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接龙》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接龙》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接龙》反思

1、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接龙》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参与游戏,乐意与同伴共同体会游戏的乐趣。

  2.喜欢欣赏世界名曲,感受欢快的4/4节奏。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1.幼儿欣赏世界名曲,感受快乐的4/4节奏是重点。

  2.与同伴合作,共同表现节奏是难点。

  三、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逐步发展,在各项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相玩能体会游戏乐趣。音乐游戏“音乐接龙”就是在此思路上设计而成的。同时让大班的幼儿接触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给予幼儿美的薰陶。

  四、材料准备

  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

  2.“拉德茨基进行曲”磁带一盘。

  五、流程

  感受、探索(角落活动)--欣赏、体会(集体游戏)--表达、表现(角落活动)

  1.角落游戏中自由欣赏曲子、感受节奏,探索乐曲的特点。

  ①在角落里让幼儿反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让幼儿知道这是世界名曲,感受乐曲的欢快,可让幼儿自由发挥翩翩起舞。

  播放录像可持续二个星期,让每个幼儿参与感受过。

  ②在角落里可以让幼儿尝试采用有多种节奏表现乐曲。比如|X X XX X|;比如| XX XX X X |;比如| X XX XX X|;还比如| XX X XX X|。幼儿在各种节奏型的后拍奏中,体会乐曲的欢快。

  可让幼儿在角落里以小乐队的形式来大胆尝试,感受4/4节奏。

  注:在角落游戏中的探索是轻松的,愉悦的,教师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反复熟悉,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

  ③在体育游戏中玩“击鼓接龙”的游戏,熟悉“接龙”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幼儿排成一条长龙第一个幼儿击鼓四下再拍四下第二个幼儿的手即完成排到龙尾,由第二个幼儿击鼓四下再拍第三个幼儿四下手排到龙尾,接力依次。幼儿分成四队比赛谁最快。规则击鼓和击后面一位幼儿的手均四下。

  此游戏的玩需可以帮助幼儿参与“音乐角”的游戏。

  2.集体游戏中共同欣赏,合作相玩,体会游戏的乐趣。

  ①教师播放录像,幼儿听赏,说说听赏的感受。

  ②交代游戏名称、玩法、规则,激发幼儿游戏乐趣。

  第一遍全体幼儿组成一条龙(玩法如体育游戏“击鼓接龙”,幼儿先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四下变成龙尾,再由第二个幼儿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四下再变成龙尾,依次接龙,直至音乐结束)规则是听好音乐节奏。

  第二遍将幼儿分成二组变成二条龙,进行比赛,哪一组接龙正确又节奏合拍为赢,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切准节奏。

  第三遍将幼儿分成四组变成四条龙,进行比赛,哪一组接龙正确又节奏合拍并能表现出欢快情绪的为赢,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③教师发音乐,幼儿自由表现:可以变化节奏接龙、可以用其他肢体语言表现乐曲。

  注: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欢快的4/4节奏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体会和同伴合作相玩、共同表现的乐趣。

  3.角落里的延伸活动,进一步感受节奏、欣赏曲子,并且各种方式表现与表达。

  引导幼儿在角落里可以继续运用自编舞蹈以及其他节奏表现乐曲,教师还可以运用“小舞台”的形式让幼儿大胆表现。

  教学反思:

  第一次上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教案而言,我觉得刚开始设计学生用节奏进行音乐接龙,学生的接收力有限,感觉稍显难度大了一些,导致在后面的旋律、音乐接龙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不是很充分,课堂上也略显单调了一些,基本上是我在唱主角,学生连配角都提不上。对于我来说,这算是一节失败的课堂。呵呵,不过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所以过了二天我又选了一个班级上课。

  这次我将教学环节改动了一下,先将乐曲接龙放在了最前面,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天马行空的唱了很多歌曲(当然也包括流行歌曲,这是他们的最爱嘛),然后我再把节奏接龙放在乐曲接龙的后面,学生保持了刚刚乐曲接龙的兴趣,对于节奏接龙,他们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更有调皮的学生除了击拍手掌外,还加入了一些敲打文具盒和桌子等一些不同的打击方法,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样的设计让我觉得学生的创造力也很大,学生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在结束环节中,我将原来的旋律接龙改变成了动作接龙,开始是我和学生进行接龙,后来变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完成接龙。学生完全放开了,弄些很搞笑的动作,整个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我觉得改动后的音乐接龙更能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而且从他们的创造中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正如您说的那样,音乐是玩与美的结合,我感觉这节课学生玩得很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当然,要这样带到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也有待于加强。

2、大班音乐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萌发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并尝试用舞龙和敲锣打鼓等动作表现。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观看舞龙和敲锣打鼓的录像,丰富有关经验。

  2.录音机、磁带;红绸道具。

  3.已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过新年情景。

  1.师:小朋友们刚过完新年,你们觉得新年里最热闹的是什么事情?

  2.幼儿交流。

  3.师:新年里人们还敲起了锣、打起了鼓、舞起了龙灯呢!你知道怎样敲锣打鼓吗?你见过人们是怎样舞龙灯的吗?

  二、完整欣赏乐曲,初步了解乐曲内容和三段体结构。

  1.完整欣赏乐曲: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新年里的乐曲和你们一起分享。

  2.讨论:听了这首曲子感觉是怎么样的?

  3.再次完整欣赏: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曲子中好象在讲哪些事情?

  4. 师:这首欢快热闹的曲子,讲述了人们过年时舞龙舞狮子、敲锣打鼓的欢乐情景。音乐的名称就叫《金蛇狂舞》。

  5. 第三次完整欣赏:我们再来听一遍曲子,人们什么时候在舞龙灯?什么时候在敲锣打鼓?这首曲子一共有几段?你可以轻轻地用动作表演出来。

  6.交流:人们先是在干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曲子一共有几段?哪些是一样的?

  7.第四次完整欣赏乐曲,师同时提示三段内容的变化。

  三、尝试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1.欣赏、表现第一段乐曲:

  (1)欣赏第一段:现在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第一段音乐,想象一下人们是怎样舞龙灯的?

  (2)个别幼儿交流、演示舞龙灯动作和情景,重点学习用手臂表现舞龙灯的姿态。

  (3)全体幼儿排成一列共同手举红绸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前行表演舞龙,提示幼儿不挤、不断、不随意碰撞。

  2.欣赏、表现第二段乐曲:

  (1)欣赏第二段:我们以前学过一首闹新春的儿歌,你能跟着第二段音乐把儿歌念出来吗?

  (2)将幼儿分成两组,将每一长句儿歌分成上下两句,随音乐一组念上句、一组对下句,最后的锣鼓节奏一起念。

  (3)在音乐中,幼儿一组做敲锣动作、一组做打鼓动作进行对答,注意体态、表情等的应答。

  3.完整欣赏、表现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梳理乐曲表现内容:再来完整地听一听,可以轻轻地用动作表演一下。

  (2)随音乐完整表演:第一段音乐时舞龙灯行进,第二段音乐时两组幼儿对念儿歌并表演敲锣打鼓,第三段音乐时继续舞龙灯,结束句时师说:“一二三四五六七。”所有幼儿一起站定说:“锵锵锵!”并将双手高举过头顶表示结束。

  (3)重点练习结束句动作,再次完整表演,突出乐曲的欢乐气氛。

3、大班音乐教案《猴子学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兴趣。

  2、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看过猴子学样的动画片,会模仿猴子的动作并能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饶痒痒等

  2、材料准备:《恰恰恰》音乐、事先画好的猴子学样舞谱、两顶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

  师: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幼儿自由回答:调皮、可爱,并请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

  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并做做相应的动作。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的表演

  师: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小猴子特别喜欢学样,今天猴王学了个舞蹈请你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趣的动作?

  2、说说、学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师:刚才你们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幼儿个别讲述并跳跳猴王的舞)

  3、幼儿集体跳跳猴王的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学的可真像,我们一起来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

  4、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

  (2)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看着做做单一的动作

  (3)教师点谱提示,幼儿集体看舞谱跳跳猴子舞。

  5、大家一起编编"猴子的舞蹈"

  6、游戏

  一个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用一个帽子来传递,一边传递一边说:"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耸耸肩),唱到"哎呀呀"的时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个小朋友的头上,他就会成为猴王,可以到中间来跳舞。

  两个帽子:同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4、大班音乐教案《美丽的家》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准备了“我爱新疆”主题活动当中的一个综合艺术活动。想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在许多幼儿园开设艺术活动中不难发现音乐欣赏.及美术欣赏活动是很薄弱甚至是被砍掉的内容。这种内容的薄弱性和不全面性必然会限制幼儿艺术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准备了一段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音乐供幼儿欣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表现,同时培养幼儿的综合艺术感受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的表现。

  2.培养幼儿的综合艺术感受能力及艺术审美情趣。

  3.引导幼儿从小爱家乡,人人都要和睦相处共创美好家园。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的表现。

  2、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新疆亚克西】、【花园】、【我们新疆好地方】、

  白纸、水彩笔、碎布、底板、橡皮泥、盒子、火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新疆亚克西】的音乐伴奏下进入活动室。(此环节运用鼓励语言“爆竹”庆祝)

  (1)刚才的音乐好不好听?这是我们新疆著名的歌曲【新疆亚克西】

  (2)你们觉得我们新疆漂不漂亮?下面让我们一起简单的了解一下新疆。

  (3)观看幻灯片:新疆的美景、新疆的变化、新疆的特产、新疆特色美食。

  (4)师: 看了这个短片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幼: 我们新疆漂亮… …………………

  师: 我觉得我们新疆人民太了不起了!我为我是新疆人感到自豪!

