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属相歌》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属相歌》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属相歌》反思

1、大班语言教案《属相歌》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会儿歌;

  2.让幼儿掌握十二属相的排列顺序;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具:两套大的十二属相和两张大属相图;

  2.每人一套小的属相和一张属相图;

  3.课件《属相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及家人各自的属相。导入:

  师:小朋友,谁来说说你属的是什么?你的家人他们又属的是什么呢?

  幼儿各自自由讲述。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人的属相,那请你们想一想,那些人的属相都一样吗?谁知道属相一共有多少个?

  二、幼儿欣赏课件,引导幼儿按顺序给属相排队,并学习儿歌。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属相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幼儿欣赏儿歌后提问:

  师:儿歌中一共说到了几个属相?分别是哪些小动物?

  2、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给小动物排队。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呢?十二个属相已经排好队了,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儿歌,看看这些属相排得对不对?

  3、学习儿歌《属相歌》。

  师:请小朋友看着图上排好队的十二属相和老师轻轻地来朗诵儿歌,好吗?有的小朋友有的地方已经学会了,那请你在会的地方声音大一些,不会的地方声音小一些,好吗?

  三、动手操作——给十二属相排队。

  师:老师这儿的十二个属相已经排好队了。可是,在后面的桌子上还有很多的属相还没排好队呢?你们愿意给它们排排队吗?请小朋友把那些属相也像黑板上一样排好,记住,要一边轻轻念儿歌一边排队。请小朋友开始吧。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小朋友拿着排好队的属相图坐上位。再两个小朋友互相看看排好队的属相图对不对?让我们看着属相图再把儿歌来朗诵一次,好吗?

  四、比赛——属相排队。

  师:小朋友,快看,我这儿还有两组没排好队的属相,你们愿意再给它们排排队吗?这次呀,我们来比赛,好吗?我们小朋友分成两组,十二个小朋友一组,然后一个接一个,每人给一个属相排队,看看哪一组排得又快又对,又快又对的那一组每人将得到一个小苹果。

  小朋友,你们听明白了吗?

  幼儿进行比赛。

  五、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给十二属相排队的本领,你们开心吗?我们再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去教给你们的好朋友,好吗?

  属相歌

  一个人,有一个,每家都有好几个,数起来,十二个,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小老鼠,排第一,个头不大真神气。

  老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得快。

  龙第五,蛇第六,马是老七不落后。

  羊第八,猴第九,十是公鸡跟着走。

  狗排十一汪汪叫,老猪最后来报道。

  猜一猜,想一想,十二属相不一样,到底你是哪一个?

  爸爸妈妈跟你讲。

活动反思:

  《十二生肖歌》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后次序,能用幽默、诙谐的情绪演唱,并能通过自由想像进行表演。活动中,先让学生讲讲十二生肖是什么动物,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第三、第四……又是怎么排列?接着,让学生学习并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十二生肖歌》,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动物的表演动作,用不同的声音进行演唱,并创编各种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表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十二生肖真有趣。学生为十二生肖排序;再选十二名学生来做“生肖火车”的游戏。

  这次活动,学生的兴趣很高,气氛很活跃,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观整堂课,能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并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始终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情感体验”这一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听赏领先,在审美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从而感悟音乐的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

  当然整堂课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决难点节奏时应该给学生一个准节奏,并接着提醒一下强弱规律,把每句字头的力度突出来,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又如课堂缺少一个评价,当学生表演后应该明确地给学生一个评价,这样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怎样表现是好的等等。

2、大班语言教案《洗澡》含反思

设计意图:

  排图讲述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大班经过幼儿园两年的学习,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看图讲述的有益经验。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幼儿能较认真地观察图片、能用较有条理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但在逻辑思维、合理想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排图讲述,是幼儿对打乱的图序重新排列并进行连贯讲述的教学方式,由于图序的变化,幼儿需要变换观察与思考的角度,想象合理情节,有利于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连贯、完整讲述的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现有水平与学习需要,我选择了排图讲述《洗澡》,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排图讲述。启发幼儿在观察理解每一幅图意的基础上,分析图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图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创编故事情节和讲述故事的内容,体验排图讲述、自主阅读的乐趣,提高幼儿逻辑思维、合理想象和连贯、完整讲述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排图讲述。

  2、尝试根据他人的讲述思路和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延续讲述。

  3、体验同伴间互相友爱带来的快乐。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大挂图四幅

  2、与大图一样的小图(每组幼儿一套)

  3、大象、小兔头饰

  4、小兔跳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活动。

  师与幼儿头戴小兔头饰伴随"小兔跳"音乐进入教室。

  二、引导幼儿完整观察挂图,理解画面表现的故事内容。

  教师出示四幅挂图,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四幅挂图的画面以及画面之间的关系:每幅画面上有什么?这四幅画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请几名幼儿分别讲述挂图中的故事。

  三、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展开讲述,体验和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

  提问:

  1、大象在小河中干什么?小兔在干什么?

  2、大象为什么要帮助小兔洗澡?小兔这时会想什么?

  3、小兔在用什么帮助大象洗澡?为什么要帮助大象?大象心里会怎么想?

  四、幼儿通过游戏的方法分组讲述不同的故事

  1、每组幼儿一套小图片,用游戏(剪刀、石头、布)决定讲述顺序,讲述手里的小图片。

  2、第一名幼儿讲述自选的图片,第二名幼儿从剩下的三张图片中选一张接着讲述,第二名幼儿从剩下的两张图片中接着讲述,第四名幼儿讲第四张图片。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要求幼儿必须打破大挂图的顺序进行讲述。

  五、请各组幼儿在集体中展示和介绍自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1、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本组根据图片编出的不同故事。

  2、幼儿讲述结束后,教师通过复述帮助各组整理讲述思路

  3、教师鼓励各组变出不同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不同的图片顺序,可以产生不同的故事。

活动延伸:

  将小图片放到语言区,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玩图片接龙游戏。也可引导幼儿自己用图片进行排图讲述。

  附:讲述内容 洗澡

  夏天,小河边,大象在用自己的鼻子吸水和喷水,岸上有两只小兔玩得非常高兴,玩得大汗淋漓。

  大象用鼻子为两只小兔喷水洗澡,小兔们高兴极了。

  大象为小兔洗完澡后,就开始用鼻子为自己冲澡。

  小兔用找来的长把刷、水桶、为大象洗澡。

活动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洗澡时的情景,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通过洗澡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利用学生熟悉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帮助小朋友回忆起生活场景,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表现生活趣事,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性。培养了小朋友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在本节课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形象的回忆洗澡的动态、手部和身体的细节特点。我着力安排了让学生反复观察讲述。先是同座间互相做动作,仔细观察,全班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逐一讨论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特点和面部的细节特点。全班讨论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观察,请一位学生在集体面前表演。全班同学集体观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动作形象的感知,再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的印象会更深。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展开想象,同时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

3、大班语言教案《蔬菜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了解一问一答的儿歌形式。

  2.根据某一蔬菜的颜色、外形等多个特征仿编蔬菜歌。

  3.能分析儿歌,培养想象力。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去生态园感知当令蔬菜的经验;

  2.PPT课件《蔬菜歌》;

  3.黄瓜一根、蔬菜歌录音;

  4.仿编所需蔬菜(韭菜、西红柿、蘑菇、花菜、芹菜)、问题卡片、彩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感知蔬菜特征

  1.前两天,我们一起去生态园,看了好多蔬菜,还带回来漂亮的照片呢!

  2.出示PPT青菜

  看,这是什么蔬菜?(青菜)青菜是什么样子?(绿油油、嫩嫩的)青菜生长出来是嫩嫩的,绿油油的。(回应:想法不一样、爱观察、细心)

  3.出示茄子、黄瓜、青椒图片,请幼儿说说特征,教师总结:茄子生长出来是紫色的象弯钩一样。黄瓜生长出来是长长的、绿绿的,还带着刺、青椒生长出来象灯笼一样。(引导幼儿摸一摸黄瓜,说说感觉。)

  二、用问答方法学习儿歌

  1.感知儿歌

  出示PPT5:刚才我们观察了青菜、茄子、黄瓜和青椒,(它们的特征一样吗?)这些蔬菜长得都不一样,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分得清。仔细看,认真听。

  师:什么生来绿油油?幼:青菜生来绿油油。

  师:什么生来象弯钩?幼:茄子生来象弯钩。

  师:什么生来带着刺?幼:黄瓜生来带着刺。

  师:什么生来打灯笼?幼:青椒生来打灯笼。

  2.欣赏儿歌录音。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的问答就是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再来听一听。

  3.分角色念儿歌

  《蔬菜歌》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问一答的儿歌形式)我问你们答;你们问我来答;女生问,男生答;女生问,男生答。

  三、引导幼儿创编新儿歌

  1.刚才这首儿歌从颜色、形状、摸上去的感觉说出了蔬菜的不同之处,真有意思!那你们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自己,创编我们的蔬菜歌呢?看,我这里准备了韭菜、西红柿、蘑菇、花菜和芹菜,马上我们四人一组挑选一样蔬菜,四个好朋友一起观察,把你们观察到的蔬菜的特征记在问题卡上,然后大家轮流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说一说。

  看,我先来示范一下:我请王老师、再请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编一首《花菜歌》吧!我们一起观察一下,花菜有哪些特征?女孩你说?男孩你觉得呢?我发觉花菜看上去象云朵,王老师观察到了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一起把发现的特征用标记画下来。你们都画好了吗?谁画的特征谁来说,我先来问,你们一起来回答。什么生来象云朵?花菜生来象云朵。……我们编的《花菜歌》怎么样,给点鼓励的掌声。

  现在,我请小朋友搬着小椅子四人一组坐下来,每组推荐一位小代表来选蔬菜。幼儿创编,教师指导。

  2.编好的小组带着你们的蔬菜和问题卡去找后面的客人老师说一说吧!

  3.各组展示创编成果,引导幼儿分组说。

活动延伸:

  孩子们,今天我们创编了韭菜歌、西红柿歌、蘑菇歌、花菜歌和芹菜歌,菜园里还有很多不同的蔬菜,请小朋友晚上回家找一找,和爸爸妈妈也来创编一首蔬菜歌,好不好?

儿歌:蔬菜歌

  什么生来绿油油?青菜生来绿油油。

  什么生来象弯钩?茄子生来象弯钩。

  什么生来带着刺?黄瓜生来带着刺。

  什么生来打灯笼?青椒生来打灯笼。

活动反思:

  这首儿歌以幼儿都熟悉的蔬菜为题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观察并根据西红柿、黄瓜、茄子和豆芽这四种蔬菜的颜色,让幼儿了解问答式儿歌的节奏,并能按节奏回答句子。根据《纲要》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之一:“教育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幼儿对于这首简短的儿歌,比较容易掌握,并能将学到的知识“××蔬菜红红的”××蔬菜紫紫的”“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大班语言教案《太阳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喜欢朗读诗歌。

  2、认读相应的字词,能看着书,在教室的引导下进行阅读。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画有太阳、小雨、太阳雨、彩虹、小花、小草的图片,旁边附有诗歌。

  2、幼儿事先了解有关太阳雨及彩虹的知识,知道它们形成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学习看图识字。

  1、出示图片,认一认、读一读有关现象。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片,请你们看看图片上有些什么?

