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玲玲的画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玲玲的画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玲玲的画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玲玲的画本文写了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后,在爸爸的指导下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效果很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能变成好事。

课文分段

全文共9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玲玲画了一幅画准备参加评奖。

第二部分(第29段):玲玲把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画上了一只小花狗,使画更好了。

2、一年级第8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一年级第8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了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第2自然段:写了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要到哪里去。

第3自然段:写了小雨点儿的回答。

第4自然段:写了大雨点儿的回答。

第5自然段:写了雨点儿落下的地方发生的变化。

3、一年级第6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一年级第6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段落大纲:

全文共4个小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1部分(1、2小节):通过三问三答告诉我们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

第2部分(3、4小节):通过三问三答告诉我们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

4、影子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影子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首以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2个小节。

第1小节:写了影子常常在我前后,像一条小黑狗。

第2小节:写了影子不离我左右,是我的好朋友。

5、一年级第三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一年级第三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课文主题:

本课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译文:

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6、秋天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秋天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课文主题:

本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课文分段:

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了天气转凉、树叶飘落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了蓝、高的天空,大雁飞行的方向和队形变化。

第3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叹。

7、二年级第四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二年级第四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信的孩子。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第1自然段讲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

第2自然段讲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3自然段讲官员们向曹操建议称象的办法:一是造一杆大秤来称;二是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地用秤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4自然段讲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这段是本课的重点。曹冲的办法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赶大象上船,在船舷下沉处画线;

(2)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

(3)称船上的石头;

(4)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第5自然段讲用曹冲的方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8、二年级第十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二年级第十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课文主题:

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风景。作者以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名字的来历,以及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课文分段:

全文共5段。

第1段:概括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第2段:写日月潭的形状和,名字的由来。

第3段:写清晨有雾时日月潭的美景。

第4段:写中午天晴和雨天日月潭的美景。

第5段:写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9、黄山奇石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黄山奇石的喜爱及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分段:

全文共6段。

第1段: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2段:写仙桃石的神奇。

第3段:具体描写猴子观海的样子。

第4段:介绍仙人指路的样子。

第5段:介绍金鸡叫天都的样子。

第6段:概括介绍了其他奇石。

10、三年级第14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三年级第14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一只不会叫的小狗来到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大家一致认为不会叫是很大的缺陷。于是,小狗向小公鸡和杜鹃学叫,结果却引起了很大的误会。

段落大纲:

全文共5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9):孤零零的小狗不会叫,收到了指责。

第二部分(1024):小狗终于学会了像公鸡那样叫,结果,受到了狐理的取笑。

第三部分(2537):小狗向杜鹃学叫,差点儿被猎人打中,小狗吓得拔腿就跑。

第四部分(3852):小狗三种不同的结局。

11、卖火柴的小女孩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课文分段

第一段(1-4):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

第二段(5-9):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

第三段(10-11):写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12、四年级第十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四年级第十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分段

第一段(1):家里和学校都有爬山虎,引起作者的观察兴致,引出下文。

第二段(2):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3-5)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时怎样一步步向上爬的。

13、圆明园的毁灭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圆明园的毁灭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英法联军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英法联军野蛮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多和珍贵,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砸、烧以至毁灭的经过。

14、五年级第13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13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文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用对仗的语言论述了中国少年责任重大,以及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饱含着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激越之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脉络梳理:

全文共3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强调了少年责任的重大。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通过大量的比喻,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进一步赞美和祝愿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15、祖父的园子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祖父的园子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蚱、啃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蝶等13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脉络梳理:

全文共19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具体叙述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玩耍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1516自然段):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自由的。

第四部分(第1719自然段):写我在阴凉的地方悠然入睡。

本课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找出信息,便于我们从中体会情感,不足之处就是因为文章篇幅较长,真正读的环节不多,所以只能把重点放在引导体会情感的环节了。