  二.今天老师给你们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维吾尔族音乐【花园】

  欣赏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花园】(此环节运用鼓励语言“亚可西”)

  1. 欣赏音乐.

  2.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幼:喜悦欢乐……….

  谁吃过葡萄?那有谁摘过葡萄?你是怎么摘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3.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1)想一想还有什么?星光夜市上有很多什么吃的呀?

  羊肉串;羊肉串是怎么烤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2) 还有好吃的馕也是我们新疆人爱吃的食物。

  馕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吃馕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我们新疆还有很多好吃的说不完!

  4. 我们再来欣赏一遍音乐。把你们刚才创编的动作编成舞蹈跳起来。

  三. 美工活动:【美丽的家】背景音乐:【我们新疆好地方】

  我们新疆是多民族的地区,我们要互相团结,互敬互爱,不光我们新疆要搞好民族团结。全世界人民都要和平共处,共创美好的家园。下面你们用自己的小手来创造你们心目中美丽的家园。

  区域1:画画 区域2:布贴 区域3:橡皮泥 区域4:盒子火柴构建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适宜的引导。

  (2)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参观。

  (3)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平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 “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5、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纸牌接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纸牌接龙、填空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

  2、在竞赛游戏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纸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纸牌。

  ——提问: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归纳:在纸牌中,共有2种颜色,四种花色,每张牌上还有数字。

  ——提问:你玩过牌吗,怎么玩的?

  归纳:纸牌的玩法很多,有抽乌龟结对子、有比较数字大小……今天我们就用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接龙游戏。

  1、尝试“接龙”游戏。

  2、交代玩法。

  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手中的纸牌全部“接完”。如果违反了“纸牌”接龙的规则,就表示“接龙”失败。

  3、幼儿抽牌,按规律接龙。

  ——纸牌按什么规律排列?几个一组,怎么排?看懂就可以出牌“接龙”了。

  归纳:按花色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个一组,1张1张间隔排列的。

  ——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归纳:同一条接龙,可以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说出来的规律也就不同。

  三、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玩法: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纸牌先做一条龙,然后让其他组小朋友猜一猜“龙”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了得1分,猜不出或是猜错了不得分。

  规则:

  1、每组小朋友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龙”。

  2、采用轮流猜的方法,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听。

  3、猜对了得1分,猜错了不得分。

  四、延伸活动——纸牌填空。

  玩法:教师出示有空缺的纸牌“龙”,让幼儿作出判断“问号”

  ——你觉得,小问号的背面是什么牌?说说理由。

  ——这组接龙是几个一组,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归纳:要想能够猜出是什么牌,首先要能判断出“纸牌龙”的规律接龙规律。

  然后才能根据规律找到缺少的牌。

  今天的这节活动是一个纸牌接龙,老师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就是要让孩子感知不同模式。小朋友在小班和中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两个一组的模式,三个一组模式的核心经验。但是这样的一个经验是基于他自己本身去操作的一个自我的经验,对于识别他人的经验是非常少的。活动当中,老师采用一个去猜别人的规律这样一个活动形式去帮助大班的孩子感知不同模式他构成的一个核心单元。幼儿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其中,如果我们自己来设计,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1、本次“纸牌接龙”活动所指向的儿童模式能力是什么?(模式能力包括识别、复制、扩展、创造及转换)哪些相对较难?

  2、根据你所执教班级幼儿的已有经验,若对“纸牌接龙”游戏进行设计调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思路?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6、大班音乐教案《喜羊羊与灰太狼》含反思

设计意图: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孩子们也非常熟悉羊和狼的故事,他们对灰太狼与羊村里羊的抓、躲都充满了兴趣,很多孩子都愿意扮演狼或羊来玩游戏。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选择了本次活动。同时《七士进阶》这首丹麦民间舞曲,乐曲为ABAB的循环。A段音乐活泼、欢快且节奏强。B段有延长音、重音,给人以悬念和期待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质;欢快、神秘且富于变化。基于以上特点,我把这首乐曲加上羊躲狼抓的故事内容,设计了本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游戏,使幼儿可以感受与他人合作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自主创编动作以游戏的形式来表现故事。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诙谐幽默的情绪,感知音乐《七士进阶》的结构和变化。

  2、能够分辨音乐中的重音和长音,结合故事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角色扮演、做出游戏动作。

  3、能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去,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结合故事随音乐的结构和变化形象合拍地做出游戏动作,完整流畅的在音乐中玩耍。

  2、难点:能够结合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出不同的动作表现A部分的音乐,通过灵活多变、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动画片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

  2、物质准备:

  (1)音乐《七士进阶》;音乐图谱1张,音乐分为三段分别由绿色、蓝色、红色彩色笔表示,波浪线"~~~~~"表示A部分欢快的音乐,B部分用直线"--"圆点"●"分别表示长音和重音;

  (2)喜羊羊和灰太狼手偶各一;

  (3)幼儿操作纸、笔若干;

  (4)喜羊羊与灰太狼场景图一张,喜羊羊与灰太狼场地布置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吸引幼儿兴趣(3分钟)

  1、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动作表演的基本内容晚饭后,喜羊羊和灰太狼分头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心情真好!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小巷子里,两人撞到了一起,都吓了一大跳,可是由于天太黑了,他俩都没看清楚对方到底是谁,就又慢慢凑到了一块,啪!又撞上了,哎呦喂~真是冤家路窄!喜羊羊眨巴眨巴眼睛一看,啊!那不是灰太狼吗?你觉得喜羊羊会怎么做?(跑、躲)灰太狼摸了摸晕晕的脑袋回过神来一看,嘿嘿~那不是喜羊羊嘛,那灰太狼又会怎么做?(追、抓)看清楚了对方后,喜羊羊大叫一声"不好",立即转身向家里跑去,灰太狼伸出爪子,一边叫着"站住"一边向喜羊羊追去,你觉得它会追到喜羊羊吗?(不会)

  2、邀请幼儿创编简单动作表现喜羊羊和灰太狼指导语:请小朋友用动作表示羊和狼,想想看,怎样的动作及表情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喜羊羊或灰太狼。(集体创编)请一个小朋友展示一下,还有谁愿意?(动作简单使之不成为游戏负担)吓了一大跳的喜羊羊会有怎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请你做做看?灰太狼呢?

  二、欣赏音乐,整体感知音乐(2分钟)

  1、第一遍欣赏音乐指导语:今天我们就要根据这个故事随音乐来玩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我们先来听听音乐,请你把自己想成狼或羊随音乐做你想做的动作;音乐听起来怎么呀?(欢快)你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在音乐中有很重的音和拉得较长的音)

  2、出示图谱,分析音乐结构指导语:图谱上有什么?(~~~~~--●)那音乐欢快的地方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波浪线"~~~~~")拉得长长的音呢?(直线"--")重音呢?(圆点"●")咱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请你用~~~~~--●把听到的音乐画下来,好吗?看看你是老师这样画的吗?

  三、分段欣赏音乐,带领幼儿将故事与音乐对应起来,并尝试分段随音乐游戏

  (1)欣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锻炼身体的具体动作指导语:下面我们来听听绿色彩色笔画的这段音乐,请你结合老师刚讲的故事说一说这部分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我们听木偶娃娃讲讲发生了什么吧,(随音乐讲故事在B部分"啦--当"音乐按节奏出示范举重动作)听清楚了吗?刚刚木偶娃娃在做什么运动呀?他是怎么做的的请你学一学,做了有几次呀?(4次)请你想想还可以做其他什么运动?请你做做看。(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试做)我们一起用你刚刚想到的运动跟着音乐来讲讲故事好吗?

  (2)欣赏第二段音乐,表现狼、羊相撞时吓一跳、幽默诙谐的场景指导语:我们再来听听蓝色笔画的这段音乐,音乐中有几次"啦--当"你觉得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想)我们看看木偶娃娃表演一下发生了什么。(随音乐再现故事场景)我们跟着音乐学一学他们的样子。

  (3)随第三段音乐在长音和重音中做躲、抓的游戏动作,通过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指导语:看清楚对方是谁后,喜羊羊做了什么呀?(向家跑)灰太狼呢?(追),我们知道喜羊羊是很聪明的,听听他们是怎么追跑的吧!你听到最后有几次"啦--当"的音乐呢?(4次)想想看这段音乐他们可以做什么?原来呀我们聪明的喜羊羊想出了好多好办法在捉弄灰太狼呢?我们看看木偶娃娃想出的了什么好办法(在长音处羊做各种动作挑逗狼,在重音处狼去抓羊)你发现直线"--"这段音乐羊在做什么呀?圆点"●"的音乐出现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狼抓羊)所以灰太狼要仔细听好了,等到重音出现才能去抓羊哦!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一人当狼、一人当羊,我们跟着音乐来玩抓、躲的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 和谐统一。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说话声音效果会更好。

7、大班音乐教案《我爱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沙画、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在自主学习、接龙游戏、传递爱心等过程中大胆演唱。

  3.感受歌曲中爱的情感,体验爱的温暖和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沙画视频、沙画台、三角架、投影仪、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师:平时谁很爱你?你还听过谁对谁说我爱你?

