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阅读教学相关论文 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2008-11-23 04:15:54   进入幼师社区|博客
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引导感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
欢迎来到中国儿童教育网,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中国儿童教育网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三、扩展练习

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设计具有扩展功能且能多元解答的练习题为感悟点,学生尝试后,针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从中牵动、引发、感悟这部分内涵。

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在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填空:一(       )葫芦。学生有的填“个”,有的填“棵”。教师即可相机诱导,讨论“个”与“棵”两个词的不同,可导读第一段第一至第三句,认识“个”含在“棵”中;理解“个”与“棵”的关系,可导读该段第四至五句,感知一棵长得好,一个才可爱;讨论课文中的“我”要的是“个”还是“棵”,可导读二、三段,认真读析描写那个人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的语句,认识他不去管“棵”只要“个”的特点;讨论这个人能不能得到他所要的葫芦,可导读第四段,并联系全文寻找原因,感受棵与个的联系;想象这个人如果以后再种葫芦将会怎么做,可从结果引发多思,深化主旨。由此初步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抓住“个”与“棵”的联系设计练习,在讨论引导中感悟,可起纲举目张之效。

四、转换角色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样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常把自已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激情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随机进入课文,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心理揣摩、情感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实地感受,真情地感悟。

如教学《晏子使楚》,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到国外访问,都有一些随行人员。 为了人们及时了解出访情况,其中哪一种随行人员一定不少?(记者)而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晏子,出使楚国却没有记者随从。今天,大家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去见识见识春秋末期那变幻莫测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风云?

接着师生讨论当记者的要求:(1)耳灵——能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2)眼尖——善于观察,特别是对方的动作、神态,能通过人物的外表推测人物的内心思想。(3)口利——要能言善辩,善于提问。(4)手快——动笔写报道要快。

师:现在我们出发了,跟随晏子出使楚国,先请大家放声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有关情况。

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些方面给你们印象最深?你听出晏子哪些话是话中有话的?(2)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朗读来再现当时晏子三次受辱与反驳的情景?(四人小组选一节表演朗读)

表演朗读完后,让学生尝试反驳:

幼师必读的东东

专题正在制作

编辑推荐给幼师东东
幼师家长工作手册
家长工作是日常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那我们应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呢?
幼儿园安全事故预防手册
幼儿园安全事故近期来多发,请各位老师做好应对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