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课文中的神态分别是什么?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

陶罐和铁罐课文中的神态分别是什么?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

陶罐和铁罐课文中的神态分别是什么?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

1、陶罐和铁罐课文中的神态分别是什么?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

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描写陶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陶罐非常谦虚、宽容,对铁罐始终以兄弟相称,待人宽厚。从描写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铁罐的骄横、自高自大。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文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共处。

2、项链朗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金色的沙滩 金色的太阳 金色的稻谷

雪白的浪花 雪白的墙壁 雪白的奶油

快活的孩子 快活的青蛙 快活的鸟儿

3、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快乐?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树和喜鹊为什么很快乐?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树能够茁壮成长,成长以后的大树可以提供喜鹊一个休息和娱乐的地方,能够成为喜鹊快乐生活的地方,而且喜鹊还能够帮助树捉虫子。树和喜鹊能够相互依存,一起生活,所以他们都很快乐。

4、二年级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二年级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答:花籽。

长颈鹿给鼹鼠先生送来的是一包花籽,这包花籽开出了非常美丽的花朵,让这条小路变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都欣赏到了这些美丽的鲜花,生活在这里的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乐园,所以说: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能够温暖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如:为环卫工人送水,参加植树养树活动,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热心人捐送的棉衣,为劳累的妈妈端来一盆热热的洗脚水

5、说说课文中“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说说课文中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答:课文中的我指的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6、陶罐和铁罐课文中的神态分别是什么?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

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描写陶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陶罐非常谦虚、宽容,对铁罐始终以兄弟相称,待人宽厚。从描写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铁罐的骄横、自高自大。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文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共处。

7、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很多同学不明白文中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下面由王老师给大家解答。

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至第9自然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第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8、三年级鹿角和鹿腿课文中心思想是什么?

《鹿角和鹿腿》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9、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后习题答案

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类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生动的语言。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参考答案:

(1)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的小麻雀、老鹰、蚂蚁、花儿、草、各种果树、竹丛、棕榈、小鱼等好玩的东西。

(2)前两句描写动物:前半部分描写动物的动作,后半部分描写给人的感受。把小麻雀的可爱、老鹰的雄健勇猛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出来。后两句描写植物: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植物以人的形态,把植物写得富有情趣。

10、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让我明白了:与人相处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在生活中对人要宽容,要互相尊重。陶罐最后成了文物,让我们想到有的人外表并不华丽,但他们的品德和心灵却非常美好,所以他们能经得起挫折和时间的打磨。

11、通过文中神态和语言,了解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通过文中神态和语言,了解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可以看出陶罐谦虚,为人处事和谐。而铁罐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讽刺挖苦别人。

12、四上17课《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是按事情经过的顺序写的。

13、想一想:文中描写大猫的特点是什么?

想一想:文中描写大猫的特点是什么?描写小猫的特点又是什么?

大猫的特点:大猫的性格是实在而且有些古怪的。

小猫的特点:刚刚满月的小猫是很好玩的,腿脚还不是很稳定,但是已经学会了怎么淘气。

14、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

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读课文前,我一度以为诸葛亮的聪明缘分于先天的因素,像是生来具有神力一般。

读课文后,我知晓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是因为他懂天文、知地理、善于用人、能猜度他人性格。

我还想了解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15、8.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97,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练习题及答案

8.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97,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第一个自然数为x,那第二个自然数为x+1。

x+x+1=97

2x+1=97

2x=97-1

x=962

x=48

第二个自然数为:48+1=49

答: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48、49。

16、说说搭石课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说说搭石课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

A、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7、课文写到了哪些动植物?

课文写到了哪些动植物?

答: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棚架上的瓜藤、竹子、高梁、 苞蕾、苔藓、草、蔬莱等植物, 以及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动物。

18、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课文的特点是什么?

藏戏的特点:

1、戴着面具演出;2、没有舞台;3、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教材分析: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介绍:

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 diyuan1906 (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6下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9、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20、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观点分别是什么?都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观点分别是什么?都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

答:前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他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根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看起来大,中午的时候看起来小的感受和离得远的事物看起来小,离得近的事物看起来大的常识。

后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他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根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冷,中午的时候感觉热的感受和离发热物体近感觉热,离发热物体远感觉凉的常识。

21、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单元目标*

导语: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目标: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关于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写成诗一样的寓言。

伊索寓言:很多是关于动物的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先秦时期,年代久远。

特点:寓言是蕴含着道理的小故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第6课与第5课《守株待兔》有什么异同?

