人、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机器人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注意机器人头、身、四肢的大小比例关系。

  2、教师示范:选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盒拼出机器人的头、身躯、腿部,再选四个较小的长方形的纸盒拼机器人的手和脚,连接处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纸棒做机器人的天线。可用橡皮泥做机器人的五官。

  3、幼儿分组拼插机器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粘合机器人的四肢和天线,启发幼儿自己设计各种造型的机器人。

  4、幼儿再次建构,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引导幼儿协商共同完成一个《超级机器人》群组,提高一定的难度。

  5、游戏结束后,布置一个机器人展览馆,评选出设计良好、形象美观、与众不同的机器人。对个别机器人进行点评,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给予表扬,特别是个别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让其他幼儿以他为榜样,同时促进幼儿的团体协作的精神。

  6、游戏结束前,指导幼儿收拾整理玩具,归类摆放整齐。

  传统建构游戏:机器人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的常规有所进步。《机器人》这个活动幼儿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因此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欢的机器人,幼儿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几个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机器人,幼儿在每次的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机器人的经验较少,所以她们所搭建出来的机器人较单调。这还有待于在平时的活动中,让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引导她们。

35、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兔采蘑菇》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意图】

  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此活动正是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小兔采蘑菇”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以角色身份轻松、自然地完成各项操作。

  【活动目标】

  1.复习按颜色分类及5以内点数;给数字1~5排序;

  2.5以内数量点卡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练习;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分组参加游戏,每五名幼儿为小组。

  2.每组配备五张颜色致的母卡,母卡为蘑菇形状,大小20cm×20cm,上面分别画有点子1~5个,另设两个插卡袋。

  3.每组配备画有数量1~5的小兔的卡片各张;数字卡片1~5套;排序用的小旗标记;兔子头饰若干。

  4.地板上画有不同颜色的大圆形――“篮子”(能站下五个小朋友)。

  【活动过程】

  1.复习按颜色分类及点数。

  教师以兔妈妈的身份向小兔子们交代采蘑菇的任务。

  师:(将母卡散放在地板上)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起去采蘑菇吧!请每个宝宝采到朵蘑菇后,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放进同样颜色的“篮子”里,坐到“篮子”边上。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圆圈坐好,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有多少人,多少朵蘑菇。

  2.按蘑菇上面的点子数匹配相应的实物卡片。

  师:能干的小兔子采了这么多蘑菇,我们请客人起来分享吧!蘑菇上有几个点子,我们就请几只小兔子来吃蘑菇。

  教师为每组提供小兔卡片,小朋友按各自蘑菇上的点子数,来请同样数量的小兔子吃蘑菇,点卡与实物卡对应,要求将实物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上。

  3.按点子数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师:数字宝宝看到小兔子们玩得好开心,它们也想找朋友起做游戏了,蘑菇上有“点子.数字1就和个点子做朋友,蘑菇上有三个点子,数字3就和三个点子做朋友

  教师为每组小朋友提供数字卡片,请小朋友根据各自蘑菇上的点子来找相应的数字卡并将数字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里。

  4.给点卡排序。

  师:听!小蘑菇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顺序来排队,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快!想一想谁应该排在最前面,谁应该跟在后面?

  教师提供排序标记,请每组幼儿在各自的排序标记上按要求给点卡排队。

  5.结束。

  师: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宝宝肚子饿了吧!请兔宝宝把采来的蘑菇都交给兔妈妈,让妈妈来做顿丰盛的午餐吧!

  【活动延伸】

  将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游戏区,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操作、学习。

  【教学反思】

  本活动为幼儿提供故事情境,以“采蘑菇一放蘑菇一请客”等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始末,师生共同扮演故事角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化,将实物、点子、数字三者之间的对应变得更加简单易学,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通常,数学活动中桌面操作活动比较多,孩子彼此之间很少有合作的机会。本活动跳出了这种形式,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直觉行动学习,将个体的思考、学习放在集体游戏中加以印证、分享、调整。

36、幼儿园活动教案《小乌鸦爱妈妈》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弟子规》是一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金钥匙,它把圣贤的教诲用通俗易懂的歌谣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容易记忆。是值得我们倡导和学习的一本佳作!

