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饮食养生2诀窍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46:49  文章出处:
  立秋以后,从气温上看与往日温度相差不大,但已出现中午热,早晚凉的气象。这种时候,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均已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患感冒。而且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因此早秋时节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立秋以后,从气温上看与往日温度相差不大,但已出现中午热,早晚凉的气象。这种时候,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均已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患感冒。而且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因此早秋时节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

  1.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

  经历了漫长的酷热的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吃冰冻食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此时骤用补药或补品势必难以消化吸收。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脾胃应有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红枣、莲藕等。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多吃,药食兼优的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佳品,它们均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效。

  入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上,可推行“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

  2.多吃水果预防秋燥

  入秋之后,空气中的水分子逐渐减少,容易让人产生口干舌燥的感觉。一些人还会感到鼻腔似烟道般干燥,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粘痰,却总是咳而不爽;嘴唇最敏感,时常有干裂的感觉,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燥”,有“燥”就要“养气”。

  对于人来说,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和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应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水果可选橙子、柠檬和乌梅等,同时,还要保持心情愉快,不烦躁。此外,对于运动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养气”,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