不同之处:

①一篇是文言文,一篇是白话文。(语言的角度)

②一篇短,一篇长。(篇幅的角度)

③一篇写在古代,一篇写在当代。(时间的角度)

④守株待兔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后人归纳成一个成语,一直被运用。

相同之处:

两个寓言故事都包含了一个道理。

(这个部分学生梳理得非常好,大大超过我的预想。部分孩子的思维极其活跃,而且精准。)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课题

指导书写陶、罐:注意左窄右宽及偏旁。

2、交流课文内容,疏通生字词语

(1)陶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陶罐经常受到了铁罐的奚落。【奚落:用尖锐的话说别人的短处,让人难堪。】

陶罐很谦虚,能容忍铁罐。(找到相关的句子)【谦虚】

陶罐心胸很宽广。

(2)铁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铁罐非常骄傲。【骄傲:近义词是傲慢,反义词是谦虚。】

铁罐对陶罐很轻蔑。【轻蔑:轻视】

铁罐很小气。

铁罐觉得陶罐十分懦弱。【懦弱】

(3)讨论:懦弱和谦虚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谦虚是褒义词,懦弱是贬义词。

意思不同,谦虚就是不骄傲,懦弱是胆小,不敢反抗。

(4)补充词语

【覆灭】复里面是一个日,本意是太阳又一次升起。

【废墟】坍塌的建筑物。

(5)读读,记记

奚落 轻蔑 懦弱 覆灭

谦虚 骄傲 傲慢 废墟

三、精读课文

1、朗读1-9自然段(第18页)

2、进一步看出铁罐是个怎样的人?

看不起别人:傲慢、骄傲;自以为是。

3、从哪里能看出铁罐自以为是?

说话时的标点符号:感叹号

对陶罐的称呼:陶罐子,东西;而陶罐称呼铁罐为:铁罐兄弟。

4、分角色朗读

5、归纳对比

陶罐

铁罐

对彼此的称呼

铁罐兄弟

陶罐子

本身的特点

易碎

不易碎

许多年过去了

还在

没见到

6、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铁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腐蚀,而陶罐在土里能长久保存下来。

7、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要小看别人;不要骄傲。

万物皆有长处、短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朗读1-9段

2、对于陶罐和铁罐,你有没有产生新的想法?

提出疑问:为什么铁罐要这样说陶罐?

对别人的问题进行猜测:可能铁罐羡慕陶罐太漂亮了。

铁罐很暴躁,陶罐比较温柔。

二、精读课文

1、朗读10-17段(第19页)

2、理解:翻来覆去

翻来翻去的意思,说明花了心思找了很久,没有找到。铁罐在地下已经腐蚀了。

3、回顾寓意

每个事物都有长处,短处。不要因为一时的长处而觉得自己了不起,放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说不定不算什么。而别人的短处,放在长远来看可能也不一定是个缺陷。

4、交流新的感受

我有点感动。尽管铁罐奚落陶罐,但是多年后当陶罐找不到铁罐的时候,会很伤心。(小龚)

柔软的东西未必永远柔软,而看似坚硬的东西不一定永远坚硬,可能多年后就消失了。(小于)

陶罐是很宽容的。多年后陶罐还惦记着铁罐,要把它找出来。

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三、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

1、快速阅读故事

2、北风和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要和对方做攀比,还很骄傲。

北风很输不起。(越是骄傲的人越输不起。)

两篇文章都是两个人物,还有一些次要的人物:人们。(写法、内容和角色安排的角度)

北风和铁罐的脾气都比较暴躁。

四、说话训练

课后习题: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指导:省略对话,简单归纳。

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铁罐嘲笑陶罐懦弱,陶罐与他争辩,但铁罐十分暴躁。陶罐想和他和睦相处,但铁罐却要把它碰成碎片。

评:加上结局就更好了。

国王的柜子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有一次,铁罐又奚落陶罐,问他敢不敢碰自己。陶罐易碎,所以不敢碰铁罐。铁罐说陶罐是个懦弱的东西,陶罐想争辩,铁罐却让他住嘴,还想把它撞成碎片。过了好多年,铁罐和陶罐都被埋在了土里。人们发现了陶罐,而铁罐却找不到了。

感受:

1、字词链接课文内容

这篇寓言故事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但其中的词语却较难理解。因此,朱老师借助对陶罐铁罐的印象这一话题,在语境中进行学习新词。同时,在对词语意思的辨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角色形象,也有助于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多角度交流感受

朱老师常常引导学生,别人说过的我还可以说,别人没说过的我更要思考。比如本课与前一课《守株待兔》的异同比较;对陶罐与铁罐的印象;对于故事道理的深入理解等,学生在老师的提问和评价的引导下,逐渐拓展角度,涌现了更新鲜、多元的思考。

当然,多元的思考也需要老师提供空间。老师不过多剖析内容,而是以读促讲,再简单提取关键词,呈现在板书中,比如陶罐与铁罐之间彼此称呼的对比,本身特点的对比,多年之后结局的对比等,引导学生横向看,纵向看,读后再读,第二节课比第一节课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和想法,逐渐启蒙学生的辩证思维。听这样的课时,更会觉得学生的回答是宝藏,是惊喜,是我的收获。

