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雪能不能吃

大班:雪能不能吃

大班:雪能不能吃

  

雪能不能吃

    在北方一进入冬季,洁白的雪花便象顽皮的孩子一样,时常不期而至,在不经意间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
正陶醉于这满眼的洁白时,一阵哭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是谁在哭?”
疑惑间,一脸泪痕还在抽泣着的棒棒和妈妈走了进来。
“棒棒,怎么了?”
棒棒还在“专注”地哭着,没有理我。这时,妈妈说道:“这不,来的路上,看见雪抓起来就往嘴里吃,我不让他吃,他不听,让我给说了。老师,孩子最听你们的话了,你帮我说说他。”
棒棒妈妈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们是喜欢雪的。他们喜欢用眼睛看雪的洁白;喜欢用手感受雪带给他们的丝丝凉意。当这些仍不能满足他们的渴求时,他们就会尝试着用嘴去品尝它的味道。所以就出现了吃雪的情况。这正是幼儿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探索事物的表现。如果,我用老师的威严去制止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势必抹杀孩子们积极探索的欲望。这不是我想要的。何不把这一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去讨论:雪能不能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雪能不能吃呢?”当我把这一问题向小朋友提出来时,引起了孩子们的争论。
“雪脏,不能吃。”
“不对,雪才不是脏的呢!雪是白色的,一点也不脏。”
“落在地上的雪没被踩过的不脏,被车压过或被人踩过的就脏。”
“雪无论是从空中落下来的,还是地上的都脏。”
看来,孩子们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了:雪是脏的,还是不脏的问题上来了。对于孩子们来说,呈现在眼前的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用什么办法让幼儿看到雪是脏的呢?看来做一次实验是势在必行的了。
“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雪是不是脏的呢?”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决定让雪融化成雪水,再观察雪是否脏。
“可是用什么办法让雪融化呢?”
这一次,我建议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想的办法越多越好。同时,我把这件事写在了《家长园地》上,希望家长支持这次活动。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当一片片洁白的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时,您一定从孩子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和喜悦。当您和孩子一起走在雪地上、一起堆雪人时,您一定也遇到了孩子捡雪吃的情形吧!是否正为这样的问题而担心呢?那么就请您快来参与这次活动吧!和孩子们一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到雪是不是脏的?让雪融化成雪水有哪些方法呢?然后,把您和孩子一起讨论想到的办法带到幼儿园来,我们将和孩子一起来证明雪是不是脏的。
家园沟通是家园共同构建有效教育策略的基础,教师与家长的不断相互作用才能构建有效的教育策略。号召家长参与这次活动正是利用家长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另外,,以个体的形式来开展尝试探究的活动,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第二天早晨,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办法讲给大家听。
有的说:“可以把雪拿到太阳底下去晒。”
有的说:“用手不停地搓雪,雪就可以化。”
有的说:“把雪装在碗里,用火烤一会儿就化了。”
有的说:“把碗里的雪撒上大粒盐,化得也快。高速公路上的雪就是用这样的办法,让雪快点化掉的。”
还有的说:“我要用凹透镜,让阳光透过凹透镜来化雪。”
听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