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孩子的生死观教育的知识

关于对孩子的生死观教育的知识

关于对孩子的生死观教育的知识

  前不久,一名年仅14岁的少女写的一封千字遗书成了四川多家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遗书复印件在校园内广为流传,同学们纷纷争相传阅同龄人凄婉的遗书,有的禁不住泪流满面。这个少女是重庆铜梁某中学初三女生余金津,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很快乐的普通女孩,然而她的心里却是一片灰暗阴冷,她在遗书中说:“我知道,因为我成绩不好,弟弟也经常欺负我,我都忍了。其实我也恼怒,晚上我经常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死,这个词早在几年前就在我的生活里出现。小学六年级,我就经常想到死,上了初中以后更是多了。特别是初二下学期,每次被老师骂后,我的心被针扎一样,好痛。可是,每一次我有了这种想法时,我都想尽一切念头来将它打消,我想活着的种种好处,一切的一切来打消。终于,我忍着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悲伤、失望,甚至是灰心,活了下来,到了今天。我每次总是想,明天是美好的,太阳每天总是新的。然而,生活并不因此而宠爱我。一天一天,什么都没有改变,变的只是我那颗千疮百孔、心灰意冷的心。”于是,在生与死的念头反复斗争中,她还是选择了死,她从8层楼上纵身跳下,不治身亡。

  关于花季少年自杀是一个太沉重的问题。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在青少年死亡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意外事故,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自杀,而且在所调查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有过自杀的念头。对于屡见不鲜的中小学生自杀现象,无怪乎一些教育工作者呼吁:应加强对孩子的生死观教育。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生死观教育应该是孩子人生教育的第一课。然而,长期以来,家长认为与尚未成年的孩子谈论生死问题似乎过于沉重,因而,对孩子的生死教育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和闪烁其词的说法。这样的结果,会不断地传达给孩子关于死亡的一些不正确的信息,还带着那么一点儿神秘。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的刘凤华老师认为,在中小学自杀问题上,不应简单地拿教师当替罪羊,尽早配合素质教育实施生死教育才是治本之举,在这方面我们家长应该承担起不容推卸的责任。当孩子对生死问题感兴趣或者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不要回避他们的问题,应该坐下来严肃地与孩子交流看法,搞清楚使他们对活的信念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开导和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在我们的生死观教育中,一定要这样告诉孩子:不仅要爱党、爱祖国、爱亲人,还要爱自己。爱自己不是错,爱自己就是热爱生命!

  笔者记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有这么一段情节:张大民的儿子问:“爸爸,人为什么都得死呀?”张大民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说:“除非有人把枪逼在你的脑门上,你没办法了,否则,无论如何,人都得活下去!”张大民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儿子传达了“人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比给孩子制订学习目标、报名参加特长培训班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