22、陶罐和铁罐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陶罐和铁罐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读全文,掌握文本线索,积累生字,掌握傲慢、谦虚、轻蔑、恼怒、朴素等新词。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对话理解文章的深刻寓意,认识语言运用在拟人修辞中的具体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陶罐与铁罐的形象象征,懂得只有谦虚待人,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未来走得长远的深刻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读全文,掌握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体会拟人修辞的运用

难点

通过语句,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内涵,懂得只有谦虚待人,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未来走得长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回忆寓言故事的特征:以短小的文体、精炼的语言编写的具有讽刺性或教育性的故事,通常会给读者深刻的启发。

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你知道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其中揭示的深刻哲理。(《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

2.讲授新课

(1)初读文章。

出示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朴素等,引导学生多读,并运用这些词语概括本文的主要线索事迹,以此达到理清脉络,熟悉文本的目的。

(2)二读文章。

引导学生是找出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性格特征的两个词语。(骄傲谦虚)

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体现他们的特点的?(语言对话)

分别找出陶罐与铁罐的情绪变化的词语,和同桌分角色朗读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体会角色的语气变化。

再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看看谁读的更有味道。(抓住本文的语言描写,角色的语气变化,更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

陶罐:谦虚兴奋(谦逊踏实平和稳重)铁罐:傲慢轻蔑恼怒(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3)再读文章。

启发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探讨的方式,思考:铁罐一开始为什么会傲慢?(认为自己比陶罐更加坚硬)

后来,他俩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陶罐被人类视为珍宝,铁罐永远消失)

如果,铁罐提前知道他的命运,那么,在一开始,他又会怎样对待陶罐(谦虚),自己又会怎样生活?(做好自己,不与人争强好胜,正确认识自己)

(深入理解角色特征,启发学生站在铁罐这一悲剧角色的角度出发,初步感受本文蕴含的寓意)

3.巩固练习

铁罐想后悔也来不及了,可是,他的经历可以给我们生活的启示,能说说你从铁罐的事情中,明白了什么吗?

(只有谦虚待人,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未来走得长远)(结合情境,启发学生揭示本则寓言的深刻寓意。)

4.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则寓言的学习,我们从这则有趣的故事中,看到了骄傲与谦虚的人,所经历的不同的人生,从而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只有谦虚待人,不要争强好胜,并且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未来走得长远(生答)。

5.布置作业

假设在多年以后,铁罐在一个寂静的晚上,跑进了陶罐的梦里,他俩又开始了一番阔别多年的谈话

请你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想象,对他俩这次的谈话进行描写。

23、陶罐和铁罐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陶罐和铁罐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

3.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新课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分别是陶罐和铁罐。(出示图片)

2.交流讨论陶罐、铁罐的特点。

预设1:陶罐是用黏土烧制成的罐子,容易破碎。

预设2:铁是一种金属,铁罐是用铁做的罐子,坚固,不易破碎。

3.揭题读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看看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起读课题。(板书:陶罐和铁罐)

4.作者简介:黄瑞云,1932年出生于湖南娄底,1958年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多所中学和高校任教,曾任黄石师范学院副院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81年,《黄瑞云寓言》出版,后获得了湖北省屈原文艺奖、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儿读物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黄瑞云编有《历代寓言选》。另有专著、诗人传记、幽默故事、散文、诗歌、学术论文及民间文学发表或出版。他的寓言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引导学生了解陶罐易碎、铁罐坚固的特点,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初读反馈。

(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陶(to)罐(ɡun) 橱(ch)柜(ɡu) 骄(jiāo)傲 奚(xī)落

兄(xiōnɡ)弟 谦(qiān)虚(xū) 懦(nu)弱(ru) 轻蔑(mi)

争辩(bin) 恼(nǎo)怒 碎(su)片 和睦(m)相处 羞耻(chǐ)

流逝(sh) 覆(f)灭 宫(ɡōnɡ)殿(din) 倒塌(tā) 遗(y)落

废(fi)墟(xū) 掘(ju)开 哟(yō) 惊讶(y) 朴(pǔ)素(s)

古代(di) 价(ji)值 立即(j)

(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to ɡun jiāo qiān xū nu ru nǎo y di ji

陶 罐 骄 谦 虚 懦 弱 恼 讶 代 价

预设:

①我知道陶、罐、骄、谦、虚、懦、恼、讶、代、价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它们的声旁来读准字音。

②我知道陶、罐、谦、虚、懦、弱、代、价能组成词语:陶罐、谦虚、懦弱、代价。

③我会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骄和讶:马+乔=骄;讠+牙=讶。

④ 恼的本义为发怒、生气。组词:恼怒、恼火。

(3)借助课文插图,了解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①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过渡:故事中出现了两个场景。(出示图片)。这两个场景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呢?