  (二)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

  (1)幼儿分组欣赏沙画视频,引出第一段歌词。

  (2)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图谱。

  (3)有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

  2.有感情的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一段。

  (2)幼儿有感情地学唱。

  (三)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1)师幼讨论: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爱你,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3)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谱。

  2.学唱歌曲第二段,并能掌握歌曲中的难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二段。

  (2)幼儿练习演唱,并能注意"力量"的"量"字音拖得特别长。

  (四)完整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沙画。

  2.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多元练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接龙游戏,演唱歌曲。

  2.传递爱心,趣味演唱。

附歌曲:《我爱你》

  蜜蜂对着鲜花说我爱你,青蛙对着池塘说我爱你,

  星星对着月亮说我爱你,葵花对着太阳说我爱你。

  你的爱给了我温暖和快乐,你的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我要对你大声的呼喊我爱你!我要对你大声的呼喊I love you!

活动反思:

  "我爱你"的主题,侧重于情感激发和表达,适合小班幼儿。设计和实施按照幼儿倾听-说-行动的学习逻辑展开。

  1、所选绘本材料"我爱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乐很很合适。

  2、老师讲完故事,应着重让幼儿讨论:小獾说了什么,都是对谁说的,为什么会说"我爱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小獾的心里感觉怎么样?侧重讨论"是长颈鹿阿姨还是心里本来就爱他们才说的"?"为什么对身边的亲人说了"我爱你",小獾还对他"用过的东西"也说"我爱你"?(难点部分)

  3、制作爱心卡,教师示范引起幼儿模仿,好在教师注意到并随机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的任何东西。

  4、送爱心卡的时候,幼儿说"还想玩一会""没有",幼儿还有活动的需求和兴致,可以考虑制作爱心卡除了印图章还可以提供画笔材料供幼儿表达,进一步推动幼儿接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8、大班音乐教案《蔬菜音乐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景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咱们上周的送菜到菜场的表演活动大家都还记得吗?(记得)那我们今天再来表演一次好不好?(好)老师要看下哪位小朋友能够记清楚这个过程和用动作表现出各种送菜的方法。

  2、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师:小朋友要仔细的听音乐的节奏,分清楚什么节奏该做什么动作,我们要准确快速的将蔬菜送回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小朋友都自己想像出了很多动作,而且表演的特别棒,现在我们邀请几位小朋友来表演,其他小朋友可要认真观察哦。

  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自己送菜的方法,每位小朋友都可以学习其他小朋友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复习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师:小朋友都知道我们每天吃的菜都是要去菜场买的,那你们有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去买过菜吗?(有,没有)原来我们有很多小朋友都没去过,那你们就想象一下你和奶奶去菜场买菜的情景,会不会很好玩呢?(会)我们以前学过一首歌曲,名字叫做买菜,大家还记得吗?(记得)我们再来唱一次好不好?(好)

  2、结合蔬菜的外形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的渐渐打开。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歌曲中蔬菜的外形来改变自己的口型,正确发音。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回忆歌曲中提到的蔬菜有哪些师:小朋友们,《买菜》这首歌的歌词里边都有哪些蔬菜呢?(萝卜、黄瓜、西红柿……)对,小朋友的记性可真好,现在我们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蔬菜,我们来给蔬菜宝宝们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好)

  2、幼儿自选一个打击乐器,排成5队蔬菜(do:蚕豆;re:萝卜;mi:西红柿;fa:青菜;sol:扁豆;la:黄瓜)教师指导幼儿找到自己所在的队列中。

  3、教师弹奏歌曲《买菜》,幼儿跟着琴声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师:现在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听老师的琴声,并注意自己所选蔬菜在歌词中的连接,不能抢拍,注意小朋友间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的演奏。

  (四)活动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棒,我们的蔬菜音乐会也特别成功,蔬菜宝宝们都可高兴了。今天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再来给蔬菜宝宝们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好)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蔬菜大家族》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的选材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因为每位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到蔬菜,对于自己熟知的东西,孩子更有信心。从目标可以看到手耳协调的演奏对于首次开展此类型活动来说,幼儿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因此,在突破这个难点的时候,不能单单只让幼儿自己来操作,老师应当先做示范,或者是一句一句的单独教授,然后让幼儿慢慢合作来完成。活动很有创意,还应该再注意一些细节,让音乐活动更美好。

9、大班音乐教案《娃哈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大胆尝试,能初步跳整个舞蹈,节奏正确。

  2、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过娃哈哈了,先跟着音乐演唱一次。

  2、我们唱的时候要用好听自然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3、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舞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教师示范舞蹈

  1、刚才老师跳了娃哈哈的舞蹈,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呢?

  2、老师在跳的时候用到了一个步伐有谁知道?

  3、娃哈哈的舞蹈老师用了一个垫步,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垫步好吗?

  三、幼儿学习舞蹈

  1、刚才小朋友已经看到老师跳的舞蹈了,请你们找个空地方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我们用慢动作来学习这些动作,(.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手边转脚边垫看看行不行?

  3、现在找一个好朋友去练习一下简单的步伐和手部动作。

  4、小朋友本领真大,已经学会一点了,我们跟着音乐试试看。

  5、小朋友跳的时候跟上表情就更加完美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6、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跳一遍,做慢动作看看能不能跟上节奏?

  7、原来跳舞是那么快乐的事情,小朋友跳的也不错。

  四、幼儿完整舞蹈

  1、小朋友真厉害,现在跟着音乐完整来一次。

  2、你如果还不会就找一个会的好朋友来教教你,慢慢的做动作。

  3、最后我们和老师一起再来舞动一次。

价值分析与调整反思:

  价值分析:通过歌曲的再现,勾起幼儿的回忆,让幼儿能在熟悉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观察与调整:

  幼儿们对旋律还是很熟悉的,但两段不一样的歌词就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在回顾了两遍之后,大多能正确唱出歌词了。

  价值分析:教师来示范舞蹈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看到动作,也能调动幼儿的兴趣。

  观察与调整:

  我边放磁带边示范动作,几个幼儿已经开始忍不住边看边做起动作了,歌曲的节奏感很强,所以看我示范一遍之后,幼儿就能跟着老师边唱边做舞蹈动作了。

  价值分析:幼儿学习舞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与同伴的切磋来学习舞蹈。

  观察与调整:

  我请幼儿们围成圈,练习踏点布,主要是两脚微微交叉,前面的脚完全着地,后面的脚用脚尖点。几个妹妹宝宝做的有模有样的,弟弟宝宝美感稍有欠缺。

  价值分析:幼儿完整表演舞蹈可以让老师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更进。

  观察与调整:

  今天学下来,单单做手上的动作没有问题,配上脚的踏点步,就会有点手忙脚乱了,个别幼儿的踏点步不标准,还需要纠正。

10、大班音乐教案《泼水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 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 “高兴”的动作。

  3. 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4. 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 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1. 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 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 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 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

  1.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2. 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 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 根据歌曲情节创编 “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刚才我们唱“噜啦啦”的时候用拍手表示高兴的动作。想一想,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 音乐游戏《泼水歌》 。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 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确定设计思路

  根据《泼水歌》的活泼欢快的特点,我们一开始把重点定位在表演和创编歌词两方面。但通过第一次试教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对原有歌曲太熟练了,而且对于角色表演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整个活动气氛显得有点平淡无味。

  2. 教材的分析和改编

  经过几位教师的点拨和讨论,我们重新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透切的分析和理解。这是一首欢快的曲子,在活动中要时时体现这样的特点。于是我们重新调整设计思路:将“对不起……”这部分和“噜啦啦”互换顺序,正好紧扣主题思想——文明,小朋友道歉后,互相原谅,大家都很开心,从而引入创编“噜啦啦”高兴的动作,进而走向活动的**部分——分角色游戏。

  3.教学策略分析

  (1)借助图谱

  虽然美术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他们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图谱可以帮助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负担,本次活动最主要的是以不同颜色帮助幼儿区分角色,增强幼儿对歌曲情绪的理解,更为下一环节的表演、游戏起到辅助的作用。

  (2)重点难点前置

  把重点在创编“高兴”的动作,并一起学习,既解决了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又使幼儿能反复感受音乐旋律,为后面游戏的挑战部分作了很好的经验铺垫,促进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活动的成效性。

  难点在分角色表演,以自愿尝试——交换角色这两种方式帮助幼儿巩固各角色的动作、表情、演唱部分,教师给予动作和语言提示,帮助幼儿了解其动作的含义。

  (3)层层累加,环环相扣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11、大班音乐教案《小雨滴溜滑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儿歌并感受儿歌稳定的节拍和跳跃的节奏感。

  2、让幼儿体验儿歌中活泼的节奏带来的愉悦情绪。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CD

  2、游戏用的长绸布10条,小球10个

  活动过程:

  一、熟悉儿歌,并掌握节拍

  1、打雷了会怎样呢?(闪电、下雨)

  2、雨会下到哪里?(身上、地上等等)教师念:小雨滴滴答滴,……上面溜滑梯。<.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结合动作念若干次)一拍一下做。

