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干国祥


信息:
威望: 0
魅力:
经验:
现金: 12462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292 时 03 分 04 秒
总发贴数: 739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1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
生命,生命(教师中心稿)
liuyuan

课时:2
教学目标:
1、认识“文如其人”的道理,热爱生命的人就会写出热爱生命的文章。
2、整体把握文中三个事例既要表达同一个观点,有有不同侧重的选材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品味语言。
教学重点:生命的本质。
教学难点:三个事例之间的联系及其不同的侧重点。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教师中心稿)

湖北通城关刀中学潘广
任务:1.积累雅词2.读写训练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单元课文概述 本单元选取的主要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作家们对文学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板书 社戏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教师中心稿)
湖北通城关刀中学潘广

任务:1.积累雅词2.读写训练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单元课文概述 本单元选取的主要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作家们对文学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板书 社戏
散步(网友来稿)
主备人:田爱华(江苏启东市天汾中学)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品德。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3、 让学生在自学中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过程:

1、 导入课题

2、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想一想,用“通过----------表达------------”的结构来总结课文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教案 23古代诗词(教师中心稿)

23古代诗词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化石吟》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青岛三十三中 崔显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在课前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走访有关专家,请教生物老师,或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有关
《诗两首》教案设计(《金色花》《纸船》)(教师中心稿)
青岛三十三中 崔显升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馆和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coolks

目标要求:
  1、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联想力和想像力的训练。
  2、有感情地
《春》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明月清风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春景的方法。 2.体会课文描写春景的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理解作者热爱看天、赞美春天的感伍。抓歌春光,努力学 习,奋发向上。 4应掌握的词语:

(1) 识记:迷藏 散在草丛里 巢 应和 笼着一层薄烟 蓑、笠

(2) 理解:
《生命 生命》
《生命,生命》教案



(2002-11-24 20:55:43)

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很深刻,因此本课采用
看云识天气
宋丽梅
教学目的:
一、 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点: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
短文两篇——《荔枝图序》《山市》宋丽梅 自读要求 1.进一步培养诵读的习惯。 2.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 提高阅读能力。 3.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讲述 荔枝的特色及山市蜃景。 4.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 重点 l.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 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说明生动、条理清楚的写作特点。 3.能准确地划分
《化石吟》教学设计
青岛三十三中 作者:崔显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在课前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走访有关专家,请教生物老师,或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有关古生物
《散步》教案设计
青岛三十三中 崔显升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
冰心诗三首
祝畅红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
《生命 生命》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黑龙江省宁安市综合中学 初中部 郭雪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行探究性学习。

2.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
紫藤萝瀑布(教师中心稿)
王建华
教学目的
1、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重点、难点
l、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2、难点:
(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
《在山的那边》教案
云南省泸水县第四中学 张开芳

一、 导入:

今天我们背着背包,在父母的陪同之下,兴高采烈地来到泸水四中,开始了我们人生当

中的另一个转折点。那么,三年以后乃至更长的将来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做什么呢?并说说为达到这一目的,你将如何做?请同学们说说。(根据学生所说的情况来点拨引
《论语》十则(教师中心稿)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组长签字:
授课班级:金昌铁中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陈景峰
教学目的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
幼时记趣(教师中心稿)
卫国中学 刘凤兰
教学目的:1、借助注释、词典和教师指导,能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3、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2
教学难点:教学目的1
教具学具:
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通过学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中心稿)

龙岩一中 石文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字词、主旨、写法;
2、纳入网络:学透、学活、学会;
3、创新运用:能改、善比、敢超。
二、教学设想
1、教材地位:初中语文入门第一篇,宜就“门”而探讨入“门”之法;
2、学生因素:充分利用和调动初一新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互动;
《女娲造人》简案及课后反思(网友来稿)
武珞路中学 卓旭英 03/11/1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悉课文,生动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发挥自己联想、想象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创编神话故事;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
羚羊木雕(网友来稿)
黄晓昆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重义轻财的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读出人物形象,明确是非。

2、难点:点拨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

教学前的准备: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从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并大胆
七年级下册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师中心稿)
陈景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页次:135/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