预设:第 19 自然段 第 1017 自然段

②这两个场景中,陶罐和铁罐之间分别发生了什么故事?

预设:第19自然段:在国王的橱柜里,铁罐看不起易碎的陶罐,奚落和蔑视陶罐。第1017自然段:许多年后,在荒凉的废墟上,陶罐依然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③请你根据这些词语,挑选几个来说说课文大意。

铁罐:看不起、奚落、骄傲、影子也没见到。

陶罐:谦虚、不再理会、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预设:国王的橱柜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很谦虚,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连影子也没见到。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出示含有生字的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识记。集中识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分清课文层次,并分别概括两部分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2.过程安排

(1)学生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

(2)全班交流阅读感受,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3)教师引导、总结,学生分角色朗读。

3.探究活动

(1)引导: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奚落是什么意思?

预设: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2)启发: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铁罐奚落陶罐,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陶罐的回应?

预设:第2、4、6、8自然段写了铁罐奚落陶罐;第3、5、7、9自然段写了陶罐回应铁罐。

(3)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第29自然段,借助对话,感悟人物形象。

①梳理:铁罐和陶罐之间进行了几次对话?(板书:对话)

预设:三次。

②思考比较,发现事物特点。

提问: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预设:因为陶罐易碎,不敢碰铁罐,所以铁罐认为自己比陶罐更高一等。(板书:铁罐 坚固 陶罐 易碎)

③引导:圈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神态 动作)

预设1:我从傲慢、轻蔑、恼怒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语中,我感受到铁罐很骄傲,看不起别人。(板书:傲慢)

预设2:我从谦虚、争辩、不再理会这些词,我感受到陶罐和铁罐的性格不一样,陶罐十分谦虚。(板书:谦虚)

④提升: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预设1:铁罐称陶罐:陶罐子和懦弱的东西,但陶罐却称它 铁罐兄弟。从称呼中可以看出铁罐傲慢无礼,而陶罐彬彬有礼。(板书:称呼)

预设2:铁罐一味奚落和攻击陶罐,自认为高人一等,总想把陶罐碰成碎片。陶罐先是据理力争,希望和睦相处,最后见和铁罐无法讲理,就不再理会。从它们说话的内容中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让宽容。(板书:内容)

预设3:铁罐的话多用感叹号,这个标点说明铁罐说话气势汹汹。(板书:标点)

(4)同桌练读对话,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语气。

相机提示:读铁罐的话时可以按照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时不同的语气;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的态度,所以读的时候语气要自然平稳。

①读你敢碰我吗时,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

②读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时,语调下沉,突出懦弱,表示看不起。

③读住嘴!时,铁罐此时恼羞成怒,因而声高气粗。

④读你算什么东西!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时,语调要紧促、高扬,读出铁罐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

⑤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中,读但并不是懦弱时语气要加重,以表达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坚强。

(5)班级展示读,指名三组学生,分别朗读展示三次对话,师生评议。

第1组:第23自然段。

第2组:第45自然段。

第3组:第68自然段。

(6)同桌再次分角色朗读对话,鼓励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进行朗读。

(7)班级展示读,带上头饰表演朗读。

(8)想象练说,深化理解。

拓展:请你根据人物的性格补充对话中的提示语。

预设1: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斜着眼睛)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预设2: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气势汹汹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预设3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温和地)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9)学生齐读第19自然段。

设计意图:课文以对话形式推动故事的发展,读懂人物的对话,是体会这篇寓言故事所蕴含道理的关键。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读懂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感受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为之后学生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做好铺垫。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本课的重点生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教师出示写字表,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并交流书写注意点。

骄 傲 谦 虚 懦 弱 提 尘 讶 捧 代 价

(1)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教师点拨:

①骄、傲、谦、懦、弱、提、讶、捧、代、价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骄第二笔竖折折钩的折写在横中线上;傲中间不是竖撇,要分两笔写;谦的第七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九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懦右半部分需的第五笔点、第六笔点和第十三笔竖都写在竖中线上;提右半部分 是的长横写在横中线,撇从竖中线起笔;捧左边是提手旁,不要写成棒;代的右边是弋,不要写成戈。

② 尘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中间是竖,而不是竖钩。

③ 虚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横钩。

2.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

3.学生在方格纸中练习书写,每字两遍。教师提醒:书写要正确、端正,力求美观,注意写字和握笔姿势。

4.教师选择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全班交流评价。针对本班的书写问题,教师示范书写易错字。学生把自己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一遍。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重点读懂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通过对话了解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它们的结局又会有什么不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国王 骄傲 傲慢 谦虚 懦弱 神气 住嘴 相提并论 王朝 尘土 惊讶 光洁 美观 古代 价值 动手

2.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陶罐和铁罐》。

(2)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称呼

铁罐 坚固 傲慢 对话 内容

陶罐 易碎 谦虚 神态 标点

动作

《陶罐和铁罐》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2.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难点】

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复习旧知:出示词语,齐读,想一想这两组词语分别介绍了谁?

