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皮球与弹钢琴

拍皮球与弹钢琴

拍皮球与弹钢琴


  弹钢琴,是一种既能陶冶性情,又有助于孩子感觉器官协同发展的极好的室内活动。但也就是这种活动,“异化”趋势日益严重。 

  据一些教师反映,许多年年应考、年年升级的琴童,虽能熟练地弹奏肖邦、贝多芬等大师的钢琴名曲,却不懂乐理知识的“ABC”。很多父母宁可把孩子关在家里苦苦练琴,却不懂得让他们走进音乐厅去听听音乐会,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父母的初衷是想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但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在孩子的生存、发展压力下,往往又走入了为考级而练琴、重演奏技能而轻音乐素养的误区。 

  其实,室内活动中的弹钢琴,户外活动中的拍皮球,除了能达到专项训练的目的外,都还有助于注意力集中、各种感官的协调,对学习能力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钢琴不可能家家都有,音乐细胞并非人人都具备。如果孩子并不具备音乐才能,那么与其让孩子呆在家,“痛苦地”弹奏高雅的钢琴,还不如让他走出家门,“快乐地”拍普通的皮球。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就培养注意力、眼――手协调能力而言,二者并无太大的差别;而就孩子的内心体验而言,自由自在地拍皮球比呆在家里迫不得已“痛苦”地弹琴要快乐得多,因而也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有人说,拍皮球比弹钢琴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道理或许就在于此。 


  转载自《文汇报》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