  幼儿边说出有关现象,教师边出示相应文字进行认读。

  小结:原来又有太阳又有雨的这个现象叫做太阳雨。(出示太阳雨文字)

  2、观察图中彩虹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分别有哪些颜色?

  幼儿边辨认颜色边指读相应的文字:红、橙、黄、绿、青、蓝、紫。

  3、观察画面中的小花、小草图片,指读“小花、小草”文字。

  二、学习边看图、边看字来念儿歌。

  1、教师边指读图中的文字边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读诗歌。

  提问:请你说一说自己听完诗歌后的感觉,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呢?

  2、师幼共读诗歌几遍。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读这首优美的诗歌。

  3、配上音乐,幼儿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让我们在好听的音乐下一起再来有感情朗诵一下这首诗歌。

  三、创编诗歌。

  1、幼儿自主创编。

  提问:太阳雨落下来除了能够亲吻小花、小草,还会亲吻谁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来创编一下这首诗歌。

  2、个别幼儿展示创编诗歌。

【活动反思】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目”

  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一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实践之路。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其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教师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一方面,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只要我们立足于平时教学实践,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我们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实践理性层次,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学反思,“思”什么?“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特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或多或少的感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那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

  五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三、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现自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的。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的来源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一据: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得到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据: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三据: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方面进行审视,这些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它记录下来,做为有效反思的依据。

  有效的反思需要思之有“目”、思之有“物”、思之有“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5、大班语言教案《回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 能积极发言,看图说话,理解诗歌的内容,并展开想象。

  3、 体验仿编儿歌的乐趣。

  4、 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

  5、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6、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课文的放大图片及有关图片。

  2、 生字卡片:家、宝、怀;词语卡片:回家、宝贝、怀抱。

【指导要点】

  1、 活动重点: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 活动难点:体验仿编儿歌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一)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展开交流。

  1、 每个小朋友都有家,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在房子里等)

  2、 小朋友的家里还有什么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3、 那小动物们有没有家?(有)

  (二)看图说话,导入话题。

  1、 出示图画,请小朋友看看这几幅图,说一说,小动物们的家在哪里?他们正在家里干什么?(小鸟的家在树枝上,鸟妈妈正在喂小鸟吃虫子;小鱼的家在水里,一群小鱼跟着妈妈在水里游;小田鼠的家在深深的地洞里,他们正在和妈妈一起搬粮食。)

  2、 种子的家在哪里?(在深深的泥土里,泥土妈妈给它提供养料,让它生根发芽。)

  3、 星星和月亮的家又在哪里?(在高高的天上,它们在那里高兴地玩耍。)

  4、 说一说:小蛇、松鼠、老虎等动物的家在哪里?

  5、 小朋友、小动物、种子、星星和月亮都有家,玩累了都会回家。

  二、 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并争取背诵。

  (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言课本里的一首诗歌:第十九课《回家》。(出示课文放大图片)

  出示词语卡片:回家(齐读,然后贴到黑板上。)

  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都画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引导看图说话。)

  (二)教师范读,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 现在,老师来给大家把这篇课文读一遍,请小朋友认真听。(教师范读,幼儿聆听。)

  2、 提问: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里面讲了什么呢?有谁和谁?(幼儿发言、教师引导。)

  (2)小溪的家在哪里?(小溪的家在大海里。)

  (3)白云的家在哪里?(白云的家在山里。)

  (4)宝宝的家在哪里?(宝宝的家在妈妈的怀里。)

  3、 教师范读,幼儿跟读,边加动作表演。

  4、 幼儿自由朗读并争取背诵。

  5、 分角色朗读。比如:教师问,小朋友回答;教师问,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成小溪、白云、宝宝来回答。角色互换。

  6、 幼儿分组分角色表演朗读儿歌。

  7、 指名背诵。

  8、 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红花。

  (三)尝试仿编儿歌。

  1、 教师出动物名字,幼儿体验仿编儿歌,教师把幼儿仿编的儿歌写下来。

  2、 齐读,感受仿编儿歌的乐趣。

  三、 在游戏中学认生字、生词。

  1、 (出示图片)大家请看,这幅蓝色的海洋里,一群鱼儿正在比赛吹泡泡呢,今天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就躲在泡泡里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能把这些生字找出来,然后再教大家读一读。

  2、 “吹泡泡”游戏:我来吹,你来猜。

  3、 下面,老师送你们三个词语:回家、宝贝、怀抱。(请幼儿猜一猜,再读一读。)

  4、 这些生字宝宝也玩累了,它们想回家了,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吧。(老师吹泡泡:我来吹,你来猜。幼儿猜对了就把生字卡片贴到语言区中。)

  四、小结

  白天,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习知识,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一天以后,回到家里,吃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看看电视,玩一玩,生活多么幸福啊!有家真好,我们一定要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五、延伸活动

  今天,小朋友们也玩累了,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快乐做运动吧!最后以教师弹奏电子琴新疆舞曲《欢乐的跳吧》,幼儿集体跳舞,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诗歌《回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小溪与大海、白云与大山、宝宝与妈妈、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归属关系的兴趣。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在诗歌《回家》的教学中,我结合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其中的图片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了仔细的构思。设计图片为整个活动创设了浓浓的“家”的气息,使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使幼儿的学习有章可循,从而也创设了浓厚的语言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有的说。

  活动开始我利用了图片小朋友、小鸟、小鱼、小田鼠、种子、星星和月亮的美丽的图画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看图说话来表达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再通过帮小鸟、小鱼、小田鼠、种子、星星和月找家,激发幼儿参与思考,探讨小鸟、小鱼、小田鼠、种子、星星和月等之间的归属关系。在幼儿充分理解这些事物间归属关系的基础上,再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完整地将诗歌呈现给幼儿,使理解诗歌的过程自然而有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帮助幼儿大胆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整个环节中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幼儿创造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充分表达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又把更多的想和说的机会,留给了孩子们,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自我,利用游戏识字,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以此体验学习语言活动的乐趣、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通过此次教学使我对诗歌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将幼儿的原有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愉快的学,大胆地想象和表达,达到语言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也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特别是教学过渡语的自然而有效的运用技巧还有待于不断学习和提高。

6、大班语言教案《花开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

  经历儿歌的学习,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基本特征,并对花进行描述。

  引起对植物开花的现象的兴趣。

  能分析儿歌,培养想象力。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基本特征,并对花进行描述

  难点: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1、师幼问好,做律动《我心爱的小马车》

  1分钟

  小朋友好

  老师好

  激发兴趣

  2、谈话导入

  1分钟

  小朋友,你在家里都看过哪些漂亮的花啊?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幼儿1、 月季花

  幼儿2、 荷花

  幼儿3、君子兰

  为幼儿学习儿歌做铺垫

  3、理解儿歌

  8分钟

  老师也见过很多很多的花,现在啊,老师这里啊,有一首儿歌,儿歌里面就讲到了一年四季开的花,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就把这个好听的儿歌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 多媒体图片,老师讲儿歌。

  观看多媒体中各种花的图片

  展开儿歌情节

  1、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图片中都见过哪些花?

  幼儿1、 水仙

  幼儿2、 牡丹、杜鹃

  2、 图片中的花都是在不同月份开放的花,谁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份呢?

  幼儿1、11个

  幼儿2、12个

  幼儿3、12个

  3、对,是12个月。从一月到十二月 (课件图片),师读儿歌:《花开歌》

  幼儿:自己边听边跟着说

  加深理解

  4、根据儿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花,供幼儿记忆

  幼儿分组练习儿歌

  让幼儿理解 儿歌内容,从中知道各种花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5、 师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幼儿练习儿歌

  幼儿:小火车快点开,一开就到我这来。

  6、 男、女生比赛练习儿歌

  幼儿比谁读得有感情

  7、找幼儿读儿歌,教师用录音机给生录音。

  幼儿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8、活动结束:活动后请小朋友看的相关花的图片,请幼儿再念《花开歌》

  幼儿 大声读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9、儿歌: 花开歌

  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岗;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栀子带头上;七月荷花浮水面;八月桂花腌蜜糖;九月菊花迎秋风;十月芙蓉斗寒霜;十一月山茶初开放;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幼儿边看多媒体边读儿歌

  10、幼儿稍事休息

  幼儿自由读

  发散幼儿思维,培养 手脑协调能力

  4、放歌曲

  2分钟

  师幼自创动作

  领域的整合

  5、媒体课件图片

  2分钟

  出示各式各样的鲜花

  6、幼儿选自己喜欢的花,并把它画下来。

  5分钟

  把你喜欢的花画出来

  画自己喜欢的花

  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展示幼儿作品

  1分钟

  把你的花介绍给小朋友们

  幼儿1、 爬山虎

  幼儿2、 串红

  幼儿3、 虎皮兰

活动(自我)反思:

  1、教学目标简单,可能在设计词组的时候存在不足。

  2、因为本课孩子们没有见过的花很多总怕孩子不会,不理解,所以教学过程中有些紧张,话说的较多。

  3、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练习儿歌一块方法灵活,读得方式很多,学生对儿歌的掌握情况明显较好。

7、大班语言教案《夏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儿童化的散文诗,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总结、对比,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和含义,并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3.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带领幼儿观察过夏天的风景,并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 有关夏天景象及天气变化的录像带、图片(人手一份)、实物投影机、字卡、散文诗录音带。

活动方法

  观察分析法、直观表达法、激发法、辨别法。

活动过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幼儿根据图片自编诗歌。

  教师指导语: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去找夏天吗?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图片,请你们用好听的话将它们编在一起。幼儿自由粘贴有关夏天的图片。打开实物投影机,请部分幼儿编排讲述。

  3.欣赏散文诗并进行比较。

  肯定幼儿的创编成果。请幼儿对比和欣赏散文诗《夏天》并提出问题:这首散文诗和你们编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它是怎样说夏天的?与录像带结合再次欣赏。

  4.活动延伸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出示字卡,进行识字教育,用图片制成小书《夏天》,进行创编活动。

  各领域渗透

  1.科学:云、闪电、雷、雨的形成;科学实验:缺水的花草等。

  2.艺术:画夏天、歌曲《夏天的雷雨》。

  3.健康:夏天到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学游泳。

  生活中渗透 户外散步时让幼儿感受和讲述夏天的气息。

  环境中渗透 环境布置:夏天到了。

  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有意识地让朗读水平一般的后进生,跟班里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读课文比试,领读词语比试,从而让其经历一次特殊的课堂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有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更有同学的真挚的评价和掌声,这是最为自然和反普归真的。课堂生命的活力,就是这样在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跳跃着、涌动着,并激起新一层的浪花。

8、大班语言教案《爆米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用观看视频,品尝味道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儿歌的有趣。

  2、会清楚、流利的说出象声词“逼逼玻玻逼玻玻”。

  3、在孩子会说出儿歌的基础上,幼儿能用“大米、小米”替换儿歌中的“玉米”,仿编儿歌。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在孩子会说出儿歌的基础上,幼儿能用“大米、小米”替换儿歌中的“玉米”,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爆米花过程视频。

  2、爆米花实物。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

  谈话:1、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你吃过吗?什么味道?(让幼儿品尝后说出)

  2、那你知道爆米花是怎么来的吗?谁能告诉小朋友?