第一组:骄傲 傲慢 恼怒

第二组:谦虚 争辩 并不懦弱

预设:第一组词语写的是铁罐,第二组词语写的是陶罐。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铁罐的优点是坚固,所以它如此傲慢,陶罐的缺点是易碎。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读故事,看看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这则寓言蕴含了什么道理呢?(板书:铁罐 坚固 优点 陶罐 易碎 缺点)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既检查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还帮助学生回顾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前半部分的故事情节,为本课时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联系结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017自然段),了解故事结局,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

2.探究方法

(1)默读第1017自然段,了解故事结局。

(2)全班交流阅读感受,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3)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明确学习任务:默读第1017自然段,想一想: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结局?

预设: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发现陶罐 依然是那么光洁,朴素,美观,而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2)提问:为什么人们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预设:因为铁罐容易生锈,经不起氧化,最终完全消失了,这是铁罐的缺点。而陶罐不生锈,这是它的优点。(板书:易生锈 缺点 不生锈 优点)

小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特点不同,使得它们的结局也截然不同。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发现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预设:铁罐的长处是坚固,短处是易生锈;陶罐的短处是易碎,长处是不生锈。

(4)小结: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事物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也同样如此,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要学会互相尊重,和睦共处。在生活中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

(5)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①由物及物: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之间相比,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请举例说明。

预设1:叉子吃面方便,但舀汤不行;而勺子吃面不方便,但舀汤却很容易。

预设2:风扇比较节能、省电,但制冷效果不佳;空调比较耗能、费电,但制冷效果很好。

②由物及人: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碰到过类似的人或事吗?请结合自己来谈,也可以谈谈周围的人。

预设1:我个子小,但动作灵活;我的同学很高大,但动作笨拙。

预设2:我绘画很棒,但唱歌不好听,我的同学虽然绘画不如我,但歌声十分动听。

(6)播放情境课文《陶罐和铁罐》(诵读版),学生齐读课文,感受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017自然段,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联系人物的特点,比较它们的不同结局,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并未到此戛然而止,教师最后联系生活以帮助学生迁移运用。

三、课堂小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希望同学们扬长避短,越来越优秀。(板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四、拓展延伸

1.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过渡:今天,我们还要阅读另一篇寓言故事《北风和太阳》。

(1)默读《北风和太阳》,想一想: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预设:北风想和太阳比赛,看谁能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使劲吹,行人越来越

冷,就把衣服裹得越来越紧了。而在太阳的照射下,行人越来越热,忍不住把衣服脱掉了。最后,太阳赢了比赛,北风悄悄溜走了。

(2)北风为什么悄悄溜走了?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道理?

(3)全班讨论,交流看法。

预设:北风使了很大的劲,却在比赛中输了,所以就不好意思地溜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慈、温和的劝说比强迫更有效,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只有给人温暖和尊重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2.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想一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预设1:它们的性格相似。故事里的北风和铁罐都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

预设2:它们的结局相似。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铁罐最终连影子 也没见到,而北风最终悄悄溜走了。

3.教师总结:《北风和太阳》这个故事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课后,我们也可以从书中再选几个故事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分两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阅读链接中的寓言故事。首先通过一组问题链,给予学生阅读的扶手,帮助学生读懂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其次,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北风与课文中的铁罐进行性格与结局的对比,在找到相似之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体会两个寓言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名言,读一读。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故事新编。

(1)引导:如果陶罐和铁罐两个角色互换,变成陶罐奚落铁罐,它会怎样奚落呢?故事的结果又会怎样呢?

(2)提供开头,请学生续写,注意不能改变故事的寓意。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陶罐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跟我比美吗,铁罐子!陶罐傲慢地问。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 坚固 优点 易生锈 缺点

陶罐 易碎 缺点 不生锈 优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4、陶罐和铁罐好词好句摘抄

陶罐和铁罐好词好句摘抄

词语

国王 骄傲 傲慢 谦虚 懦弱 神气 住嘴 相提并论 王朝 尘土

擦洗 光洁 美观 古代 价值 动手

字词解释

骄傲: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懦弱:软弱,不坚强。

争辩:争论;辩论。 恼怒:生气;发怒。

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流逝:像流水一样消逝。

覆灭:全部被消灭。 覆盖:遮盖。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朴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和睦相处:彼此融洽的相处。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词语搭配

