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观察世界发展到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从观察世界发展到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从观察世界发展到独立解决问题


  观察事物 

  5至6个月的婴儿就能认物,比如大人说“灯”时,孩子就会用眼去看灯。逐渐学会认识自己的玩具,学会 听声取物。周岁前后,孩子已认识了一些物名,并学会了一些形容词,如大和小、红和圆等。1岁半到2岁时,孩子学会了找事物的特点,如兔子的耳朵长、大象有长鼻子等。明白了事物的特点,孩子就学会了分辨事物。家长的任务是让孩子多看一些图片,让孩子说物名并指出其特点,巩固所学的知识。生活中家长还应经常带孩子外出,如去动物园、到商店看看日常用品等。观察各种事物,丰富孩子的见闻,为他的联想能力打下基础。 

  比较、分类和概括 

  2岁的孩子最喜欢比较、他们喜欢比大小、比长短,经过许多比较,逐渐学会了分类。开头只会区分具体的东西,如分开桔子和香蕉、皮球和小车等。渐渐地孩子懂得了区分能吃和不能吃东西,大概3岁前后孩子学会了分清哪些能吃、哪些能玩、哪些能用。这3种概括基本上就是概念的形成。 

  家长应经常同孩子玩比较的游戏,如比一比哪个大、哪个长、哪个是圆的、哪个是方的、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分清了水果和点心,即更加具体的概念。家长也可以在吃东西时提问,白菜和菠菜算不算水果?如果孩子说不算,接着问那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回答水果可以生吃,蔬菜得煮熟才能吃。那么菜又是什么?如果孩子答不出来再告诉他。孩子经过猜,即经过思考后得到的结果才易于记住。此外在比较时,最好让孩子自己动手,如比大小时直接拿两个东西叠起来比,比多少时一个一个地对一对、摆一摆,通过动手得到的印象,比大人反复教的更深刻。若是用玩具或或者一些糖果来比较,就更容易学会了。 

  分类要经过分析、综合的全过程。分析即是比较、把近似的东西放在一起归入一类,然后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就是事物的共性,抓住共性,就出现了概念。 

  经常同孩子玩一些分类的游戏,尤其是动手类游戏。如分开圆的、方的、黄的、红的、粉红的,分得越接近,要求越高,可以促进孩子更深入地思考。 

  讲故事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讲故事,用有图画的故事书来讲故事,一边讲一边让孩子回答问题。多次讲同一个故事,听熟了孩子就几乎能背出来了。以后讲到快结尾时就让他讲出来,讲对了一定要称赞一下,得到表扬的孩子就会很喜欢为故事添结尾,渐渐学会自己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鼓励孩子看几张图画来讲故事,让孩子先把图画按次序摆好,在心中把思路理顺,然后慢慢讲出来。如果不会,大人可替他摆好次序,或者帮他开个头,让他自己结尾。看图讲故事即是用图来启发想象,在摆图时,就要思考。大人帮几回,孩子就学会了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摆,渐渐学会了前因后果的关系,学会了推理。这稍微有点难度,所以孩子为故事编结尾基本上要到3岁时才能做到,自己摆图讲故事要到4岁才行,但此前家长不妨训练一下。讲故事有许多办法,有些孩子记忆很好,他们经常把故事的片段连接起来,只要边得合理就成,因果关系不合理时再帮他理顺,使他学会推理。 

  联想与创造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能引起联想的事物,如问孩子电有什么用,他会举出许多家用电器及许多听过或看过的事物。见闻越多,孩子说出的东西也越多。如果问孩子什么能飞,孩子首先会想到鸟,然后再想到所有有翅膀的东西,如飞机等。还有没有呢?气球、风筝,甚至风吹起一张纸也能飞。让孩子自己去想,想得越多越好,这就是联想训练。联想是很有用的练习,使孩子学会举一反三,不必事事提醒就能想出办法,这就是创造性。孩子的联想范围与平时的见闻多少有关,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夏令营或者到农村、工地等,看的同时讲给他听,使他能够看到的事物。回家后要同他讨论,以巩固莉的知识。经常扩展视野,再用时联想的范围就大了。孩子经常会问“为什么”,说明孩子在思考。可惜大人不是经常愿意回答。不是因为忙,就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大人用心注意解答问题,不会查字典,认真解答孩子的问题,大人的认真会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使孩子养成不放过任何细节、勤于思考的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孩子在两岁时,经常问:“这是什么?”到3岁时,他开始问“为什么?”起初都要由大人来回答,再大一点他开始动手去试,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例如他想知道积木是否浮在水上,他会把积木放在一盆水上面,看看积木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有些难题自己解决不了、大人解决不了时,他看到大人查书就能解决,便会对这本书也发生了兴趣,但是又看不懂。于是孩子很想认识一些字,便连猜带蒙地学会看一些有图的书。不少5-6岁的孩子会看书来自己解决问题,而且会为小朋友解决问题,受到小朋友的崇拜。有些问题在书上也没有,要凭经验和相像来解决,要认真去思考,或者要动手去试试。喜欢玩拼图的孩子,善于推理,看到局部能推断整体,他们会试着摆一摆或者用笔来画一画,这样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了。有了一次经验,就有了一分信心。孩子学会了思考,就能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了。 

  摘编自《信息与家庭》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