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如何安全度夏天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45:07  文章出处:
  夏天一到,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产生明显影响。所以,盛夏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是一个与严冬同样难熬的季节。  在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的夏天,慢性病患者需做到以下几点:  1.安排好饮食起居,白天不宜进行过多的室外活动。使用空调时,以25℃左右为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夏天一到,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产生明显影响。所以,盛夏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是一个与严冬同样难熬的季节。

  在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的夏天,慢性病患者需做到以下几点:

  1.安排好饮食起居,白天不宜进行过多的室外活动。使用空调时,以25℃左右为宜。饮食要清淡新鲜,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防血液黏度升高。

  2.调整好用药量。气温高时,多数病人外周小血管会扩张,使血压有所降低。有些病人由于睡眠不好,心情烦躁,导致血压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病人应经常测量血压,调整好用药量,使血压保持稳定,以防发生脑中风等。

  每年夏季,特别在气温超过33℃、空气湿度增高的闷热天气,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猝死的就会增多。这是因为心脑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气温骤然升高或降低都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在炎热的夏季,要特别注意给心脏消暑。

  3.不渴也要多饮水,晨起空腹饮水300毫升,每日共饮8~10杯温开水或茶水。即使不渴也要喝,以利稀释血液,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

  4.减少户外活动。老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当气温超过37℃时可能仍然不感觉很热,但事实上已经中暑。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应少到户外活动。

  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有五心烦热(即手足心热)的症状,所以,在高温天气里更要注意防暑降温。

  5.勤用温水洗澡,这样不仅可以降温,还能有效清洁皮肤,防止皮肤感染。记住:忌用冷水洗澡,以防毛孔闭塞,不利体热散发。

  6.抵御水果诱惑。夏季水果大量上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抵御水果的诱惑,以免血糖升高,诱发高渗性昏迷。

  7.随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药。在高温天气里,糖尿病患者更应随时检测血糖、尿糖,依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尽量使血糖保持平衡,以免血糖频繁波动,产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8.控制运动量。糖尿病患者过度锻炼可诱发低血糖。足部有末梢神经炎及外周血管病者,天热时也不要赤足行走,更不要在砂砾、烫石路上走得太久。出行时,应穿已经适应了的旧鞋。

  痛风病的要害是血液中尿酸升高。在炎热的夏天,痛风病患者应该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这样有利于尿酸从尿液中排出。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