两个罐子 时间流逝 傲慢地问 兴奋地说 懦弱的东西

一个人 王朝覆灭 高兴地叫 谦虚地回答 荒凉的废墟

一个影子 宫殿倒塌 惊讶地说 闷得不行 厚厚的尘土

词句赏析:

1.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里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及起因,下面的内容是围绕奚落展开,重点描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奚落反映了铁罐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的特点。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铁罐发现陶罐懦弱,因此说话更加尖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什么也不怕。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它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这几句话是陶罐受到傲慢的铁罐奚落之后的据理力争。对于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表现出谦虚克制的态度,不和质地坚硬的铁罐去碰撞,然后用但字一转,说这并不是懦弱,因为罐子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这是罐子的职责。至于盛东西,陶罐说:我不见得比你差,这是从履行职责能力上讲的。再论后面的省略号,略去了一些别的理由,从下文许多年代以后陶罐光洁如新、铁罐消失得无踪无影可以看得出来。

4.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这样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没有什么可吵的。从中可以看出陶罐心态平和,不愿意和铁罐一争高下,表现出陶罐谦和、友善、克制的特点。

6.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两个罐子都被尘土覆盖,此时它们的命运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7.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这句话表现了陶罐宽广的胸怀。铁罐曾经经常嘲笑、奚落它,可是陶罐出土后,却首先想到让人们挖出铁罐。

8.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这几句话讲铁罐的下场及消失得无踪无影的原因。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说明找的时间长,找得很仔细,但仍不见铁罐的影子。最后一句,交代铁罐消失的原因。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说明铁罐经不起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25、三下陶罐和铁罐上课笔记划重点

三下陶罐和铁罐上课笔记划重点

词语搭配

(骄做)的铁罐 (懦弱)的东西

(轻蔑)的神气 (荒凉)的废墟

(厚厚)的尘土 (傲慢)地问

(谦虚)地回答 (惊讶)地说

(兴奋)地说

词语扩展:

描写人品质的词语:谦虚 骄傲 诚实 认真 慷慨 狡猾 卑鄙 小气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翻来覆去 大惊小怪 东奔西走 积少成多 苦尽甘来 顶天立地 取长补短

课内词语:

国王、骄傲、看不起、傲慢、谦虚、懦弱、

神气、住嘴、王朝、尘土、光洁、美观、

古代、价值、动手

句子解析: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从骄傲常常奚落可以看出铁罐的傲慢,为下文写铁罐对陶罐的恶劣态度埋下伏笔。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这里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挑衅,写出了它的傲慢无礼,称呼陶罐为陶罐子,说明铁罐对它的极为蔑视。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铁罐发现陶罐懦弱,因此说话更加尖刻。

4.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它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5.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两个罐子都被尘土覆盖,此时它们的命运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6.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从捧倒清理体现了人们对陶罐的爱惜。这句话写陶罐被清理干净后光洁如新,朴素,美观,这是对陶罐外观的赞美,也暗指陶罐的心灵是纯朴的、美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9):讲铁罐自恃坚硬,奚落陶罐。陶罐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第二部分(10-17):讲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连影子也见不到了。

课文主题:

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问题归纳:

1.听了铁罐对陶罐说的话,你想对铁罐说点什么?

铁罐你太刻薄、太自以为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你不能老拿自己的长处去嘲笑别人的短处。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铁罐为什么会恼怒呢?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3.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陶罐的话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陶罐宽广的胸怀。铁罐曾经经常嘲笑、奚落它,可是陶罐出土后,却首先想到让人们挖出铁罐。

26、三下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知识点

三下陶罐和铁罐课堂笔记知识点

词语搭配

(骄做)的铁罐 (懦弱)的东西

(轻蔑)的神气 (荒凉)的废墟

(厚厚)的尘土 (傲慢)地问

(谦虚)地回答 (惊讶)地说

(兴奋)地说

词语扩展:

描写人品质的词语:谦虚 骄傲 诚实 认真 慷慨 狡猾 卑鄙 小气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翻来覆去 大惊小怪 东奔西走 积少成多 苦尽甘来 顶天立地 取长补短

课内词语:

国王、骄傲、看不起、傲慢、谦虚、懦弱、

神气、住嘴、王朝、尘土、光洁、美观、

古代、价值、动手

句子解析: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从骄傲常常奚落可以看出铁罐的傲慢,为下文写铁罐对陶罐的恶劣态度埋下伏笔。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这里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挑衅,写出了它的傲慢无礼,称呼陶罐为陶罐子,说明铁罐对它的极为蔑视。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铁罐发现陶罐懦弱,因此说话更加尖刻。

4.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它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5.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两个罐子都被尘土覆盖,此时它们的命运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6.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从捧倒清理体现了人们对陶罐的爱惜。这句话写陶罐被清理干净后光洁如新,朴素,美观,这是对陶罐外观的赞美,也暗指陶罐的心灵是纯朴的、美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9):讲铁罐自恃坚硬,奚落陶罐。陶罐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第二部分(10-17):讲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连影子也见不到了。

课文主题:

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问题归纳:

1.听了铁罐对陶罐说的话,你想对铁罐说点什么?

