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管理经验

幼儿园中班管理经验

幼儿园中班管理经验

幼儿园中班管理经验

“ 班规”指的是为保证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对幼儿行为给予的一种行为规范,是幼儿园老师口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如果不管,活动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如果管,又担心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老师的这种反映,揭示了建立班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管好孩子,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到底应该怎样建立班规,班级建立后又该怎样执行,这是很多新教师经常面临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不同类型幼儿园工作的经历,想就此问题谈些看法。

一、国内外班规的比较

我国幼儿园的班规一般包括:喝水之前要告诉老师;吃点心要一个跟一个地拿,等全部拿齐,老师同意后再统一吃;上厕所之前要告诉老师,等下完课后统一去;不要动剪刀、裁纸刀等危险物品;上课发言前先举手,不要讲小话,小嘴巴闭好,坐{导笔A,小手放在膝盖上。某国际幼儿同的班规则是:FOLLOWDIRECTIONS(跟随指令);KEEPttANDS,FEET,ANDOBJECTS TO YOURSELF(控制你的手、脚、和物品);USEINSIDE VOICES AND SILENT,HALLWAYS(在走廊时,用很小的声音说话,并保持安静);BEKIND AND RESPECTFUL TO OTHERS(对他人友好和尊重他人);CLEAN UP AFTER YOURSELF(用完物品之后要整理)。

从班规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比较,国内班规较零碎,重视课堂常规.土要是为了配合集体教学;而国际幼儿园的班规包括幼儿园的各个环节,包括校车安全、正确使用卫生间、睡觉时间、怎样使用每个活动区、来园离园时的注意事项,已经形成了一套囊括幼儿园各方面的班规系统。从其出发点来看,国内幼儿园制定的班规大多数从方便教师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集体的统一和整齐,主要目的是为了 “管住”;而国际幼儿园的出发点是通过让孩子理解基本的规则,从而形成班级良好的秩序,目的是为了“自主”。国内幼儿园的班规有时存在因噎废食的问题,比如不要动剪刀这一项,我们不能因为剪刀危险就不让孩子去碰,这样不仅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反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正确使用剪刀的机会。国际幼儿园的教师则将适合幼儿使用的剪刀放在美术区里,孩子们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反复的尝试学习中,都学会了正确使用,从未现过剪刀伤人事故。可见,我国幼儿园的班规硬性规定太多,还未能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班规制定、执行过程的比较

我国幼儿园和国际幼儿园在制定、执行班规的过程中也存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
(一)在班规的制定上

在国际幼儿园,教师在开学之前开始制定一些“班规”教学计划,就像“课程”教学计划一样,在刚开学的几周内逐步讲授这些班规,有的以正式授课的形式,有的则渗透在日常生活环节中。还有的教师和孩子们在开学的第一天共同制定班规。教师将孩子们集合起来,用脑力激荡的方式请孩子们想想他们认为教室里最糟糕的情形会怎样,孩子们会描述想像中教室里乱七八糟的样子,教师接着询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在那样的教室里,孩子们当然说不喜欢,教师接着问:“那你们认为怎样才可以让我们的教室很舒服呢?”孩子们提出了很多的想法,教师将这些条例总结出来,然后张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上,并将具体的相关措施以信件的形式告知家长。而我们国内有的老师(较多出现于新教师中)的习惯做法是等班上出现混乱后,再制定规则。

(二)在班规的执行上

提出班规以后,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应该怎样执行,是我们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面对的问题。笔者曾见到国内的某位老师在组织孩子从舞台上排队回教室的情景。这位老师说:“让我们学习解放军叔叔走路。”孩子们于是学起了解放军叔叔走路,一个个都摆着手、踏着步、挺着胸,发出了很大的响声。这位老师原来的目的是想让孩子能安静地排队走,可出现了事与愿违的局面。在国际幼儿园,在执行班规时一般是在已经建立好常规的基础上,只将规则重新强调一次,如在每次排队时,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我们在走路时大声说话吗?”“你们会用手到处去摸吗?”孩子当然说“不会”。可见他们更注重孩子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自愿自觉地遵守规则。