  3、其实爆米花有好多种方法可以做出来,你们看(出示原始爆米花制作图片、爆米花机、微波爆米花)。

  二、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知道在爆米花的时候有什么声音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用微波炉制作出好吃的爆米花,听听爆米花的声音。(播放视频)学习象声词“逼逼玻玻逼玻玻”。

  2、你们想学这个爆米花的儿歌吗?我先给小朋友说一遍,你认真听,说完后我要找小朋友说说你记住了那句,请他给小朋友们说说。

  3、老师朗诵:

  逼逼玻玻逼玻玻 逼逼玻玻逼玻玻

  爆米花 爆米花 一颗玉米一朵花

  两颗玉米两朵花 很多玉米很多花

  4、小朋友们你记住了那一句?来给我们说说。(请小朋友回答)

  5、我们再来一遍,会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

  6、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一遍。(老师尽量张嘴不发声)。

  7、谁能单独给小朋友们说一下?

  8、问:有一颗玉米不开花,我们一起来问问他为什么不开花好不好?(请小朋友回答为什么不开花?)

  9、小朋友们看见这些爆米花开心吗?玉米花漂亮吗?引出“我们心里也开花 美丽的花 快乐的开心花”

  10、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段跟老师一起说:

  逼逼玻玻逼玻玻 逼逼玻玻逼玻玻

  爆米花 爆米花 一颗玉米一朵花

  两颗玉米两朵花 很多玉米很多花

  我们心里也开花 美丽的花

  快乐的开心花

  11、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朗诵。

  三、仿编儿歌

  1、小朋友们你们除了见过玉米爆的米花以外还见过什么米花?(大米、小米),那我们也把他们编到我们的儿歌里好吗?

  2、假如是大米我们该怎么说呢?(小朋友尝试编歌)

  3、你们看后面的老师手里有各种各样的爆米花,你能给老师们编一首儿歌让她把手里的爆米花送给你吗?

  四、本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爆米花》,小朋友也品尝了好吃的爆米花,回家后把这首儿歌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教给你的小伙伴好吗?现在我们出去晒太阳吃爆米花吧!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利用观看视频,品尝味道的方式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儿歌的有趣,在观看视频后借助孩子们生动的想象力让他们表达听到的爆米花的声音,也发展了孩子的动口能力,最后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让孩子继续发散思维,用“大米、小米”替换儿歌中的“玉米”,仿编儿歌。

9、大班语言教案《喜欢》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儿歌,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以及儿歌每一句都重复的结构形式。

  2、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会分析诗歌,理解诗歌的结构,学习用动作表现重叠的动词词组。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幼儿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我喜欢-",引出诗歌《喜欢》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你喜欢做什么?鼓励幼儿用"我喜欢"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诗歌《喜欢》

  2、幼儿阅读画面,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鼓励幼儿说说:画面上有谁?他喜欢做什么?启发幼儿用"xx喜欢-"说一句话。

  3、教师引导幼儿看图,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并学习朗诵诗歌。

  -教师:诗歌里有谁?他们喜欢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念儿歌2-3遍。

  4、引导幼儿围绕诗歌的重点学习,感知诗歌重复的结构和重叠的词语。

  -教师:你觉得这首诗歌的诗句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每一句都有"喜欢在-"、每一句后面四个字两两重复)重复的词组有什么用?你会做一做这个动作吗?

  -带领幼儿读一读四个字的动词词语,再请小朋友用身体做做这个动作,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认识。

  -启发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5、鼓励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把握动物的习性,尝试仿编诗歌。

  -教师:除了这些动物外,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他们喜欢在哪里做什么?鼓励幼儿仿编诗歌,重点提醒幼儿用重叠的四字成语,表达动物或人物的动态。

  -教师梳理幼儿仿编的内容,采用画图和书写汉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最后带领幼儿朗诵仿编的新诗歌。

教学反思:

  仿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一篇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例文模仿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阅读例文,当受到了思想感情的感染或写作技巧的启示时,就会产生尝试写作的冲动。

  如我在教学《我喜欢》一文时,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所喜欢事物的独特感悟,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欣赏作者的审美品位,体会文章语言的细腻精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喜欢什么?学生在例文所描绘的情景感染下,心中的喜欢呼之欲出,纷纷写出了自己心中强烈的喜爱之情,如:“我喜欢弹琴,我喜欢让我的指尖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飞舞。”“我喜欢在雪中漫步,我喜欢那宁静无声的银色世界。”“我喜欢春天,我喜欢在春风中凝视那微弱的小草,我喜欢静静的、轻轻地抚摸它那美丽而诱人的脸蛋。”“我喜欢花,不论是活泼的迎春,艳压群芳的牡丹,清瘦的秋菊,还是孤傲的梅花,以至于不知名的野花,都让我陶醉。”“我喜欢看书,看着那些文字,我仿佛穿梭于时空之中,感受世间的冷暖人生。”“我喜欢迎春花,那美丽耀眼的金黄在不被绿叶的拥抱下展开。”“我喜欢秋天,我喜欢仰视那火焰一般的枫叶,露出红彤彤的笑脸,给深秋带来一丝温暖。”

  像这样的好词佳句充溢在每个学生的文笔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无限情趣。看到学生在欣赏着彼此的美文时,各个摩拳擦掌的兴奋劲儿,可以想象学生的写作欲望已强烈到了极点!因此,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教育的时机,有效地借助文本,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作文兴趣会很好地得到激发。

10、大班语言教案《对比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使幼儿掌握诗歌中“高——低”、“胖——瘦”等反义词,能运用“一个……一个……”的句式仿编,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兼容性、灵活性。

  让幼儿结合周围事物,大胆运用反义词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挑战性、竞争性。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通过物体的对比,感知反义词。

  实物投影机、电视机、各种动物图片,“高——低、胖——瘦”、“一个.....一个.....”的词组。

  在活动室放置一些动物玩具,有大的,有小的。

【活动过程】

  一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熟悉诗歌内容,让幼儿了解到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

  师:小朋友,刚才电视里看到的动物有高,有低,有胖,有瘦,你还看到哪些东西可以用反义词来讲,大胆地说出来。

  二引导幼儿联系周围事物,激发幼儿仿编诗歌的兴趣。

  1.师:刚才大家会说那么多的反义词,你能不能用反义词尝试编诗歌呢?

  2.师:请你用“一个……一个……”的句式进行仿编诗歌,好吗? 看谁编得又多又好。

  三鼓励幼儿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仿编诗歌。

  师:小朋友,除了可以用小动物来编诗歌,还可以用身边的哪些事物来编呢?看谁能编得很奇特,编出跟别人不一样的诗歌 来。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引导幼儿观察相反的事物,并用反义词说出所 看到的事物或现象。

  五、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反义词词汇,并学会运用。

  六、环境中渗透 在分区角设置反义词的材料,供幼儿操作。

  七、家庭中渗透 建议家长购买儿童诗集念给幼儿赏听。

附对比歌:

  一个高,一个低,骆驼小羊站一起。

  一个胖,一个瘦,大象驮个金丝猴。

  一个快,一个慢,龟兔赛跑最明显。

  一个黑,一个白,乌鸦仙鹤飞起来。

  一个多,一个少,成群鸽子一只鸟。

  小朋友,找一找,这种例子真不少。

活动反思:

  幼儿在学习中不仅会巩固反义词,还会提高了艺术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发展了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整体效果不错

11、大班语言教案《听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复述描述雨声的句子,掌握象声词:吱吱吱、沙沙沙、嗒嗒嗒、叮叮叮等。

  3.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简单复述散文诗。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在户外观察小雨的情景,在雨中走一走、听一听,小雨落在各个地方上的声音;看一看、踩一踩地上的雨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2.拍摄真实的雨声。

  3.配乐朗诵《听雨》,背景音乐用《秋日私语》。

  4..蝴蝶魔术棒一支,代表雨声的四张云朵状小图谱:树叶、铁皮屋、荷花、窗玻璃。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感受诗歌中的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复述描述雨声的四个句子。

  3.指导要点:通过欣赏、说说演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初步欣赏散文。

  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散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用舒缓、平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温柔、抒情的情怀。

  提问:下雨了,小花蝴蝶心里感觉怎样?妈妈对她说了什么?

  3.再一次欣赏散文。

  提问:

  (1)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2)小雨跟谁玩的时候发生了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这些好听的声音?

  4.说一说,演一演。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1)提问:

  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受?小花蝴蝶听了小雨唱歌心情有什么变化?

  描写小雨唱歌四句话里有什么共同地方?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

  (2)集体朗读。

  5.闭上眼睛欣赏配乐朗诵,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6.引导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感受。

  (1)让幼儿听配乐散文自由地朗读,表现自己的感受。

  (2)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配乐散文自由的朗读。

  注:本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听雨》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诗,以听雨为线索,将听雨的画面描写巧妙地串起来,形成了感受雨美的情景。语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个幼儿,他们从文字中的确也感受到了雨声的美。

  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我重复的给孩子看课件,让他们找一找下雨时的景色,丰富知识经验。有了知识经验的丰富,在第一环节中我就进行了提问“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然后通过欣赏散文——提问、讨论的形式理解散文——幼儿说一说,演一演——朗读散文。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雨声的美。

  通过这一次的散文欣赏活动,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1.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利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雨声,孩子在欣赏散文时就有了直观的经验,能更好的理解散文。

  2.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活动中我选择了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散文内容,以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境之中,我以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想把幼儿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能让读的人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而幼儿本身没有具备欣赏的能力,必须通过反复感知才能了解散文的情感、情绪、而产生共鸣,产生对话,由此接受和喜爱。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情绪去带动幼儿,以美的姿态去感染他们。

  3.在宽松的环境中理解散文。

  通过反复感知,幼儿学习散文也需要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这里的交流可以说是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抛出来让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意义。这样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能更为生动,也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感知散文。

12、大班语言教案《大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大葱的主要特征、作用编出较为合理的谜面。

  2、发展幼儿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丰富幼儿对已有知识运用的经验。

  3、继续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感情。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红萝卜实物一个,大葱实物若干,状元帽若干(教师折纸作品),花片若干;

  2、知识准备:①幼儿已了解谜语包括谜面和谜底两部分;②幼儿对大葱的主要特征、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

  3、经验准备:幼儿在家在园均有猜谜的经验,并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尝试编谜。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猜谜语《红萝卜》,并一起分析谜语。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蔬菜。

  1、教师念谜语"红公鸡、绿尾巴,身体钻到地底下,又甜又脆营养大"(幼儿猜谜:红萝卜)

  2、教师借助实物红萝卜组织幼儿讨论:

  ① 你是怎么猜出谜底的?(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告诉幼儿因为谜面说出了红萝卜的特征,所以我们猜出来了)

  ② 最后一句为什么不说"又甜又脆营养多"(用"大"更好听)

  3、师小结:编谜语就是说出东西的特征,让别人一听就能猜出来,而且还要说得好听,念起来象儿歌一样。现在,我们也来学编谜语。

  二、教师示范编谜语《大葱》

  教师出示实物大葱,通过提问题让幼儿回答,再将幼儿回答的语言加以概括,编成谜语:

  1、大葱是什么颜色的?长在哪里?(一半是白色的,长在土里;一半是绿色的,长在地上)。

  2、它闻起来是什么味?(有点臭臭的;我觉得很辣,跟辣椒一样;很刺鼻;不好闻,但是炒起来很香……)

  3、大葱上面一半是什么样子的?下面一半又是什么样子的?(上面一半像花一样,下面一半像棍子;上面一半一叶一叶的,下面一半密密的;上面一半开开的,下面一半瘦瘦的……)

  4、它有什么用?(它可以生着吃,也可以炒着吃;它可以治感冒;它也可以预防感冒和癌症;经常吃大葱身体会壮壮的……)

  5、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喜欢,因为...........不喜欢,因为....)师小结:小朋友说了大葱的很多特征, 老师把你们的话改一下,把它变成一个大葱的谜面: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土中,一半白,一白绿,一半实,一半空。(幼儿鼓掌)师问:觉得编谜语难吗?(不难,像说话一样)

  三、幼儿编谜,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编谜情况,在必要时给予帮助和记录.