铁罐你太刻薄、太自以为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你不能老拿自己的长处去嘲笑别人的短处。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铁罐为什么会恼怒呢?

因为陶罐的话句句在理,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恼怒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理屈词穷。通过描写铁罐生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它的蛮不讲理的形象。

3.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陶罐的话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陶罐宽广的胸怀。铁罐曾经经常嘲笑、奚落它,可是陶罐出土后,却首先想到让人们挖出铁罐。

27、三年级下陶罐和铁罐教学说课稿课案

三年级下陶罐和铁罐教学说课稿课案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本节课的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二:说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下面我就依据这五步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 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

( 这评与教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同时,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

课件

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陶罐和铁罐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四人小组讨论,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这样,组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 我想对陶罐说:

(2) 我想对铁罐说:

(3) 我想对自己说:

(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8、三年级下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下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教学任务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居于教材特点、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

  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更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记寓意。不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辩,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读和说,缓说破。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文本是一个全息元,是一个整体,能整篇教学就整篇教学,不肢解,不选取。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整段整段诵读。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文章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学生分析】

  1.有的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7册,有的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6册,而人教版部编教材将《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放在第6册。尽管文章内容是一样的,但针对不同学段孩子所设计的教学肯定要有所区别。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认知水平、人生阅历,心理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尤其三上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还不多,对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缺乏了解,各方面语文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们教师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否则可能演化成一次精神侵略,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熟练掌握文本中的语言形式,例如将对四、五乃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提早引进三年级课堂,让学生根据文本创编等,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总而言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要过于强调超越文本。

  2.《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作者反映的主题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这句话出现在原文的结尾,收录到教材中后省去了。也就是说,童话要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个道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陶罐与铁罐而言,陶罐有他的优点:朴素、美观、保存时间长;铁罐也有他的优点,结实、美观,易携带,用途广。然而,三下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我们绝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放弃这种引导,因为这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理解的底限。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

   3.感悟文章寓意,并将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对文章的补白以及各种特点的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中。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感悟角色

  一、课前幽默谈话,让学生领会语文学习要多读书。

  二、观看录像,通过猜想表情、模仿、赛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部分。

  1.播放执教者有滋有味朗读课文的录像(没有声音)。

  师:你都没听到他的声音,为什么就觉得他读得好呢?

  师:既然你们讲到了表情,那你看到了课文当中描写的哪些表情?(随机巩

  固字词)

  师:下面,就请你们带着丰富的表情有滋有味地练读课文。

  2.播放执教者有滋有味朗读课文的录像(有声音)。

  师:他到底读得好不好呢?请你们听一听。你觉得他哪一句读得最好?为什

  么?你能学一学吗?

  师:既然他读得不错,那么你们就吸取他的优点,再练一练。

  3.播放执教者骄傲地夸耀自己朗读水平高的录像。

  (执教者在录像中说:怎么样,我的朗读水平很高吧?你们根本没法跟我比。如果你们有足够的胆量,那就跟我比一比,只要有一句读得比我好,我就认输。怎么样?你敢吗?)

  师:同学们,他刚才是因为看不起我们而在奚落我们啊!你们能形容他刚才

  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吗?(随机巩固字词)

  师:你能读整段话和他来比一比吗?大家做裁判来评价。

  (点评:曲调未成先有情,感悟角色三步曲,步步以情为链,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观老师的哑读中感受情;在听老师范读中体会情;在师生挑战朗读中表达情。同时,将字词教学,读正确、读通顺课文贯穿其中。实现了一举三得。)

  第二部分选择角色

  三、进入具体语境,在探究性阅读中体会陶罐优点,初步感悟寓意。

  师:读了课文之后,你们对陶罐和铁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可以变化,

  你愿意变化成陶罐,还是愿意变化成铁罐?

  师:(对选择陶罐的学生)我也喜欢变化成陶罐,我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陶

  罐的两个优点,你喜欢变化成陶罐,是否也是因为看到了陶罐的这两个优点呢?

