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瞎爱之间

爱与瞎爱之间

爱与瞎爱之间


  父母们“望子成龙”并没错,可身体素质是孩子“成龙”的本钱。由于很多父母喂养不当,反而不利于了孩子的生长发育。他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懂如何疼爱。 

  一次我去一位同学家玩,看到他的孩子脸色清白,一问:原来孩子一岁四个月了,竟然还没吃过干米饭,他只吃鸡蛋、力多精和亨氏米糊。我好心劝他们:“孩子有点营养不良,让他多吃些粗粮食吧!”他的妈妈却振振有词:“谁说孩子营养不良?他已经吃了上百听力多精了!”还自以为是得拿出孩子坐在堆成小山似的力多精罐子的照片,以此为证。虽然我心里暗暗好笑,可这孩子却是可怜的。 

  除了在喂养方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们更是容易走入各种误区。 

  有这样一对夫妇,两人都是教师,他们是早就计划好让孩子出国,自打女儿生下来,就只对她讲英语,怕说国语影响英语发音的纯正。等女儿上幼儿园时才发现孩子无法与小朋友沟通,与大家分享游戏的快乐。结果孩子变得特别娇气、爱哭,反应能力也比同龄的孩子差。从儿童教育的理论上讲,母语是开启儿童智力、语言能力、增进孩子与父母情感的最好的工具。这对夫妇如此“瞎”教,严重影响孩子智力的发育。 

  毫无疑问,父母都疼爱孩子,爱不等于会爱,爱更不是“瞎爱”!我们必须排除急功近利的心态,把“望子成龙”改为“望子成人”,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普遍人。德国著名小提琴家、世界小提琴协会主席安妮・苏菲・穆特来华访问演出时曾这样说过:我生命中最动人的音乐,是我孩子的第一声哭声。她总是带着两个孩子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她与孩子分别最长的时间只有四天。穆特首先是位责任感很强的出色的母亲,然后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那浓浓的亲情,一定是她的音乐艺术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最近有专家倡议创建“母亲素质工程”。只有父母、教师、孩子共同参与,提高素养,才能让父母们走出“瞎爱”的泥沼,给孩子以清醒的爱,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转轨。 


  摘编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