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语文教学的现状的论文

  2008-11-23 04:16:44   进入幼师社区|博客
新世纪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语文教学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汉语文字的象形性、表意性、灵活性等独异特点,也由于几千年汉语教学经验的深厚积淀,使之有可能率先突破“阅读危机”、“写作危机”的樊篱。待到不同的学生真正能够学习语文的时候,也许才能说: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生。到那时候,也许不会再有令人揪心的学业失败现象,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竭,而是感到更多的成就感,更深切地体验到自己在跟学生一起进步,一起发展。曙光就在前面,让我们共同努力
欢迎来到中国儿童教育网,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中国儿童教育网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1、要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说实在的,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还是多读读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语文课堂教学,应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排练场,不是少数学生表演的小舞台。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有位老师在上《赵州桥》一课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对学生说:“赵州桥举世闻名,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目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老师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为拥有这份历史遗产的自豪感来,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哪怕是对朗读的评估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可规定一节课内指名朗读每人不能超过2次,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例如:上《登鹳雀楼》, 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引导学生回忆电视上所见到的古人 吟诗的风采。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着古人,踱着方步,触摸胡须,仿佛自己在鹳雀楼上吟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想象读书,书中的节奏、韵味、情感不由自主地蹦出来了。又如《太阳》一文 ,老师先范读课文第一句:大海上,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学生听出老师读诗有停顿, 有重音,有表情。甚至有学生说到老师的声音很温柔,感觉到太阳从大海上升起来了。想象 出太阳从海上升起的动态美。经老师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迁移到下文:“草原上,太阳/ 是从草里/冒出来的。山村里,太阳/是雄鸡/叫出来的。……”孩子们想象出太阳从不同角 度升起的样子,用语调读出诗的韵律,诗的优美,读出太阳升起的过程。把一幅静态的画面 ,变成活生生的动态画面。想象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草原》,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何为“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前面说过“书读百读,其义自见”,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有老师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老师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上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幼师必读的东东

专题正在制作

编辑推荐给幼师东东
幼师家长工作手册
家长工作是日常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那我们应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呢?
幼儿园安全事故预防手册
幼儿园安全事故近期来多发,请各位老师做好应对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