  现代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孝道方面做的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得孝是什么概念。可见学习孝道的重要性。《小乌鸦爱妈妈》,以小朋友喜欢的故事来使其理解有关《弟子规》中“入则孝”篇的部分内容,我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这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

  《小乌鸦爱妈妈》这个故事来讲述《弟子规》“入则孝”篇中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定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习用明快节奏诵读《冬则温夏则清晨则定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激发幼儿对中国丰富语言文化兴趣。

  2、理解《冬则温夏则清晨则定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内容。

  3、懂得对父母的孝心是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关心、照顾,懂得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幼儿听从父母的教导,不以自我为中心,孝敬父母。

  四、教法

  《弟子规》是一门培养做人之道的启蒙教育学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大部分思维的方式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主要采取的是“故事情境体会法”,以故事的形式将幼儿不能理解的内容讲述出来,让幼儿既能背又知其意。诵读法掌握弟子规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一颗很高大的树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她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那群可爱的乌鸦宝宝吃,乌鸦宝宝在乌鸦妈妈的精心抚育下渐渐长大了,终于有一天乌鸦宝宝都要飞翔了,它们一个个高兴地张开了翅膀飞出了家,妈妈可高兴了。可是乌鸦妈妈已经老得飞不动了,孤孤单单地呆在家中。突然从远方飞来了一只小乌鸦,它衔着它平生捕到的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为给了妈妈。接着又来了一只、两只、三只…就这样,小乌鸦飞来又飞去,它们自己又累又饿,却把找来的虫子一口一口地喂给了妈妈,妈妈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以这个故事引导出要孝顺父母。那看看我们的孔子老爷爷是怎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的。

  (二)1、出示图片一(冬则温夏则清晨则定昏则定)并讲述黄香的故事。

  2、出示大字卡:冬则温夏则清晨则定昏则定。教师解释含义并诵读。

  3、出示图片二(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出示大字卡: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教师解释含义并诵读。

  5、幼儿学念《冬则温夏则清晨则定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1)教师领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先单句、再2句、再4句)

  (3)学小古人

  孩子模仿古人读书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

  (4)接龙法

  即让幼儿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三)小朋友知道关于父母的几件事,引导幼儿讨论。

  1、父母的年龄:

  2、父母的职业:

  知道体贴父母,关心父母.为劳动一天的父母送一杯水,换一次鞋.

  3、父母的身体状况:

  小朋友你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但父母的身体,你们又关心过多少?父母生病,你们应该主动做些什么?你们又做过些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孝顺父母的?

  (学生回答,引导:你每天都为父母做过些什么?)

  (四)幼儿学习用明快节奏诵读课文

  (五)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结束。

  反思:

  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故事讲述法展示《弟子规》,唤起幼儿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孝道,从而实现了该活动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态自然,流程连贯。

  在教学过程中,我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大部分思维的方式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主要采取的是“故事情境体会法”,以故事的形式将幼儿不能理解的内容讲述出来,让幼儿既能背又知其意。诵读法掌握弟子规的内容。

  但在教学中我可以改播放歌曲为歌唱歌曲,这样更能加深幼儿的感官思维!而且也应该增加活动的互动性!

37、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大西瓜》教学设计及反思课后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小老鼠的机智和勇敢。

  2、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发生的问题,并大胆表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二、活动准备:

  故事《大西瓜》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谜语游戏,引起导入故事。

  提问:(1)谁来猜一猜?师:这只小老鼠和大西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大西瓜。

  2、看图讲故事,并播放幻灯片。

  (1)、故事讲述至“还有半个留给奶奶吃吧!”

  提问:①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觉得怎么样?

  ②发现一片西瓜地,小老鼠是怎么想的?

  ③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为什么不吃呢?

  (2)、续讲故事至“这下可凉快多了。”

  提问:吃完了半个西瓜,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呢?

  小老鼠戴上西瓜帽有趣吗?为什么要戴上西瓜帽啊?

  (3)、幼儿看图,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过河。

  提问:小老鼠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老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聪明的小老鼠是用什么办法过小河的呢?(故事讲至稳稳当当的过了河。)

  (4)、续讲故事至“小家伙,我要吃掉你。”幼儿大胆猜想帮助小老鼠的办法。

  ①发生了什么事情?

  ②大灰狼是怎么说的?小老鼠觉得怎么样?

