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疾病,根据美国CDC拟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只要有以下症状中的8种即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1) 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这种疲劳多由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2)原因不明的肌无力。(3)失眠或有多梦、早醒。(4)头昏、头胀、头痛。(5)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6)食欲不振。(7)不明原因的胸部紧缩感、肩背腰不适或疼痛,不定位的肌痛、关节痛。(8)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9)兴趣减退或丧失。(10)性功能减退。(11)低热。(12)咽干、咽痛或喉部紧缩感,检查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13)颈部可触及肿大或压痛的淋巴结。(14)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许多人平时只知拼搏,不知休息,甚至长期带病坚持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生了病才关心自己的具体,而且过分依赖医生、药物和保健品。健康教育专家认为人们应当改变这种健康观念,把健康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生命的自我管理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
二、运动让你远离疲劳
“生命在于运动”,合理的运动能提高机体新陈代谢,防止发胖,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消化及排泄功能。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从紧张的工作和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采,减轻神经、肌肉的紧张状态,消除疲劳。人在体育运动中,大脑细胞还可产生一种吗啡样的物质,使人欣快,能有效地消除忧郁、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情绪乐观,振奋精神。
三、多吃碱性食物能消除疲劳
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以味道来区分的,而是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和数量,采用燃烧的方法,测量残灰水溶液,便可知食物的酸碱性。一般来说,含有硫、磷、氯等元素居多的食物属酸性食物,如大米.花生、玉米、麦、糖、鱼、虾、蛋、酒类、贝类等。含有钙、钾、镁、铁等元素占优势的食物,多属碱性食物,如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奶类、海带、茶叶等。日常生活中主食大都属酸性食物,若经常过量吃大鱼大肉、糖、酒等食物,则血液就会偏酸性,使血液粘度增加,容易使人出现头晕、乏力、疲劳。所以应根据食物的酸碱性来合理搭配,多吃豆制品、蔬菜、水果,中和体内酸性环境,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四、自我减压保持心理平衡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矛盾、挫折、失意、磨难,要注意自我调节情结,设法减轻压力,转移注意力。做任何事都要有平常心,量力而行,经常保持从容、坦荡、乐观、豁达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
劳逸结合培养业余爱好 面对紧张繁杂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该工作和学习时要提高效率,不打疲劳战,注意劳逸结合。要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如养花鸟虫鱼,练琴棋书画,搞收藏、集邮、唱歌、跳舞,听音乐,这不仅可以使生活充实,还能促进心理健康,消除疲劳。
五、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表明:吸烟者平均寿命减少10-12年,酗酒者平均少活10—15年,体重每超重1公斤可减寿2%,每爬一级楼梯可增寿1秒。曰常生活中除了要戒烟限酒外,还要避免餐餐大鱼大肉,营养过剩。饮食要清淡,努力控制体重。不要在荧光屏前工作得太久太晚,要主动到户外阳光充足,视野开阔的环境中去放松眼部和身体。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娱乐、上网都要适时适度,不要扰乱生物钟,影响睡眠。
六、没病也要定期体检
即使没有疾病,每年最好也要进行一次体检,平时还要注意自我检查和观察,留意疾病的蛛丝马迹,这样才能及早发现许多潜伏着的疾患和某些重要的健康信息。
七、旅游度假不可少
旅游度假不仅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还可抛开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放松身心,调整心态,消除疲劳。
八、积极治疗不能忘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但一旦确诊后就应积极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以及减轻疼痛、不适和发热的药物。非药物治疗如针灸、理疗、疗养、催眠术等,经过治疗和调理,三分之二以上的病人都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而恢复到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