  提出编谜规则:

  1、不能说出大葱的名称;

  2、编出来的谜面要跟大葱的特征一样;

  3、每句的字数不用太多,编起来要好听;

  4、你可以自己编,也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编,编好了请老师帮你记起来。

  四、评选"编谜小能手",分享交流所编的谜语。

  1、教师念幼儿自编的谜语,请幼儿当"评委"选出"编谜小能手"。每个"小评委"均有三个花片,可选三个自己最喜欢的谜语,如果喜欢谁编的谜语就把花片送给谁,以花片多的为"编迷小能手"。

  2、教师提出评选标准:

  ①要选让别人听了就猜得出来是大葱的谜面。

  ②听起来好听3、教师为"编谜小能手"颁发状元帽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继续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编谜,并请同伴或父母、老师猜。

附:幼儿创编的较为完整的大葱谜语

  1、白白的身体,绿绿的头,身体喜欢在土中,生着吃来辛辣辣,熟着吃来香喷喷(宜琳);

  2、白白的身体,绿绿的叶子,身体在土里,叶子在地上,生来一身好本领,病菌细菌都怕它(晨星);

  3、又白又绿又好吃,又香又臭营养多,饿了可以当菜吃,病了可以当药吃(以轩);

  4、身体瘦又白,头戴绿花环,浑身都是宝,生的、熟的都能吃(志恺);

  5、白棍棍,绿花花,又辛又辣营养高,要是我一站出来,病菌宝宝怕怕怕(励琦);

  6、白白的身体绿绿的头,身体喜欢在土中(昆松),风儿一吹点点头(任阳);

  7、白身体,绿脑袋,有人害怕有人爱(钰婕);……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科学合理,层层递进创编谜语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它需要幼儿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和一定的语言表达、概括、归纳能力,对幼儿的创新精神更是提出了高要求。洪老师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使得这个有高难度的活动得于完美展现,活动设计科学合理。首先,教师通过红萝卜这个与大葱特征较为相近的蔬菜谜语为例,结合幼儿的回答自然的引导出编谜的两个要点:要编出物体的主要特征;语言要好听。这样,使幼儿直观、清楚的了解了编谜的规律,为幼儿接下来顺利编出大葱谜语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而后,教师通过有关大葱的五个问题帮幼儿回忆大葱的颜色、气味、形状、用处、生长环境等,为幼儿创编谜语积累语言资源,这时,教师示范编出简单的大葱谜语,从心理上提高幼儿的信心与积极性:原来遍谜很简单的。再请幼儿来遍谜就显得水到渠成,轻松简单。

13、大班语言教案《书法》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巩固毛笔握笔姿势

  2、了解颜体字的横画特点

  3、学习横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要领。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书法工具、毛巾、盆两个、报纸多份、横画结构图

教学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课题,拿出书法工具。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书法的横画。

  2、 学书法就要用到文房四宝,小朋友知道是哪四宝吗? 幼儿回答。

  3、请小朋友从抽屉拿出 书画毡,与课桌边对齐,拿出我们其中的第一件宝贝墨盒,打开盖子,自己检查刮笔的地方和盖子是不是放在指定的位置,墨盒统一放在右上角。

  4、 请小朋友听音乐排队拿第二件和第三件宝贝毛笔、墨汁回坐位 ,毛笔放在墨盒的盖子上,墨汁放在地上靠桌子角,坐好后拿出第四件宝贝宣纸,对折宣纸成小正方形压一下打开放好,然后轻轻的拿起墨汁倒满,盖好后放到原位。

  二、老师示范握笔方法、怎样蘸墨刮笔

  1、念坐姿歌,老师检查小朋友坐姿,示范握笔姿势及方法,请小朋友自己握笔, 注意小朋友握笔姿势:拇指食指夹住笔,中指向后勾,无名指甲根抵笔,小指轻轻靠。

  2、老师示范怎样蘸墨与刮笔,然后出示横的运笔示意图,示范写横。 小朋友一起说: 逆锋起笔,翻笔向下,提笔下顿向右行笔;向右上稍提笔,折锋下顿,回锋收笔。

  三、小朋友调整坐姿,蘸墨刮笔开始写横,老师巡回辅导。

  1、写完后请小朋友听音乐排队把写好的横画放在指定的报纸上。

  2、老师小结,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动:我真的很不错,接着小朋友拿墨汁、毛笔有次序的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洗手。

  四、老师收墨盒和书画毡,结束。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14、大班语言教案《问答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北漍话朗诵童谣,感知家乡方言的特点。

  2、能有节奏地朗诵并伴随童谣节奏结伴游戏。

  3、体验问答式童谣及结伴游戏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图片、认识一些草字头的汉字、音乐:杨柳青、橡皮筋

活动过程:

  一、感知差别:

  1、还记得前两天我们学的一首数鸭子的童谣吗?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拍手朗诵)。

  2、你们朗诵的时候为什么要拍手?童谣就是要这样很有节奏的朗诵的。

  3、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新的童谣,想听吗?我来朗诵给你们听,请你们听一听,这首童谣和以前学过的童谣有什么不一样?

  4、老师示范朗诵。(边拍手)

  5、你听出来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朗诵童谣用什么话?老师朗诵童谣是用什么话?(土话,我们北漍的话,北漍话,家乡话。)

  6、这首童谣里说了什么?我们再来听一听。再次朗诵。

  (幼儿说儿歌内容)你听到了些什么?你会不会用北漍话说?(用童谣里的语言讲。)

  7、幼儿集体、个别学说。(有序摆放图片)(同时出示两张图片)解释:“啥个”在普通话里是怎么说的?“你”在普通话里怎么说?“?”问号,表示问人家、问问题,下面是回答,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就叫问答歌。(童谣里还讲了什么?小耳朵听仔细了)朗诵,可以在空挡过后一点点就停下来,缺的地方可着重朗诵。这一段有没有缺什么?

  8、老师来完整朗诵一遍。(我们一起来朗诵吧。)

  老师考考你们,我问,你们答。(拍手)

  (交换)你们问,我来答。(运用图片、身体语言回忆内容)

  二、感知风格

  1、这首童谣还能两个朋友一边问答一边玩游戏呢。想玩吗?看我和费老师是怎么玩的?

  两位老师示范一段,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么玩的?(对拍,练习对拍。)

  2、配上童谣,老师在前面指着图片,幼儿一边朗诵一边打节奏。

  3、跟你旁边的朋友一起来玩吧。(背景音乐杨柳青)

  找个空地方玩一玩,两个人商量一下,谁是问,谁是答?商量好了吗?(朗诵)

  4、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再去找个新朋友,两个好朋友商量一下可以做什么动作?谁问谁答?

  5、带着你的好朋友坐到椅子上。今天我们用北漍话学了一首童谣跟以前学的童谣听上去有什么不同?用北漍话朗诵童谣就好象在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话,很亲热,很柔软、也很温和,所以北漍人脾气好。

  6、(出示橡皮筋)这是什么?老师会用它来玩跳皮筋的游戏,老师小时侯还会一边玩跳皮筋一边朗诵童谣呢。(示范一段)小朋友想学吗?来,我们到外面去玩吧。

教学反思:

  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15、大班语言教案《妈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的爱。

  2、能大声诵读诗歌,并根据经验仿编诗歌。

  3、识读汉字“妈妈”“太阳”“月亮”“星星”“春天”。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自制“宝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问好。

  2、师:今天汤老师能认识你们心情特别好,想送你们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嗯,送什么呢,送一首好听的歌吧。歌名老师暂时保密,有会唱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唱,师幼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3、师提问:

  (1)这首歌里唱的是谁?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呢?

  (2)你们觉得妈妈好不好?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妈妈好呢?(引导说出妈妈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幼儿讨论后回答。

  二、学习诗歌。

  听你们自己的妈妈都很勤劳能干,又那么爱你们。有个小朋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还给妈妈编了首好听的诗歌呢!名字叫《妈妈》,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教师配乐朗读一遍诗歌。(出示《妈妈》图文并茂的课件)

  2、师: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诗歌里说妈妈是家里的什么呀?

  为什么说妈妈是家里太阳?月亮?星星?春天?

  3、师:你们听的可真仔细,说的这么好。老师想请你们和老师一起说下这首诗歌,可以吗?(师、幼齐读诗歌)

  4、师:有你们和老师一起读,诗歌变得好听多了,你们自己来一遍行吗?(幼儿读诗歌)再次出示《妈妈》图文并茂课件。

  三、游戏巩固复习诗歌。

  师:你们这么优秀,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出示宝盒)这是一个宝盒,它的咒语是“宝盒,宝盒,变,变,变”,说三次咒语它就会变出很多东西。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看它今天能给我们变出什么!

  1、当幼儿抽出变出的字卡时,复习诗歌句子。例:抽出太阳字卡,教师问谁能把诗歌里有太阳的句子找出来。

  2、教师抽字卡,幼儿念诗歌。

  四、纺编诗歌。

  教师:宝盒想考考我们,可没有难道我们,它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小朋友为什么要给妈妈编诗歌吗?(爱妈妈)你们爱妈妈吗?(爱),那请你们也来给妈妈编一首好听的诗歌好不好?

  1、小朋友说妈妈是家里的太阳,月亮,……,你们觉得妈妈还是家里的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纺编诗歌。

  教师根据幼儿纺编内容整理总结诗歌。

  五、歌表演《我的好妈妈》。

  1、教师:你们太聪明了,能编出这么好听的诗歌,妈妈为了我们做那么多事情,多辛苦啊!以后小朋友要听妈妈的话哦!为了感谢妈妈,我们一起唱首歌《我的好妈妈》送给妈妈吧,还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表演。

  2、师幼一起表演《我的好妈妈》。

附诗歌:

  妈妈

  妈妈是家里的太阳,

  每天都是她最先起床!

  妈妈是家里的月亮。

  每天晚上她都很忙!

  妈妈是家里的星星,

  她的眼睛总是那么明亮!

  妈妈是家里的春天,

  有了她,家中总是暖洋洋!