  3、念儿歌的第二部分

  二、仔细听,儿歌里小雨滴在哪里溜滑梯(听录音) 听到后教师马上画出树叶、石头、荷叶、花朵,并引导幼儿边看图边念儿歌。

  三、掌握儿歌的节拍和节奏。 教师放录音边用节拍边画泡泡(一排四个)共四排:听听泡炮里有几个声音。

  1、在圆圈内按节奏画线,边画边用拍出节奏。重点讲解tiritiri。

  2、重点讲解tiritiri。这个小房子住着四个好朋友,可是他们的房子太小了,怕朋友会被挤出去,赶紧手拉手,一只手不够,抓牢点,再拉一只手。

  3、讲解句末划音的休止符。最后音乐中出现了划音,那我们就用一拍的休止符做记号,表示划音。

  4、幼儿完整念节奏,跟念儿歌。(可配上动作)

  5、讲解反复记号。

  四、幼儿用书,游戏

  游戏:教师引导幼儿两两合作用绸布和小球模拟小雨滴溜滑梯,边念边做。

  附儿歌:小雨滴,滴答滴,树叶上面溜滑梯。小雨滴,滴答滴,滴溜滴溜笑嘻嘻。溜呀溜到梦幻溪。(石头、荷叶、花朵)

  活动反思:

  幼儿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对儿谣内容的理解,对乐曲感受等都是通过语言及动作表达出来的。在上课过程中,有一环节是让每个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想象来感受断奏及圆滑奏。起初我以为幼儿不是很感兴趣,对动作表现形式表达的也不太好,但是在上到这一环节时,幼儿想象力特别丰富,通过幼儿大胆地表达及运用身体动作如:弹指,小鱼游,弹舌头,身体转圈等多种形式的表现让他们特别感兴趣,一下让上课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但不足的地方是没有配上flash动画,如能加上动画,幼儿就能清楚看水滴的动态表现,对音乐自然也就有更深刻地理解。

12、大班音乐教案《音乐小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

  2.多媒体课件;

  3. 邀请卡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里面写了什么呢?我打开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有)那让我们出发吧!”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

  (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

  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

  2.出示节奏图X X|XX 0|XX XX|X 0||,引导幼儿学习。

  3.幼儿学习节奏。

  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

  (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

  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2.出示乐句:音乐 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 0 ||。

  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

  (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个敲门声:

  (1) 5 3 |5 3 0 ||(2) 4 2 | 4 2 0 ||(3) 5 0 i 0 ||2.师幼一起按门铃。

  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

  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小结指出问题。

  3.完整地学唱歌曲。

  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

  6. 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

  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

活动反思:

  歌曲《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风趣、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以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整堂课我以“去游玩音乐小屋”为主线,首先我让学生模唱“音乐小屋”的门铃声,来解决了难点节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难点,并且自然的了解了音乐知识点“四分休止符”。也引起了学生想去看音乐小屋的好奇心,使我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走进音乐小屋来学习歌曲。然后学生走进音乐小屋之后,我设计了各种接唱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学唱歌曲,并加入身体的律动体验。最后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就引导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乐。整堂课学生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快乐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无线乐趣。

  当然在该堂课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歌曲学唱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完整感受体现地还不够深刻,我让学生分句学唱歌曲,破坏了歌曲本身的整体性。

  2、创编打击乐节奏的时候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教师没有调控好学生的课堂纪律。

  3、教学语言还欠生动活泼,导致教学的每个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

13、大班音乐教案《小猫去钓鱼》含反思

活动名称:

  小猫去钓鱼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小猫的胸卡、钓鱼竿、小鱼、水桶、PPT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仔细看看,小猫手里拿着什么呀?它要去干什么呀,谁来猜一猜?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

  师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啊,原来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你们听到小猫去干什么了?(钓鱼)-----小猫去钓鱼!歌里怎么唱的?试试!(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

  -----那它钓到的鱼多吗?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我们再来听一听!(师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3、教师再次边唱边表演。

  -----小猫钓了真么多的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错!小猫钓了许多鱼,那到底钓了多少呢……

  三、欣赏歌曲后半段,学习说唱部分。

  师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真的吗?我们再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原来小猫一共钓了5条鱼,那小猫每一次钓都只钓上来一条鱼吗?

  哦,小猫有一次钓上来了两条鱼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指着课件一起念"三条四条钓上来")

  四、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这么多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唱一唱,好吗?(图谱)-----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好不好?聪明的小猫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站,小手拿着鱼竿,准备好了吗?

  (师幼一同表演唱)------小猫们唱的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回家吧!(请幼儿回座位)

  五、音乐游戏。(巩固歌曲,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1.讲解游戏玩法。

  -----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

  -----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我来钓第一条鱼,试试看!三条四条钓上来,哦,你们都喜欢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条鱼钓上来。

  2.第一遍游戏。

  ----我要出发罗!小鱼们一起唱歌哦!声音要甜甜的。

  -----小鱼钓上来了,我们站站好!

  ----我们看看是不是钓上来了5条鱼。第一条是哪条鱼,第二条?(请幼儿按顺序排好队)一起来数数是不是5条鱼!下面的小鱼谁帮忙数得好一会也请他来做游戏。(数数)是不是5条鱼都钓上来了?(是)好,小鱼小鱼快快回家,和你们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游戏。

  -----小猫的肚子又饿了,我要出发钓鱼了,这一次,我要钓的唱歌好听的鱼宝宝,哪条小鱼嘴巴张得圆圆的,声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准备好了啊。

  4.第三遍游戏:再请名幼儿做小猫。

  -----还有谁想来试试?(请一名幼儿)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我们一起去钓鱼啦!(钓至五条鱼时,所有的小鱼钓上来)都钓到鱼啦!小鱼们跟着小猫回家去吧!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大班的孩子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40分,因而教学中设计了中场游戏让学生恢复体力和精神。

  从整节课来说,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激励式评价,如通过表情(如微笑)、手势、肢体接触、小奖品等多种形式表扬或提醒学生,控制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14、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音乐接龙》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参与游戏,乐意与同伴共同体会游戏的乐趣。

  2.喜欢欣赏世界名曲,感受欢快的4/4节奏。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1.幼儿欣赏世界名曲,感受快乐的4/4节奏是重点。

  2.与同伴合作,共同表现节奏是难点。

  三、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逐步发展,在各项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相玩能体会游戏乐趣。音乐游戏“音乐接龙”就是在此思路上设计而成的。同时让大班的幼儿接触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给予幼儿美的薰陶。

  四、材料准备

  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

  2.“拉德茨基进行曲”磁带一盘。

  五、流程

  感受、探索(角落活动)--欣赏、体会(集体游戏)--表达、表现(角落活动)

  1.角落游戏中自由欣赏曲子、感受节奏,探索乐曲的特点。

  ①在角落里让幼儿反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让幼儿知道这是世界名曲,感受乐曲的欢快,可让幼儿自由发挥翩翩起舞。

  播放录像可持续二个星期,让每个幼儿参与感受过。

  ②在角落里可以让幼儿尝试采用有多种节奏表现乐曲。比如|X X XX X|;比如| XX XX X X |;比如| X XX XX X|;还比如| XX X XX X|。幼儿在各种节奏型的后拍奏中,体会乐曲的欢快。

  可让幼儿在角落里以小乐队的形式来大胆尝试,感受4/4节奏。

  注:在角落游戏中的探索是轻松的,愉悦的,教师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反复熟悉,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

  ③在体育游戏中玩“击鼓接龙”的游戏,熟悉“接龙”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幼儿排成一条长龙第一个幼儿击鼓四下再拍四下第二个幼儿的手即完成排到龙尾,由第二个幼儿击鼓四下再拍第三个幼儿四下手排到龙尾,接力依次。幼儿分成四队比赛谁最快。规则击鼓和击后面一位幼儿的手均四下。

  此游戏的玩需可以帮助幼儿参与“音乐角”的游戏。

  2.集体游戏中共同欣赏,合作相玩,体会游戏的乐趣。

  ①教师播放录像,幼儿听赏,说说听赏的感受。

  ②交代游戏名称、玩法、规则,激发幼儿游戏乐趣。

  第一遍全体幼儿组成一条龙(玩法如体育游戏“击鼓接龙”,幼儿先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四下变成龙尾,再由第二个幼儿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个小朋友手四下再变成龙尾,依次接龙,直至音乐结束)规则是听好音乐节奏。

  第二遍将幼儿分成二组变成二条龙,进行比赛,哪一组接龙正确又节奏合拍为赢,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切准节奏。

  第三遍将幼儿分成四组变成四条龙,进行比赛,哪一组接龙正确又节奏合拍并能表现出欢快情绪的为赢,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③教师发音乐,幼儿自由表现:可以变化节奏接龙、可以用其他肢体语言表现乐曲。

  注: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欢快的4/4节奏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体会和同伴合作相玩、共同表现的乐趣。

  3.角落里的延伸活动,进一步感受节奏、欣赏曲子,并且各种方式表现与表达。

  引导幼儿在角落里可以继续运用自编舞蹈以及其他节奏表现乐曲,教师还可以运用“小舞台”的形式让幼儿大胆表现。

  教学反思:

