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异常可能患有哪些疾病

疾病知识  2009-03-06 08:30:16  文章出处:
  味觉异常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口甜:如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味觉异常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口甜:如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二是口涩: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可出现口涩。肝胆郁热伤阴或脾土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或通宵不眠之后,唾液腺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

    三是口酸: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常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多有关。有人测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正常人增高,PH偏于酸性反应。

    四是口咸: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中医认为“咸为肾味”,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弱碱性反应。

    五是口辣: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认为是肾阴不足、肝火偏旺、肺虚痰热而引起;在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时有所见。经测定,在室温18~22摄氏度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摄氏度,口辣患者舌温偏高,有时可达36摄氏度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粘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

    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中没有异味。如出现异味,则预示着身体有某些疾病。

  一、口酸

  在未进任何食物时感到口中有酸味,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信号。

    二、口发苦

  口苦与胆汁代谢密切相关,多见于胆囊炎、急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症。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的味觉,对食物发苦的感觉随着病情加重与日俱增。

    三、口咸

  多见于口腔溃疡、慢性咽炎患者,有时也会出现在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者身上。

    四、口涩

  口中有一种涩味感。持久高热患者、严重传染病患者会出现口涩症状;癌症病人病情恶化时会出现口涩。有时过分劳累,睡眠少也会出现口涩。通过休息,症状会自行消除。

    五、口淡

  多见于脾胃虚寒或病后脾虚运气无力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长期发热的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蛋白质及热量不足等,也会产生口淡。

    六、口甜

  自觉口中发甜,甚至连喝的白开水也感觉是甜的。这是糖尿病或消化功能紊乱的征象;应该及时检查血糖和尿糖。

    七、口香

  多为糖尿病患者。

    八、口辣

  自觉口中有辣味,舌头有麻木感,是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的表征。

    九、口臭

  如有黏土味的口臭,有可能是肝硬变或肝炎等疾病的征象。如呼吸时有丙酮的气味,则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如有腐烂气味,则可能是牙龈发炎的原因。如有尿味,则可能是肾脏病的表征。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