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支配狂,父母的恶梦

小支配狂,父母的恶梦

小支配狂,父母的恶梦


  孩子是天使,但如果父母总是过度疼爱他,一切以他为中心,那么小天使也会变脸成为小魔王。到那时,即使父母再为他操心,他也不领情。

  一、“小皇帝”小磊的两则故事

  ·12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大街上行走的人们多已穿上厚毛衣或夹棉风衣。一个6岁的男孩站在商场的雪糕柜前要父母给他买雪糕,他的父母都在极力劝阻,但孩子并不予理会,非要父母给他买,紧接着便大吵大闹起来。他用脚踢母亲,而且还不解恨,接着又踢雪糕柜,还踢试图劝说他的售货员。虽然吸引了一群人围观,但孩子却毫不收敛,继续疯狂地撒野,他的父母拿他毫无办法。看着这无奈而万分狼狈的父母,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人讲,“哼,要是我的孩子,看我不狠狠地教训教训他。”孩子的父亲涨红着脸说道:“这个方法我也用过,可越打越糟。”

  ·仍是在这个冬天的一个下午,孩子在客厅里,那里好像遭受过台风袭击过一样,几枝鲜花可怜地倒在玻璃几面上,花盆却早已被摔得粉碎,散落在地板上。饭桌边原来雪白的墙满是污垢,显然是被富含汤汁的食物污染。孩子的母亲失魂落魄地跟在仍旧是怒气冲冲的孩子的后面,孩子的父亲一边收拾着残局,一边自言自语“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还要生孩子?这样下去我都要疯了。”

  看完后,有人会问:“这个孩子身体是不是有病?”也有人会问:“是不是父母将孩子惯坏了?”

  是的,这孩子确实是有病,只不过他所患的并不只是躯体方面的病,而是一种心理方面的障碍——“支配狂”,而且这种心理障碍,确实与父母的教育有一定关系,却不完全是由父母的惯纵造成的,因为心理障碍通常不是某一个单独的原因所致。再看看他的成长经历,不难理解孩子的这种支配狂的行为是如何形成。

  小磊,现6岁,他出生时体重不足,婴幼儿时期常期被哮喘等疾病困扰。在家,父母特别担心他着凉了,或者怕他哭,因为这些情况都可能引起哮喘发作。时间久了,父母便发现这个孩子挺“犟”,比如他很挑食对于他不喜欢的食物,如果试图喂他,便会呕吐不止。

  1岁时,由于父母工作太忙,也因为当时的住房条件太差,无法将老人接来同住。要照顾这样一个多病的孩子,对于这对工作繁忙的年轻父母来说压力太大,,因此,孩子被送回奶奶家带。每年,小夫妻都会不时抽空回家看孩子。由于觉得自己给孩子的太少了,满足孩子的种种愿望似乎成为一种减轻自己“负罪感”的补偿。

  当然,奶奶和爷爷更痛惜这个由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3岁半时,小磊回到父母的身边。好不容易将他送进了幼儿园,但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的病,担心孩子会跟小朋友打架,于是,上幼儿园就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渐渐大家都发现这孩子对批评特别敏感,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只喜欢与比自己大得多或小得多的孩子玩,对于同龄伙伴则极难形成一种合作的关系。再后来,家中凡涉及他的事都要听他的指挥,他的意见一旦受阻,便会暴跳如雷,大吵大闹。终于,可爱的孩子成为了父母的恶梦,而前面的两个故事只是选用了他生活中的两个片断。

  二、哪些孩子容易成为支配狂

  经研究,学者发现以下三种类型的孩子特别容易转变成支配狂:

  ·有慢性疾病或身体有缺陷的孩子
  ·受父母过度宠爱的孩子
  ·自幼受到忽视的孩子

  这三类孩子最容易出现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缺乏安全感,缺乏对别人的关心和同情心。

  在5至22个月这段时期,幼儿的感情、知觉、身体自控能力及思维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而且此时他们能对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了一种极明显的感觉。由于父母、祖辈过分担心孩子的疾病或孩子受到了过分的娇宠等原因,使得孩子感觉周围的一切统统都应去适应他,从而使孩子便失去了增强生活能力的先决条件——适应社会环境的机会,也失去了得到安全感的可能。

  在幼儿园中,由于他的不合作和支配性的习惯行为,小伙伴们也会更多地排斥他。孤独、离群的行为换来的是更没有安全感。这时,他又恰好处于一种认定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对父母的可支配性特别地敏感时期。如果孩子初始的支配行为没有及时纠正或被转移,他便切实体验到自己任性的作用,于是以后他再不会作其他的选择,而是热衷于以种种方法体验支配环境和他人。于是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不断地支配父母,而且越来越霸道。

  三、孩子早期合理的教育可以预防这种行为的发生

  ·7个月左右,孩子开始具有初步可预见性的思维与行为时,当父母的就不能“不断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要让孩子懂得在相互适应的情况下渐渐与周围的人合作;

  ·当发现孩子一开始有这类支配性的行为时当明确被告之“不行”就是“不行”,“行”就是“行”。让孩子看到和了解父母的权威和优势是绝对有必要的。

  可一旦恶果已经养成,纠正起来绝非一日之功了,因此,为了不让恶梦继续,支配狂这个问题,父母一定得引起重视。(刘珍妮、赵晓苏)

  好孩子育儿网整理编辑
  采编自:中华网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