  第一次上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教案而言,我觉得刚开始设计学生用节奏进行音乐接龙,学生的接收力有限,感觉稍显难度大了一些,导致在后面的旋律、音乐接龙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不是很充分,课堂上也略显单调了一些,基本上是我在唱主角,学生连配角都提不上。对于我来说,这算是一节失败的课堂。呵呵,不过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所以过了二天我又选了一个班级上课。

  这次我将教学环节改动了一下,先将乐曲接龙放在了最前面,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天马行空的唱了很多歌曲(当然也包括流行歌曲,这是他们的最爱嘛),然后我再把节奏接龙放在乐曲接龙的后面,学生保持了刚刚乐曲接龙的兴趣,对于节奏接龙,他们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更有调皮的学生除了击拍手掌外,还加入了一些敲打文具盒和桌子等一些不同的打击方法,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样的设计让我觉得学生的创造力也很大,学生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在结束环节中,我将原来的旋律接龙改变成了动作接龙,开始是我和学生进行接龙,后来变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完成接龙。学生完全放开了,弄些很搞笑的动作,整个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我觉得改动后的音乐接龙更能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而且从他们的创造中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正如您说的那样,音乐是玩与美的结合,我感觉这节课学生玩得很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当然,要这样带到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也有待于加强。

15、大班音乐教案《狐狸和乌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特点区分狐狸和乌鸦两种角色,并做出相应动作。

  2、遵守游戏规则,探索乌鸦保护食物的方法。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寻找和保护食物带紧张感和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食物。

【活动重点、难点】

  感受乐曲旋律特点学会游戏玩法;能想出办法让自己扮演的角色取得胜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动物吗?那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

  在动物世界里什么动物最聪明?

  二、教师讲故事引出游戏内容。

  师:你们知道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

  故事大意:森林里有一只狐狸肚子特别饿它要出去找食物,狐狸伸伸懒腰出去转转;狐狸肚子咕咕叫,到处到处找食物,左边左边看一看,右边右边瞧一瞧。没找到食物,休息一下。这时候有只乌鸦飞过来,而且嘴里还叼着一块肉,狐狸闻到香味就醒来了,它特别想吃,就想办法要得到那块肉。于是它就过去给乌鸦说:小乌鸦,你好!乌鸦只是点点头,没说话。狐狸眼睛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说:你是森里面唱歌最好听的,你能给我唱首歌吗?乌鸦张开嘴:啊!的一声,肉怎么样了?对,肉掉下来了,狐狸捡到肉,一口吃到嘴里就跑走了。你们说狐狸聪明吗?

  三、感受音乐,学玩游戏。

  1、倾听音乐,区分狐狸和乌鸦的角色;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玩狐狸和乌鸦的游戏,我们现在先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听完之后你们说说有几段音乐,哪一段像狐狸,哪一段像乌鸦?

  2、分段听音乐;

  先听第一段,你们觉得像什么?(狐狸)我来学学狐狸的动作。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狐狸的动作。(狐狸伸伸懒腰出去转转;狐狸肚子咕咕叫,到处到处找食物,左边左边看一看,右边右边瞧一瞧。什么也没有,休息一下)你们都是聪明的小狐狸。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像谁啊?(乌鸦)我们现在一起来当乌鸦。我们小乌鸦们都很能干找到了食物,(出示肉)现在我们要飞回家,但是呢,肉放在哪里才不会掉下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先请一个幼儿尝试,教师同时抓挠幼儿)这回我来当狐狸,我要想办法让这块肉掉下来,咱俩来试一试。最后我们每只小乌鸦都来试试,你们的方法真多,都是聪明的小乌鸦。

  3、分角色进行游戏;

  (1)教师当狐狸,幼儿当乌鸦;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我来当狐狸,我请郭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当乌鸦。(总结:狐狸没得到肉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那乌鸦呢?那如果狐狸得到了肉,是怎样的心情?

  (2)3到5名幼儿当狐狸,其他幼儿当乌鸦;

  这次我想请几个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当狐狸?

  (3)一半幼儿当狐狸,一半幼儿当乌鸦;

  现在,我们一半小朋友当狐狸,另一半小朋友当乌鸦,我们来一起玩。

  (4)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这次,我们来换一下角色,刚才当乌鸦的小朋友这次当狐狸,互换一下。(我们小朋友都是最聪明的小狐狸和小乌鸦)

  四、全体幼儿随音乐跳舞,自然结束。

  师:我们都喜欢小动物,小动物们在一起也要友好,那我们小朋友有好吃的好玩的应该和大家怎么样?(一起分享)好,今天我们玩了这么有意思的游戏,让我们找更多的小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活动反思】

  因为幼儿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本次活动利用狐狸和乌鸦的头饰以及一些图片,让幼儿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这样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使他们想要学。紧接着,师幼共同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 ,师幼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6、大班语言教案《铿锵接龙》含反思

目的:

  扩展幼儿认知,丰富幼儿词汇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形式:

  分组游戏,每组7-8人

游戏规则:

  1.教师选择物品类别一种,如,动物,水果,蔬菜等(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自选)

  2.幼儿排成一排以接龙的方式说出教师规定类别的具体事物名称,不能重复以被说出的事物

  3.游戏以淘汰的方式进行,如幼儿说不出,说错或重复别人的就做淘汰

  4.一组产生一名胜利者,最后每组胜利者进行最后争夺,产生一名总冠军。

  5.不参加该组游戏的幼儿应尽量保持安静,如出现提示现象,提示者与被提示者都取消游戏资格。

注意:

  1.教师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选取类别名,小组游戏时不宜过难,应让每个幼儿都有至少一次的正确回答

  2.若幼儿对某一类别概念掌握较好时,教师可以加强难度如加快连接速度等形式对获胜幼儿作一定的奖赏,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17、大班音乐教案反思《欢乐颂》

  设计思路: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因此我选择此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感受音乐:

  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高兴、快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

  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二、 学歌词

  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三、 学唱歌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2、幼儿一起唱。

  3、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欢乐颂》,什么是欢乐呢?[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找一找歌中表现欢乐的地方。小朋友应该怎么唱?

  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 学唱衬词

  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教师师范)

  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

  五、 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

  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

  活动延伸:

  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秉承艺术教育感受在前的理论,我先让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然后再通过动作、表情来猜歌词,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答问题,接下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孩子说歌词,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的记住歌词。再通过提问,让幼儿从歌词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幼儿能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进行二重唱,在幼儿通过看谱会唱歌的基础上,幼儿分组演唱,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本次活动的环节来看,孩子们学得还是可以的,但由于借班上课,幼儿的情绪没有调动起来。

18、大班音乐教案《小雨和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引导幼儿用下雨、浇花和小雨花共舞的情节动作分辩A、B、C段。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雨点落下时的动作情态,小花喝水时快乐满足的情感表小雨与花儿共舞的欢乐场面。

  3、引导幼儿学会二人合作表演动作,根据情节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身体姿势的能力。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磁带、录音机

  2、花环。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摘苹果》。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3、请幼儿倾听由乐曲改编的故事,感觉乐曲情感。与教师一同练习一下三拍子的节奏。

  4、启发幼儿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小雨点动作。

  (2)幼儿创编花喝水的动作和。

  (3)幼儿编花儿与小雨共舞的动作。

  (4)完整练习。

  5、教师表演舞蹈,引导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景色。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课件帮助幼儿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内容,表现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动作。幼儿能用不同的动作创编小雨落下来的动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时候,小花喝水和长大的动作幼儿表现动作不明显。特别在分角色表演时,孩子没有分清两段音乐的区别,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动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19、大班语言游戏教案《词语接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掌握游戏玩法,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

  (2)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会首尾相接的方 法又快又准地进行词语接龙。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词语卡片若干

  指导要点:

  (1)教师出示一张词语卡片,请幼儿根据词语的第二个字进行组词,并把第二个词的卡片杰在第一张后面,依次接龙,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

  (3)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要求幼儿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丰富幼儿的词汇。

  (4)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的小朋友表现的棒极了,而且说了这么多的词语接龙,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好多这样词语可以玩这种接龙游戏,这就需要小朋友在平时多读书,多增加词汇量,就可以玩这种游戏了。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一玩接龙游戏,看谁说的多。

20、大班音乐教案《音乐火车》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对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并不难。然而要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创作能力和提高幼儿音乐素质则需要长时间地培养与不断地给予感受。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在能唱、会跳、能欣赏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我班幼儿音乐素质发展水平和幼儿对创作节奏的浓厚兴趣,便生成此活动《音乐火车》,让幼儿尝试创作2/4拍的节奏型,并不是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

  3、尝试创编2/4节奏型,发展幼儿创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经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掌握其时值。

  物质准备:

  磁带《萤火虫》、《小火车》、录音机、小鸭头饰、一列带有音符的火车、和火车车厢一样大小的卡纸、记号笔。环境准备:幼儿坐成马蹄形,卡纸和记号笔放置每个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流程:

  感受乐曲、分析节奏型-尝试创编节奏型-大胆表现自编节奏型-进一步创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萤火虫》的音乐,师生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2、师生有节奏地拍手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萤火虫》的乐曲,熟悉2/4节奏型。

  教师播放乐曲,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2/4节奏型的乐曲。

  2、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节奏型。

  教师神秘地出示一列长长的火车,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车厢上的《萤火虫》节奏型,请幼儿分析每节车厢上的音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相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合起来都唱2拍。

  不同的是每节车厢里的音符都是不一样的。

  3、出示小鸭的头饰,小鸭要上火车,引导幼儿用开口音“嘎”唱出车厢上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后面车厢,你们想上火车吗?。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激发幼儿创作2/4节奏型的欲望。

  5、提出要求:只创作一节车厢的节奏,可以用各种音符,但是它们合起来只有2拍。

  6、幼儿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7、创作完的幼儿轻声唱出节奏,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欣赏。

  8、幼儿将作品接在车厢后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作品。

  9、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三、结束部分

  1、今天小朋友自己创作了2/4节奏型的一节车厢,太棒了!想不想创编2/4节奏型的一列火车呢?那我们下次活动来试试吧!