16、纸的发明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纸的发明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默读课文。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3、明白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正确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三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四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17、赵州桥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赵州桥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县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3.结合图文,能初步了解赵州桥,知道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段落大纲: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赵州桥世界闻名,历史悠久。

第二部分(2、3):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第三部分(4):总结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18、一匹出色的马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一匹出色的马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这是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写景与叙事交融,巧妙地将自然风景和生活情趣融为一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机盎然、满含亲情和关爱的家人郊游情景中。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

第1自然段:写我们一家去郊外散步,欣赏郊外的美丽风景。

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田野里的景色。

第3自然段:写景色太美了,我们不舍得回去。

第4、5自然段:写妹妹因为走不动而央求妈妈抱着她,可是妈妈没有答应。

第6自然段:写爸爸拾起一根柳条,让妹妹骑着柳条马回家。

第7自然段:写妹妹骑着柳条马第一个回到了家。

要先入境,方能入情。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了情境体验对于情感理解的重要作用。

1.借助想象再现情境。借助景物描写体现人物心情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知文字中蕴含的景物,并对这些景物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借助音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学生带进文字描绘的画面中;接下来,引导学生将这些头脑中的画面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最后,借助画面建立的美感,引导学生诵读。这种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情境再现,使文字与情感完美融合。

2.借助表演再现情境。妹妹因为年纪小,走不动,向爸爸、妈妈求助的画面,以及妹妹看到那根又长又细的枝条兴奋地骑上当马的画面,都是文章的留白处,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再现画面,趣味中感知妹妹的天真与可爱。这样富有情趣的设计不是比一味地讲解、分析更深入人心吗?

19、一年级第六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一年级第六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1.写田字格里的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2.正确认读12个生字。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1、2自然段):写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他们都感到很孤单。

第2自然段(36自然段):写后来这里有了好多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他们不再孤单了,感到很快乐。

20、雪孩子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雪孩子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累、添等15个生字,会写汽旁两个字。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3.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知道故事的由来。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14段。

第13段:大雪过后,兔妈妈为了不让小白兔跟自己出门,便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

第46段:小白兔和雪孩子一起玩,玩累了。他添了柴便睡着了,结果旁边的柴堆被烧着了。

第712段: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并救出了小白兔。兔妈妈向前来帮忙的小动物们大家表示感谢,却不知是谁救了小白兔。

第1314段:雪孩子化成了水,变成了水汽,飞上天空,变成了白云。

21、五年级第十八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十八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十八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2.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3.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脉络梳理:

全文共3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

第二部分(第537自然段):写我到厂房找母亲要钱,看到母亲的不易,用母亲给的钱给她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我一顿,又给了我买书的钱。

第三部分(第38自然段):写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22、五年级第六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五年级第六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筷、恰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一饮而尽、性命等9个词语。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句试着猜一猜。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注意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4.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武松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脉络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仍决定继续过冈。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本课作为精读课文,除了需要学生掌握故事情节,更要体会人物形象,所以重点讲解打虎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对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

23、四年级第七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四年级第七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乒、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交流不懂的问题。3.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联系实际,体会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脉络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什么是纳米技术。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们身边的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技术能够让人们更健康。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1.重点突出。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有关纳米技术的科学知识,在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之后,抓住文章的第二、三部分进行学习。学生在读、画、说的学习中,对纳米技术有了清晰的认识,感受到了纳米技术的好处。2.学习说明方法。作者在文中介绍纳米技术及其应用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通过品读、比较等方法了解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24、十六年前的回忆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十六年前的回忆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建立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高大形象和革命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段落大纲:

全文共3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7):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第二部分(817):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第三部分(1829):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第四部分(3033):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25、三年级第三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三年级第三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具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教学设计以听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景色的美丽,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

段落大纲: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部分(2、3):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三部分(4、5):写我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在本节课中,教师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在学生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

26、清贫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清贫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能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奢侈、款项、筹集、矜持不苟、积蓄、齿冷。2.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4.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5.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脉络梳理:

