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气腾腾、香美可口的粥,不仅是祛病保健的佳品,而且还有防寒暖身的作用。据专家介绍,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润脏器的功效。熬粥时可按需要适当加入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
1.山药粥
山药50克,大米50克,适量的蜂蜜和食用油。将山药切成小块炒过后加入蜂蜜,放入熬好的大米粥中煮开即可。这种吃法有补肾益精、润养血脉的功效。
2.栗子粥
去壳栗子15~20个,大米50克,一起下锅煮粥。栗子性甘温,具有活血止血、养胃健脾、壮腰补肾之功效,适用肾虚畏寒、腰膝酸困无力者食用,还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结肠炎。
3.核桃粥
捣碎50克核桃肉,与100克粳米同煮成粥。核桃肉热量高,含丰富亚油酸,有补肾、养血、健脑(健脑产品)和强筋骨的功能。常食核桃粥可增加机体热量,增强御寒能力,特别适宜年老体衰、病后虚弱,头昏眼花、健忘及神经衰弱者食用。
4.羊肉粥
选半斤瘦羊肉切成肉丁,放几片姜与适量萝卜同炖,除掉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入大米150克熬粥。羊肉性温,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益肾强阳,最适宜贫血、肺结核、慢性胃炎及虚寒症患者食用。
5.牛肉粥
选适量牛肉切成薄片并调好味,放下快煮好的沸粥中,味鲜无比。牛肉含多种氨基酸,对人体补益大。牛肉粥可养胃益脾、补气生血,对于气血不足之体弱畏寒、筋骨酸软或气虚盗汗等诸症治疗效果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