  理由1.陶罐可以长生不老。

  原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尘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理由2.陶罐有文物价值。

  原因: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损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师:那你是因为什么选择陶罐?你看到了陶罐身上的哪些优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由1.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3.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答案: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谦虚)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能同时看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友好)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善良)

  (点评:引导探究,目标明确;探究的展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求和本质特点。老师把重点引向了陶罐的优点探究,既把握住了文本的客观价值趋向,又导向了对文本的深入阅读。言语实践是语文教学的个性要求,也是其本质内涵,展开探究做到了以言语实践为载体,通过理由和原因的言语实践,使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相得益彰,同时在实践中实现了人文熏陶。)

  第三部分角色对话

  四、师生、生生角色对话,随机补白,在言语实践深入领会课文寓意。

  1、师生角色对话:(谦虚的陶罐──骄傲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师:再说什么?你说啊,难道你身上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难道你还敢跟我比吗?你说啊

  生:再说()。

  师: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把你碰成碎片!

  2、生生角色对话:(谦虚的陶罐和谦虚的铁罐)(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架)

  (点评:角色对话目的是什么?该设计给了我们一个直观的诠释,那就是为了感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为了领悟语言特点和规律,促进学生言语的生成和思维的发展。)

  【教学检测意见】

  1.你上好课后感觉怎么样?

  A 很累,很没意思,早就想着下课

  B 有点累,有时候忍不住要想另外事情

  C 不累,有点意思,不太想下课

  2.你觉得你上完这堂课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你觉得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

  B陶罐不但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所以他为人很谦虚。

  C铁罐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他身上没什么优点。

  4.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列词语吗?你能正确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吗?

  陶罐懦弱争辩恼怒羞耻流逝宫殿掘朴素

  (设计综评: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进在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拐点上,我想,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了。所谓拐点,就是说可能向左走,也可能向右走;可能向上升,也可能向下坠,拐点上的人和事,面临着无数选择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次有价值的突破。

  该设计从学生的年段特点出发,紧扣《课标》的学段目标,抓住课文特点和难点。精选阅读切入口,优化学习方式,加强语言实践,在我的发现中发现在课文阅读中发现,注重阅读感悟,提升人文精神。

  以读为本,学生在多读中认字解词,体验感悟,凸现语文的可感性和整体性。做到多感受,少分析,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用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超越文本的心灵对话和补白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智开发和理的感悟,使阅读成为学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29、三年级下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缺点

三年级下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优缺点

这节课去年谷老师上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借鉴。所以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思路,进行了适当的个性化修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点落实到位:

首先,这篇课文的段落比较多,学生不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所以,我就尝试让学生将整个故事分成两个场景,并找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这样课文的重点内容即对话部分学生也能一下子就找到。在设计中,我自己心里并没有底,令我欣喜的是,孩子在初读之后就能找出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又通过默读课文找出了相应的自然段。这样就理清了脉络,有利于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的把握。

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品读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从而了解人物神态和性格。紧紧抓住奚落这个词语,让学生从铁罐对陶罐的明知故问中,悟出这就是铁罐奚落陶罐,词语的意思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并且通过品读,学生还知道了铁罐奚落陶罐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迎刃而解。

不过,由于自身经验及准备不足,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遗憾:

首先,学生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可能是因为下午学生比较容易犯困,也可能由于自己也有些紧张,一直绷得比较紧,从而影响了学生,总之感觉学生的情绪不如平时高涨,有些孩子始终不敢举手,我也没有及时启发、引导,课堂气氛不是很热烈。

其次,指导朗读形式单一,流于形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是指导朗读的重点。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能够表现出人物对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而且每次对话都有所区别。应该让个别学生进行演练,从而有目的的进行指导,逐渐提高要求,增加梯度。但是我基本上都让学生齐读,这样看不出梯度的变化,只是泛泛而读。

总之,每一次公开课都是自我历练、不断提升的过程,就像这篇课文的最后,我送给孩子们的几句话: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期待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能够在互相学习中有更加成熟的表现。

30、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生字组词与笔画

骄傲 骄阳

傲 12画 自傲 傲慢

谦 12画 谦虚 谦让

虚 11画 虚心 虚弱

懦 17画 懦弱 懦夫

弱 10画 弱者 软弱

尘 6画 尘土 灰尘

捧 11画 追捧 吹捧

代 5画 代替 代价

价 6画 价格 价值

31、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生字组词带拼音

jiāo 骄傲 骄阳

傲 o 自傲 傲慢

谦 qiān 谦虚 谦让

虚 xū 虚心 虚弱

懦 nu 懦弱 懦夫

弱 ru 弱者 软弱

尘 chn 尘土 灰尘

捧 pěnɡ 追捧 吹捧

代 di 代替 代价

价 ji 价格 价值

32、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美好的礼物吗?

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美好的礼物吗?

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美好的礼物?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是美好的礼物?

答:文中美好的礼物指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因为花籽也是快乐的种子,长颈鹿把快乐传递给鼹鼠,鼹鼠无意间把快乐传递给了大家,所以说是美好的礼物。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能够温暖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如:为环卫工人送水,参加植树养树活动,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热心人捐送的棉衣,为劳累的妈妈端来一盆热热的洗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