  2、播放《小火车》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开火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21、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接龙》含反思

  设计意图:

  接龙是中国的传统经典优秀,我们的童年或许都有它的伴随,也在和它的互动中朦胧的了解了数字,接受了数的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幼小的我们或许都没感觉学数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乐此不疲。我认为这样一种蕴含数的概念、给予孩子快乐学数的游戏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应该是适宜的,因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数学”……等等等等《纲要》新精神。因此我从接龙游戏入手,以接龙游戏特点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尝试通过了解接龙、走进接龙、设计接龙等环节帮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游戏——接龙的排序规律,并在探索简单的推理方法中,学习制作接龙卡。

  活动目标:

  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难点: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

  解决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

  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舞龙”引出课题。

  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教师目标: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来;自.屈;老师;教.案;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第二环节:观察并寻找接龙卡规律。

  这条“龙”是怎么接起来的?身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目标: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第三环节:分层操作:接龙和补缺

  教师目标:让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环节:小组合作——数物接龙卡。

  教师目标:提升接龙游戏的规律难度,促使幼儿的思维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幼儿喜欢游戏,兴趣浓厚,但幼儿不会具体的在玩中学,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生成的词语接龙,不但玩出了乐趣,学会了积累词语。

22、大班音乐教案《落叶的节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2.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十六宫格、小落叶的图片及头饰若干,铃鼓1个,塑料圈8个。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扮演小落叶,在场地中间自由地走动,可随意做些动作,同时嘴里可发出一些似风声的“呼呼”声。走一会儿后,老师开始敲铃鼓,幼儿的脚步要逐渐合上鼓声。老师的铃鼓声不断变化速度,要求幼儿的脚步要随着鼓声的变化而迅速改变。最后,鼓声渐慢,可解释成风渐渐地小了。幼儿回到座位上表示小落叶休息了。

  2.出现十六宫格,利用小落叶在格子中的自由摆放,让幼儿练习拍节奏。如图所示,横着拍或竖着拍节奏分别为:

  把小落叶的位置变一变,又会出现新的节奏型。选一首乐曲或歌曲,请幼儿听音乐看十六宫格拍节奏。

  3.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十六宫格及一些小落叶。由幼儿自己商量、摆放,然后全体一起拍,形成多声部的节奏合奏。

  4.游戏:小落叶回家。

  玩法:8个塑料圈一字摆开,代表小落叶的家。请8名幼儿戴上小落叶的头饰扮小落叶。游戏开始,“小落 叶”们自由地在场地间玩耍,当听到信号(如鼓声)马上回家,即站在塑料圈中,每个圈最多站两个人,也可以空着。站好后,请其他小朋友有节奏地数落叶。如下图所示。换人后,游戏可重新开始。

  5.音乐游戏:数落叶。

  玩法:全体幼儿围成一圈,请一人站在圈里扮数落叶。。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歌曲开始,全体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落叶人每当唱到×片时,轻拍一位小朋友的肩,被拍的小朋友马上到圈中扮飞舞的小落叶自由动作。唱到最后一句结束时或老师的伴奏中间突然停顿时,数落叶人开始捉小落叶,被捉到的离开场地。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孩子对落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步学会了用歌声表达歌曲变化的情绪。同时,教学应体现在生活化中,活动之后,要及时了解反馈孩子勇敢独立的变化情况,促进孩子勇敢,大胆品格的发展。

23、大班音乐教案《森林音乐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愉快地演唱歌曲,准确地唱出弱起拍。

  2、通过欣赏、随乐意歌词以及看图仿编歌词等活动,学习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在和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吕。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图片:小松鼠、小白兔、小熊猫、小提琴、喇叭小鼓。

  4、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及小锣若干。

  活动过程

  1、打击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给《小看戏》伴奏。

  ——教师:刚才,你们用了哪些乐器演奏《小看戏》的?

  2、教师朗诵歌词,感知歌词内容,带领幼儿学习念歌词。

  ——教师讲述歌词《森林音乐家》第一段歌词。

  ——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有许多音乐家,第一位是谁?他有什么乐器?他是怎样演奏乐器的?

  ——教师出示小松鼠图片和小提琴乐器图片,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学唱歌曲《森林音乐会》第一段。<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引导幼儿看图片,教师放慢弹奏音乐,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跟唱。。

  ——教师:小松鼠怎样拉小提琴?

  ——引导幼儿探索表演小松鼠拉提琴的动作,然后边唱歌边完整地表演第一首歌曲。

  4、看图仿编歌词,学习第二段、第三段歌曲。

  ——教师分别出示小白兔和喇叭图片以及小熊猫图片和小鼓乐器图片。

  ——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第二位音乐家是谁?他在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这个乐器呢?

  ——启发幼儿根据第一段歌词的结构,仿编小白兔吹喇叭的歌词,鼓励幼儿快乐地演唱第二段歌曲。

  ——采用上述方法,学习表演唱第三段的歌曲。

  5、完整地看图表演唱歌曲《森林音乐会》。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24、大班音乐教案《小小音乐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小音乐会的活动,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和兴趣,发展幼儿的表现力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布置小舞台。

  2、幼儿自制的各类乐器。

  3、幼儿熟悉的节奏乐曲。

  活动过程:

  1、教师充当音乐会主持人,请幼儿自由结合组成小乐队(每队最少5人),并给自己的乐队起上好听的名称。

  2、先请每个小乐队分别进行简单的排练,教师适当地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3、请每个乐队的幼儿依次上台表演。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说说每个乐队的演奏情况,大家共同选出最好的乐队,给予表扬、奖励。

  活动反思:

  《小小音乐会》这个活动,如果放在小班或者中班,我的选择是会让孩子们表演学校里学过的舞蹈或歌曲,以来幼儿对这些节目比较的熟悉,二来幼儿对于自己能够表演什么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如果随意的话,可能会呈现出一些没有准备好的状态。而现在是已经面临毕业的大班孩子们,他们表现欲望强烈,且都在课外有一些额外的学习经历,他们有自己的心思,想要一个更大更广阔的舞台,来接触一些全新的节目。所以,我将活动的目标做出了调整和修改,让幼儿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25、大班音乐教案《小鸡出壳》含反思

  设计背景

  在认识小鸡小鸭的认知活动中,孩子们被图片中可爱的小鸡小鸭形象所吸引,喜欢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因此,为了充分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我设计了此次音乐活动,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肢体动作充分表现小鸡出壳可爱的模样,从而获得愉悦心情,使得幼儿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练习、提高。

  活动目标

  1、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2、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和休止表现不同的小鸡。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大公鸡穿花衣》的音乐光碟。

  2、三张不同大小的鸡蛋图片。

  3、三种不同形象的小鸡图片(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母鸡孵蛋》歌曲旋律

  1、师生《母鸡孵蛋》音乐律动进场。

  2、用音乐问好。

  3、师问:母鸡孵了几个蛋?

  二、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1、认识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师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强壮的小鸡)

  (1)倾听棒棒小鸡是怎么用歌声自我介绍的。(师范唱一遍)

  (2)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小黑板出示)。

  (3)鼓励幼儿模仿,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唱出有力的声音。

  2、认识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这只鸡经常打嗝,所以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打嗝鸡。

  (1)听听打嗝鸡是怎么自我介绍的。(师范唱一遍)

  (2)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小黑板出示简单图示。

  (3)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4)练习唱准小节末拍的休止符。

  3、认识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师:我们来看第三只小鸡妹妹长什么样子呢?(脸红:害羞)

  (1)听听害羞鸡唱歌是什么样子的?

  (2)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小黑板出示)

  (3)学习害羞鸡唱歌。

  4、第四只小鸡要过几天才出壳,我们到时再看看它长什么样吧。

  5、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师:这三只小鸡的叫声合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叫《小鸡出壳》。[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两遍)

  三、音乐律动《大公鸡穿花》。

  过度语:小朋友看,大公鸡爸爸也来看鸡宝宝了,他的心情特别高兴,我们跟他唱首歌吧。

  1、集体表演律动《大公鸡穿花衣》。

  2、师:鸡宝宝的生日快到了 ,大公鸡爸爸想请小朋友到家里表演,小朋友们谁想参加?

