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结肠和直肠生癌。约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肠癌生于肠末段的直肠和骨盆结肠处,百分之二十左右生在横结肠和降结肠处(横跨上腹及左侧垂直的部位),除下百分之十五多长在右侧的盲肠和升结肠中。癌肿可能呈疣状或扁平,表面溃疡流血,或形如圆环,绕肠而生,以致肠道缩窄。
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可能便秘、频思上厕、腹泻或大便失禁,有时甚至有疼痛的肛门痉挛。排出深红色血液,尤其会与粪便一同排出。也可能排出黏液或黏滑物质。病因不明的贫血,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可能整个腹部疼痛,或只局限于左下腹,并有膨胀感。癌肿如阻塞肠道,可能有间歇性剧痛。肠癌可能在息肉中出现。根据对各地饮食习惯所作的比较研究,食物与癌症有关。西方人吃的食物所含纤维质较少,患上肠癌,肠癌易并发肠穿孔及腹膜炎,肠梗阻,癌蔓延至胃、肝及膀胱。
排便习惯改变超过十四天,例如便秘,粪便带血、带黏液、腹泻或黏滑物质等,便应去诊治。三十五岁其要以上的人,尤须格外注意。排便习惯改变多半可能是先囚非恶性的肠道病症引起的,比如痔疮就可能引起直肠㈩血。要检查患者的直肠,以找寻引起症状的原因。或需以直肠镜及一条短管插入肛门,观察肠壁。安排患者作X射线等特别检查。如诊断出是患了肠癌,通常应动手术切除。多吃水果、蔬菜等纤维质食物。若能及早诊治,则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