活动反思:

  一、表演引入,激起兴趣。

  首先,通过谈话,给孩子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享受我送给他们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同时,愿意大胆的尝试表演唱。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名字和歌曲中唱的是谁,了解妈妈的辛苦,初步体会妈妈的好,从而为下一个环节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二、理解诗歌,升华情感

  为了更好的学习理解儿歌内容,出示一个小朋友的角色,他觉得妈妈勤劳又辛苦,为了表示对妈妈的爱,为自己的妈妈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以此激起幼儿爱妈妈的共鸣,激发幼儿渴望了解、学习诗歌内容的愿望,并能认真的倾听我朗诵诗歌《妈妈》。

  听完朗诵,我通过启发提问,加深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鼓励幼儿大声地跟读诗歌,以此表达对妈妈的爱并加强了对诗歌内容的记忆。

  这个过程中课件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妈妈”“太阳”“月亮”“星星”“春天”这几组词通过配图后,幼儿对它们更是有了很深的印象。为游戏环节打下了基础。

  三、游戏激趣,轻松认读

  宝盒的出现,充满了神秘感。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对游戏活动充满兴趣。

  在这里,幼儿的兴趣可以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抽字卡”。当幼儿抽出宝盒里的字卡,并能正确认读时,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时,我让幼儿又一次在轻松地氛围中复述诗歌中的句子。以游戏的形式复习了诗歌内容,轻松认读了汉字。

  四、激发想象、仿编诗歌

  每 个幼儿心中的妈妈都是不一样的,以问题“小朋友说妈妈是家里的太阳,月亮,……,你们觉得妈妈还是家里的什么?”引起思考讨论,让幼儿更多的了解了妈妈的伟大、辛苦,进一步升华爱妈妈的情感 。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缺乏,仿编诗句的内容单一,不够丰富,很多孩子没有参与到仿编的过程中。

  最后,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伟大;深深感受到了妈妈的爱。通过歌表演《我的好妈妈》,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和关爱。

  在整个活动过程,我始终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实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游戏、讨论、表演等各种手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能够通过诗歌内容体会 “母爱”的伟大,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从而学会在生活中感激、关爱妈妈,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幼儿的整体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升华。

16、大班语言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害怕,是幼儿常遇到的情绪问题。听到班上孩子说害怕,害怕情绪对小孩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很多令孩子害怕的事物,孩子们都表现出害怕的心理,所以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减少或避免孩子们有这种害怕怕的情绪。

活动目标

  1. 欣赏《咕咚来了》。

  2. 理解故事,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

  3. 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4. 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

活动准备

  故事《咕咚来了》光碟一张

  小白兔 、狐狸 、猴子 、狮子等动物的图片

活动流程

  兴趣导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内容提问)——观看故事视频(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动过程

  一、兴趣引入

  1.教师:今天老师不仅请来了园长老师们和我们一起上课,还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谁呀?(小白兔)

  2.教师:大家看看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跑呀?

  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咕咚来了》就会明白小白兔为什么跑了。(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二、听讲故事《咕咚来了》

  1.讲完故事后,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的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幼儿讲述听到的故事内容。当有些内容幼儿无法讲出时,我及时给予了丰富的知识的机会。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跑呀?“咕咚”原来是什么声音?

  3.提问:小白兔听到“咕咚”的声音时,心里有什么感觉?它是怎么样做的?

  4.小白兔一路上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5.提问:长毛狮子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故事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故事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同时认识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讨论

  1. 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我们要向谁学习?为什么啊?

  2.教师总结:小白兔它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没弄清楚,就吓得慌慌张张的逃跑,后来在狮子的帮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发出的声音,所以他们就不害怕了。很多疑问只要我们弄清楚了,就会变得更勇敢,也能想出办法来。

  四、幼儿观看故事视频

  1.教师播放故事《咕咚来了》的视频,幼儿欣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教师:今天,我们讲的故事名字是什么?

  3.教师:我们看完了《咕咚来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 一个游戏,当小动物表演故事情节好不好呀?(激发幼儿想象与学习的兴趣)

  五、角色表演

  请幼儿扮演故事里的动物,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

  走进胆小国

  每个人都有过胆怯的经历,在幼儿身上表现地更明显,请幼儿说说自己胆小的经历,怎样克服这样的心里障碍。

教学反思

  在这次游戏活动《咕咚来了》中,幼儿们都很积极的回答问题,故事内容也讲得非常生动、有趣,大部分幼儿较大胆、较完整地回答问题。本次集体活动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说对”, 爱说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欣赏完视频之后,幼儿模仿动作而进行角色表演,在这样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又可以培养积极地动脑和动手的能力,还有表述的机会。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没有对故事做详细的如何克服胆怯的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努力的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争取完善优质的教学效果。

17、大班语言教案《属相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会儿歌;

  2.让幼儿掌握十二属相的排列顺序;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具:两套大的十二属相和两张大属相图;

  2.每人一套小的属相和一张属相图;

  3.课件《属相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及家人各自的属相。导入:

  师:小朋友,谁来说说你属的是什么?你的家人他们又属的是什么呢?

  幼儿各自自由讲述。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人的属相,那请你们想一想,那些人的属相都一样吗?谁知道属相一共有多少个?

  二、幼儿欣赏课件,引导幼儿按顺序给属相排队,并学习儿歌。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属相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幼儿欣赏儿歌后提问:

  师:儿歌中一共说到了几个属相?分别是哪些小动物?

  2、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给小动物排队。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呢?十二个属相已经排好队了,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儿歌,看看这些属相排得对不对?

  3、学习儿歌《属相歌》。

  师:请小朋友看着图上排好队的十二属相和老师轻轻地来朗诵儿歌,好吗?有的小朋友有的地方已经学会了,那请你在会的地方声音大一些,不会的地方声音小一些,好吗?

  三、动手操作——给十二属相排队。

  师:老师这儿的十二个属相已经排好队了。可是,在后面的桌子上还有很多的属相还没排好队呢?你们愿意给它们排排队吗?请小朋友把那些属相也像黑板上一样排好,记住,要一边轻轻念儿歌一边排队。请小朋友开始吧。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小朋友拿着排好队的属相图坐上位。再两个小朋友互相看看排好队的属相图对不对?让我们看着属相图再把儿歌来朗诵一次,好吗?

  四、比赛——属相排队。

  师:小朋友,快看,我这儿还有两组没排好队的属相,你们愿意再给它们排排队吗?这次呀,我们来比赛,好吗?我们小朋友分成两组,十二个小朋友一组,然后一个接一个,每人给一个属相排队,看看哪一组排得又快又对,又快又对的那一组每人将得到一个小苹果。

  小朋友,你们听明白了吗?

  幼儿进行比赛。

  五、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给十二属相排队的本领,你们开心吗?我们再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去教给你们的好朋友,好吗?

  属相歌

  一个人,有一个,每家都有好几个,数起来,十二个,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小老鼠,排第一,个头不大真神气。

  老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得快。

  龙第五,蛇第六,马是老七不落后。

  羊第八,猴第九,十是公鸡跟着走。

  狗排十一汪汪叫,老猪最后来报道。

  猜一猜,想一想,十二属相不一样,到底你是哪一个?

  爸爸妈妈跟你讲。

活动反思:

  《十二生肖歌》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后次序,能用幽默、诙谐的情绪演唱,并能通过自由想像进行表演。活动中,先让学生讲讲十二生肖是什么动物,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第三、第四……又是怎么排列?接着,让学生学习并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十二生肖歌》,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动物的表演动作,用不同的声音进行演唱,并创编各种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表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十二生肖真有趣。学生为十二生肖排序;再选十二名学生来做“生肖火车”的游戏。

  这次活动,学生的兴趣很高,气氛很活跃,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观整堂课,能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并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始终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情感体验”这一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听赏领先,在审美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从而感悟音乐的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

  当然整堂课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决难点节奏时应该给学生一个准节奏,并接着提醒一下强弱规律,把每句字头的力度突出来,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又如课堂缺少一个评价,当学生表演后应该明确地给学生一个评价,这样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怎样表现是好的等等。

18、大班语言教案《摇篮》含反思

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孩子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摇篮曲》。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摇篮曲》,引出活动。

  教师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教师出示小摇篮,并请一位幼儿上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幼儿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师: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摇篮》。

  2.引导幼儿学习诗歌《摇篮》。

  师: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鼓励幼儿和自己一起朗诵诗歌。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为什么说大海是摇篮?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朗诵诗歌《摇篮》。

  4.启发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师:在蓝天这个大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

  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图片旁边添画相应的内容,然后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诗歌的第一段。

  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仿编每二段、第三段。

  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仿编的诗歌。

  5、配乐朗诵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朗诵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1、《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

  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2、本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感受;第二部分是学习理解;第三部分是尝试创编。重点是理解,难点是创编。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优美、温馨的意境,我采用了两个手段,先是让幼儿听《摇篮曲》,让幼儿在音乐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我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擘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创编诗歌,这样破解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还将诗歌朗诵贯穿始终,每一部分都能听到诗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潜移默化中将温馨的意境传递给了幼儿。

  3、从幼儿参与程度来年,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参与点也比较多,特别是在创编部分,大家联想的比较丰富,创编的诗歌也有好几个版本,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19、大班语言教案《盲人摸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盲人摸象》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2、初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PPT课件

  2、百宝箱: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象图片(已切割成几部分),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动物。

  1、(出示大象身体部分PPT图片)观察大象的部分图,大胆地进行猜测。提示语:你觉得它是谁?还可能是谁呢?

  (拼出完整图像--大象)

  2、为什么刚开始没有看出是大象的呢?