  (1)、指名上台表演。(复习歌曲)

  (2)、集体评,互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让我们跟着大公鸡爸爸去参加生日会吧。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活动中,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运用了原歌曲的旋律,为三个鸡蛋设定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歌曲中的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学习歌曲、亲身感受体验有趣的小鸡形象。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在声音的处理上,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和休止来表现不同的小鸡。

  3、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带领幼儿完整学唱了3段后,引出大公鸡爸爸来看鸡宝宝准备举办生日会这一契机,让幼儿对歌曲再一次进行演唱表演,再次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

  4、整节课的亮点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母鸡孵蛋,公鸡爸爸照看鸡宝宝这些音乐教学情节设计,让幼儿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5、整个教学活动时间比较急促,重难点不够明显。

26、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趣味接龙》含反思

  设计意图:

  接龙是中国的传统经典优秀,我们的童年或许都有它的伴随,也在和它的互动中朦胧的了解了数字,接受了数的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幼小的我们或许都没感觉学数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乐此不疲。我认为这样一种蕴含数的概念、给予孩子快乐学数的游戏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应该是适宜的,因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数学”……等等等等《纲要》新精神。因此我从接龙游戏入手,以接龙游戏特点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尝试通过了解接龙、走进接龙、设计接龙等环节帮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游戏——接龙的排序规律,并在探索简单的推理方法中,学习制作接龙卡。

  重点:

  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难点:

  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

  解决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

  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目标:

  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舞龙”引出课题。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教师目标: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第二环节:观察并寻找接龙卡规律。

  这条“龙”是怎么接起来的?"出自:屈;老.师"身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目标: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第三环节:分层操作:接龙和补缺

  (四类不同难易的操作材料)

  教师目标:让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环节:小组合作——数物接龙卡。

  教师目标:提升接龙游戏的规律难度,促使幼儿的思维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幼儿喜欢游戏,兴趣浓厚,但幼儿不会具体的在玩中学,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生成的词语接龙,不但玩出了乐趣,学会了积累词语。

27、大班音乐教案《兔子和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词,并说说歌词的内容。

  2、通过倾听乐曲,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曲调,能根据曲调、歌词学习仿编歌曲。

  活动准备:

  课前幼儿已熟悉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狼头饰一只,钢琴一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你们猜我梦到了谁?(兔子、狼)

  它们俩在一起会说什么?

  二、熟悉歌词

  1、狼说:“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按节奏说歌词)

  兔子说:“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 我想了又想,我看了又看,做朋友的是还真难办。”

  2、幼儿重复说说歌词。

  三、熟悉乐曲

  1、 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要用兔子和狼的故事玩唱歌的游戏。歌词就在故事里,曲子在哪儿?请你们听琴声,你听过这首曲子吗?"屈,老师.教,案,网"(老师弹“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乐曲)

  2、 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是谁唱过的?(任贤齐唱的流行歌曲)

  3、 什么是流行歌曲?我们也来编一首自己的流行歌曲好吗?

  4、老师编出第一句:“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

  幼儿编唱:“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老师提示:兔子怎么说的,也编编看?)幼儿接着编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5、老师弹琴,幼儿演唱自己编的歌曲。(讨论:最后一句歌词可不可以用说唱的形式说出来?“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四、游戏活动

  1、老师戴上狼头饰问:“我是一只改好的狼,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请用歌声告诉我!(老师唱狼说的话,唱完后小朋友接唱兔子说的话)

  2、唱完整首歌曲,问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和我做朋友?(老师假装把自己的尖牙齿拔掉,再和幼儿对唱一边歌曲。)问:你们现在愿意和我做朋友了吗?

  3、和听课的客人老师玩对唱的游戏。

  问:客人老师,我们今天真高兴,你愿意和我们玩兔子和狼的游戏吗?你想扮演什么?(和客人老师对唱几遍,在最后一遍时,客人老师答应做朋友,歌词最后一句改唱为“做朋友的事真好办。”

  五、随机教育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的朋友、同伴有了小缺点,要给机会让别人改过,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好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最后的反思环节中,兔子和狼都在诉说着他们的快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价值实现。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表达,仿佛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说别人的事。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幼儿用自我卷入的方式参加反思,幼儿的反思是在他们自己感动的基础上获得的,而且,这种感动来源于幼儿的亲身体验与经历。

28、大班音乐教案《蝈蝈和蛐蛐》含反思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调幽默诙谐,具有北方戏曲的演唱风格。整首作品以蝈蝈和蛐蛐吹牛皮这一事件为主线,以幽默的故事情节引起幼儿演唱欲望。幼儿通过活动,不但能了解北方戏曲的演唱风格,还能获得表现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2、了解北方戏曲拖长腔、回环的特点,并能初步分角色演唱歌曲。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学会与教师分角色朗诵歌词

  歌曲原声带和伴奏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朗诵歌词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二、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

  1、完整听音乐一遍,提问:这首歌有趣吗?

  2、哪个地方有趣?[拖长腔、儿化音]

  3、跟我们以前学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听起来像唱戏]

  三、学唱歌曲

  1、提问:这首歌是不是从头到尾一直都在唱呢?[教师范唱,幼儿找出并学唱歌曲中说白的两句话。

  2、提问:蝈蝈和蛐蛐在介绍自己时是怎么唱的?[幼儿学唱前四句,并总结出前三句旋律一样,第四句的音低下去]之后分角色演唱第一段。"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3、提问:吹牛皮是什么样子?[幼儿模仿吹牛皮时得意的样子]之后换角色演唱。

  4、提问: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时候谁来了?大公鸡是怎么把他们吃下去的?[幼儿学唱最后一段]

  四、以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小结学唱歌曲部分。

  2、完整演唱一遍,要求要把歌词唱清楚。

  3、自己选择角色演唱一遍,要求表现出得意神情。

  五、游戏中提升经验

  1、教师扮演大公鸡,幼儿扮演蝈蝈和蛐蛐,进行游戏。

  2、讨论: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小结:以后都不做吹牛皮的人。

  活动反思:

  一首叙述性的诙谐歌曲。歌曲以拟人化的手法,讽刺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相互吹捧、相互比说大话,他俩“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幼儿,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29、大班音乐教案《冬天的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2、培养幼儿敢唱,喜欢唱歌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和歌曲相匹配的图谱。

  2、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

  1、师:现在是什么天啦?冬天会有什么呢?你喜欢冬天吗?

  2、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冬天的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

  二、教师清唱歌,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为图谱配图片。

  1、师:你们刚刚听见了什么啊?"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歌曲中有几种花啊?

  2、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把你刚刚听见的歌词,贴到我们这个图谱上来。

  3、幼儿尝试在图谱上贴图片。

  4、教师和幼儿跟钢琴伴奏读歌词。

  三、幼儿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1、幼儿看图谱第一遍学唱歌曲。

  2、幼儿跟着钢琴的伴奏演唱。

  3、在图谱中的休止符让幼儿用自己想到的动作表示。

  4、分小组演唱歌曲。

  四、图谱逐步退出,让幼儿记忆歌曲演唱。

  1、师:今天老师要来提高这首歌曲的难度,你们有没有有信心唱好呢?

  2、师:现在我要拿掉几幅图片,考考小朋友。

  3、幼儿尝试看缺少图片的图谱演唱歌曲。

  4、增加难度,继续逐步的退出图片,让幼儿来演唱。

  五、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回家后教你们的爸爸妈妈唱一下好吗?

  活动反思:

  我这节活动采用“先游戏,后学唱”的设计思路,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用无意注意感知整首歌曲,待初步形成比较清晰稳定的认知之后,在采取单独练唱的一般流程。

  活动中,我选用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找不同”游戏,并借用传递游戏为载体去让孩子不断熟悉歌曲。传递游戏相对它的动作难度和结构比较简单,特别是它不给孩子增加记忆负担,从而把记忆空间留给反复欣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动作设计上,又用了特定的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延长音和休止。这样,更好帮助孩子直接有效解决了歌曲中的演唱难点。

  在找不同游戏的图片选择上,我也有根据歌词内容选择了开在树上的梅花,开在天上的雪花,开在窗上的冰花,同时设计了3个难度,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挑战。通过观察图片也能反复感知歌词。同时,这些图片也给孩子们一种审美情感的提升。

  我们幼儿园在做歌唱活动的研讨中感觉以前的歌唱模式以示范模仿为主,大部分通过图谱、动作等载体来帮助幼儿从欣赏歌曲到练唱再到解决重难点,到最后完全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现在正在尝试像本次活动活动通过游戏通过无意注意让孩子在游戏中先熟悉再学习。这也符合《纲要》的精神和幼儿身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让孩子享受由游戏变歌唱的快乐。

30、大班音乐教案《小精灵的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旋律,体味乐曲中那清新愉悦的大自然气息。

  2.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小精灵图片、。

  2.《森林狂想曲》VCD碟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感受

  1.初次欣赏乐曲,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奇妙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播放音乐)孩子边倾听边轻声讨论听到了什么声音?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一般需要孩子安静地倾听。老师根据音乐风格适当用优美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司以吸引孩子关注音乐、倾听音乐、体会音乐。)

  (2)师: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小水滴滴答滴答的声音,猫头鹰、小蝙蝠的声音……。)

  (3)师:听到这段音乐后,你想干什么?(想去跳舞,想像小鸟一样飞,想去划船……)

  二、在游戏中再次欣赏乐曲。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魔仙棒,他想和你们做游戏,听好了,它想请你们看着他的样子,挺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动动你的身体。

  (1)师:告诉我,刚刚听着音乐,看着魔棒,摆动身体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开心、美丽、优美、快乐、抒情)

