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成长 教师的境界

小学教师成长 教师的境界

小学教师成长 教师的境界


    教师在实现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己,丰富着自己,完善着自己。这一过程是在不经意中造就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塑造一个示人的教师境界。重视这一过程的存在,就会形成一个完美、理想的教师境界,反之,就不要谈什么境界了。
    有境界的教师就会有成功的人生,有积极的人生哲学,对各种人生问题应有较为深入的思考,有健康的心灵。有饱满的精神世界,有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既为人师,必有高境界。这不是理想,而是现实的要求。
    教师在实现这一境界的途径是多元的,但有两点是尤为重要的。一是阅事,二是读书。
    阅事,有两个含义。要观察有价值的事,要经历必须经历的事。就是要用一颗积极探求之心,去审视你周围发生的事,并能够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做教育不可能要经历所有的教育现象,只要具备了善于观察的能力,才会熟练地应对各种教育现象的出现。经常地去品味身边的事,并把这些事融入到教育之中,这种积淀就会发酵成为你的教育智慧,丰富你的执教能力。阅事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做事。敢于尝试,敢于做一做,尽量丰富历世和做事的经验,丰富感觉,积累思考。事情都是在做了以后才知道该做还是不该做。任何一个成功的教育家都是从积极地做事的路径上走过来的。
    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更易于实现的途径是读书。读书应成为教师重要的生活状态。但凡是人,所思考的人生问题是相通的。读书可以与古人沟通,也可以得到万里之遥的思想者的启发。人类的精神史是一条河,不读书的人难免游离于这条河之外,会成为空洞的人。空洞的人的精神之河是干枯的,正像一张呆板的脸。
    教师都读过大量的专业书,这些专业书代替不了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书。对人生价值取向的书、对生活本质探索的书都应成为教师的必读之书。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一方面人们把社会理想的实现寄托于学校和教师,另一方面人们又担心孩子们未出校门就已是社会的问题,学校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社会问题的源头,所以教师应是完美的。其实教师也是普通人,承担着社会的诸多压力和烦恼,甚至更多。这与社会对教师人格、教师境界的高要求所造成的差距,成为教育问题的一大疑难。然而弥补这一差距的手段显得很苍白。读书,会成为弥补这一差距有效的办法。教师只有成为职业读书人,成为职业思考者,才可能成为下一代精神成长的路标。
    许多教师在施教的时候都存在着谨小慎微的心理,担心会伤害学生,会得罪家长,会惹怒领导。这种冒险式的教育现象。其根源就是境界不到,没有一定层次的境界即使小心谨慎,也难免伤害孩子的心灵,也难免得罪家长。而减少这种现象的办法就是读书和思考。读书能够使教师更多地释放出理性基础上的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当读书成为生活,才具备当教师的资格。
    阅事和读书是教师提升境界的必经之路,切不可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