  ③你要是小老鼠会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

  ④小老鼠究竟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

  老师:让我们来看看这只小老鼠是怎么做的?(讲故事至结尾。)

  3、完整的欣赏故事。(播放课件。)

  讨论:你们喜欢这只小老鼠嘛?为什么喜欢它呢?

  四、案例分析

  在故事教学活动中,老师以幼儿为主体,课件为载体,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针对胆小的幼儿,鼓励其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次语言活动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使幼儿更加生动、直观的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能根据小老鼠遇到的困难,设身处地的为小老鼠着想,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它,并能清楚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对问题的设计也是紧扣目标,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了小老鼠的机智和勇敢。整个课堂幼儿的语言表述欲望非常强烈,兴趣也很浓厚。

  五、教学反思

  1、根据实际,随机调整教学方案。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思维非常的活跃和开阔。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完全照搬方案中教师的主观设想而进行,而要根据孩子们的爱好来确定。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地运用。就如,我请幼儿为像老鼠想办法时,一心想完成教案所设计的几个环节,幼儿都不是很积极,但当我随机改变一下教育方案,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除了要运用一般的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应从语言自身的教育特点出发,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应从幼儿亲身参与其中的生活现实出发挖掘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加以合理利用,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新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和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困难,形成了各种思想的一个有机结合点,给幼儿以新的刺激,进而激起了幼儿开动脑筋的热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8、幼儿园优秀教案《小灰老鼠》教学活动设计和反思

  《小灰老鼠》

  ——活动设计和反思

  设计意图:

  在我和幼儿做《小动物和大灰狼》的游戏时,我发现幼儿虽小,对不同性质的音乐也有了一些感受,但总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针对本班幼儿的特点,也为了激发幼儿对自身感受和体验的有效表达,我设计了《小灰老鼠》这一活动,目的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理解诗歌内容和有关词语,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引导幼儿体验诗歌中几种情感情绪,培养幼儿的有爱协作精神。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表现手段,理解诗歌内容和有关词语。

  2.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幼儿体验诗歌中几种情感情绪,培养幼儿的有爱协作精神。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套。

  2.录音磁带。

  3.鼓.双响筒.沙锤各一件。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题。

  1.教师:“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猜猜,是谁来了?”﹙小灰老鼠﹚

  2.小灰老鼠又发生了什么事?

  二.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诗歌。

  提问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诗歌中有谁?

  3.小灰老鼠住在哪里?

  三.根据情节,理解诗歌内容和有关词语。

  1.小灰老鼠仔细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是谁的脚步声?请幼儿模仿。

  2.大象先生的脚步声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学词:很重、很响、沉重。﹚

  3.白兔小姐的脚步声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学词:很轻、很快、轻快。﹚

  4小灰老鼠最后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的脚步声?有什么感觉?﹙学词:快乐、高兴、愉快。﹚

  四.出示鼓.双响筒.沙锤,请幼儿分辨想象它们都像谁的脚步声?并听乐器声模仿相应动物的脚步声。

  五.放录音:教师演示教具,并体会小灰老鼠听到脚步声的不同情绪,理解词:寂寞、愉快。

  六.引导幼儿懂得关心同伴,与他人友好相处。

  活动延伸:

  到小灰老鼠家做客,给它带去快乐。

  活动反思:

  在我和幼儿做《小动物和大灰狼》的游戏时,我发现幼儿虽小,对不同性质的音乐也有了一些感受,但总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针对本班幼儿的特点,也为了激发幼儿对自身感受和体验的有效表达,我设计了《小灰老鼠》这一活动,目的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理解诗歌内容和有关词语,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引导幼儿体验诗歌中几种情感情绪,培养幼儿的有爱协作精神。

39、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反思

  大卫不可以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发散思维,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

  3、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同时体验妈妈爱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

  4、 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 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大卫,不可以》PPT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名字叫《大卫,不可以》

  2、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卫

  (二)出示图书《大卫,不可以》

  1、介绍作者:作者的名字叫大卫香农,这本书是作者模仿自己五岁时画的画而创作出来的,这个故事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2、大卫长的什么样子的呀?(椭圆形的小脑袋,细小的身体,大大的嘴巴,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小小的鼻子,一高一低的两条短眉毛,好像在像世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

  3、大卫在做什么?(他一只脚站在一摞歪七扭八的书垛上,另一只脚悬空,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接下去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4、这是谁?妈妈做了个怎么样的动作?妈妈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呢?为什么生气?

