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教案之二照相机教案之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1.知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条件,知道什么是实像.  2.知道照相机的原理.  (三)教具:凸透镜(焦距已知),照相机(实物、模型或挂图).  学生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已知),纸屏,蜡烛、火柴、光具座
照相机教案之一照相机教案之一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理解什么是实像.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知道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2.知道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照相机上调焦装置、光圈、快门的作用.  (三)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二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二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
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之一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之一(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
第一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二第一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二  课时:l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同时测量一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
第一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一第一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一  湖北省黄冈中学徐辉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2.使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个量随两个量变化的关系。  教学仪器演示器材 干电池8节、演示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只,2.5
第二节欧姆定律教案二第二节欧姆定律教案二(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二)教具  写有课堂练习题的小黑板(或幻灯片)。(三)教
第二节欧姆定律教案一第二节欧姆定律教案一(一)教学目的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教具:  书写有提问和例题的投影幻灯片。(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使用投影幻灯片)表1、表2是某同学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
第二节透镜教案二第二节透镜教案二 一、难点分析   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
透镜 教案之一透镜 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三)教具  凸透镜、凹透镜、光具盘、光源.  (四
光的折射 教案之一光的折射 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
光的折射教案之二光的折射教案之二  (一)教材:物理通报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试验本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  (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  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
电路和电路图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4.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物体导电性能是不相同的,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   2.使学生能鉴别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并向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  3.在复习电流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5.本课重点是鉴别导体和绝
电流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明确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引出电源的概念.  3.知道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4.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
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示例之四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示例之四 教学目的  1.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初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为学习欧姆定律打下基础。  2.注意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电学仪器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实验规律的能力。  3.在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
第四节 超导体*第四节 超导体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什么叫超导现象,超导体和超导转变温度.  2.常识性了解发现超导体的意义.  3.常识性了解超导的历史和最新发展.(三)教具  圆环形磁体四个,绝缘支座一个.(四)教学过程  1.复习  什么叫导体的电阻?导
第三节 半导体*第三节 半导体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什么叫半导体和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2.常识性了解半导体具有的三种特殊的电学性能.(三)教具  演示实验:四节干电池,量程是5毫安的电流表,锗晶体二极管(2AP型)一只,玻璃外壳的三极管(如3AX型)一只,开关一
“电流表”教案示例之一“电流表”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表是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的符号。  2.能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会将电流表接到被测电路中测电流。  (三)教具  教学电流表一只,
“电流表”教案示例之二“电流表”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要求:  1.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2.知道正确读取电流表读数的方法,会读取电流表的读数。  3.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三)教具:J0401型(或J0402型)演示电流表1台,小电珠2个,大号干电池(
电压教案示例之一电压教案示例之一(北京市第八中学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变换。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三)教具  U形管连通器一个,干电池一节,小灯泡
电压教案示例之二电压教案示例之二(北京101中学 张宁谋)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对比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
电压表教案示例之一电压表教案示例之一(北京市第八中学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  2.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3.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会将电压表接到被测电路的两端测电压。 (三)教具  教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之一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之一(北京第八中学 章浩武)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
页次:18/23 每页25 总数56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