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由于在妊娠期血液中各种维生素的水平多数均降低。为了母婴健康,专家特别提醒孕妇需要特别注意补充以下10种维生素。
1.维生素A
孕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可维持母体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并可在肝脏中有一定量的贮存。根据研究资料报道,孕妇体内维生素A充足者,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随妊娠进程逐渐递增,这是与孕激素水平升高促进肝脏贮存的维生素A释放入血中有关。而体内维生素A不足者,则血清维生素A水平随妊娠进程呈现持平或下降。调查资料显示,35%的孕妇血中维生素A在孕中、后期持平或下降,说明体内贮备不足。
虽然维生素A是胎儿发育所必需,但孕妇不可大量摄入,因为过量维生素A不仅可引起中毒,而且有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可能。为此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孕妇自孕中期开始每日维生素A的摄入量为900ugRE(相当于3000IU),FAO/WHO专家委员会提出孕妇每日维生素A的摄入总量应限制在3000ug视黄醇当量(100001U)以下。
2.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钙、磷在肠道的吸收并促进钙、磷在骨骼和牙齿中沉积,有利于骨骼矿质化。孕期维生素D缺乏则可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并能导致新生儿的低钙血症及牙齿发育缺陷。由于人体皮肤内所含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可形成维生素D,因此孕期维生素D缺乏多发生在北方日照不足的地区,并常伴有钙摄入量不足。由于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因此孕期补充维生素D亦需慎重。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孕期每日膳食维生素D摄入量为l0ug(400IU)。
3.维生素E
孕期血清维生素E水平升高,至孕后期可达非妊娠状态的两倍。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维生素E含量低于母血,因为胎盘转运维生素E的效率较低。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主要是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且维生素E可在体内贮存较长时间,因此一般较少出现缺乏。孕妇每日膳食维生素E的推荐摄入量我国订为14mg。
4.维生素B1(硫胺素)
维生素B1在体内作为羧化酶和转酮酶的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核糖的合成,且不能在体内长期贮存,因此孕期需保证足够的摄入量。孕妇缺乏维生素B1时母体可能没有明显脚气病的临床表现,但胎儿出生后却可能出现先天性脚气病。近年来我国南方一些农村地区单纯食用精白米的情况增多,又缺乏其他杂粮和副食品,故使孕妇发生维生素B1缺乏的情况有所增加。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孕妇每日膳食维生素B1的摄入量为1.5mg。各种粮谷类、豆类及肉类均为维生素Bl的丰富来源。
5.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在体内是许多重要辅酶的成分,参与细胞生物氧化过程及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当体内维生素B2缺乏时比较敏感的生化指标为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增高。妊娠期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增加,若摄入量不足则随着孕期的进程出现缺乏症的人数增多,有报道从孕7周至42周,维生素B2缺乏的人数从20%增至40%。
孕期膳食维生素B2的建议摄入量我国订为1.7mg。食物中含量较高的为动物内脏、蛋、奶等动物性食品,豆类及绿叶蔬菜亦含有一定量。谷类及一般蔬菜含量较少。
6.烟酸(尼克酸)
烟酸在体内为辅酶I及辅酶Ⅱ的构成成分。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机体所需的烟酸,部分可从膳食中的色氨酸转变而来。妊娠期这种转换的效率提高;即用于产生l mg尿尼克酸代谢产物所需的色氨酸量降低,从30mg降至18mg,因此尿中烟酸的排出量增加。
据研究烟酸的膳食供给量应与维生素B1保持适当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辅酶作用,一般以烟酸高于维生素B1 的10倍较好,因此孕妇膳食每日烟酸的建议摄入量订为15mg。
7.维生素B6(吡哆醇)
维生素B6在组织中经磷酸化后成为磷酸吡哆醛,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及核酸代谢。孕期血液中维生素B6的水平降低,可降至孕前水平的25%,因此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特别是孕20周以后。不同国家推荐的孕妇膳食维生素B6供给量大致比非孕妇女每日增加0.5mg,当蛋白质摄入量增多时,维生素B6的供给量亦应增加。美国NRCl989年推荐孕妇每日膳食维生素a的供给量为2.2rng。我国订为1.9mg。豆类、畜禽肉及内脏、豆类含量较多。
8.叶酸
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作为一碳单位(如甲基CH3、亚甲基CH2)转移酶系的辅酶,是氨基酸代谢及核苷酸代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细胞增殖、组织生长和机体发育均需要足够的叶酸。
孕妇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加,以便满足胎儿、胎盘、母体组织和红细胞增加的需要。叶酸摄入量不足,可使孕妇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随着妊娠进展逐渐降低。血清叶酸水平反映近期膳食摄入叶酸的状况,而红细胞叶酸含量则可反映体内组织的叶酸贮存状况。叶酸缺乏还可使尿中组氨酸的代谢产物亚胺甲基谷氨酸的排出量增加。孕早期叶酸严重缺乏或服用叶酸拮抗剂可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现有的研究已证实怀孕前后增补叶酸摄入量,可以预防大部分神经管畸形儿的发生。但对孕妇每日应增加的叶酸摄入量各国变动范围很大;从增加100ug至400ug不等。FAO/WHO提出为满足孕妇的叶酸需要,每日补充量应为200-300ug;而每日叶酸总摄入量应不少于350pg或每公斤体重7pg。
根据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及人体代谢研究结果,建议孕妇每日叶酸摄入量为600ugDFE,我国营养学会2000年建议孕妇叶酸摄入量亦为每日600PSDFE。
各种蔬菜、动物肝脏、蛋黄、酵母等为富含叶酸的食物来源,豆类含量亦较多。
9.维生素B12
以辅酶的形式参与体内的氨基酸代谢。主要在甲基化过程中与叶酸协同参与甲基转移作用。对神经系统及造血功能亦十分重要。体内维生素B12大部分贮存于肝脏。孕期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而胎盘的调节机制可维持胎儿维生素B12在一定水平。
我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的建议值孕妇亦为每日摄入2.6ug。维生素B12的主要食物来源为动物肝脏、奶、肉、鱼、蛋等,植物性食物一般不含维生素B12。
10.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可促进组织胶原蛋白的合成,对于胎儿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十分重要。妊娠期间母血中的维生素C水平逐渐下降,至分娩时约下降50%左右。新生儿脐带血清维生素C水平即使在母血维生素C含量很低时,仍可较母血的水平高2~4倍。因此,孕期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
我国推荐孕妇膳食维生素C的摄入量由非孕妇女每日100mg增至130mg,以满足母体和胎儿的需要。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椒、鲜枣、柑桔类含量很丰富,猕猴桃、刺梨等野果亦含有大量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