  教师小结:刚才出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后来把各个部分拼起来,我们看到了大象完整的样子,就清楚了。

  3、欣赏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

  教师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大象的成语故事,名字叫《盲人摸象》。"(出示PPT词条)(PPT演示)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

  故事结束,帮助幼儿整理获知的印象:

  (1)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五个盲人分别认为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大象身体的相应部位放上图片表明盲人所感知的片面印象)

  (3)盲人们还在争执呢,我们快来告诉他们,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完整讲述大象的主要特征)PPT演示大象图片(已切割几部分)大象有细细的尾巴像墙一样壮壮的身体腿像高高粗粗的柱子耳朵像呼扇呼扇的大扇子还有像水管一样长长的鼻子

  (4)盲人们说得对吗?为什么?(提示每个盲人都只是说出了所感知到的大象身体部分的特征,不全面。)

  (5)通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结合幼儿的讲述,帮助提升成语寓意:一定要把事物看全面再下结论,否则只看一部分就自以为是,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三、游戏《我摸你猜》,迁移经验运用实际,提示幼儿感知事物要全面。

  1出示纸盒,讲解游戏方法:

  请一位小朋友装成盲人,只可以用手伸进纸箱里摸,然后根据感觉说出物品或玩具的特征。告诉告诉在座的小朋友,当在摸的小朋友听到正确答案,出示摸到的物品或玩具。

  (幼儿在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问一问:你现在摸的是哪一部分?你单凭这一点能肯定是什么东西吗?提示幼儿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要全面地感受物体特征。)

  2、活动小结教师语: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故事?(幼儿:盲人摸象)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看事情要全面,整体,不要分割开来。)教师语:今天的游戏好玩吗?(幼儿:好玩)那我们下次再玩吧。园长老师们再见。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头大象,有一天他赶着大象走的到一个村庄里,村子里的人听到有大象来到他们的村庄,纷纷都去观看大象,其中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根细细的绳子。"第二个盲人摸到了身体,他说:"不对、不对,这个宝贝大的像一堵墙。"第三个盲人摸到了腿,他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个动物宝贝像一个大柱子,高高粗粗的。"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其实最像一个大扇子,呼扇呼扇的,很有趣"最后一个盲人鼻子,他说:"你们说的也不对,它呀,就是一个大水管。"盲人们你一句我一句,一个说是像扇子,一个说是像柱子,互相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

  赶象人说:你们呀,只是摸到了大象的其中一部分,看到只是事情的局部,而没有全面的去了解这个事情,又怎么可能完全的说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活动反思:

  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认真的听故事,对于成语故事很感兴趣。本次活动目标基本已经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就是故事中的道理还渗透的不够清晰,条理性不够,还有待加强。

20、大班语言教案《梳子》含反思

活动设计依据:

  《纲要》细则在大班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引导幼儿……学会仿编、创编诗歌。"由于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处于词汇量迅速增加的时期,利用flash的形式仿编诗歌的这一教学形式有益于幼儿感受到诗歌的温馨、和谐、美好画面感染幼儿的童心,并促进幼儿大胆表达,能使其在表达中尝试使用各种词汇,在模仿中掌握句子的句式,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的句式仿编诗歌。

  2.感受仿编诗歌的乐趣。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按照句式"……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仿编诗歌。

  (二)难点:理解诗句结构,合理仿编。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课前听本诗歌,熟悉诗歌内容。

  (二)物质材料准备:反映诗歌内容的flash。

活动过程:

  (一)学习并理解诗歌

  1.妈妈为你梳头发的时候,你喜欢吗?有什么感觉?

  2.欣赏flash边带领幼儿看,边示范朗诵诗歌梳子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风为什么是树的梳子?它是怎样给树梳头发的?

  船为什么是海的梳子?它是怎样给海梳头发的?

  重点:理解梳子与头发的关系3.学习诗歌,引导幼儿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诵。

  (二)分析诗歌句式,为仿编做准备1.提问:你发现这首诗歌句子里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与幼儿共同小结:如果我们把诗歌里不一样的地方继续变一变,把他们做的事情继续变一变,再把那些一样的地方照着诗歌的样子说出来,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可以编出诗歌来,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三)仿编诗歌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亲密的好朋友?一个是"梳子"一个是"头发"?

  2.这些事情如果用诗歌里的话说出来,可以怎样说?

  3.幼儿仿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仿编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出与他人不同的"梳子和头发"。重点突出"梳子"与"头发"亲密及内在的关系。

  4.请幼儿将自己最独特、与他人不同的想象与大家分享,教师展示

  5.集体共同选择几个有趣的内容创编诗歌:

  引导幼儿把仿编的诗句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新诗歌,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诵。

  例: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小鸟是天空的梳子梳着天空的头发小鱼是大海的梳子梳着大海的头发

活动延伸:

  (一)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成的诗歌并与同伴和家长分享。

  (二)鼓励幼儿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创编的诗歌。

教师反思:

  幼儿喜欢的诗歌不仅要朗朗上口,还要有语言美、艺术美、童真情趣,因此我选择了《梳子》这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颖奇特的诗歌。诗歌从妈妈和孩子互相梳头谈起,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作树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儿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有趣、想象奇妙的美丽画面。

  在活动中,我把句中的诗句用分解图示的形式,让幼儿直观理解诗歌画面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掌握诗歌句式"……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在创编过程中,我运用启发的语言鼓励幼儿通过对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想象,创编出自己的诗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幼儿在活动中一直情绪很高涨、讲述语言比较流畅、想象十分丰富,满足了孩子自我表现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园长点评:

  王斌诗歌仿编的精髓分四个层次。第一是学习诗歌;第二是理解体验作品;第三是迁移作品经验;第四是进行创造性想象创编。教师在组织活动中,较好地把握了这四个层次。

  仿编诗歌的过程清晰。首先分析句式,教师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幼儿分析、理解作品,使幼儿对诗歌的句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次,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的仿编诗歌做好了铺垫,确保幼儿在仿编时"言之有物",使仿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第三,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帮助幼儿明确仿编的规则;第四,引导幼儿仿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重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引导幼儿,为幼儿在仿编诗歌中能够大胆、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起到了支架的作用。此外,在突破难点时,教师采用了"图谱法"来帮助幼儿分析句式,使幼儿在充分了解句子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仿编过程中,教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全班幼儿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仿编的内容,并积极踊跃地把自己仿编的诗歌朗诵给全体小朋友听。

21、大班语言教案《小金鱼》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理解字词:金鱼、美丽。

  2、理解记忆儿歌。

  3、幼儿能积极思考,发散思维,会用普通话朗读儿歌。

  4、认识、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准备:

  1、准备实物:小金鱼。

  2、教学中的字词卡:金鱼、美丽。

  3、教学挂图、教学CD。

  教学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并做课前律动。

  二、导入儿歌。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金鱼,引起幼儿兴趣,并导入儿歌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他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呀?(想);教师作神秘状慢慢地出示"小金鱼",吸引幼儿兴趣。

  2、让幼儿观察小金鱼,导入挂图

  师: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小金鱼),它生活在哪里?(水里),我们看了水里的小金鱼,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图中的小金鱼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一样吗?教师出示挂图。

  3、教师让幼儿观察图中的小金鱼,他们也一样美丽

  导出儿歌语句:小金鱼,真美丽。

  4、师:那你们说说金鱼长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导出儿歌语句:圆圆眼睛,大肚皮。

  5、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么金鱼生活在哪里?小金鱼也很喜欢跳舞,它们跳舞时怎么做的呢?

  导入儿歌语句:摇摇头,摆摆尾,一串水泡吐出嘴。

  6、我们来给这首儿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导入儿歌题目:《小金鱼》,带领幼儿朗读。

  三、带领幼儿理论,记忆儿歌。

  1、教师带领幼儿听CD两遍,幼儿轻轻跟读。

  2、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教师边做动作边带领幼儿朗读。

  4、教师带领幼儿拍手朗读。

  5、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

  四、识字游戏,引出字宝宝。

  1、游戏一:字宝宝捉迷藏。

  师:今天,在这首非常好听的儿歌里,有些字宝宝要来和小朋友们做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教师教幼儿念:字宝宝,字宝宝,快出来,然后教师拿出字卡做敲门状:叮咚,我来了,我是XX字词卡,将卡面对幼儿,教师教读。

  2、游戏二:摸摸字宝宝。

  教师把字词卡拿在手里,走到幼儿面前,让幼儿逐一摸,并用普通话把所摸字卡的词语读出来,读对的幼儿字宝宝亲亲他,以巩固幼儿对字词的认识。

  3、游戏三:给字词卡照相。

  教师把今天所学的字词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用手势作出照相机状,为字宝宝照相,进一步让幼儿认识字宝宝。

  4、游戏四:把字宝宝送回家。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金鱼》这首儿歌,也认识了词语宝宝,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金鱼宝宝,一起来跳舞吧!

  玩法:教师把"金鱼"、"美丽"两个字词宝宝贴在黑板上,让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室里学鱼游泳状,一边游一边找到地上的字词卡片,并把自己手里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相同的字卡下面(把字宝宝送回家)。

  五、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学习了儿歌《小金鱼》,认识了字词宝宝:金鱼、美丽,并且知道了小金鱼它的样子,知道了小金鱼的家在水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现在,和老师一起到外面接着玩游戏吧!

  六、教师带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出现了一个细节的问题--座位的安排。本来应该是两个半圆状的座位形式,但后面又临时改成了一个大圆,这样就导致幼儿比较分散,注意力也比较不容易集中。(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再加上这次是我们班的孩子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客人老师,所以在第二个环节的重点讲解中,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两旁的孩子他们老爱往后看。这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心理那个急呀,但是后面的临场发挥--让孩子起来发"鱼"这个音,这个活动让他们有了兴趣,所以后面的过程就比较顺利。整堂课有惊无险。这也让我反思到,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小小的座位安排也会影响到一节课的发挥。会后在园长和老教师的一起反思下,存在着这些不足:

  比如:

  1、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正面的力量更能带动孩子。虽然我在活动中有表扬,但是都是集体的,个别表扬会比较少。

  2、多关注孩子。教师的眼睛要放在孩子的身上,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新教师容易跟着教案走,一般都是教师在讲课,孩子在底下听。在这节活动中,我太注意整节课的流畅性,而在让孩子回答问题时会比较少。

  3、在讲解诗歌时比较少,在讲解完后,没有让幼儿在朗读一遍,没有做到了巩固和让幼儿理解。所有导致后面幼儿在朗诵儿歌时不能很好地朗诵出来。所以在教学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初步记住儿歌的内容没有很好的落实到。整个活动有不足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

  比如:

  1、课前准备充分,教具丰富,在教态上比较自然。

  2、新教师的表情比较夸张,能很好地吸引幼儿。

22、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听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学习动词"玩耍"、"翻跟头"、"钻"、"敲"。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幻灯、磁带、沙球、铃铛、海绵垫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听录音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下雨声)雨是什么声音?大雨?那么小雨能发了哪些声音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沙球、铃铛,帮助幼儿理解沙沙、丁丁等象声词。

  问: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小雨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的?(用耳朵听出来的)。

  小朋友是用自己的小耳朵听出来的,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题目叫"听雨",下面先听老师朗诵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问:散文的题目是什么?引导幼儿齐说两遍。

  谁能告诉老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

  3、教师了示幻灯,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A、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听下小雨啦,小雨在快乐地唱歌,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的树叶儿在玩耍。"教师边念散文边出示第一幅画在。

  问:小雨在快乐地唱歌,唱的是什么歌?(沙沙沙)什么叫"玩耍"?引导幼儿学说两遍"玩耍"。

  小雨轻轻地落在树叶儿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就好像是在和树叶儿玩耍,那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朗诵这一句散文。

  B、边念第句边出示第二幅画面。

  问:这次小朋友听见小雨唱的是什么歌?

  对了,"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小雨它非常调皮,居然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那它是怎样翻的?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学一学。"幼儿在海绵垫上学翻跟头。

  问:小雨翻跟头,为什么会发出"丁丁丁"的声音呢?(小雨落在铁皮屋上)师生齐念第二句散文。

  C、出示第三幅画面。

  问:小雨是怎样钻的?幼儿学一学。

  老师和一幼儿搭成门,让另一幼儿钻。

  小雨钻进花蕊中,发出了什么声音?

  师:这个声音听起来很细小,很轻,大家一起说一说"吱吱吱""吱吱吱"师生齐念第三句散文。

  D、出示第四幅画面。

  问:小雨在干什么?

  中间用了一个"敲"字,它是怎么敲的?学一学。

  一边敲一边发出了什么声音?(嗒嗒嗒)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敲玻璃,一边敲一边说"嗒嗒嗒"。

  师生一起念第四句散文4、学习结束句。

  师:小雨真能干,它在轻轻轻地唱歌,唱的是什么歌?