全文共10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从事革命十余年,从没有奢侈过。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我被俘时被两个兵士搜身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我家中的菜场只事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强调清贫对于革命者的意义。

27、六年级第一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六年级第一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以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段落大纲: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813):详细描述了老北京市民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第三部分(14):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走进老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年味儿。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28、六年级第二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六年级第二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全文围绕腊八粥,先详细写了主人公八儿等粥的部分,又简略地写了喝粥的部分,详略得当,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目标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自读感悟为主,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厘清故事脉络。

段落大纲:

全文共1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腊八粥对人的吸引力,从孩子到老人都喜欢腊八粥。

第二部分(217):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

第三部分(18、19):写八儿终于幸福地吃上了腊八粥。

课文内容较贴近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在体会八儿的馋样儿时,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在找到相关的语句时,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八儿的馋样儿的。揣摩写法时,我引导学生从篇幅的对比与表达的主要内容的关系中体会详略结合的写法,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理解了内容后,学生体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在小练笔的环节中,切实感受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的好处。学生写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从不同方面来介绍食物的美味,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

29、开满鲜花的小路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开满鲜花的小路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抓住喊、惊奇、奇怪等词语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2.学习用换词、看图片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绚丽多彩、花朵簇簇、懊丧等词。3.重点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这句话。

脉络梳理:

全文共12段,可分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包裹,却认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在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包裹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第二部分(第611自然段):写鼹鼠先生看到通往松鼠太太家的小路开满了鲜花,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和松鼠太太看到家门口开满鲜花,高兴极了。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写松鼠太太告诉鼹鼠先生: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他的礼物是花籽。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课堂充满了语文气息,学生的思维全面打开,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语文课堂的生成资源。生成问题一:包裹破了会不会是长颈鹿大叔故意弄破了?生成问题二:长颈鹿大叔为什么把这么美好的礼物送给鼹鼠先生,而不送给刺猬太太或者狐狸太太呢?如此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语文的趣味。

2.课堂氛围热闹而活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都纷纷表示不愿,多想让语文课继续下去,为此我也顺势引导语文就是这么有趣,只要你认真思考,把思维打开,我们的语文就充满了语文味。

不足:

1.重视了文本的自主探究,而轻视了朗读,学生的语感未达到锻炼与提高。

2.课堂的小结收尾较为匆忙,对本课所学的道理品悟的不够。

改进措施:

1.今后的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2.重视文本的升华,以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30、军神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军神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脉络梳理:

全文共26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一位伤势很重的病人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求治,沃克医生认定他是军人。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手术前,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三部分(第1623自然段):写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却一声不吭,还一直数着手术刀的刀数,沃克医生称赞病人是军神。

第四部分(第2426自然段):写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31、猴王出世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猴王出世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词句试着猜一猜。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脉络梳理:

全文共4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教学时,以各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讨论探究;接着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遗憾的是没有为学生拓展《西游记》中的其他内容。

32、富饶的西沙群岛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富饶的西沙群岛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挺等12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第1自然段从海水、海底、海里、海岛四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语句来写的。3.借助文中语句,尝试围绕一个意思介绍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段落大纲: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第二部分(25):按照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第三部分(6):写西山群岛必将变得更美丽,更加富饶。

33、北京的春节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北京的春节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以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段落大纲: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了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813):详细描述了老北京市民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第三部分(14):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1.从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入手,抓住重点语句研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体验,走进老北京人的春节,感受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年味儿。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表达时借助情景,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34、白桦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白桦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白桦》最大的特点是作者有很多奇妙的感受和想象。比如:朦胧的寂静、雪绣的花边、姗姗来迟的朝霞这些独特而美妙感受,必须让学生在反复读中积累感知,最后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学还是以朗读为主,分三层推进,初读感知,明确主题理解朗读,感知写法感情朗读,品悟形象。

脉络梳理:

全文共4小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