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HBV—DNA(+)和(或)HbBeAg(+)、肝功能异常的乙型肝炎患者主张抗病毒治疗,目的是抑制HBV的活性和复制,减轻或抑制对肝细胞的损害,并不是清除病毒。需要指出,目前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即肝功能检查正常)无效,这类人群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率极低,因而不建议抗病毒治疗,但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肝炎活动。目前证实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
①α—干扰素(iFNa)。
②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已比较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一些核苷类似物如泛昔洛韦、阿地福韦、恩替卡韦正处在实验阶段,今后有望用于临床。
③氧化苦参碱是从植物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碱,有抗HBV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目前已有注射液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今后抗病毒治疗联合用药是必然趋势,可有以下几种组合:
①IFNa和核苷类似物联合应用,目前已认为两者联合治疗,HBeAg的血清转换率,比单一用药高,并能减少HBV变异。
②各种核苷类似药联合应用。
③IFNa或核苷类似物和免疫增强剂联合应用。
④国产抗病毒药和以上联合应用。
下一篇:五种途径可感染乙肝
上一篇:可感染乙肝的行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