  对了,沙沙沙,吱吱,嗒嗒,小雨在唱着一到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下面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念,好吗?

  5、完整朗诵

  (1)请幼儿一边看画面一边跟随录音朗诵。

  问:你们说一说这首散文吸起来觉得怎么样?(优美、好听)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声音朗诵才好听呢?(柔和、亲切)

  (2)幼儿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朗诵第二遍。

  6、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题目是什么?

  我们用小耳朵听小雨唱沙沙、丁丁、吱吱、嗒嗒,这是一首非常好听,非常有趣的歌,那你们平时还听到哪些小雨的声音?(嘀啼、嘀嘀嗒嗒等)

  2)老师请小朋友来玩一个"小雨和花"的游戏。

  3)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听雨》是一首优美而又童趣的散文,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想象丰富,它把雨点拟人化,将雨点落在树叶、伞顶、花蕊、窗户上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其中“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等象声词的运用增加了散文的动感。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同时又易于幼儿模仿、仿编。

2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落叶》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散文诗,发展幼儿思维的连动性、灵活性。

  2.发展幼儿想像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发展幼儿口语,学习运用动词: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依据散文诗内容画一幅图画。

  2.活动前带小朋友到户外观察落叶,拾落叶。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小朋友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引出散文诗的名称。

  (二)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要求小朋友认真倾听,感受散文诗优美的内容。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经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四)丰富词汇,找出散文诗的动词,并通过做动作理解动词。

  (五)启发幼儿想像,鼓励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

  1.树叶还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模仿散文诗的语言进行讲述。

  2.小朋友想用落叶做什么?

  (六)教小朋友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让幼儿根据秋天的天气变化增加衣服。

  艺术:配合美工活动,让幼儿用拾回的落叶贴出美丽的图画。

  科学: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五、生活中渗透通过打扫落叶,培养幼儿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六、环境中渗透布置活动室墙面“五彩的秋天”,让幼儿将户外拾来的落叶、落花等布置于墙上,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

  七、家庭中渗透家长带领小朋友到公园玩时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树木、落叶,了解秋天的变化。

  八、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散文《落叶》语言优美,很多描绘性很强的句子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所以,我认为该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语句,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活动开始,我说:我们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树叶的图片,一起来看看,欣赏一下好吗?(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树叶)我:那么多美丽的树叶,你能用句子来描绘一下吗?孩子们:有红的、黄的、还有绿的,很好看。我: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五颜六色。我: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像什么?孩子们:像小扇子,像小鸟,还有蝴蝶。我:很多很多的五颜六色的叶子掉下来,又像什么?孩子们:像地毯,还有被子,太漂亮了,我想把它拿来玩玩。

  经过了上面的铺垫后,我出示散文的图画,结合画面,边引导幼儿观察,边讲述。重点是结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一些比喻的句子。如: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漂动着许多小船……最后,我带领幼儿一起看画面轻声朗诵。孩子们在我的暗示下,朗诵时也带着轻柔的舒缓和静谧,整个活动室里流淌着一股柔美的源泉。朗诵完后,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大家对散文所表达的那种安静和自然美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24、大班语言教案《太阳》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阳光,乐意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2、能用绘画的方式大胆表达,尝试和同伴一起创编散文诗《太阳的朋友》。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快思.教案网出处!感悟生活。

  5、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教学准备:

  太阳图片、春天美好的景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太阳的图片,老师提出几个问题供小朋友讨论。

  1、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喜欢太阳吗?

  3、太阳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呢?

  4、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5、晒太阳的坏处有哪些?

  二、诗歌:太阳,我喜欢你(将已有经验进行整理成一段好听的散文诗供幼儿欣赏)图一(已画好):

  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和春雨。春天的太阳还带来暖暖的阳光,我们一起找太阳做朋友吧。

  老师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金灿灿的阳光从天上洒下来,把大地都变成了金色,真美丽”。

  天天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是暖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让我觉得好象躺在外婆的怀里。”

  忙忙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让校园里的迎春花都开了,还有桃花、紫荆花、海棠花也来和我们做朋友”

  宁宁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照在我的脸上是好舒服的,好象老师的手在摸我的小脸蛋”

  奇奇说:“太阳,太阳,我喜欢你,你能帮助我们补钙,让小朋友都长得壮壮的。”

  三、鼓励幼儿续编诗歌:

  发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将其改为诗歌。

  四、游戏:找太阳带领小朋友到户外找太阳、寻找阳光、充分感受阳光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25、大班语言教案《毕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3、和同伴家长共同体验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这美好又难忘时刻。

  4、积极认真地参加整个活动,进一步增进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情。

  5、愿意大胆发言,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活动反思:

  这首《毕业诗》,描述的是孩子们毕业时的真切想法。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感受孩子们那纯真而又细腻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而且,我还意外地发现,利用这个活动还能对孩子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26、大班语言教案《梦》含反思

  设计意图:

  《梦》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的语言具有一种深深的吸引力,能够让孩子们陶醉其中,也非常有趣,很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幼儿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作品如诗的语言,体验其优美的意境。其次,通过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朗诵表演。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并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诗歌配乐《梦幻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梦的意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猫咪在床上睡着了,那让我们像小女孩 一样甜甜地睡一觉吧!

  师:你们有没有做过梦?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你们想知道我梦到了什么吗?让我来 告诉你 们吧。

  二、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师:小朋友们,在我的梦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都变成了谁?

  三、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朗诵诗歌。

  1、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

  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会了我什么?

  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开心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怎么知道的?

  四、教师配乐播放多媒体课件,再次朗诵诗歌,幼儿体验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1、师:我们又听了一遍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师:你最喜欢诗歌里哪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

  五、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1、师:小朋友们,老师的梦美不美?你们喜欢么?那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吧。

  2、师:在你自己的梦里,你们都变成了什么?又遇到了谁?(引导幼儿独立仿编)

  六、师幼有感情的朗诵仿编诗歌。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温柔、甜美的声音把我们自己梦大声说一说。

  七、活动总结。

  教师:下次你如果做了什么有趣的梦可以来说给我们大家听一听!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以角色形象的口吻将小学与幼儿园的具体差异表达出来,更要引导幼儿去感受角色形象的心态变化:担心——不担心。也就是,因为将面临“变化”而担忧,有因为“不变化”(熟悉而亲切的人际环境,熟悉的好朋友,“笑眯眯”的老师)而放心,进而主动劝慰家长“别担心”。请楚地认识,了解将面对的“变化”观察,体验“榜样”(角色形象)应对“变化”的心态历程,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如何面对这一变化的应对策略————认识“变化”的是什么,“不变化”的是什么,去除茫然失措的焦虑。活动中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帮助归纳,有的问题在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达成共识后当场解决,而有的问题是幼儿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引导幼儿在下一个教学活动中参观小学的时候注意观察,寻求答案。

  本次活动,教师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诉自己内心的相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帮助他们化解仍然担心的问题,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

27、大班语言教案《秋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 学习诗歌,感受秋天的意境的诗歌的优美。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秋叶》课件。

  2、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挂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观察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

  2、 谈话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了景色,谁愿意来说说?

  师小结:秋天到了,天气变得很凉爽,大家都穿上了长袖的衣服;稻谷成熟了,变成了金黄色;水果成熟了,挂满了整棵树;许多美丽的花也开了,树木的叶子变成了红色、黄色,秋风的时候,地上都是落叶。

  二、 学习诗歌《秋叶》

  1、 利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幼儿教育进行大胆想象。

  师:秋风起,落叶飘,就像蝴蝶在起舞,美极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跑到树下看落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什么小动物。

  (1)出示小蚂蚁、渡船的图片

  师:谁来了?小蚂蚁看到这么美丽的落叶,它会说些什么呢?

  (2)出示小老鼠、雨伞的图片

  师:谁又来了,小老鼠看到了落叶,是怎么想的呢?

  (3)出示小刺猬、扇子的图片

  师:接下来谁会来呢?小刺猬看到了落叶会说些什么呢?看看你们的小刺猬想的是不是一样?

  (4)出示梅花鹿和饼干的图片

  师:呀!这是谁啊?看看梅花鹿是怎么说的?

  (5)出示小朋友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到落叶会想到什么?

  2、 欣赏诗歌

  教师有感情地配东朗读诗歌,要求幼儿安静倾听。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谁来看落叶了,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用诗歌里面的句子回答)

  3、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出示相应的图片,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

  三、 诗歌表演

  请幼儿扮演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并模仿小动物,学说小动物的对话。

教学反思

  对于我上的这节课,我作了以下反思:

  幼儿在欣赏秋天的景色时,兴趣非常高,也观察的十分仔细,在观赏之后,也很踊跃说出自己的报见到的秋天美景。幼儿在我出示幻灯片之后,大胆想象,大家都说出了小蚂蚁看到树叶之后,它会把树叶当成了什么。当然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幼儿学习诗歌这一环节,我没有让幼儿充分的学习诗歌,所以没有达到学习诗歌这一活动目标,以至于在进行诗歌表演的时候,幼儿尚未熟悉诗歌,所以不能更好地进行表演。今后再有语言活动时,会让幼儿充分学习诗歌的时间。

28、大班语言教案《春天来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景,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诗歌的循环反复的句式,感受诗歌的美,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

  3、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孩子去探索、发现、感受春天。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通过诗歌的循环反复的句式,感受诗歌的美。

  2、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

活动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的图片、音乐:《爱之梦》、春天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带领幼儿拍着手走进教室,师生进行律动。

  2、师:孩子们刚才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3.师:孩子们那你还知道春天还有哪些变化呢?

  4、再说一下春天来了,我们的主题墙上的变化。

  师:孩子们你们很善于观察,其实春天里有许多许多的秘密呢!现在老师就带着你们去寻找春天的秘密。

  二、幼儿主动探究春天的秘密: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师:孩子们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秘密(小组讨论)

  1.师:那我们看看小河的冰是不是融化了(出示小河流水图), 引出小河的诗句。

  2.师:刚才这位小朋友说到了柳树,(出示垂柳的图)用肢体语言说出柳树的诗句。

  3、幼儿说出燕子后,(师出示燕子图)让幼儿说出燕子的诗句。

  4.幼儿说出春天播种的季节。那我们看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出示拖拉机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出春耕的场面。

  5.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朵漂亮的花,好香呀!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想不想认识,这个花在我们这很少见到的,这个花接出来的是桃子,小朋友都喜欢吃。

  师:(出示桃花图)贴近生活引出桃花的诗句。

  6.师:哈哈,春天真地来了,春天真地来了!我看见了春天的秘密,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孩子们春天的秘密可真多呀!老师把你们说的编了一首诗歌,就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吧!

  三、让幼儿在读者感悟春天的美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2、播放课件让幼儿跟读一遍。

  3.师:小朋友们再读的时候你发现诗歌中的每一小节,都有重复的地方,谁愿意说说。这就是诗歌里的循环反复的句式。

  4. 让我们分角色再感受一下吧。

  5.师:孩子们这首诗里的小河、垂柳、桃花、小燕子、拖拉机真的会说话吗?我们把它比作人,这就是拟人的手法。这样诗歌读起来就更美了。

  师:春天真美呀!孩子们能为这首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吗?(幼儿自由的说)师小节:那就叫《春天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这首诗歌吧!