  我们一起来读读故事,看看大卫到底都做些什么让妈妈生气的事情?

  (三)边欣赏图片边提问

  图片一:大卫在做什么?(他站在椅子上拿东西)他拿东西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正欲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紧抿着嘴巴,舌头却翘露在外面,两只眼睛盯着那只饼干桶,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模样。)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为什么说不可以?

  图片二:你看到了些什么?(你看,站在客厅里的大卫,头上、脸上、手上、腿脚上糊满了黑黑乎乎的泥巴,头上的泥巴还插着几根草和两个小蘑菇,糊在腮帮子处的泥巴上居然有一个长尾巴的虫子,腿上长着草,脚上插着小树枝。真得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简直是一个小怪物。)妈妈看到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会说什么呢?

  图片三:这么脏,妈妈当然要他去洗澡,看看他是怎么洗澡的?(澡盆里放着大卫的一些玩具:游泳圈、军舰、小鸭子、水雷、鲨鱼、黑鱼等。澡盆里的水早已溢出,水流满地,大卫仍然大开着水龙头,面戴潜水镜、头顶“黑鱼”、手拿“鲨鱼”,把这里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妈妈会对他怎么说?

  图片四:洗完澡后,大卫又做些什么?他要干什么去?会不会有危险?这时妈妈焦急的喊他,怎么喊?

  图片五:大卫在做什么?你觉得这个声音怎么样?这时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图片六-七:大卫在吃饭的时候玩什么?小朋友你说说看你有没有这样玩过?妈妈都是怎么对你说的?

  看看大卫的嘴巴里有什么?天那,他吃了那么多的东西,妈妈会对他说什么?(请小朋友来学说妈妈的话)

  图片八:天很晚了,大卫还在干什么?他在看什么动画片?妈妈命令大卫“回房间去”大卫愿不愿意去睡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丰富词汇:垂头丧气。表情,手里拿着餐巾)那你觉得他回到房间会做些什么?

  图片九:大卫又在玩什么游戏?他的被子上都是什么图案?因为他太喜欢超人了,这时的妈妈,会对大卫怎么说?(幼儿学说)

  图片十-十一:大卫有一些坏习惯:看看都是什么坏习惯?你要是大卫的妈妈你看到了大卫的这些坏习惯,你会对他说?

  图片十二—十三:大卫又要准备玩什么了?他在哪里玩?妈妈大声的叫————怎么叫?妈妈的”不可以”有没有阻止他玩棒球?猜猜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时妈妈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

  大卫闯了祸被妈妈罚坐在了凳子上,他现在觉得怎么样?(他觉得很委屈、害怕)他在害怕什么?(他不听话怕妈妈不爱他了)

  图片十四、十五,大卫的妈妈怎么做的?妈妈现在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他的妈妈爱不爱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她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呢?

  故事里的大卫是一个怎么样的男孩子呢?(一个调皮淘气、爱搞恶作剧,)

  大卫的妈妈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呢?(是一个很严厉,但又是一个温柔内心充满爱的妈妈)

  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

  教师小结:大卫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妈妈总是很严厉的对大卫说不可以,是因为妈妈怕大卫养成坏习惯,怕他受伤,但是,妈妈心里却一直都是爱着他的。

  (四)情感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妈妈什么时候会对你说:“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妈妈在说不可以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做错很多的事情,在妈妈对我们说不可以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爱我们。

  活动反思:

  《大卫不可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画面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也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在这一活动中,获得收获的不仅是孩子们,做为教师我们可以看到大卫的妈妈对孩子耐心与关爱,看到她教育的智慧:什么时候应该制止,什么时候应该批评,什么时候要给与一定的惩罚,什么时候又应该给与孩子更多的关爱……可以说绘本中还蕴含了"爱的艺术""教育的艺术"。

  当然,在我的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活动中虽然丰富了词汇"垂头丧气"和焦急等,事实上还有很多词汇可以挖掘。最后环节可以设计模仿故事里妈妈拥抱大卫这一故事的精华画面,用一个温暖的拥抱联系起老师与幼儿之间爱的桥梁与纽带:老师有时候对他们的严厉与批评也是源于对他们的爱。

40、小班语言活动《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概复述故事。

  2.培养幼儿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图画的能力。

  3.把孩子领进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那种互相关爱 、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友情。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概复述故事

  难点:幼儿理解互相关爱 、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月亮,生日快乐》PPT、绘本、小熊头饰、小熊玩偶、钢琴曲《天空》纯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魔术表演,变出小熊玩偶,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学说对话。

  (1)【一天晚上……月亮听不到。】

  提问:如果你是小熊,有什么办法可以离月亮近一点,让月亮听到你说话?

