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托警惕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孩子入托警惕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孩子入托警惕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萧萧3岁半,聪明漂亮,温顺乖巧,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更是妈妈的掌上明珠。可自从入幼儿园,萧萧像变了一个人,一直闹着不愿去。起床后磨磨蹭蹭不愿穿衣服出门,到了幼儿园门口,她哭得死去活来,不进去,也不让妈妈走。好不容易把她留在幼儿园里,她却不肯说话,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吃饭也不睡觉,只是不断要求见妈妈。回到家里,她就一直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再三恳求妈妈“不要送我去幼儿园”,晚上也不一个人睡觉了,非要和妈妈一起睡,半夜还经常被噩梦惊醒,吵着“妈妈不要离开”。一连四五个月过去了,萧萧依然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不开心了。

  萧萧自幼体弱多病,稍不注意就会咳嗽、发烧,因此她的衣食住行成为全家人注意的焦点,为了女儿健康成长,妈妈一直休假陪护。妈妈对女儿呵护备至,事无大小都亲自去做才放心,担心受凉生病较少到户外活动,也不敢让其与小朋友在一起,生怕出现意外。萧萧也对妈妈寸步不离,母女俩如影相随。偶尔妈妈外出,总是细心地一遍一遍叮嘱女儿,似乎总有交代不完的事情,害怕别人照顾不周,害怕女儿受委屈等,每次都是匆匆而归,母女俩从来没有分开过半天。萧萧3岁该去幼儿园了,为了孩子能适应幼儿园生活,细心的妈妈有意或无意地不断向女儿传授幼儿园可能发生的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从上述描述分析,萧萧患的是典型的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是指当儿童与父母或抚养人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1.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或拒绝去幼儿园(上学),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呆在家里。2.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3.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性退缩。4.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病因:1.遗传因素患焦虑症的父母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的子女。2.亲子过分依恋孩子平时一直与母亲呆在一起,不与外界接触,而母亲对孩子过度保护,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特点。一旦与母亲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3.生活事件影响常见的生活事件有: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受到挫折,不幸事故,重病或死亡等。由于分离性焦虑与幼儿不愿去幼儿园很相像,容易与不愿去幼儿园相混淆,而被长期忽视,其结果不仅影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且可发展成慢性焦虑,影响情绪发育及学习。幼儿初入幼儿园时,大多有哭闹、不肯吃、不肯睡等现象,但几天后即见好转,因为其哭闹的原因是害怕陌生,不适应新环境和陌生人,几天后熟悉了,哭闹也就好转。他们虽然在幼儿园哭得很凶,但回家后就很开心,也不会做噩梦,分离性焦虑的原因是担心与父母永远分离,担心天灾人祸使父母与自己永不再见,症状持续4周后仍不好转。

  一旦发现分离性焦虑障碍,要立即停止上幼儿园,请儿童心理医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幼儿园,加重焦虑发作,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预防:1.从小让孩子多与小朋友们接触。不要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让孩子多些玩伴,培养他与其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孩子在集体的环境中受欢迎,感到愉快,为将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避免发生焦虑打下基础。2.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理的习惯,如吃饭、穿衣、洗手、洗脸、大小便等,如果什么事情家长都包办,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将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而会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3.在去幼儿园之前,经常给孩子讲幼儿园的生活,告诉他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会很好玩,还可以在一起做游戏学本领,同时还经常带孩子去日后准备去的幼儿园参观,让他熟悉那里的环境,让他看看别的小朋友们是如何愉快地在那里做游戏,滑滑梯,学儿歌等,让孩子对幼儿园有好感而产生向往。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幼儿园老师的坏话,更不能以“不听话就要送幼儿园”来威吓孩子。4.在家先练习与妈妈分离,让孩子逐渐习惯妈妈离开的感觉,比如当孩子自己来到另一个房间时,妈妈不要马上就跟着,让他单独呆一会儿,过一会儿再进去,日渐增加这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