  四、情感教育

  师 :孩子们春天真的很美,怎样才能让春天更美呢?(幼儿自由说保护环境爱护花草、大自然……)

  五、拓展延伸

  师:春天还有很多秘密需要我们去发现,就让我们出去找一找吧!把它们画下来,在下节课时编进诗歌里。播放《春天在哪里》排队拍手随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幼儿对春天的话题很感兴趣,对于老师的问题都能做出积极地反应,想法很多。图片不够形象。图片和文字结合,有助于幼儿对汉字的掌握。

29、大班语言教案《嫦娥奔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2、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现嫦娥。

  3、运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油画棒涂色的方式作画。

  4、能表现出嫦娥的发饰、衣饰及动态特征。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6、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黑卡、银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为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提问:

  1、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非常爱美}

  2、她最怕什么?{怕自己老了、不美了}

  3、她是怎样变成神仙的?

  4、你认为她在月宫中生活的愉快吗?(这个问题可以让幼儿说出自己对嫦娥的理解)。

  三、请幼儿观看课件

  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看。

  1、观看嫦娥的发型及衣饰特点。嫦蛾梳着高高的发髻并插了花;衣服是斜襟的、绣了花,袖子很长很大;裙子很长有很多褶等。

  2、请幼儿观看嫦娥飞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飞天造型的动态特征。

  3、观看嫦娥舞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舞蹈造型的特点。

  4、观看嫦娥坐立的图片,了解坐立的造型特点。

  四、老师示范

  向幼儿展示如何画出嫦娥飞天的造型、舞蹈的造型,如何表现出古人的发饰特点、衣饰特点等。

  五、请幼儿作画

  请幼儿按照自己对嫦娥的理解去画。

  1、请幼儿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

  2、请幼儿用油画棒涂色。

  六、幼儿作品完成后,相互欣赏,并说出自己的画面意义,老师及小朋友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建议。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的美术课,题材来至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一节单纯的美术课,它同时让幼儿欣赏到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了解到一些古代文化,如古人的发饰、衣饰特点等。先请幼儿听故事再作画,可以让幼儿融入到情景之中,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使画面更丰富。使小朋友作品不会雷同,带有自己的个性。

  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观看,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古代人物毕竟是幼儿不熟悉的、陌生的,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纵使老师描述的详尽入微、或是出示一张挂图,也不如大屏幕的图片显示来得直接、丰富,给幼儿更强烈的视觉刺激,带给幼儿深刻的印象。

  作画材料的选择新颖,适合作画内容。此次作画我选择的材料是银线笔、黑卡、油画棒。因为嫦娥是住在月亮里,那么有月亮一定是夜晚,所以我为幼儿选择黑卡,表现夜晚;用银线笔勾勒轮廓,比较醒目;用油画棒涂色,色彩鲜艳。使幼儿能够方便快速地表现出自己的画面。

  作为一节美术课,我屏弃了传统的示范画教学,就是以往的一味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范画去画,而是改成示范的目的是让幼儿看到老师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及一些特殊造型的表现方法,请幼儿画时,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画得和老师不一样,这样调动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更开阔,进入愉快作画的状态。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每张画面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我准备再以这种方式来画其他的古代人物,在老师示范这个环节可做相应的改变:可以根据幼儿的要求来示范,因为画古代人物是要以故事情节来铺垫的,那么,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画面由幼儿选择,也许老师示范的内容不是幼儿想要表现的,所以在示范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来示范。

30、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护眼歌》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眼睛不健康给人带来的麻烦,对视力不好的人能给与帮助。

  2.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和正确的握笔姿势。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老花镜、近视镜、眼罩每组一套。

  活动建议:

  1.由故事引出问题:熊为什么看书要戴眼镜,幼儿自由表述。

  小结:熊的眼睛是弱势,所以看书要靠眼镜来帮忙。如果眼睛不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呢?

  1、采用多种方法让幼儿体验不健康的眼睛带来的麻烦。

  (1)请每组幼儿试着戴上老花镜、近视镜看一看、走一走、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受?

  (2)如果班里眼睛不好的幼儿,请他们来说一说摘掉眼镜后和戴上眼镜的感觉。

  (3)请个别幼儿戴上眼罩取前面的物品,其他幼儿告诉他如何走。

  小结:小朋友都感受到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是多么重要!如果眼睛出现问题,要及时到医院矫正。更重要的是平时要好好保护眼睛。见到盲人要给予帮助。

  2、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1)请幼儿回忆保护眼睛的方法,教师及时归纳总结。

  (2)提问:上学后要看很多有趣的书,写很多漂亮的字,这时该怎样保护眼睛。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 4 册第 36 页,教师同时教授《护眼歌》,并请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出相应动作。

  (3)请幼儿学小学生的样子做眼操,闭上眼睛,转动眼珠,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各转 8 次。

  附儿歌

  护眼歌

  三指到笔尖,一拳挡胸前,一臂到眉心,眼睛亮闪闪。

  教学反思:

  保护好眼睛是幼儿生活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积极讨论正确使用眼睛的方法。在说起做眼保健操时有些幼儿口语表达不清楚,但动作就很位,我就让一个幼儿做动作一个幼儿进行讲解,孩子们对这个方法很感兴趣,都举手想参加,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当中有的幼儿示范不够标准,或讲解不清楚的,其他幼儿还会进行指正,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通过上这节课,我知道我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我听取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建议,积极吸取经验,谦虚请教,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如果再让我上一次,我会努力学习,精心准备,把课上的更精彩!

31、大班语言教案《老鼠娶亲》反思

  设计意图

  《老鼠娶新娘》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带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以老鼠村长为女儿美叮当选新郎为主线,呈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的关系: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但都有自己很强的地方。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明白互相帮助的道理。因此,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通过引导孩子们欣赏故事,能够发现自己和同伴的长处,乐意欣赏别人的长处。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初步理解一物降一物,循环往复的关联。

  2、幼儿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3、在学学、说说、玩玩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民俗风情。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初步理解一物降一物,循环往复的关联。

  难点:幼儿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喜庆音乐、课件 PPT、思维导图卡片(太阳、乌云、墙、风、老鼠)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人们好像在干什么?

  幼:好像过年……好像看戏……好像结婚……好像抬花轿……

  师:放这样的音乐;一定是有喜事,有高兴的事。那么,今天这段音乐下,发生了什么事?

  3、引发对故事的想象。(出示花轿 PPT,直到老鼠美叮当出现)

  师:这是什么?

  幼:结婚。

  师:你怎么知道是结婚?花轿是谁做的?

  (幼儿自主发言,给幼儿足够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是人们结婚新娘坐的,看!今天的新娘可不一般,她是一只美丽的老鼠,名叫美叮当,美叮当要找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我们帮她想一想,谁是最强的新郎,你觉得谁最强?(幼儿泛谈)

  师:猜了这么多,美叮当到底选了谁呢?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二、欣赏理解

  1、播放故事 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理解讨论,和幼儿一起梳理思维导图,理清人物关系:你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幼儿自由交流说一说)村长要找世界上最强的新郎?有没有找到?这些东西身上有最强的地方,太阳光——照云——遮 风——吹 墙——挡 老鼠——打洞 猫——抓3、借助导图和动作引导幼儿梳理角色,记忆人物台词。师:村长都找到了谁呢?他们说了什么

  先找到了太阳,太阳说:我是太阳我会照,照亮黑暗照走猫,我是最强的新郎。

  乌云说:我是乌云我会遮,遮住阳光遮住你,我是最强的新郎。

  风儿说:我是风儿我会吹,吹散乌云吹走你,我是最强的新郎。

  墙说:我是墙壁我会挡,挡住风儿挡住你,我是最强的新郎。

  阿郎说:我是老鼠会打洞,打穿墙壁打穿地,我是最强的新郎。

  三、故事表演

  1、教师旁白,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表演。

  2、回归故事。教师小结:美叮当没有找到世界上最强的新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小阿郎,原来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优点去帮助别人,好朋友你帮我我帮你,我们就会越来越强哦。

  3、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优点,教师鼓励幼儿用主动帮助别人。

  四、玩游戏“抛绣球抬花轿”。

  师: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谁来当新娘抛绣球?谁来抬花轿?抬花轿要几个人,(2 个、4 个、6个),抬花轿要双数的人抬,赶快找好朋友。

  抬花轿的脚步要整齐,要不然新娘要摔的,我有一个方法可以检查你们有没有脚步整齐,教师念童谣,幼儿随节奏抬花轿。

  小白菜,地里黄,老鼠村,老村长。

  村长女儿美叮当,想找女婿比猫强。

  太阳最强嫁太阳,太阳不行嫁给云,

  云不行,嫁给风,风不行,嫁给墙,

  墙不行,想一想,还是嫁给老鼠郎。

  四、活动延伸

  分组进行游戏,体验童话故事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

  师:还想玩吗?老师把图卡全部送给大家,放到区角里面,大家可以继续表演,展现出最棒的自己,加油!

  活动反思

  这个绘本有着浓厚的民俗气息,而且充满了童趣,幼儿对这个绘本很感兴趣,在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幼儿很专注的在听,故事表演时,幼儿能很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通过讨论,幼儿了解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循环往复、相生相克的。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优点去帮助别人,同时欣赏别人的优点。因平时很多小朋友都只关注自己,对同伴的认可比少甚至是没有,所有通过寻找“最强的新郎”使幼儿知道自然界中没有最强事物,逐渐延伸到人类,引申到人的心理品质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知道要在乎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最后的游戏大家一起来抬花轿,是使幼儿感受到一个集体要团结,在乎同伴之间的感受,这样才有人愿意坐你们的花轿。在抬花轿的游戏环节,抛绣球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一起接到了绣球,男孩子主动将绣球让给了女孩子,我觉得懂谦让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多的朋友,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老鼠娶新娘》这次教学活动,使幼儿在非常愉快、宽松的、自主的气氛中学习、体验、发现、感受,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更收获了一种良好的品质。

  一、多媒体的运用,完美呈现故事内容

  《老鼠娶新娘》活动设计上不同于传统的故事教学,以故事为载体,通过音乐、课件呈现故事内容,让孩子直观的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和内涵。同时让孩子在思考、总结中懂得“没有最强的人,但每个人都有优点”、“自信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及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这些道理。幼儿园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据每个老师对教材的价值目标的定位,而决定活动类型的取向。

  二、以整合的理念,使孩子有效地学习。《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整个活动中,综合了语言、社会、音乐三大领域,从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问一问,玩一玩中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欣赏自己和同伴。

  整个活动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衔接做到层层递进。通过对故事的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自然界事循环往复的关系,为幼儿形成正确的对人、对己的价值观提供了客观的认知基础。在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生相克关系时,幼儿能清楚判断,效果很好。在表演的环节,幼儿能清楚地带情绪地融入到角色中,说出台词,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到活动接近尾声,以美叮当终于找了老鼠阿郎作新郎的故事结尾引发幼儿来玩“抬花轿”的游戏,一下子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参与性很高,喜庆地办了一场“喜事”。很好得完成了活动目标,也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