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情感目标 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教学建议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4、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
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
电流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明确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引出电源的概念. 3.知道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4.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物体导电性能是不相同的,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 2.使学生能鉴别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并向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 3.在复习电流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5.本课重点是鉴别导
电路和电路图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4.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际操
电路和电路图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4.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际操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
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1.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电学分组实验,它对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特点,培养学生连接
电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电流的概念和单位,并能理解其物理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利用电流的效应的大小判断电流的强弱.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对比水流的大小来学习电流的大小,学生养成物理分析能力.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电流大小的计算.情
电流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 (2)知道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 (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情感目标 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介绍了一些物理课上常见的电流表,有电流计、
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电流表. 2.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总结,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能力.情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
电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关系; 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情感目标 1、体会类比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的
电压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和表示符号; 2、掌握电压表的量程、刻度方法、连接方法及调“零”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仪器、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电压表的使用. 2、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细致的实验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从知识上看,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是电压、电压表知识的综
电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 2.知道电阻的各种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能力目标 1.能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2.能进行电阻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4.初步体会“控制变量
变阻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4.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能力目标 1.培养
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1.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电学分组实验,它对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特点,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
电路和电路图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4.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二 课题 第一节 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有关气体摩尔
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
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二、三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二课时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