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门”考问洋品牌“本土化 ”商道

“质量门”考问洋品牌“本土化 ”商道

“质量门”考问洋品牌“本土化 ”商道

  本周,对于家乐福以及沃尔玛这样的外资零售商来说,丑闻尽出,一再刺激中国消费者神经。先是本周一,北京媒体曝光家乐福连续发生“咸鱼生蛆”,还未见家乐福方面有何整改举措,周二再曝其“售卖2007年面包”事件。就在家乐福一方面掩盖其管理中对供货商把关不严的自我辩解声中,周三再有顾客报料,家乐福销售的粽子外包装的生产日期可随意涂抹。而在“六一”儿童节前夕,相关部门抽检出一批可能致癌的有毒儿童服装,在广东沃尔玛超市内亦有销售。

  事实上,洋品牌遭遇“质量门”今年屡见不鲜。这些在国人心目中享有良好商誉的跨国公司,为何在中国一再“表现糟糕”?屡屡出现的低级问题,与洋品牌外在形象差距巨大,“质量门”正在考问洋品牌“本土化”发展的为商之道。

  对于像家乐福这些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成功企业,在国外历来是奉公守法模范的角色,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恶性事件对品牌的损害有多大。但纵观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从1995年进入中国,即采取了诸如“违规”、“绕道”、“假合资”、“借道地方政府绕开牌照审批”、“违反开放时间表”等非常规手段。直到2000年底,家乐福已在中国开了27家分店,但从未正式向中国政府提交申请。

  一些外资公司的胆量之所以越来越大,很重要的一条因素是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胆气不足。外企能带来外资与GDP的增长,围绕经济发展作文章的地方政府,首先短了几分底气,本该成为有力监管者的身份,反而变身为看外商眼色并养肥他们胆量的纵容者,而忽视或者放弃了对公众权益的保护。

  过去,我们一直相信跨国公司的商道,然而,类似家乐福接连发生丑闻,并表现出的傲慢态度,正一点点瓦解国人对于洋品牌的崇拜和信仰。而屡屡发生的“质量门”也促使我们反思―――任何商誉绝非源自商家的良心和觉悟,而是来自外部力量的约束,即法律的惩罚。然而,按照我国现有法律,即便家乐福上海店近日为出售3只假冒LV包付出了30万元的罚款代价,仍然不能令大公司伤筋动骨并引以为戒。

  监管不足,惩罚不力,国民仍未退去的对于洋品牌的依赖,令这些大公司傲慢态度日盛。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和肯尼思・利伯索尔教授就曾撰文提出了“企业帝国主义”的概念。他们指出,当西方大企业争相涌入新兴市场时都抱有一种狭隘且傲慢的心态,他们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仅仅视为市场扩张的目标,以为那里遍地都是渴求现代商品和服务的潜在消费群。正是这种“企业帝国主义”心态,导致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连续做出错误的甚至带有歧视性的决策。

  事实证明,“企业帝国主义”并非畅通无阻。近来,沃尔玛全面败走韩国市场便是一个有力证明。几乎与此同时,家乐福与沃尔玛均高调表示,今年计划在中国开设20家大型超市。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监管部门是否也应当考虑改变过去一贯“低调模糊”的态度,毕竟,产品质量涉及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企业的自律,无论对于跨国品牌还是中国本土企业,建立一个全面、良好有序的外部监管环境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