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遇到“另类思维”的解决办法

关于课堂遇到“另类思维”的解决办法

关于课堂遇到“另类思维”的解决办法

课堂遇到“另类思维”怎么办?

兰  天

    我们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不协调的音符,我们称之为“课堂另类”。课堂另类的出现,经常搞得教者哭笑不得,骑虎难下。如果能正确处理好此类现象,课堂就能出彩,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可以上出一堂非常精彩的好课。下面我撷取听课中遇到的一些案例,就教师在解决课堂“另类”现象之策略,谈谈个人之拙见。

    案例一:多嘴
    一次我们在听《比多少的应用题》这一课时遇到了这么一种情况:开始老师就创设了一个情景:请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右手,两手合并手指对手指,你发现了什么?生1:两只手的手指一样多。师:很聪明,你真能发现问题。正当老师要进行下面的教学时,突然有一生大声说:“老师,他的不一样!(用手指指着与他同桌的同学)他的右手多一个手指。”顿时全场轰然大笑,而那位同学的脸却红到了脖子上。老师也显得十分的尴尬,一句“多嘴”,把这位发言的学生镇压得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解决的策略是:顺水推舟。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或他人的信任、理解和认可,得到老师的尊重、鼓励和肯定,尤其是学困生,这种欲望正是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这时,教师积极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时教师一个佩服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点头,一句安慰的话语,都会使学生久久不忘,使他们有信心、有意志去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在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能说:你观察的真仔细,你对同学真关心,顺便对学生进行相互尊重的教育,那么课堂效果就不一样。生1说一样多,老师很满意,同时板书:一样多。“多嘴”生说:不一样,老师要追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出比多比少的列子吗?这样顺着学生的思路寓教于乐,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进行了同学之间友爱的教育,不是两全其美吗?
   
    案例二:贪心
    一位老师在讲《找规律》这一课时,对回答的好的同学常给于奖品,第一个奖品是圆珠笔,第二个奖品是水笔,第三个奖品是铅笔。当老师拿着铅笔准备奖给第四个同学时,这个同学说:“我不要铅笔,我要圆珠笔。”老师随口说“贪心!”同学们也跟着笑话。
    解决的策略是:满足学生。
    其实,学生的需求是很正常的,老师给学生发奖品,一般情况下,学生只有接受,哪能挑三拣四?更何况在上课的时候。学生有他自己的喜好,一般的人是不敢说出口的,可这位同学就是与人不一样。如果老师课堂的驾驭能力强的话,就可以根据这一生成资源,为我所用。老师应马上给这位学生圆珠笔,顺便问:从这位同学得到的奖品,你发现了什么?也许学生会说这位同学贪心,老师继续启发学生,第一个是什么奖品?第二个是什么奖品?第三个是什么奖品?第四个是什么奖品?第五个应该奖什么?第六个又该奖什么?有什么规律吗?这样处理,就变不利因素为可用的资源了,也就达到了非预设性动态生成的目的。
  
    案例三:巧合
    这是圆柱体体积的练习课片断。
    师:昨天我们通过将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方法得到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老师这里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出示: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1:要先求出它的高,根据: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所以高=25÷(2×3.14×4),又根据:体积=底面积×高,但是,太难算了。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太难算了,改一个数字就好。
    师:改什么?
    生2:我认为把25改成25.12就好算多了。
    师:为什么?
    生2:有一个3.14在那里都很麻烦,因为我们知道8π=25.12,所以我想用25.12就比较好算。
    师:那就改吧(同学们都松了口气)
    生3:不用改,我用式子代入计算:3.14×4×
    生4:直接用25÷2×4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
    生4:我是,我是……(一时语塞)
    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巧合。
    这位同学在一片巧合声中从站的笔直到弯下了腰,再不好意思地坐下。
    课后,我问这位学生,你是怎么想的?
    他说:我把这个近似长方体打倒在地,让侧面积的一半作它的底面,半径作高,只要用25÷2×4就可以了。
    解决的策略是:给足时间。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充满生成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不只是将一些灵性的画面定格,而应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加艳丽动人。如果老师能急中生智,问自己:“是巧合吗?”尽管马上想不出来,也可以把问题推给学生讨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问题也许能得到解决。再就是要鼓励、信任学生,让他好好想想,不要紧张,或许学生自己也能解决。课堂上教师能把富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及时抛向学生,让空间想象成为学生思维的翅膀,就可以盘活生成资源,就可以让课堂生成得以升华。
  
    案例四:迁就
    在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当学生从“分蛋糕”中直观感知后,就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知道哪些?”
    生1: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半,每半就是这个苹果的。
    生2:(马上站起来)不一定,如果这个苹果是歪的怎么办?
    生3:大的一边少切一点,这样就差不多了。
    生2:差不多也不能说是平均分了。
    生4:把苹果榨成汁,再平均倒在两个杯子中,这样就平均分了。
    生5:一只鞋是一双鞋的。
    生6:把一个人平均分成两半,每半是一个人的。
    生7:把一个篮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篮球的。
    ……
    解决的策略是:尊重事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让学生真正感受、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闪现出独特的思维火花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需要依附一定的数学素材,离开具体的数学素材单谈数学教学无异于缘木求鱼,是毫无实际意义的。所以,这位教师显然认识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的素材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力求把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变枯燥的数学为生动有趣。一个苹果榨成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受此启发,学生就有了“把一个人平均分成两半,每半是一个人的”的看法。人可以分成两半吗?篮球分成两半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即要尊重学生,也要尊重事实,可以分的才能分,不可以分的就不能分,要给以适当的点拨,不要因为有学生提到了就一味地迁就。
  
    案例五:重复
    在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时,一教师出示了38.2÷2.7让大家计算,结果有①商14余4,②商1.4余0. 4,③……教师在讲评时自己很认真地在黑板上重做了一边,算是一个交代。结果仍有许多学生在摇头。
    解决的策略是:巧用错误。
    古人云:“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错误本身是不受老师欢迎的,也是学生自己不愿意产生的。学生出现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曲折,它暴露出学生思维中的一些偏向。作为教师,绝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而应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以产生“点石成金”之效,再生教学之精彩。如对上面的纠错,如果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已有的错误资源启发学生用什么办法可以判断正确与否?于是学生就可有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①余数4与除数2.7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是错误的;②验算:1.4×2.7+0.4≠38.2,说明商是错误的;③验算:14×2.7+4≠38.2,说明商也是错误的。巧用错误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正确处理课堂“另类”现象,需要教师的睿智,只要处理好课堂“另类”现象,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