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臃肿体态恢复
产妇产后的体态变化,生育本身是一个原因,但很多时候也跟产后进补缺乏科学指导有关。许多产妇,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奶水,不惜摄入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大补特补之下,当然容易导致营养过剩。加上有的新妈妈产后长期卧床,运动量小,更容易造成体内脂肪堆积,导致肥胖。
为恢复体态,产妇宜合理进补和进行体育锻炼。饮食应以营养丰富、均衡为原则,适当摄入高蛋白食品,如牛奶、瘦肉、鱼、蛋、豆制品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但不宜吃得太多。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等应尽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饮食要适量限制。为避免发胖,也为帮助相关肌群的恢复,产妇在产褥期就应开始适当活动,如躺在床上练习产后体操等。
二、产后异味消除
产后机体会发生很多生理变化,体内积存的多余水分相继排出,汗液分泌旺盛,出汗自然增多,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加上恶露排出、乳汁溢出等问题,产妇身上常有异味产生。
所以,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度。产妇要注意勤洗澡,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衣裤,衣着力求舒适干净。
三、面色黯淡、眼圈发黑--美白
产后的虚弱、护理宝宝的疲劳、睡眠的不足,令许多产妇面色瞧淬、肤色黯淡、眼圈发黑,再加上伺机涌起的妊娠纹、蝴蝶斑,孕前产后的巨大落差,令人欷觑不已。
要应对这个问题,新妈妈需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早日接受已有宝宝的事实,多向长辈或有关人士请教护理宝宝的正确方法,尽量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自然就会精神爽利、面色转佳了。对于面部出现的蝴蝶斑,应尽量避免阳光的暴晒,早晚用温热水洗脸,并涂搽含维生素E的护肤品,再配合10分钟左右的面部按摩,效果不错。饮食上,要多吃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菠菜等。
四、头发稀疏--防脱发
生下宝宝后,不少产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发脱落,有些人甚至大把大把地脱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产后脱发属休止期脱发。正常情况下,整个头皮约有 1/6-l/10的毛囊处于休止期,故每天掉50-100根头发是正常现象。导致产后脱发增多的原因跟以下因素有关;①妊娠前后激素水平改变。妊娠期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头发脱落速度减慢,头发的寿命延长,于是大量头发“超期服役”;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这些“超期服役”的头发便纷纷“退伍”,脱落的头发就显得较平时多。②精神因素的影响。产妇情绪不稳定或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诱发毛发脱落。③产后营养不足。孕期营养需求量增加,若产后不及时补充,也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与代谢。一般来说,脱发在产后三个月左右会自行停止,头发脱落之后会逐渐长出新发。
因此,对于产后脱发,产妇可以不必过于惊慌。保持心情愉快、睡眠充足、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钙、锌等微量元素,不吃过于油腻和刺激的辛辣食物等,都有助于产后脱发的恢复。而经常洗头,保持头皮清洁,有节奏地按摩头皮,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头发的再生。
五、牙齿松动--需补钙
牙齿松动也是产后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由于生育的特殊要求,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缺钙的情况,继而可能出现牙齿松动、视力减弱等症状。所以,产后要及时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并注意坚持每天刷牙,保证口腔卫生,防止口腔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