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流脑集中发病期,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而有关统计也显示,每年的2到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了全年的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所以,专家提醒市民,对于流脑的防范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防患于未燃。
流脑的全称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自身抵抗力差的婴幼儿更容易感染,也有少数成人发病。
专家同时推荐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
1.注意通风:在流脑的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特别不要带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另外,居室要开窗通风,并经常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多晒太阳:要养成个人良好的健康行为,饭前便后勤洗手。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多增加户外活动。脑膜炎双球菌具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阳光对于病菌也有杀伤性的作用。
3.避免过于劳累: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注意休息和运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尤其要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4.及时接种疫苗: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尤其要注意接种疫苗。密切接触过流脑病人的人,可采用磺胺类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