  小结:你们想的办法都有可能,那么小熊用了什么办法?我们继续往下听。

  (2)【于是,他划船度过小河,走过树林,爬到高山上。】

  提问:1)小熊想送月亮生日礼物,他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呢?

  2)你们说了那么多,那小熊到底对月亮说些什么呢?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我们仔细听。

  (3)【小熊心里想……月亮说。】

  提问:1)小熊对月亮说了哪些话?小熊说这句话的时候,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

  2)你们想不想学学故事里小熊和月亮说的话?我们分弟弟组和妹妹组,分别扮演小熊和月亮,一起对话吧

  3)现在你们知道月亮和小熊的生日是哪天了吗?他们都想得到什么礼物呢?小熊到底有没有送给月亮帽子呢?我们接着看。

  (4)【小熊回到家,就把小猪储钱罐里的钱,全部倒了出来,然后他上街去,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提问:帽子是买到了,可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怎样才能给月亮戴上帽子呢?谁有办法?

  小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那故事中的小熊是怎么做的?

  (5)【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好让月亮戴上】

  提问:你觉得月亮能戴上帽子吗?为什么?我们和小熊一起来静静的等一等。

  (6)【然后他在树下等着……“戴起来刚刚好耶!”】

  提问:1)你们看,小熊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7)【小熊睡觉的时候……他带起来也刚刚好耶!】

  提问:小熊得到了月亮送来的帽子,他心里会怎么想呢?你们学学小熊高兴的样子。

  (8)【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风把小熊的帽子吹走了,他在后面追着,但是,帽子却飞走了。】

  提问:1)你们看呀,帽子飞走了,小熊呆呆的站在河边,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熊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

  (9)【那天晚上……“生日快乐”】

  提问:小熊对月亮说什么了?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现在我们妹妹做小熊,弟弟做月亮,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虽然他们把帽子弄丢了,可是他们互相还是喜欢着对方,他们真幸福。

  2.看数字故事,完整听一遍故事。

  3.请复述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三)结束部分

  总结小熊和月亮成为好朋友,是因为他们互相关爱 、互相宽容体谅、互相分享彼此快乐,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也能向他们学习。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

  小班语言:《月亮,生日快乐》反思

  优点:

  1.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引导,使幼儿明白老师是孩子们的玩伴,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体。

  2.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边玩边学。老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小熊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欢快的声音吸引着孩子。使幼儿开心地跟着老师做起来。

  缺点:

  1.教学软件使用技术不够专业。在制作过程中,情景、动画的处理还不能完全幼儿化,存在缺陷。

  2.活动缺少情景创设。应该创设情景,将幼儿带入其中,高度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获得难忘的经验。

41、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我做哥哥了》教学设计发送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并感受野田的心理变化。

  2.尝试帮助弟弟妹妹解决困难,体验当哥哥姐姐的快乐。

  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教:“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已经做了小哥哥小姐姐,谁来说一说做哥哥姐姐有什么感受?你喜欢做哥哥姐姐吗?”

  二.观察画面、理解情节

  1.出示第一张图(封面)

  教:“有只小猫叫野田,他做哥哥了,他快乐吗?你从画面哪里看出来?”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野田的表情,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出示1~3页:

  教:“故事里的猫哥哥到底为什么不高兴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寻找野田当哥哥不开心的原因。

  小结:妈妈生了五只小猫,野田做哥哥了。妈妈总是忙着照顾弟弟妹妹,野田觉得妈妈不如从前那样喜欢自己了。

  教:“妈妈真的不喜欢哥哥野田了吗?”(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出示第4页。

  教:“你觉得野田愿意带弟弟妹妹出门吗?”幼儿大胆猜想。

  播放PPT

  教:“弟弟妹妹遇到了什么危险?他们怎么了?”引导幼儿描述小猫们的动作和表情。

  教:“弟弟妹妹在喊谁?会怎么向哥哥求救?野田哥哥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的呢?”