(三)在执行班规的奖惩方面

在奖励方面,现在很多老师意识到物质奖励会带给孩子不良影响,于是花一些心思想别的奖励方法。在此,外国老师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在“读故事时间”为老师选择一本书;做老师的小助手;成为一个游戏的领导者;有选择碟片的权力;得到——张有趣的涂色纸;在集体时间时,和老师坐在一起;在排队时成为第一个担任室内分机接线员等等。是孩子们非常想得到的“奖励”;,这些奖励不仅能作为孩子正确行为的正强化物,还能培养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在惩罚方面,不同的外国教师有不同的做法。有的教师用一张彩色纸,将所有的小朋友的名字写在—方面,用不同颜色表示孩子遵守班规的情况:红色代表遵守班规,黄色代表警告,绿色表示已经违反班规。违反班规的处罚根据不同程度而定,有的规定是这样的:如果你弄坏了某个玩具,你就要负责修理好;如果你伤害厂某人,你就必须要安抚受伤孩子;如果你的行为不正确,就会被剥夺活动的权利;如果行为特别恶劣,你会被送到校长办公室去.由校长处理。惩罚制度 ——定要制订得具体、合理。如果惩罚太轻,起不到警示的效果,过重会导致孩子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恰当的惩罚让孩子打心眼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坦然地接受惩罚,而不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因此,在惩罚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当孩子的过错较轻时,更多的是让他们自己面对错误,给他们弥补过失的机会,从而培养孩子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任的态度。

三、对国内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良好班规的一些建议

事实上,每个国家,每所幼儿园,甚至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哪种方法会完全适用于任何情况。但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在班上活动中,如果出现混乱,教师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毕竟从成人这方面着想,更容易解决问题,不要动辄怪罪孩子。另外,在设置班级环境的时候,教师要多花点心思,充分考虑到各区域的特点以减少混乱,如有的老师为方便清洁,将美术区设置在离水槽近的地方;为避免被打扰,将安静的活动区安排在教室比较偏僻的角落,并用一些遮挡物为孩子留出个人空间等等。具体方法很多,只要老师肯动脑筋,就会有很多的好办法。

(二)执行班规应遵遁的原则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持之以恒。教师对制定的班规必须心中有数,并能坚持不解地,执行。只有让孩子始终感觉到有班规的存在,班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三)灵活处理不可预见的冲突

我们先看一则案例:在某所幼儿园的户外操场上,停着两辆玩具小汽车,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一天,亮亮和多多首先坐土:了这辆小汽车,玩得挺开心的。这时,小强拦住了多多的车,说多多已经玩了很久了,该轮到他玩了,多多就是不让,两个人开始争执起来。老师观察了一段时间,看他们不能解决,就走了过去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孩子们讲了当时的情况,老师于是对多多说:“我们应该轮流玩这辆车。”可多多说:“亮亮也玩了很久,为什么他还可以接着玩?” 一句话问得老师哑口无言。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案例可知,其实教师在之前已经制定了规则,玩玩具时不能抢,要轮流玩。但是在具体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根据当时的情况再一次制定规则,如果孩子们的能力允许,最好能让孩子们自己商量确定规则,如果孩子们想不出来,老师可以引导,比如每人每次绕着操场玩一圈之后便让给别人,或者是每人每次玩几分钟等等。如果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还可以在集体时间大家共同讨论,久而久之,还会有助于形成一种民主开放的班集体氛围。

(四)应对幼儿园活动转换出现混乱的策略

从一个活动转换到另一个活动时,教师可以用—些固定的音乐、固定的铃声来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也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手指活动、歌谣、节奏模仿等来组织孩子尽快安静下来;还可以通过分组的方法,比如点心时间容易造成混乱,老师可以将孩子分成几组:一组摆放桌子,一组摆放椅子,一组清洁桌子,一组为大家摆放点心,一组负责照顾班里的植物和动物,同时,这些小组的活动每天轮流,用一张表来告诉孩子们每天的工作是什么。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有事情做,不会。内于等待时间太长而出现混乱,并有助于培养儿童分:合作的意识。

(五)让孩子从过失中学习

Linda和Rebecca是大班的两个好朋友,两个人—次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吵,最后发展到你抓我,我打你,打成一团。外教请孩子们坐到一边,对他们说,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件事,如果没有达成妥协,就不能离开这张椅子。说完,老师就走开了。刚开始时,两个孩子谁也不理谁.十几分钟过去了,孩子还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法,老师走了过去,询问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两个孩子说起了事情的经过,老师请孩子各自说出自己生气的理由,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不对的地方;同时向对方道歉,事情由此解决了问题!”

笔者曾请问过外教。她告诉我,她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培养孩子协商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在规则制定之后,引导不是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教师每碰到一次违规的事情发生,切忌不问清楚就妄下判断,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敏锐地抓住其中的教育契机,教孩子从过失中学会成长。在课程改革不断创新的今天,笔者认为无论课程怎样改,一些基本的教育因素是不变的。不能因为课程改革了,教育模式更换了,教师就不停的跟着热点问题走,捡起一个丢一个。教师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从不同国家、不同的课程模式中,本着科学求实的精神,寻找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并使之本土化。对待班规也应这样。
温馨寄语:为了成为帅气漂亮幼师的好朋友,我们中国儿童教育网一直在努力,每天都在更新,下次一定还要来哦。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