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乖乖吃药

如何让孩子乖乖吃药

如何让孩子乖乖吃药


  兵兵从医院看病回来,一路上紧闭着小嘴,提防回家要吃药。妈妈洞察到儿子的“秘密”,一再重复:“吃了药,病就会好,就不咳嗽了。”经过耐心细致地劝导,儿子终于把药咽下去了。妈妈高兴不已。可是,刚喝下药不久,兵兵就咳嗽了一声。他用不信任的目光望着妈妈,问:“我吃了药,病怎么还没好啊?”妈妈一时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小孩怕吃药。其实,大人也不爱吃药。可是,有病又不得不吃药,只求药到病除而已。但在对吃药治病的理解方面,小孩和大人的心态全然不同。小孩不明白,从吃药到病好,得有一个过程。兵兵不情愿地吃了药,吃了药就期望不再咳嗽。妈妈何尝不希望吃了药马上好呢,但是大人心里比较平静,她知道急也没用处。兵兵则不能。 

  孩子为何急  

  小孩凡事都很急,比如急着要吃,急着要喝,急着要玩,急着要尿尿。这可以从孩子的认识能力上找原因,同时,也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关。 

  幼儿的思维发展还未成熟。孩子想事简单直接。对妈妈所说吃了药,病就会好,就不咳嗽了,他直接理解为药到病除。吃了药,还咳嗽,这种情景,他不能接受。于是他心生疑惑:是妈妈说错了还是妈妈哄骗自己呢?  

  幼儿的时间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幼儿还不会正确估计时间的长短。他们的时间知觉常常受感情支配,情绪色彩很浓。比如,他们玩得高兴时,即使玩上了两个小时,他们也会说:“我们才玩了一会儿。”而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却认为时间过得太久太久了。大人对时间长短的感觉,虽然也会受感情影响,但是大人的时间知觉,能接受理智支配。 

  幼儿往往不能找到正确的时间标尺。人们对时间的判断,常常依靠一些参照物,或所谓标尺。比如,看太阳上升或下山来估计时间的早晚。但是时间参照物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需要多个参照物。而幼儿把握不了复杂的时间标尺。如幼儿正在吃午饭,天突然变暗,幼儿就惊奇地问:“我们现在是在吃午饭吗?怎么是黑天了呢?”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弱。孩子的这种特点,加上认知水平不高,就使他们常常对时间估计错误。比如,有个幼儿很想要玩具赛车,妈妈答应明天给他。这个孩子听说要等到明天,就马上到床上去躺下。 

  原来,他以为睡一觉起来,就是明天了。有的孩子,为了让星期天快点到来,会立即去把日历撕掉几张。 

  父母的对策  

  解决孩子的认识问题,不可以简单化。在上面所举的例子里,妈妈劝孩子吃药时,不应只是简单地说“吃了药,就会好”,而要多说几句。如:你如果现在把这一片药吃了,明天再吃一片,咳嗽就会少一些了,咳嗽起来,也不那么难受了,等到你把这几片药都吃了,病就会好了。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对吃药治病有所了解,也可以减少孩子对妈妈的疑虑。 

  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有一个孩子需要吃中药,妈妈设法鼓励他自己吃。每一次吃药前后,都这样鼓励他,说他勇敢、能干,像个大孩子等等。这个孩子就持续一段时间天天自己把汤药喝了。 

  采取有趣的方法。有位妈妈在孩子喝中药时说:“你自己喝,咕嘟咕嘟,药就会下去了。我帮你数着,看咕嘟几声?”这样做,实际上是帮助孩子转移了喝药的不愉快情绪。 

  作者:舒心 
  摘自《学前教育》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