  (老师试图通过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再次感受音乐。精心创编的、与音乐风格相吻合的游戏能使孩子感觉新鲜有趣。又能始终沉浸在音乐中,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加深印象。)

  三、观看课件,尝试表演。

  (1)师:(神秘地)咦,音乐把谁也吸引过来了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示动态小精灵(如图1、图2)。

  师:小精灵在干什么?(跳舞。)

  师:它们是怎样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孩子自由模仿动作。)

  (2)师:小精灵,随着音乐跳起了舞。

  (在音乐旋律中欣赏并连贯地模仿小精灵的舞蹈。)

  (3)师:刚才,你们跟着画面跳舞时是不是随便跳的呢?(不是)那是怎么样的呢?(有节奏的,一会慢,一会快)

  (4)师: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快我们跟着音乐再来跳一次 小结,对了,前边的两句是慢动作,后边的两句是快动作。而且,在一个乐句中跳了两个慢动作,四个快动作。分两组,一组随音乐跳慢动作,另一组跳快动作。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小精灵要去参加森林舞会了,它想让小朋友和它一起去,你们愿意吗?可是小精灵说了,它不想和你们跳同样的舞,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跳出和小精灵不同的舞蹈呢?(选出四个小朋友随着音乐跳舞)

  (2)时装秀表演

  要求:请小朋友上台来轮流摆不同的造型听着音乐跟着节奏轮流做不同的动作、结束 晚会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摆出不同的造型面向老师。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首先是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但是整节活动下来感觉孩子们有点蒙,不是我预期想到的。首先在出示魔法棒和魔法棒做游戏时就呆呆的,跟不上。其次,就是在第二环节中幼儿感受乐曲得快慢这是重点反复听了几遍跟不上节奏。在第三环节中幼儿可以慢慢的初步跟着音乐的变换做出不同的动作了。在幼儿还不很熟练的情况下第四环节时装秀表演以失败告终原先我是想再提高一个难度但没想到音乐快幼儿变换不办动作都是匆匆地就过去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1、大班音乐教案《小小按摩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模仿、讨论、创编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按摩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2.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学资源《大独裁者》《火烈鸟与悠悠球》。

  2.《活动狂欢节(终曲)》音乐。

  3.毛巾(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1.欣赏卓别林扮演《大独裁者》中理发情景的视频,感受视频中音乐与动作的匹配。

  (1)可根据需要设计提问:短片里的人是什么职业?理发师除了理发还做什么?

  (2)小结:短片里的人是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2.完整欣赏音乐。

  (1)听音乐CD。

  (2)启发幼儿思考:理发师怎样给客人按摩?

  (3)引导幼儿尝试随音乐探索、创编各种按摩动作,教师可用锤的动作,启发幼儿做出捏、推、拍、揉、切等按摩动作。

  3.分段欣赏音乐,初步感受动作与音乐的匹配。

  (1)幼儿随教师的哼唱(7—22)做自己创编的按摩动作,(教案出自:banzhuren)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看能不能把动作与音乐配在一起。

  (2)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老师配以哼唱。

  (3)两人一组,在教师的哼唱下相互做按摩动作。

  4.教师把幼儿创编的动作配上音乐进行完整的律动表演。

  5.在游戏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1)教师和幼儿一同进行按摩,共同分享表演带来的乐趣。

  (2)幼儿两两合作按摩,进行表演。

  6.乐曲欣赏,欣赏《火烈鸟与悠悠球》的视频。

  这首乐曲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终曲)》,不仅能做小小按摩师的游戏,有几只火烈鸟和悠悠球听到了这首乐曲,也在做游戏呢。(教师播放视频)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过“中国年”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线索,把民间迎新习俗中富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融入进来。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参与活动,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设计中,我力求打破传统的舞蹈教育中“老师教、幼儿学”的方式。结合新《纲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尝试以多通道途径丰富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引导他们自由表现和创造,体现合作学习、分享学习,让幼儿在“过新年”的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学习了民间舞蹈,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创了较多好的舞蹈动作和造型。

32、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反思

  设计意图

  《指南》中对于大班幼儿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

  《老鼠画猫》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幼儿能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尝试说唱的形式学唱歌曲,本次活动的采用图谱方法进行。我们班级幼儿比较喜欢看《猫和老鼠》动画片,会在班级和小朋友之间互相哼唱主题曲。根据此兴趣和经验,我寻找关于猫或者老鼠的歌曲。同时大班幼儿在歌曲的节奏和音调方面还需要加强培养 ,因此,设计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幼儿的歌唱能力;改变了以往老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受,让幼儿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同时,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幼儿在听听、唱唱、玩玩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这首歌唱难度较大的歌曲。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演唱方式,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2.认知经验:在听听、唱唱、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词内容。

  3.技能方法:尝试用拍手唱、对唱、部分说唱的形式学唱歌曲《老鼠画猫》。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可以边拍手边唱歌。

  活动难点:体验说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老鼠画猫》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猫的认知。

  物质准备:音乐《老鼠画猫》,猫的示范图1张,图谱1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指导语】:有一天小老鼠在洞里饿的肚子咕咕叫,突然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小老鼠走到洞口一看,原来是猫熬了一锅香喷喷的汤,猫这时正在睡觉,小老鼠偷偷的走过去(发出喝汤的声音),恩,喝饱了,小老鼠散步去了。这时,猫伸了个懒腰(拍着嘴巴配班老师钢琴伴奏,幼儿进行发声练习),猫醒了之后,一看,我的汤呢?不远处看见了正在散步的老鼠,蹭的向老鼠扑去,吓得老鼠没命似的跑,

  回到洞里,心想猫的眼睛那么大,爪子那么尖,脚那么长,每次都差点被猫抓到,我得想个办法,于是晚上睡觉时老鼠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有一个神奇的笔,重新画了一只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画了什么样呢?

  【核心提问】:

  小朋友们仔细听,小老鼠画了一个什么样的猫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欣赏并适时的出示示范图。

  【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在歌词中听到了什么呢?

  【核心提问】:

  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呦!听听歌曲里面都出现了什么呢?

  2、教师出示图谱(按歌词顺序出示)

  【指导语】:你们都听到了有小猫 眼睛画小 腿画少 胡子翘 (孩子说一个贴对应的图谱)

  【核心提问】: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说一下老鼠是怎么画猫的?

  先画的哪里呢?再画的哪里呢?

  现在咱们一起来指着图谱把歌曲听一遍吧!

  教师用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示范滑音的唱法,引导幼儿学唱。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说唱的唱法,引导幼儿学习。

  再次欣赏音乐,幼儿跟着图谱一起唱。

  【指导语】:我们一起跟着图谱把歌曲唱一遍吧!

  4、游戏活动《走迷宫》

  【指导语】:

  1.老师啊,给大家设计了迷宫探险,一共有三关, 每一关都会有任务。谁想去探险举手?

  2.第一关:小朋友们拍手唱歌

  3.第二关:幼儿分成两组,进行对唱。

  4.第三关:尝试用说唱的方式演唱整首歌曲。

  5.大家都非常棒 我们的探险迷宫顺利通过了 小朋友们 悦悦老师在户外也给大家设置的大迷宫,小朋友们补充点水分一起去走迷宫了!

  【核心提问】:

  1.第一关是什么内容呢猜一猜?

  2.第二关是什么呢猜一猜?

  3.第三关是什么呢猜一猜?

  三、结束部分(出示真正的猫的图片)

  【指导语】: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特别棒,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有趣的歌曲.其实,猫是长歌词里唱的那样吗?原来这个猫是小老鼠梦里的猫,因为小老鼠害怕猫,所以梦里的猫就不那么厉害!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常常开动小脑筋,这样你们就会捕捉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把普通的变得更加有意思。老师希望你们和小老鼠一样拥有开心的梦,开心的世界。

  四、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美工区:幼儿可在美工区进行“画猫”的活动。

  建构区:搭建“猫和老鼠”的家

  科学区:设置三条不同的路,光滑的路、棉花路、有瓦楞的路,可设置情境当猫捉老鼠时,老鼠走哪条路最快。

  2.家园合作:家长引导幼儿多观察、善于思考、激发想象力。

  3.日常生活:开展“猫和老鼠”的主题活动。

  附:歌曲简谱

  活动总结

  本首儿歌有14个乐句、D大调4/4拍,适合大班年龄阶段幼儿开展,首先用猫的示范图引出歌曲,感知歌词内容。其次出示图谱,幼儿熟悉歌词并了解歌词顺序。最后采取了走迷宫的游戏方式进行设计,第一关是拍手唱歌,熟悉了歌词同时感知节拍。第二关是根据歌词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幼儿可以即兴创编动作。第三关是找一个好朋友面对面边唱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活动重点是根据图谱唱歌曲,感知歌词的幽默诙谐。

  针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开始本次活动,通过有效的提问,幼儿带着问题欣赏歌曲,在目标和问题情境之间,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2.在教学形式上大班幼儿能够掌握对唱、接唱、领唱、齐唱、轮唱等表演形式,在闯关过程中,可设置多样的演唱形式。

  3.在教学内容上带有歌词的音乐能具体形象的呈现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歌词具体描述出了小老鼠“希望的”猫的样子,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大胆的对歌词进行创编,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思考,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画”出小老鼠“喜欢的”猫,使接下来的活动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并且可由此活动延伸,激发幼儿探索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