  4.继续讲诉故事。

  教:“野田带着弟弟妹妹继续前进,结果有遇到了什么事情呢?大灰狼要吃小猫,野田怎么办?过不了独木桥,小猫害怕吗?野田又会怎么做呢?

  教:“刚开始的时候哥哥那么不开心,可后来又为什么那么开心呢?”

  小结:野田发现妈妈和弟弟妹妹都是喜欢自己的,原来当哥哥照顾、保护弟弟妹妹会让自己很开心。

  三.活动延伸

  可以带领大班的小朋友去小班看看小班的弟弟妹妹,和他们一起游戏。

  附;故事

  我做的哥哥了

  猫妈妈生了五只小猫咪,小猫野田做了哥哥。

  妈妈总是忙着照顾弟弟妹妹,野田觉得妈妈好像不如以前那样喜欢自己了。哼,真没劲!妈妈现在喜欢弟弟妹妹了,要是没有他们多好呀!

  弟弟妹妹们一天一天长大了。妈妈说;“喂,野田,带弟弟妹妹出去散散步!”野田很不情愿地一步一跨朝外走,弟弟妹妹们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

  讨厌的弟弟妹妹!对了,把他们扔掉,那样,妈妈又会喜欢我了。瞧,前面那棵树多高呀,我就爬到这棵树上躲起来吧!野田“嗖”地一声蹿上了树。

  “呀,哥哥,我们也要爬树!我们也要爬树!”小猫们真的叫着爬上了树。呀,好高啊,真可怕,快要掉下去了。“哥哥,救命啊!”不得了,树枝快断了,弟弟妹妹掉下去会受伤的,野田把弟弟妹妹一个一个背下了树。

  野田带着弟弟妹妹们继续往前走。呀,前面有只大狼。对了,就把弟弟妹妹们送给大狼吧。野田说:“这些小猫咪给你,要不要?”大狼说:“我要,我要,我正好肚子饿。”“什么,你要吃掉他们?不行,不行,那也太可怜了。”野田带着弟弟妹妹飞快地逃走了。

  他们经过一座独木桥,哇,桥下水好深啊。胆小的小猫咪们走的极慢。野田想赶快冲过小桥逃走,他飞快的跑过了小桥。弟弟妹妹们跑不过去,望着桥下的河水,吓得又哭又叫:“哥哥,我们害怕,哇—哇—“

  唉!要是弟弟妹妹掉下去淹死了,那也太可怜了。野田忍不住又跑了回去。

  野田让五个弟弟妹妹紧紧抓住自己,一步一步走过独木桥。

  好吧,谁叫我是哥哥呢。来,我们一起回家去。野田把弟弟妹妹们全部带回了家。瞧,妈妈正在门口焦急地等着他们呢!

  “妈妈,哥哥真能干。跟哥哥散步,太有趣啦!”

  “是吗?啊,野田,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弟弟妹妹的好哥哥。”一、二、三,妈妈在野田的额头上轻轻地亲了三下,野田真高兴呀。晚霞映红了野田兴奋的脸,他想:“做哥哥虽然有些烦恼,可也很有趣呀!”

  教学反思: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比较多一些,孩子们做哥哥姐姐这方面的体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是很少的。然而,感受做哥哥姐姐的快乐,需要用体验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真正的在一个活动中让孩子们去体验。体验两个字,写写简单,其实真正的让孩子们有触动的那种体验还是蛮难做到的。但大班的孩子在平时的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为此,在第三次教学活动中,我加入了“营救弟弟妹妹”的游戏,即两段体育游戏(爬树顶和走独木桥),让孩子在活动中,通过游戏、通过玩,还有一些惊险的场面,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互相商量,加深了体验。孩子们在活动当中体验,在体验当中学习,感受做哥哥的自豪与快乐。

  其实,这个绘本一开始情节变化还是蛮多的,野田是从一开始不喜欢做哥哥,慢慢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后能够喜欢上做哥哥,孩子们也是跟着这么一个线索,在一步一步融合了一些活动的过程当中,慢慢的跟着情境在不断地进行一个一个的体验。整个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很强,在活动中,他们能够将游戏中的感觉表达出来:感谢哥哥,做哥哥姐姐很快乐。点到了我这个绘本活动的主流思想,也达到了让孩子们在活动当中体验,在体验当中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