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的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的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的方法

备课(又称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工作的书面体现,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一份精心准备的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最早的备课是个人备课,手写教案,单兵作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为了让老师从繁重无用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大纲教材,探讨教法,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很多学校掀起了“集体备课”的热潮,以期达到思想碰撞、资源共享的目的。集体备课要求同一备课组的教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案上课,统一作业练习。严禁没有经过集体备课的教案进入课堂,这一举措打破了教师间的封闭,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必将更高地要求教师在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探究,以便发挥集团整体的最大优势,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采取先由主备人提供个案,然后提交备课组集体研讨,达成母案和最后形成个性化教案的“三段式”备课方式。

 

第一阶段:要求教师按照教研组的要求,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本册,本章节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或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就此设计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突破关键点的思路;思考是不是设计了切合实际的、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点、德育点;是不是设计了合理的习题、考点、板书、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

 

第二阶段:在有融注思想的个案保障下,集体备课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说课:即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后由组员发表补充意见,全组讨论,集体商定后确定集体教案。主备人说课是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说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反问主备人,可以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对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针对年轻教师的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达成共识的共享教案----母案。集体备课是在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互动的氛围中,由集体成员的有效协作而产生的智慧交流碰撞的升华,对教学相长,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阶段:在母案形成后,教师再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母案进行再一次备课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个性化教案,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付诸实施,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习,每个人的认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集体备课已成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成为无数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成为大量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主要机制。不过,仍然有些许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上级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的检查,由备课组安排,每人一周分写个案,完工后汇总成册充当集体备课,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违背了集体备课的精神。事实上,集体备课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究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教材;有利于弥补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相互学习,形成合力;有利于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在碰撞交锋中端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总之,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作用,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同年级的整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