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教学中的催化剂

爱――教学中的催化剂

爱――教学中的催化剂

  

爱――教学中的催化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中真、善、美的东西。

"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可以说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着意知觉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教师对学生表示好感,学生就会在学业、品德、习惯方面表现进步。教师如果对学生表示厌恶或失望,学生心理就产生负效应,表现为退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教师尽管很负责、很辛苦、很周到,却得不到学生的欢迎,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为什么这些教师会"事倍功半"呢?原来一个不爱他的学生的教师,很难获得好的教育效果,也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师。因为爱是教学中的催化剂。

反思这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时实践,我也曾尝过"爱"的甜头。

章某,男,13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大大的眼睛,红朴朴的脸蛋,长得十分机灵。但由于好动,经常惹是生非,常令家长、教师头痛不已。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纪律,晃椅子、玩东西,讲空话……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但持续时间不长。课间精力特别充沛,好搞“恶作剧”,爱捉弄别人,今天打破了黑板,明天敲碎了玻璃。平时个性倔犟、脾气暴躁。对人不和悦,人际关系极差,喜欢争强好胜,常因小事与人争执,时常与同学打架,欺侮弱小,每星期都有打人的记录。家里表现: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时,便火气冲天,大喊大叫,家长无能为力。据家长和老师观察,章某脑子不笨,学习认真起来比一般同学接受还快。但因为好动分心,在班里成绩排在倒数第一,经常出现不及格现象。   对次我作了专门的调查分析,原来造成章某有四个原因①、家庭因素: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几代只有一根独苗,与父母和祖父母住在一起,全家人对他百般宠爱,事事由着他。造成他以自我为中心,是非不明,强词夺理的畸形心理。 而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章某的父亲家庭教育方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