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是胃内膜和肠内膜发炎,是食物中毒的医学名称。
主要有严重呕吐和腹泻,常连带有腹部痛性痉挛及绞痛。可因长期大量丧失体液而致脱水及休克。体温稍微上升,出汗。呕吐物和粪便中可能有少量血。呕吐、腹泻等症状约在2~4天后停止,但也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细菌(沙门杆菌)感染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之久,此时患者可能没什么症状,但是个带菌者,可能传染他人。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煮热或半熟的食物,比较容易染有细菌。在室温条件下存放食物,很可能受到严重的细菌污染,特别是含有乳酪的食品、经加工的肉类、鱼类、牛奶、等。葡萄球菌、志贺杆菌及沙门杆菌感染则是最常见的病原体。葡萄球菌感染在2~8小时内就可引起胃肠炎的急性症状;沙门杆菌及志贺杆菌在12~36小时内发病。这两种细菌通常来自处理食品的人员、苍蝇和不合卫生的烹煮器皿。
大肠杆菌有很多种,大多都无害,但有几种可引起初生婴儿的急性胃肠炎,这种感染常在育婴室中蔓延。
污染的肉类、禽类及鱼类中,常可发现弯曲杆菌。这种细菌常会引起腹泻和剧烈的腹痛。
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素,也可引起胃肠炎,如紫杉、毒性的牵牛花、茄属植物及七叶树属植物等,都含毒素,马铃薯块茎所生的嫩芽,也是有毒的。
病毒感染往往也町引起胃肠炎及肠炎。输形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除此之外,可引起胃肠炎的病毒尚有很多种。这种感染可在两天之内发病。
阿米巴病、梨形鞭毛虫病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胃肠炎的症状。
有毒的化学品,如砷、铅及各种杀虫剂等。如服下这些化学品,在数小时内即可发病。
胃肠炎通常都有毒性,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毒性都是很轻微的,患者不经治疗,也可自行痊愈。但是鼠肠毒菌病及某些植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如果不及早救治,则可能致命。
成年患者可服有止泻和止痛作用的药物。如果有急性呕吐和腹泻,除喝少许水外,切勿进食或喝奶类饮品。因为胃肠本身正在极力排除致病的刺激物,所以不可再进食,以免增加刺激,必须让胃肠有机会休息。止泻剂适用于五岁以下的儿童,有些可吸收刺激素及减轻胃肠肌肉痉挛所致的疼痛。大多数胃肠炎在1~3天后即可逐渐痊愈;呕吐、腹泻等症状消失后,患者就可吃较为多样化的食物,但仍不可吃有刺激性的东西。胃部症状开始消退数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始给病人补充营养,吃些玉米粉、果冻、饼干、牛奶冻、清汤之类的食物,但不可咖啡、喝茶及柠檬汁、橙汁等酸性饮料,以免刺激胃肠,引致直度呕吐。
如果症状轻微,可以不必去看医生。如果症状严重,或延续时间较长。或连带有腹痛、粪便带血,或其他料想不到的症状。或有两眼不能聚焦、复视、抽搐或瘫痪等现象,应该立刻看医生。或服下有毒的植物或化学物质,必须立刻去看医生。
如果病情严重,或者已知患者服下有毒的植物或化学物质,就让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胃部排空后会有干呕现象,医生会为患者注射止吐剂;如果腹泻不止,医生可能让病人服食止泻剂或解痉剂。医生一般是不会用抗生素的,除非已经确知病原体是可用抗生素治疗的细菌。这样如采用特效的抗生素,疗效是很好的。年轻或老弱的病人,如果在腹泻、呕吐及出汗后丧失太多体液,医生可能进行输液以补充失去的水分。
顶防腹泄应该将冷藏的熟肉充分煮热后才吃。如果发现罐头食物的容器有所损坏,或内里的食物有异,即应丢弃。任何奶制品和经过加工的鱼肉类食物,如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便不宜进食。不要食用怀疑不合卫生的食物,在外地旅行时更应注意。不可吃马铃薯的嫩芽。告诉孩子吃有毒植物的危险,切不可让他们拿盛有化学品(如消毒剂)的瓶子来喝。如家中有幼童,这些瓶子应放在他们拿不到的地方。
胃肠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除了有数天不适外,一般不会引起较严重的后果。呕吐和腹泻虽然令人不快,但这是人体排除急性感染和中毒的一种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